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0584发布日期:2022-12-10 05:2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pc构件吊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


背景技术:

2.pc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用于建筑、交通和水利等领域,pc构件生产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通常使用吊装设备将pc构件吊装到需要安装的位置进行拼装。
3.相关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15698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下端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连接有电机,螺纹杆贯穿调节板的内部,调节板的外端贯穿有第一绳索,第一绳索下端固定连接有吊杆,吊杆内部螺栓连接有吊钩,支撑架的左下端转动连接有线辊,线辊内缠绕第二绳索,线辊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马达。
4.将吊钩放置在pc构件的左右两侧,电机启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调节板带动吊杆和吊钩本体向pc构件的左右两端靠近,以此调节吊钩之间的距离,使得吊钩之间的距离满足pc构件的宽度,将pc构件放置在吊钩的下端并对pc构件进行限位,马达启动带动第二绳索和第二绳索缠绕,从而使得吊杆上升将pc构件吊起,但是当pc构件长度较长时,仅对pc构件的宽度进行限位,可能导致pc构件在吊装过程中产生倾斜并从吊钩上滑落,因此降低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对pc构件宽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对pc构件进行起吊的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
8.起吊架,所述起吊架设置在支撑架上且起吊架长度方向与pc构件长度方向平行;
9.起吊轮,所述起吊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起吊轮间隔转动设置在起吊架上;
10.起吊卷扬机,所述起吊卷扬机设置在起吊架上,所述起吊卷扬机上卷绕有两段吊索,两段所述吊索卷绕方向相反且分别卷绕在两个起吊轮上,所述吊索上设置有与pc构件连接的挂钩。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吊卷扬机启动,使得两段吊索通过起吊轮延长,从而使得挂钩挂设在pc构件上,同时限位机构对pc构件宽度方向进行限位,以此对pc构件进行限位,起吊卷扬机启动带动两段吊索同时回卷,以此对pc构件进行起吊,通过挂钩挂设在pc构
件长度方向的上表面上,配合限位机构对pc构件进行限位,从而使得pc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处于水平状态,以此降低了pc构件吊装过程中产生倾斜并从挂钩上滑落的概率,因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起吊轮通过移动机构滑移设置在起吊架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13.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滑移设置在起吊架上,两个所述起吊轮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板上;
14.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起吊架上且用于驱动两个移动板移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启动带动两个移动板移动,两个移动板移动带动两个起吊轮移动,以此实现两个起吊轮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装配长度的pc构件,因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7.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转动设置在起吊架上,所述驱动丝杆上开设有两段螺旋线相反的螺纹段,两段所述螺纹段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移动板上;
18.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起吊架上且输出轴与驱动丝杆连接并用于控制驱动丝杆转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带动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两个移动板之间距离的调节,以此实现两个起吊轮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装配尺寸的pc构件,因此提高了起吊轮之间距离调节的便捷性。
20.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21.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轮滑移设置在支撑架上;
22.限位卷扬机,所述限位卷扬机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限位卷扬机上卷绕有两段限位绳索,两段所述限位绳索卷绕方向相反且分别卷绕在两个限位轮上,所述限位绳索上设置有与pc构件连接的限位板;
23.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且用于驱动限位轮移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组件启动带动两个限位轮移动,使得两个限位轮之间的距离满足pc构件的宽度,限位卷扬机启动带动限位绳索通过限位轮延长,使得限位板靠近pc构件,将限位板与pc构件连接,然后限位卷扬机启动使得pc构件抵压在限位板上,限位卷扬机配合起吊卷扬机对pc构件进行起吊,因此提高了pc构件起吊的稳定性。
25.可选的,所述滑移组件包括:
26.滑移板,所述滑移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移板滑移设置在支撑架上,两个所述限位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滑移板上;
27.滑移丝杆,所述滑移丝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滑移丝杆上开设有两段螺旋线相反的滑移段,两个所述滑移段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滑移板上;
28.滑移电机,所述滑移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且输出轴与滑移丝杆连接并用于驱动滑移丝杆转动。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电机启动带动滑移丝杆移动,滑移丝杆移动带动两个滑移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调节两个滑移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两个限位轮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两个限位轮之间的距离满足pc构件的宽度,提高了限位轮之间距离调节的
便捷性,然后滑移电机启动带动滑移丝杆反向转动,使得两个限位板抵紧在pc构件两侧,以此对pc构件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30.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便于移动的转动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与转动轮连接并用于驱动支撑架移动。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启动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转动带动支撑架移动,从而满足不同场景的pc构件吊装,以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便捷性。
32.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起吊架连接的加强筋。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提高起吊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pc构件过长导致起吊架弯曲的概率,以此提高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34.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抵压在限位板与pc构件之间。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板抵压在限位板与pc构件之间,增大pc构件与限位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pc构件在限位板上产生位移的概率,同时降低pc构件与限位板刚性接触产生磨损的概率,因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pc构件吊装过程中被磨损的概率。
3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7.起吊卷扬机启动带动两段吊索通过起吊轮延长,使得挂钩挂设在pc构件长度方向的上表面上,同时限位机构对pc构件宽度方向进行限位,以此对不同装配尺寸的pc构件进行限位,然后起吊卷扬机启动带动两段吊索同时回卷,以此对pc构件进行起吊,通过挂钩对pc构件长度方向进行起吊,配合限位机构对pc构件进行限位,从而使得pc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处于水平状态,以此降低了pc构件吊装过程中产生倾斜并从挂钩上滑落的概率,因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本技术中起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3是本技术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本技术中滑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1、支撑架;12、转动轮;13、转动电机;14、滚轮;15、安装槽;16、固定板;17、安装孔;18、加强筋;2、限位机构;21、限位轮;22、限位卷扬机;221、限位绳索;23、滑移组件;231、滑移板;232、滑移丝杆;233、滑移电机;234、滑移段;24、限位板;241、竖直部;242、水平部;243、橡胶板;3、起吊机构;31、起吊架;311、滑移槽;312、安装板;313、滑移孔;32、起吊轮;33、起吊卷扬机;331、吊索;34、挂钩;341、卡接槽;4、移动机构;41、移动板;42、驱动组件;421、驱动丝杆;422、驱动电机;423、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
45.参照图1,一种便于调节装配尺寸的pc构件用吊具,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置
有用于对pc构件宽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2,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对pc构件进行起吊的起吊机构3。
46.参照图1,支撑架1下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轮12,且两个转动轮12位于pc构件两侧,支撑架1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电机13,且两个转动电机13与两个转动轮12一一对应,转动电机13输出轴呈水平状态,且转动电机13输出轴与转动轮12连接并用于驱动转动轮12转动。
47.参照图1,支撑架1下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个滚轮14,两个滚轮14位于pc构件两侧;转动电机13启动带动转动轮12转动,转动轮12转动带动滚轮14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架1的移动,以满足不同场景的pc构件吊装,以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便捷性。
48.参照图1和图2,起吊机构3包括起吊架31和起吊轮32,起吊架3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下表面上,且起吊架31位于支撑架1中部,起吊架31呈水平状态且长度方向与转动轮12滚动方向平行,起吊轮32设置有两个,两个起吊轮32通过移动机构4滑移设置在起吊架31上。
49.参照图1和图2,起吊架3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水平的滑移槽311,移动机构4包括移动板41和驱动组件42,移动板4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移动板41水平滑移设置在滑移槽311上,两个起吊轮32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移动板41上表面上。
50.参照图2,驱动组件42设置在起吊架31上且用于驱动两个移动板41移动,驱动组件42包括驱动丝杆421和驱动电机422,驱动丝杆421水平转动安装在滑移槽311上,驱动丝杆421上开设有两段螺旋线相反的螺纹段423,两端螺纹段423分别与两个移动板41螺纹连接;驱动电机422固定安装在滑移槽311上表面上,且驱动电机422输出轴呈水平状态,驱动电机422输出轴与驱动丝杆421连接。
51.参照图2,驱动电机422启动带动驱动丝杆421转动,驱动丝杆421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41沿着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移,以此调节两个移动板41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两个起吊轮32之间距离的调节。
52.参照图1和图2,起吊机构3还包括起吊卷扬机33,起吊架31中部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12,起吊卷扬机3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12上表面上,起吊卷扬机33上卷绕有两段吊索331,两段吊索331卷绕方向相反,两段吊索331远离起吊卷扬机33的一端分别卷绕在两个起吊轮32上,且两段吊索331均从起吊轮32的上表面绕着起吊轮32的圆周方向延伸,同时吊索331穿过移动板41和起吊架31并伸至pc构件,起吊架31下表面上开设有水平的供吊索331穿过的滑移孔313,滑移孔313与滑移槽311连通。
53.参照图1和图2,吊索331靠近pc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34,pc构件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吊环,两个吊环的连线方向与起吊架31长度方向一致,挂钩34上表面上开设有卡接槽341,吊环卡接安装在卡接槽341内。
54.参照图1和图2,驱动电机422启动带动移动板41移动,同时起吊卷扬机33启动带动两段吊索331通过起吊轮32延长,使得挂钩34挂设在pc构件上,两个移动板41移动带动两个起吊轮32移动,以此实现两个起吊轮32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装配尺寸的pc构件,然后起吊卷扬机33启动带动两段吊索331同时回卷,以此对pc构件进行起吊,通过挂钩34挂设在pc构件长度方向的上表面上,配合限位机构2对pc构件进行限位,从而使得pc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处于水平状态,以此降低了pc构件吊装过程中产生倾斜并从挂钩34上滑落的概率,因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55.参照图1和图3,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轮21、限位卷扬机22和滑移组件23,支撑架1上表面上开设有水平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长度方向与滑移槽311长度方向垂直,限位轮21设置有两个,限位轮21间隔滑移安装在安装槽15上。
56.参照图3和图4,支撑架1中部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限位卷扬机2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6上表面上,限位卷扬机22上卷绕有两段限位绳索221,两段限位绳索221卷绕方向相反,两段限位绳索221远离限位卷扬机22的一端分别卷绕在两个限位轮21上,且两段限位绳索221均从限位轮21的上表面绕着限位轮21的圆周方向延伸,同时限位绳索221穿过支撑架1并伸至pc构件,支撑架1下表面上开设有水平的供限位绳索221穿过的安装孔17,安装孔17与安装槽15连通。
57.参照图1和图3,限位绳索221下端固定安装有与pc构件连接的限位板24,限位板24包括一体设置在一起的竖直部241和水平部242,竖直部241呈竖直状态且顶端固定安装在限位绳索221下端,水平部242位于竖直部241底端且呈水平状态,水平部242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增大摩擦力的橡胶板243,起吊时,两个竖直部241抵压在pc构件相背两侧壁上,同时pc构件下表面抵压在橡胶板243上。
58.参照图3和图4,滑移组件23设置在支撑架1上且用于驱动限位轮21移动,滑移组件23包括滑移板231、滑移丝杆232和滑移电机233,滑移板231设置有两个,两个滑移板231水平滑移安装在安装槽15上,两个限位轮21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滑移板231上表面上。
59.参照图3和图4,滑移丝杆232水平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5上,滑移丝杆232上开设有两端螺旋线相反的滑移段234,两个滑移段234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滑移板231上;滑移电机233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5上表面上,滑移电机233输出轴呈水平状态,且滑移电机233输出轴与滑移丝杆232连接。
60.参照图3和图4,滑移电机233启动带动滑移丝杆232转动,滑移丝杆232移动带动两个滑移板231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调节两个滑移板231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两个限位轮21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两个限位轮21之间的距离满足pc构件的宽度,提高了限位轮21之间距离调节的便捷性,然后滑移电机233启动带动滑移丝杆232反向转动,使得两个限位板24抵紧在pc构件两侧,以此对pc构件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61.参照图1,支撑架1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起吊架31连接的加强筋18,通过加强筋18对起吊架31的受力强度进行加强,从而降低起吊架31在起吊过程中产生弯曲的概率,以此提高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62.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63.需要对pc构件进行吊装时,转动电机13启动带动支撑架1移动到pc构件两侧,驱动电机422启动带动两个起吊轮32移动至pc构件上吊环的位置,然后起吊卷扬机33启动使得吊索331延长,将挂钩34钩设在吊环上,然后起吊卷扬机33启动带动吊索331回移,使得pc构件远离地面一段距离,然后滑移电机233启动带动两个限位轮21移动到pc构件两侧,使得两个竖直部241抵压在pc构件相背两侧壁上,限位卷扬机22启动使得水平部242抵压在pc构件下表面上,然后起吊卷扬机33和限位卷扬机22同步启动对pc构件进行吊装,通过挂钩34挂设在pc构件长度方向的上表面上,配合限位板24对pc构件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从而使得pc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处于水平状态,以此降低了pc构件吊装过程中产生倾斜并从挂钩34上滑落的概率,因此提高了pc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6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