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除静电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5016发布日期:2023-01-13 00:1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料除静电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料除静电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纺织面料生产中,收卷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纺织面料分成卷装。由于纺织面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附带静电,故在收卷前需要做除静电处理,常规的除静电方式是在收卷装置的前端设置除静电棒,纺织面料先与除静电棒相接触,消除静电后再进行收卷作业。
3.而除静电棒的除静电效果会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降低,最终将难以有效消除静电,故纺织面料生产中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更换除静电棒,但在更换除静电棒时,需要停止收卷作业,等更换完成后再重新启动,严重影响收卷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静电效果较好的面料除静电收卷装置,有利于保障收卷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料除静电收卷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辊、收卷辊和用于驱使所述的收卷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机架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辊和两个水管,所述的水管的侧面上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多个透气孔,所述的水管的一端通过软管与加湿器的输出口相连接,待收卷的面料经所有所述的定位辊、所述的引导辊后卷绕到所述的收卷辊上,所述的加湿器产生的水汽经所述的软管、所述的水管后从所述的透气孔喷出并洒在待收卷的面料的表面。
6.所述的安装架的后侧面上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延伸杆和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滑块,所述的延伸杆的一端与所述的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的延伸杆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的第一螺孔并抵接在所述的延伸杆上,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卡箍,所述的第一卡箍用于夹持一个所述的水管。该结构中,第一滑块的位置是可调节的,水管的角度也是可调节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待收卷的面料的材质、厚度等因素灵活调节水管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喷出的水汽在去除静电后快速挥发掉。
7.所述的定位辊设置有三个,定义三个所述的定位辊分别为第一定位辊、第二定位辊和第三定位辊,所述的第二定位辊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辊的上方,所述的第三定位辊位于所述的第二定位辊的后方,待收卷的面料依次经所有所述的第一定位辊、所述的第二定位辊、所述的第三定位辊、所述的引导辊后卷绕到所述的收卷辊上。
8.所述的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位于所述的第二定位辊和所述的第三定位辊之间,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的第二通孔与所述的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二滑块的一侧设
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螺孔,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的第二螺孔并抵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二滑块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卡箍,所述的第二卡箍用于夹持另一个所述的水管。该结构中,第二滑块的位置是可调节的,水管的角度也是可调节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待收卷的面料的材质、厚度等因素灵活调节水管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喷出的水汽在去除静电后快速挥发掉。
9.所述透气孔从所述的水管的一端到所述的水管的另一端由疏到密分布,以确保水汽能够均匀的喷洒到待收卷的面料上。
10.所述的透气孔朝向待收卷的面料所在的方向,所述的透气孔与待收卷的面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cm。
11.所述的引导辊设置有多个。
12.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压辊,所述的压辊用于与一个所述的引导辊配合压紧待收卷的面料。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常规的收卷装置中增设水管,加湿器产生的水汽经软管、水管后从透气孔喷出并洒在待收卷的面料的表面,以消除待收卷的面料中附带静电,相较于除静电棒,仅需确保加湿器具有充足的水量即可,其除静电效果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降低,除静电效果较好,同时有利于保障收卷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机架;2、引导辊;3、收卷辊;4、安装架;41、延伸杆;42、第一滑块;421、第一通孔;422、第一螺孔;423、第一螺栓;424、第一卡箍;43、支撑杆;44、第二滑块;441、第二通孔;442、第二螺孔;443、第二螺栓;444、第二卡箍;5、定位辊;51、第一定位辊;52、第二定位辊;53、第三定位辊;61、水管;611、透气孔;62、软管;63、加湿器;7、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面料除静电收卷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辊2、收卷辊3和用于驱使收卷辊3转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显示),机架1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架4,安装架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辊5和两个水管61,水管61的侧面上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多个透气孔611,水管61的一端通过软管62与加湿器63的输出口相连接,水管6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待收卷的面料经所有定位辊5、引导辊2后卷绕到收卷辊3上,加湿器63产生的水汽经软管62、水管61后从透气孔611喷出并洒在待收卷的面料的表面。
22.本实施例中,从一个水管61喷出的水汽喷洒在待收卷的面料的正面,从另一个水管61喷出的水汽喷洒在待收卷的面料的背面;加湿器63的输入口设置有水桶,根据水桶的
容积,工作人员仅需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加一次水即可,且加水无需停止收卷作业,有利于保障收卷效率。
23.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控制水管61与待收卷的面料之间的间距以及喷出的水汽的量,使面料在卷绕到收卷辊3前,水汽能够自行挥发掉,确保面料卷保持干燥,便于后续存储。
24.实施例二: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安装架4的后侧面上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延伸杆41和具有第一通孔421的第一滑块42,延伸杆41的一端与安装架4固定连接,第一滑块42通过第一通孔421与延伸杆41滑动配合,第一滑块42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21连通的第一螺孔422,第一螺栓423穿过第一螺孔422并抵接在延伸杆41上,第一滑块4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卡箍424,第一卡箍424用于夹持一个水管61。
25.本实施例中,定位辊5设置有三个,定义三个定位辊5分别为第一定位辊51、第二定位辊52和第三定位辊53,第二定位辊52位于第一定位辊51的上方,第三定位辊53位于第二定位辊52的后方,待收卷的面料依次经所有第一定位辊51、第二定位辊52、第三定位辊53、引导辊2后卷绕到收卷辊3上。
26.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的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撑杆43,支撑杆43位于第二定位辊52和第三定位辊53之间,支撑杆43上设置有具有第二通孔441的第二滑块44,第二滑块44通过第二通孔441与支撑杆43滑动配合,第二滑块44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通孔441连通的第二螺孔442,第二螺栓443穿过第二螺孔442并抵接在支撑杆43上,第二滑块4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卡箍444,第二卡箍444用于夹持另一个水管61。
27.进一步的,为了确保除静电效率,支撑杆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块44,相应的设置有两个第二卡箍444和与两个第二卡箍444一一对应的两个水管61。
28.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3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透气孔611从水管61的一端到水管61的另一端由疏到密分布。
29.本实施例中,透气孔611朝向待收卷的面料所在的方向,透气孔611与待收卷的面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cm。
30.本实施例中,引导辊2设置有多个,多个引导辊2沿圆周方向分布。
31.实施例四:如图1和图2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三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机架1上还设置有压辊7,压辊7用于与一个引导辊2配合压紧待收卷的面料,进一步的,压辊7与待收卷的面料输送方向上的最后一个引导辊2相配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