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杯附属小吃盒及饮料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4737发布日期:2022-11-18 23:1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杯附属小吃盒及饮料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餐饮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饮料杯附属小吃盒及饮料杯。


背景技术:

2.奶茶、果汁等液体饮料已经深入大小城市的大街小巷,消费者在购买饮料之后可以现喝,可以打包,现有的饮料杯一般只能盛饮料或者单一产品,消费者在非口渴状态享受饮料时仍希望能够享受其它小吃,但是单独购买一份或多分小吃,一则嫌麻烦,二则量太多吃不完,难以满足消费者仅仅品尝小吃的的“少量”诉求。尤其当下夜市盛行,在逛夜宵街时,消费者希望能够尽可能吃到更多品类,能够边逛边吃边喝。
3.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21038769.x-零食盒以及多功能零食饮料杯”提出了一种零食盒,该零食盒虽然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由于其结构也显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该零食盒直接套设在饮料杯的杯口,扩大了整体的周向尺寸,不利于打包使用,若想要缩减整体的周向尺寸,则需要减小饮料杯的直径或者零食盒的尺寸,但这样会导致容量减小,不利于多类零食的容纳,影响客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顾周向尺寸和容量的饮料杯附属小吃盒及饮料杯。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杯附属小吃盒,包括一个固定底盒和一个以上活动盒,所述固定底盒包括横向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小吃承接部ⅰ,固定部用于与杯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小吃承接部ⅰ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小吃容纳槽ⅰ,所述活动盒包括横向相互连接的旋转部和小吃承接部ⅱ,所述旋转部用于与杯体位于固定部的上方部位旋转连接,小吃承接部ⅱ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小吃容纳槽ⅱ,所述小吃承接部ⅱ的底部尺寸大于小吃容纳槽ⅰ的开口尺寸。
6.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呈环套结构,环套与杯体外壁间隙配合。
7.更进一步地,所述小吃承接部ⅱ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环套靠近小吃承接部ⅱ的外壁以及底壁围合形成小吃容纳槽ⅱ。
8.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的环套结构、小吃承接部ⅱ的底壁和侧壁厚度一致。
9.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背离小吃承接部ⅱ一侧设置有减重槽。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小吃承接部ⅱ的底部的尺寸等于小吃承接部ⅰ顶部的尺寸。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凸起,若干个弧形凸起的内径小于杯体杯底的外径,所述固定部套设在杯体上,通过弧形凸起与杯体卡接。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盒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盒沿杯体的轴线依次设置,且上方活动盒小吃承接部ⅱ的底部尺寸等于下方活动盒小吃承接部ⅱ的顶部尺寸。
13.本饮料杯附属小吃盒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包括旋转套和盖板,所述旋转套与杯体旋转连接,所述盖板尺寸大于最上方活动盒的小吃容纳槽ⅱ开口尺寸。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料杯,包括杯体和饮料杯附属小吃盒。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承装小吃的盒子沿杯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其中固定在杯体底部的为固定底盒,设置在固定底盒上方的为活动盒,一个固定底盒和一个以上的活动盒可以在保证整体周向尺寸的前提下,满足附属小吃盒的容积,同时便于小吃的分类承装。
16.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盒体,上方的盒子为可以绕杯体轴线旋转的活动盒,在打包或者无需食用小吃时,可以旋转至与下方的固定底盒一致的位置,保证饮料杯整体的周向尺寸,同时,上方的盒子可以作为下方盒子的小吃容纳槽的盖子的效果,在无需对固定底盒和活动盒单独安装盖子的前提下,既可以提高小吃承装的密封性,又可以保证打包过程中,减少小吃掉落的可能,同时,在使用时可以择一打开所需食用的任一一个小吃容纳槽ⅱ或者小吃容纳槽ⅰ,此时其它的小吃容纳槽ⅱ或者小吃容纳槽ⅰ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可进一步保证小吃的卫生。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20.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第一角度参考图;
21.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第二角度参考图;
22.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底盒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3.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底盒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4.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盒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5.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盒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6.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在图中,1-固定底盒;11-固定部;111-环形槽;112-弧形凸起;12-小吃承接部ⅰ;13-小吃容纳槽ⅰ;2-活动盒;21-旋转部;22-小吃承接部ⅱ;221-底壁;222-侧壁;223-凸台ⅰ;23-小吃容纳槽ⅱ;24-减重槽;3-顶盖;31-旋转套;32-盖板;33-凸台ⅱ;4-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如附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杯附属小吃盒,包括一个固定底盒1和一个以上活动盒2,所述固定底盒1包括横向相互连接的固定部11和小吃承接部ⅰ12,固定部11用于与杯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小吃承接部ⅰ12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小吃容纳槽ⅰ13,所述活动盒2包括横向相互连接的旋转部21和小吃承接部ⅱ22,所述旋转部21用于与杯体4位于固定部11的上方部位旋转连接,小吃承接部ⅱ22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小吃容纳槽ⅱ23,所述小吃承接部ⅱ22的底部尺寸大于小吃容纳槽ⅰ13的开口尺寸。
34.本实用新型承装小吃的盒子沿杯体4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其中固定在杯体4底部的为固定底盒1,设置在固定底盒1上方的为活动盒2,一个固定底盒1和一个以上的活动盒2可以在保证整体周向尺寸的前提下,满足附属小吃盒的容积,同时便于小吃的分类承装。
35.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盒体,上方的盒子为可以绕杯体4轴线旋转的活动盒2,在打包或者无需食用小吃时,可以旋转至与下方的固定底盒1一致的位置,保证饮料杯整体的周向尺寸,同时,上方的盒子可以作为下方盒子的小吃容纳槽的盖子的效果,在无需对固定底盒1和活动盒2单独安装盖子的前提下,既可以提高小吃承装的密封性,又可以保证打包过程中,减少小吃掉落的可能,同时,在使用时可以择一打开所需食用的任一一个小吃容纳槽ⅱ23或者小吃容纳槽ⅰ13,此时其它的小吃容纳槽ⅱ23或者小吃容纳槽ⅰ13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可进一步保证小吃的卫生。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21呈环套结构,环套与杯体4外壁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活动盒2仅需套设在杯体4上即可完成与杯体4的旋转配合,其活动盒2的安装和旋转使用极其方便快捷,且结构上简单,便于活动盒2的生产加工。
37.本实施例中,所述小吃承接部ⅱ22包括底壁221和侧壁222,侧壁222、环套靠近小吃承接部ⅱ22的外壁以及底壁221围合形成小吃容纳槽ⅱ23,其中环套结构的一部分既承担旋转部21的旋转固定作用,又作为小吃容纳槽ⅱ23的一侧槽壁使用,可以在减少用料同时保证小吃容纳槽ⅱ23的容积。
38.所述旋转部21的环套结构、小吃承接部ⅱ22的底壁221和侧壁222厚度一致,在保证小吃容纳槽ⅱ23的容积的前提下,降低活动盒2的用料和重量,避免过多增加饮料杯的总体使用重量,同时便于用户观察杯体4内饮料的余量。
3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21背离小吃承接部ⅱ22一侧设置有减重槽24,用于减轻饮料杯的总体重量,提高用户体验感。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吃承接部ⅱ22的底部的尺寸等于小吃承接部ⅰ12顶部的尺寸,以此,如图2所示,在活动盒2与固定底盒1相对应设置时,小吃承接部ⅱ22和小吃承接部ⅰ12上下衔接,使整体平滑过渡。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固定部11也可以采用环套结构,仅将该环套结构与杯体4过盈配合即可,但是考虑到杯体4的变形属性,为了提高固定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1上设置有环形槽111,所述环形槽11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凸起112,若干个弧形凸起112的内径小于杯体4杯底的外径,所述固定部11套设在杯体4上,通过弧形凸起112与杯体4卡接,以此在简化固定部11安装的同时提高安装后的问题性,本实施例中,环形槽111背离小吃承接部ⅰ12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减重槽,进而降低整体的重量,便于观察杯体4内饮料的余量。
42.所述活动盒2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盒2沿杯体4的轴线依次设置,且上方活动盒2小吃承接部ⅱ22的底部尺寸等于下方活动盒2小吃承接部ⅱ22的顶部尺寸,如图2所示,在多个活动盒2相对应设置时,多个小吃承接部ⅱ22上下衔接,使整体平滑过渡。
4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顶盖3,所述顶盖3包括旋转套31和盖板32,所述旋转套31与杯体4旋转连接,所述盖板32尺寸大于最上方活动盒2的小吃容纳槽ⅱ23开口尺寸,顶盖的设置用于对最上方活动盒2的小吃容纳槽ⅱ23进行临时的密封,而顶盖3采用旋转套31和盖板32的结构,也简化了使用难度和复杂性。
44.优选地,在盖板32上设置有凸台ⅱ33;活动盒2的底壁221上设置有凸台ⅰ223,凸台ⅱ33与活动盒2的小吃容纳槽ⅱ23开口所对应,在活动盒2设置有多个时,上方活动盒2的凸台ⅰ223与下方活动盒2的小吃容纳槽ⅱ23开口所对应,最下方活动盒2的凸台ⅰ223与固定底盒1的小吃容纳槽ⅰ13开口所对应,以此,在顶盖3和活动盒2、上方活动盒2和下方活动盒2、最下方活动盒2和固定底盒1相互对应关闭时,凸台与小吃容纳槽通过重力相互嵌合,保证两者具有一定的扣紧力,用户需要稍微用力才能顶盖3或活动盒2旋开,避免顶盖3与活动盒2、上方活动盒2和下方活动盒2、最下方活动盒2和固定底盒1的配合过于松动,影响小吃容纳槽的密封效果和整体实用的稳定性,另外,凸台的高度不易过高,优选为1-3毫米,避免影响顶盖3和活动盒2的旋转,此时顶盖3和活动盒2在旋转时,无需将顶盖3和活动盒2抬起,仅需稍微用力即可仅需旋转动作,另外,凸起ⅰ223可以为底壁221的中间部位向下凹陷变形设置,以此可以不增加活动盒2的用料和重量,同时略微扩大小吃容纳槽ⅱ23的容积。
4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料杯,包括杯体4和饮料杯附属小吃盒,其中杯体4可以是常规的下方直径小,上方直径大的倒圆台结构,也可以是圆柱形结构,在杯体4为倒圆台结构时,其多个活动盒2从上至下尺寸依次变小,固定底盒1的尺寸最小,在杯体4位圆柱形结构时,则多个活动盒2和固定底盒1的尺寸一致。
46.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