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稳定的多功能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3017发布日期:2023-02-24 21:3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稳定的多功能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支撑稳定的多功能千斤顶。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汽车的实用变得越来越普及,相应的对汽车上随车必备的辅助工具的使用功能需要也是越来越高,低价格、高品质、使用便捷等,千斤顶是一种简便升降装置,主要用于汽车修理及大型机械安装调节等场合,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类型的千斤顶,常见的千斤顶按传动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从原理上来说,液压千斤顶采用的是帕斯卡原理;机械千斤顶则采用的是机械原理,按动力装置的不同又可分为电动千斤顶和手动千斤顶。
3.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千斤顶虽然可对物体底部进行支撑,但不能对物体的侧面进行固定,并且当放置的位置地面不平整时无法调节水平,导致支撑装置倾斜支撑,易造成物体的斜向滑落,并且装置底部支撑范围有限,不能提供稳定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稳定的多功能千斤顶,具备支撑稳定、避免倾斜和限位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千斤顶虽然可对物体底部进行支撑,但不能对物体的侧面进行固定,并且当放置的位置地面不平整时无法调节水平,导致支撑装置倾斜支撑,易造成物体的斜向滑落,并且装置底部支撑范围有限,不能提供稳定支撑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稳定的多功能千斤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顶升组件的表面分别安装有摇杆和六角块,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底座表面的四角均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的表面安装有扩增组件,所述六角块的表面安装有转动组件。
6.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丝杆一,所述丝杆一两端的表面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一,所述螺母一的表面套设焊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底座和支撑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六角块的背面与丝杆一的前端焊接,所述摇杆套设焊接在丝杆一前端的表面。
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插板,所述插板滑动对接在支撑板的表面,所述插板的一侧固定镶嵌连接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焊接有抵板。
8.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二,所述丝杆二的一端贯穿在底座的顶部,所述丝杆二两端的表面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二,所述丝杆二的底部焊接有支座一,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与丝杆二相适配的通孔。
9.优选的,所述扩增组件包括长板,所述长板滑动对接在底座的表面,所述长板一端的表面固定镶嵌连接有螺母三,所述螺母三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三,所述丝杆三的底部
焊接有支座二。
10.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短杆,所述短杆的后端焊接有内六角套,所述内六角套活动套设在六角块的表面,所述短杆的前端焊接有转杆。
11.优选的,所述丝杆三的顶部焊接有转盘,所述底座的两侧均焊接有短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顶升组件、支撑板、摇杆、六角块、固定组件、调节组件、扩增组件和转动组件进行配合,具备支撑稳定、避免倾斜和限位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千斤顶虽然可对物体底部进行支撑,但不能对物体的侧面进行固定,并且当放置的位置地面不平整时无法调节水平,导致支撑装置倾斜支撑,易造成物体的斜向滑落,并且装置底部支撑范围有限,不能提供稳定支撑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升组件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和固定组件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组件立体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扩增组件立体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组件立体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顶升组件、21丝杆一、22螺母一、23移动板、24活动板、3支撑板、4摇杆、5六角块、6固定组件、61插板、62螺母套、63螺栓、64抵板、7调节组件、71丝杆二、72螺母二、73支座一、8扩增组件、81长板、82螺母三、83丝杆三、84支座二、9转动组件、91短杆、92内六角套、93转杆、10转盘、11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图7,一种支撑稳定的多功能千斤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顶升组件2,顶升组件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3,顶升组件2的表面分别安装有摇杆4和六角块5,支撑板3的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6,底座1表面的四角均安装有调节组件7,底座1的表面安装有扩增组件8,六角块5的表面安装有转动组件9;
23.顶升组件2包括丝杆一21,丝杆一21两端的表面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一22,螺母一22的表面套设焊接有移动板23,移动板23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板24,活动板24远离移动板23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底座1和支撑板3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六角块5的背面与丝杆一21的前端焊接,摇杆4套设焊接在丝杆一21前端的表面,通过设置丝杆一21、螺母一22、移动板23和活动板24,实现对支撑板3的上移或下移,从而进行对物体支撑顶起或下放;
24.固定组件6包括插板61,插板61滑动对接在支撑板3的表面,插板61的一侧固定镶嵌连接有螺母套62,螺母套6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63,螺栓63的一端焊接有抵板64,通过设置插板61、螺母套62、螺栓63和抵板64,根据需要顶起物体接触的底部,对其侧面进行调节固定,避免滑落;
25.调节组件7包括丝杆二71,丝杆二71的一端贯穿在底座1的顶部,丝杆二71两端的表面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二72,丝杆二71的底部焊接有支座一73,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与丝杆二71相适配的通孔,通过设置丝杆二71、螺母二72和支座一73,根据实际的支撑地面对支撑装置进行调平,使支撑板3尽量保持水平,将物体进行稳定顶起;
26.扩增组件8包括长板81,长板81滑动对接在底座1的表面,长板81一端的表面固定镶嵌连接有螺母三82,螺母三8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三83,丝杆三83的底部焊接有支座二84,通过设置长板81、螺母三82、丝杆三83和支座二84,增大支撑装置的底部接触范围,降低重心,提高支撑稳定性;
27.转动组件9包括短杆91,短杆91的后端焊接有内六角套92,内六角套92活动套设在六角块5的表面,短杆91的前端焊接有转杆93,通过设置短杆91、内六角套92和转杆93,当通过摇动摇杆4使支撑板3的顶部与物体接触后,再将物体顶起时,将内六角套92套在六角块5上,再转动转杆93更好的进行施力,使支撑板3移动对物体顶起;
28.丝杆三83的顶部焊接有转盘10,底座1的两侧均焊接有短板11,通过设置转盘10,使丝杆三83在转动时更加的省力,通过设置短板11,当扩增组件8不使用时,使支座二84的底部与短板11的顶部紧密接触进行固定。
29.使用时,将装置置于需要顶起的物体下,通过转动螺母二72,然后将丝杆二71移动,再转动螺母二72,对四角的支座一73进行调节,使其与地面接触后底座1和支撑板3保持水平,将长板81不断从底座1内抽出并且不会脱离,然后转动转盘10使丝杆三83进行下移,进而使支座二84下移与地面接触,对装置进行支撑,并降低重心,转动摇杆4使丝杆一21转动,进而使两个螺母一22和移动板23相互靠近,并在活动板24的作用下将支撑板3进行顶起,使支撑板3的顶部与物体的底部接触,然后松掉摇杆4,将转动组件9上的内六角套92套设在六角块5上,用力旋转转杆93使短杆91、内六角套92、六角块5和丝杆一21转动,从而使支撑板3上移将物体顶起,当需要对物体的侧面进行限位时,避免其在支撑板3上位移时,通过扳手正向转动螺栓63使其往两侧移动,将插板61从支撑板3上抽出适当的位置,通过扳手反向转动螺栓63,使其和抵板64移动,将抵板64与物体的表面紧密接触,对其进行限位。
30.综上所述:该支撑稳定的多功能千斤顶,通过底座1、顶升组件2、支撑板3、摇杆4、六角块5、固定组件6、调节组件7、扩增组件8和转动组件9进行配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千斤顶虽然可对物体底部进行支撑,但不能对物体的侧面进行固定,并且当放置的位置地面不平整时无法调节水平,导致支撑装置倾斜支撑,易造成物体的斜向滑落,并且装置底部支撑范围有限,不能提供稳定支撑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