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警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2.在电梯门打不开,将人困在电梯里时,需要用到识别报警装置来进行报警通知维修人员过来,目前现有的电梯困人需要用到的识别报警装置,设置在电梯内,经常会被无意中触碰到识别报警,让维修人员分不清楚具体的警报真假,导致最后维修人员不能及时的分辨和赶到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电梯困人时,电梯内的空气不是特别的流通,导致被困的人员紧张呼吸不是特别的通畅,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实现了警报的按钮不会被随意碰到,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启动,便于解救维修人员进行识别并及时的赶到,同时,实现了被困的人可以进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会觉得闷,减少危险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包括电梯和固定块,所述电梯的外侧左端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固定块相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触机构和保护机构;
6.所述防触机构包括第一外壳、隔板和警报器,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相邻一侧的右端,所述第一外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中后端设置有触盖,所述触盖的后端设置有警报按钮,所述警报按钮固定连接在隔板的前侧中部,所述触盖的后端靠近边缘处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均与固定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均固定连接在隔板的前侧,所述隔板的后侧设置有识别报警驱动,所述警报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警报器与警报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灯设置在箱体的顶部;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手指伸进凹槽内,接着按住触盖,触盖往内按将弹簧进行按压收缩,这样触盖便接触到警报按钮上,警报按钮被按住,识别报警驱动接收到信息,便发出警报,这样的话在人们乘坐电梯时便不会触碰到按钮,实现了警报的按钮不会被随意碰到,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启动,便于解救维修人员进行识别并及时的赶到。
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相邻一侧的左端,所述第二外壳内设置有纯净水箱,所述纯净水箱的顶端与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外壳的中部并与微型水泵的底端连通,所述微型水泵的顶端与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的底端连通;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型水泵从纯净水箱内抽出水,接着通过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通到喷头内,然后喷出纯净水雾,进行对电梯内增加湿气,实现了被困的人可以
进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会觉得闷,减少危险性。
10.进一步地,所述警报按钮与识别报警驱动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报警驱动与警报器电性连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住警报按钮然后识别报警驱动启动,进行传达信号给警报器进行发出警报。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均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均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均设置在电梯的内部左右侧中后端,左侧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槽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带槽隔板,所述带槽隔板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固定块进行上下移动,固定块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使用时移动下来,不使用时移动上去收纳放置,控制开关用于启动关闭电机。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翻盖,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蜂窝罩板,所述警报灯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设置在电梯的外侧左端中上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翻盖的设置,用于对第二外壳进行密封,通过蜂窝罩板的设置,用于方便警报器的信号发出,通过防尘盖的设置,用于对警报灯进行防止尘灰。
16.进一步地,所述电梯的内部左右侧中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电梯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条,所述电梯的内部左侧上端设置有电梯内广告显示屏;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扶手的设置用于方便老年人进行方便扶着,防摔倒,通过照明灯条的设置,用于方便对电梯内部的照明,通过电梯内广告显示屏的设置,用于进行打广告使用。
18.进一步地,所述微型水泵的两侧均与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微型水泵,通过开关阀的设置,用于打开关闭第二出水管进行出水和关水。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盖的前侧上端设置有提示标牌,所述电梯的前侧设置有电梯门;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示标牌的设置,用于进行标识警报按钮的位置。
2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手指伸进凹槽内,接着按住触盖,触盖往内按将弹簧进行按压收缩,这样触盖便接触到警报按钮上,警报按钮被按住,识别报警驱动接收到信息,便发出警报,这样的话在人们乘坐电梯时便不会触碰到按钮,实现了警报的按钮不会被随意碰到,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启动,便于解救维修人员进行识别并及时的赶到。
2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微型水泵从纯净水箱内抽出水,接着通过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通到喷头内,然后喷出纯净水雾,进行对电梯内增加湿气,实现了被困的人可以进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会觉得闷,减少危险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的侧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的正视图。
28.图例说明:
29.1、防触机构;101、第一外壳;102、第一翻盖;103、凹槽;104、触盖;105、警报按钮;106、弹簧;107、固定柱;108、隔板;109、识别报警驱动;110、警报灯;111、警报器;2、保护机构;201、第二外壳;202、纯净水箱;203、第一出水管;204、微型水泵;205、第二出水管;206、喷头;3、电梯;4、开关阀;5、滑槽;6、螺纹杆;7、电机;8、固定块;9、限位块;10、带槽隔板;11、控制开关;12、提示标牌;13、箱体;14、蜂窝罩板;15、防尘盖;16、扶手;17、照明灯条;18、电梯内广告显示屏;19、电梯门;20、支撑架;21、第二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梯困人的识别报警装置,包括电梯3和固定块8,电梯3的外侧左端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3,固定块8相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触机构1和保护机构2;
32.防触机构1包括第一外壳101、隔板108和警报器111,第一外壳101固定连接在固定块8相邻一侧的右端,第一外壳10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翻盖102,第一翻盖102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03,凹槽103的内部中后端设置有触盖104,触盖104的后端设置有警报按钮105,警报按钮105固定连接在隔板108的前侧中部,触盖104的后端靠近边缘处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106,弹簧106的后端均与固定柱107的前端固定连接,固定柱107均固定连接在隔板108的前侧,隔板108的后侧设置有识别报警驱动109,警报器111设置在箱体13的内部,警报器111与警报灯110电性连接,警报灯110设置在箱体13的顶部,通过电机7带动螺纹杆6转动,螺纹杆6的转动带动着固定块8、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201进行移动下来,然后便将手指伸进凹槽103内,接着按住触盖104,触盖104往内按将弹簧106进行按压收缩,这样触盖104便接触到警报按钮105上,警报按钮105被按住,识别报警驱动109接收到信息,便发出警报,与之电性连接的警报器111和警报灯110进行接收到信息发出警报,这样的话在人们乘坐电梯3时便不会触碰到按钮,警报按钮105藏在凹槽103的内部,由此使得警报的按钮不会被随意碰到,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启动,便于解救维修人员进行识别并及时的赶到。
33.保护机构2包括第二外壳201,第二外壳201固定连接在固定块8相邻一侧的左端,第二外壳201内设置有纯净水箱202,纯净水箱202的顶端与第一出水管203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水管203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外壳201的中部并与微型水泵204的底端连通,微型水泵204的顶端与第二出水管205的一端连通,第二出水管205的另一端与喷头206的底端连通,通过打开开关阀4,然后微型水泵204从纯净水箱202内抽出水,接着通过第一出水管203和第二出水管205通到喷头206内,然后喷出纯净水雾,进行对电梯3内增加湿气,提供电梯3内部的湿气空间,给困在电梯3内的人进行吸收新鲜的湿气,由此使得在电梯3的封闭空间,被困的人可以进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会觉得闷,减少危险性。
34.警报按钮105与识别报警驱动109电性连接,识别报警驱动109与警报器111电性连接,通过按住警报按钮105然后识别报警驱动109启动,进行传达信号给警报器111进行发出警报。
35.固定块8均与螺纹杆6螺纹连接,螺纹杆6均设置在滑槽5内,滑槽5均设置在电梯3的内部左右侧中后端,左侧螺纹杆6的顶端与电机7的转轴固定连接,螺纹杆6上设置有限位块9,滑槽5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带槽隔板10,带槽隔板10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开关11,控制开关11与电机7电性连接,通过电机7带动螺纹杆6进行转动,螺纹杆6的转动带动固定块8进行上下移动,固定块8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201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使用时移动下来,不使用时移动上去收纳放置,控制开关11用于启动关闭电机7。
36.第二外壳20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翻盖21,箱体13的前侧设置有蜂窝罩板14,警报灯110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盖15,防尘盖15设置在电梯3的外侧左端中上部,通过第二翻盖21的设置,用于对第二外壳201进行密封,通过蜂窝罩板14的设置,用于方便警报器111的信号发出,通过防尘盖15的设置,用于对警报灯110进行防止尘灰。
37.电梯3的内部左右侧中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16,电梯3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条17,电梯3的内部左侧上端设置有电梯内广告显示屏18,通过扶手16的设置用于方便老年人进行方便扶着,防摔倒,通过照明灯条17的设置,用于方便对电梯3内部的照明,通过电梯内广告显示屏18的设置,用于进行打广告使用。
38.微型水泵204的两侧均与支撑架20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架2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201的顶部,第二出水管205上设置有开关阀4,通过支撑架20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微型水泵204,通过开关阀4的设置,用于打开关闭第二出水管205进行出水和关水。
39.第一翻盖102的前侧上端设置有提示标牌12,电梯3的前侧设置有电梯门19,通过提示标牌12的设置,用于进行标识警报按钮105的位置。
40.工作原理:通过电机7带动螺纹杆6转动,螺纹杆6的转动带动着固定块8、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201进行移动下来,然后便将手指伸进凹槽103内,接着按住触盖104,触盖104往内按将弹簧106进行按压收缩,这样触盖104便接触到警报按钮105上,警报按钮105被按住,识别报警驱动109接收到信息,便发出警报,与之电性连接的警报器111和警报灯110进行接收到信息发出警报,这样的话在人们乘坐电梯3时便不会触碰到按钮,警报按钮105藏在凹槽103的内部,由此使得警报的按钮不会被随意碰到,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启动,便于解救维修人员进行识别并及时的赶到,通过打开开关阀4,然后微型水泵204从纯净水箱202内抽出水,接着通过第一出水管203和第二出水管205通到喷头206内,然后喷出纯净水雾,进行对电梯3内增加湿气,提供电梯3内部的湿气空间,给困在电梯3内的人进行吸收新鲜的湿气,由此使得在电梯3的封闭空间,被困的人可以进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会觉得闷,减少危险性。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