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7449发布日期:2022-11-16 07: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实用新型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3.近年来近海养殖造成的水域环境污染致使近海渔业资源显著减少,海洋渔业逐渐向以深远海养殖为主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深远海区域环境恶劣,特别是在夏季,空气温度和湿度都会达到极端值,这样的情况下养殖饲料的储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深远海智能化养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饲料新型储存系统在储存量和储存时间的更高要求。目前无论是养殖网箱还是养殖工船上,其饲料储存都是放在饲料储存舱内,储存量有限,且需要人工定期进行饲料装载,这在深远海养殖上,特别是无人值守的养殖平台上是极为不便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储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养殖物料储存环境恶劣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6.一种新型储存系统,其包括:
7.储存罐,上部设有可开合的进料口,下部设有可开合的出料口,所述储存罐内部设有用于容置物料的第一空间,所述储存罐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的排气部;
8.内锥体,设于所述储存罐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且与所述储存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空间,所述内锥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透气孔,以及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的排料嘴,且所述透气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物料的外径;
9.驱动部,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二空间内的输出端,并用于向所述第二空间内通入空气。
10.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作业舱,所述储存罐架设在所述作业舱内,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上分别设有用于延伸至所述作业舱外部的连接装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部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工作。
12.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监测传感器,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设在所述储存罐上,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13.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传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储存罐上的料位传感器,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空间内物料的存储量。
14.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传感器还包括多个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储
存罐下并用于获取所述储存罐的重量。
15.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设于所述作业舱内,并用于调节所述作业舱内环境温度或湿度。
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二空间之间还设有干燥装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采用吸附式干燥机。
1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部中部设有折弯段,以使所述排气部远离所述储存罐的一端朝向所述储存罐设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储存罐进行物料储存,储存罐内部设有用于容置物料的第一空间,储存罐上设有与第一空间相连通的排气部,并在储存罐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内壁上设置内锥体,且与储存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空间,内锥体上设有透气孔,以及设有驱动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物料通过储存罐上可开合的进料口进入第一空间内,并下落到内锥体上进行储存,透气孔的内径小于物料的外径,当储存环境较为恶劣的时候,控制驱动部工作,驱动部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间内,并用于向所述第二空间内通入空气,进入第二空间的空气从内锥体上连通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透气孔进入第一空间,并在该过程中,空气与储存罐内的物料接触后从排气部排出,达到给物料降温除湿的目的,在恶劣环境下提高物料的储存条件,延长储存时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储存系统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锥体俯视图;
24.图中:1、储存罐;11、进料口;12、出料口;13、第一空间;14、排气部;2、内锥体;21、第二空间;22、透气孔;23、排料嘴;3、驱动部;4、作业舱;5、控制器;61、温度传感器;62、湿度传感器;63、料位传感器;64、称重传感器;65、空调器;66、干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26.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储存系统,其包括储存罐1、内锥体2和驱动部3,其中:
27.储存罐1上部设有可开合的进料口11,下部设有可开合的出料口12,所述储存罐1内部设有用于容置物料的第一空间13,所述储存罐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13相连通的排气部14。
28.打开进料口11添加物料之后,及时关闭进料口11,以保持第一空间13的相对密封
性,避免异物进入或者储存罐1内出现更快的湿度变化或者热交换,保持第一空间13内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29.储存罐1的出料口12处于常闭状态,且在需要物料排放的时候,通过打开出料口12实现。
30.为了便于储存罐1内的维护修理等作业,可以在储存罐1的侧壁上开设可开合的检修口,便于维护人员进入储存罐1内部进行作业。
31.内锥体2设于所述储存罐1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进料口11与所述出料口12之间,且与所述储存罐1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空间21,所述内锥体2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13与所述第二空间21的透气孔22,以及延伸至所述出料口12内的排料嘴23,且所述透气孔22的内径小于所述物料的外径。
32.内锥体2为漏斗状,以便于第一空间13内的物料可以通过自重从排料嘴23排出。
33.内锥体2位于所述进料口11与所述出料口12之间,每次将物料从进料口11添加进入储存舱内,物料下落到内锥体2上,内锥体2承托所有的物料,又因为设置透气孔22的内径小于物料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该物料指的是物料颗粒的外径,物料不会穿过透气孔22进入第二空间21,有效避免了物料堆积导致封堵状况,提高使用稳定性。
34.驱动部3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二空间21内的输出端,并用于向所述第二空间21内通入空气。
35.具体的,驱动部3可以采用罗茨风机或其它可将空气送入第二空间21的装置。
3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储存罐1进行物料储存,储存罐1内部设有用于容置物料的第一空间13,储存罐1上设有与第一空间13相连通的排气部14,并在储存罐1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之间的内壁上设置内锥体2,且与储存罐1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空间21,内锥体2上设有透气孔22,以及设有驱动部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物料通过储存罐1上可开合的进料口11进入第一空间13内,并下落到内锥体2上进行储存,透气孔22的内径小于物料的外径,当储存环境较为恶劣的时候,控制驱动部3工作,驱动部3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间21内,并用于向所述第二空间21内通入空气,进入第二空间21的空气从内锥体2上连通第一空间13与第二空间21的透气孔22进入第一空间13,并在该过程中,空气与储存罐1内的物料接触后从排气部14排出,达到给物料降温除湿的目的,在恶劣环境下提高物料的储存条件,延长储存时间,节约成本。
37.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作业舱4,所述储存罐1架设在所述作业舱4内,所述进料口11与所述出料口12上分别设有用于延伸至所述作业舱4外部的连接装置。
38.储存罐1架设在所述作业舱4内,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在储存罐1下部设置一个底座,通过底座将储存罐1设置在作业舱4地面上,且在储存罐1与作业舱4地面预留一定的作业高度,便于人工或者辅助机械进入进行操作,进一步将物料与外界环境之间设置一个相对封闭的分隔空间,也就是进一步减小储存罐1所在环境的波动,使得储存罐1在不同环境下都可以保持更平稳的储存状态。
39.通过连接装置分别连接进料口11以及出料口12,可以在省去反复进出作业舱4的前提下,满足物料的添加与排放。
40.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控制器5,所述控制
器5与所述驱动部3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部3工作,以便于通过控制器5控制驱动部3的工作时机,保持空气能及时有效的吹向内锥体2,提高作业稳定系。
41.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的监测传感器,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61和湿度传感器62,所述温度传感器61和所述湿度传感器62设在所述储存罐1上,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空间13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42.温度传感器61获取第一空间13内部的温度参数,并将该温度参数变成电信号对控制器5发送,达到预先设定条件的时候,控制器5控制驱动部3工作,避免由于温度没有影响物料存放,而持续进行送风操作。
43.湿度传感器62获取第一空间13内部的湿度参数,并将该湿度参数变成电信号对控制器5发送,达到预先设定条件的时候,控制器5控制驱动部3工作,避免由于温度没有影响物料存放,而持续进行送风操作。
44.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监测传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储存罐1上的料位传感器63,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空间13内物料的存储量,当第一空间13内的物料存量较少时,也就是通过料位传感器63获得的物料高度比较低时,为了满足作业的高效进行,可以设置提醒装置与料位传感器63电连接,并在料位传感器63获取料位高度达到阈值后,通过提醒装置进行提醒,该提醒装置可以采用声、光方式实现提醒。
45.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监测传感器还包括多个称重传感器64,所述称重传感器64设于所述储存罐1下并用于获取所述储存罐1的重量,称重传感器64是一种能够将重力转变为电信号的转换装置,具体的可以采用电阻应变式、电磁力式或电容式的称重传感器64。
4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称重传感器64获取该时刻下储存罐1的重量,由于储存罐1的重量是确定的,就可以获得储存罐1内的物料重量,并通过称重传感器64可以实现控制单次出料量的控制,提高控制便捷性,以及监测物料的多样性,也可以在物料重量较低时,进行物料添加的操作。
47.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新型储存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的空调器65,所述空调器65设于所述作业舱4内,并用于调节所述作业舱4内环境温度或湿度,为了进一步保持作业舱4内的环境条件,还可以在作业舱4内壁上设置隔热层,以提高温度控制效果。
48.该空调器65的启动条件可以是温度感应器监测到的第一空间13内温度过高时,通过控制器5控制空调器65启动并进行制冷操作。
49.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驱动部3与所述第二空间21之间还设有干燥装置66,保持进入第二空间21内的空气更为干燥,也会使得干燥后的空气接触物料之后能达到更好的除湿效果。
50.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干燥装置66采用吸附式干燥机,吸附式干燥机是通过压力变化来达到干燥效果。由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与压力成反比,其干燥后的一部分空气减压膨胀至大气压,这种压力变化使膨胀空气变得更干燥,该方式无需热源,可以保持进入第二空间21内的空气相对低温,保持物料存储效果。
51.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排气部14中部设有折弯段,以使所述排气部14远离所述储存罐1的一端朝向所述储存罐1设置,避免异物通过排气部14进入第一空间
13内,而且设置折弯,提高第一空间13的密封性。
52.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53.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54.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57.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5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59.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