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区垃圾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所处环境的空气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人们日常居住的生活小区,每一个或每几个单元楼前会设有垃圾桶,以对小区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由于日常小区的垃圾内通常掺杂着液体,而现有的垃圾筒无法对垃圾中的液体进行有效的分离,致使液体同垃圾掺杂易快速腐烂发酵而产生极大的臭味,给周围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区垃圾分类装置,具备便于将液体同垃圾之间进行分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垃圾筒无法对垃圾中的液体进行有效的分离,致使液体同垃圾掺杂易快速腐烂发酵而产生极大臭味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区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正表面的上端开设有投放口,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接近开关,所述箱体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v型切刀,所述箱体外表面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v型切刀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箱体内腔左侧的上端,所述转轴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板,所述箱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导流板,所述隔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滤网,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集液抽屉。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箱体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正表面的中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外表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位于v型切刀的后方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包。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液抽屉背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的背面吸附有铁块,所述铁块的表面固定连接于箱体内腔的下端。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正表面的上端且位于投放口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投放斗,所述箱体内腔的上端且位于投放口的后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板正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的数量为两个。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投放口的设置,便于小区人员将分类后的垃圾投放至箱体的内部,且通过v型切刀的设置,便于对箱体内部经投放口处所投放的垃圾进行承载的同时,v型切刀顶部所承载的垃圾能够对接近开关的感应区域造成遮蔽,而使得接近开关控制伺服电机进行工作,伺服电机工作能够带动转轴沿着箱体上的轴承处进行旋转,并带动拨动板进行旋转,而使得拨动板在旋转的作用下能够推动v型切刀上的垃圾,而使垃圾能够同v型切刀的表面紧贴并被快速的分切后下落至收集盒的内部进行集中收集,且通过金属滤网的设置,能够对收集盒中被分切垃圾内部所流落的液体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使的液体能够经过隔板上的导流孔与环形导流板下落至集液抽屉的内部进行收集,从而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对小区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的同时,能够对垃圾同液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分离,有效的降低了垃圾腐烂发臭而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几率。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板和挡雨板的设置,达到了对整体的上方进行挡雨防护的目的,通过活动门的设置,便于人员对箱体的内部进行操作,通过活性炭包的设置,能够对箱体内部垃圾的异味进行有效的吸附,降低了异味外溢扩散的几率,通过磁铁和铁块的设置,便于将集液抽屉同箱体之间进行固定,避免集液抽屉因为震动而发生滑脱,通过投放斗的设置,便于人员经过投放口对箱体内部进行垃圾投放,通过翻板的设置,在人员经过投放口对箱体内部进行垃圾投放时的推动下,使得翻板能够沿着销轴处进行旋转,而从投放口的右方脱离,且当人员垃圾投放完毕后,在翻板自重的作用下能够恢复至原位而能够对投放口处进行有效的遮蔽,降低了异味外散的几率,通过分类标签的设置,便于人员对垃圾分类的种类进行标注,以便人员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v型切刀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中:1、箱体;2、伺服电机;3、立板;4、分类标签;5、挡雨板;6、投放斗;7、投放口;8、活动门;9、底板;10、集液抽屉;11、隔板;12、拨动板;13、接近开关;14、固定板;15、活性炭包;16、v型切刀;17、转轴;18、收集盒;19、金属滤网;20、导流孔;21、环形导流板;22、磁铁;23、铁块;24、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一种小区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底板9,底板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箱体1,箱体1正表面的上端开设有投放口7,箱体1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接近开关13,箱体1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v型切刀16,箱体1外表面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且位于v型切刀1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轴17,转轴17的左侧通过轴承
活动连接于箱体1内腔左侧的上端,转轴17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板12,箱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20,隔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导流板21,隔板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盒18,收集盒18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滤网19,箱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集液抽屉10。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投放口7的设置,便于小区人员将分类后的垃圾投放至箱体1的内部,且通过v型切刀16的设置,便于对箱体1内部经投放口7处所投放的垃圾进行承载的同时,v型切刀16顶部所承载的垃圾能够对接近开关13的感应区域造成遮蔽,而使得接近开关13控制伺服电机2进行工作,伺服电机2工作能够带动转轴17沿着箱体1上的轴承处进行旋转,并带动拨动板12进行旋转,而使得拨动板12在旋转的作用下能够推动v型切刀16上的垃圾,而使垃圾能够同v型切刀16的表面紧贴并被快速的分切后下落至收集盒18的内部进行集中收集,且通过金属滤网19的设置,能够对收集盒18中被分切垃圾内部所流落的液体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使的液体能够经过隔板11上的导流孔20与环形导流板21下落至集液抽屉10的内部进行收集,从而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对小区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的同时,能够对垃圾同液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分离,有效的降低了垃圾腐烂发臭而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几率。
22.底板9的顶部且位于箱体1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立板3,立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5。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立板3和挡雨板5的设置,达到了对整体的上方进行挡雨防护的目的。
24.箱体1正表面的中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8,活动门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动门8的设置,便于人员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操作。
26.箱体1外表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底部且位于v型切刀16的后方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包15。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性炭包15的设置,能够对箱体1内部垃圾的异味进行有效的吸附,降低了异味外溢扩散的几率。
28.集液抽屉10背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磁铁22,磁铁22的背面吸附有铁块23,铁块23的表面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腔的下端。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铁22和铁块23的设置,便于将集液抽屉10同箱体1之间进行固定,避免集液抽屉10因为震动而发生滑脱。
30.箱体1正表面的上端且位于投放口7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投放斗6,箱体1内腔的上端且位于投放口7的后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翻板24,翻板24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
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投放斗6的设置,便于人员经过投放口7对箱体1内部进行垃圾投放,通过翻板24的设置,在人员经过投放口7对箱体1内部进行垃圾投放时的推动下,使得翻板24能够沿着销轴处进行旋转,而从投放口7的右方脱离,且当人员垃圾投放完毕后,在翻板24自重的作用下能够恢复至原位而能够对投放口7处进行有效的遮蔽,降低了异味外散的几率。
32.立板3正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分类标签4,分类标签4的数量为两个。
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类标签4的设置,便于人员对垃圾分类的种类进行标注,以便人员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投放口7的设置,便于小区人员将分类后的垃圾投放至箱体1的内部,且通过v型切刀16的设置,便于对箱体1内部经投放口7处所投放的垃圾进行承载的同时,v型切刀16顶部所承载的垃圾能够对接近开关13的感应区域造成遮蔽,而使得接近开关13控制伺服电机2进行工作,伺服电机2工作能够带动转轴17沿着箱体1上的轴承处进行旋转,并带动拨动板12进行旋转,而使得拨动板12在旋转的作用下能够推动v型切刀16上的垃圾,而使垃圾能够同v型切刀16的表面紧贴并被快速的分切后下落至收集盒18的内部进行集中收集,且通过金属滤网19的设置,能够对收集盒18中被分切垃圾内部所流落的液体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使的液体能够经过隔板11上的导流孔20与环形导流板21下落至集液抽屉10的内部进行收集,从而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对小区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的同时,能够对垃圾同液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分离,有效的降低了垃圾腐烂发臭而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几率。
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