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胀气渗漏的茶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6348发布日期:2022-11-23 00:3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胀气渗漏的茶叶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胀气渗漏的茶叶罐。


背景技术:

2.茶叶罐(tea pot)指的是用来存放茶叶的容器,按茶叶罐的质地去区分,有铝制、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的材质,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由于考虑到价格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大多为金属或塑胶材质的茶叶罐。
3.密封罐会出现胀罐问题,即罐内充满空气内压升高,此时密封罐容易沿易撕线打开导致内容物泄漏污染环境,胀气出现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物理性胀罐,由于内容物装太多,捶气不足,杀菌时降压速度太快,气温和气压影响罐内真空度导致密封罐的外形扭曲;化学性胀罐,罐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得密封罐内真空度消失,内压增高,密封罐被气体撑大扭曲变形;生物性胀罐,内容物被细菌污染,分解后产生腐败现象使得密封罐内部气压增大。茶叶罐同样会出现胀罐问题,胀罐后罐体一旦沿易撕线打开内容物就会泄漏,污染茶叶罐所在环境,如何避免胀罐后内容物污染环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胀气渗漏的茶叶罐,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身、易撕盖、凸环、刻线环、导向刻线和弹性塑胶膜,所述罐身一体成型呈碗状,罐身开口处外翻形成有碗沿,所述易撕盖包括盖圈和盖片,盖圈呈环状且盖圈底部形成有翻边,易撕盖安装在罐身开口处翻边下翻包裹碗沿实现易撕盖与罐身的固定,盖片固定在盖圈内侧与盖圈形状匹配,盖片上形成有呈环状的易撕线,盖片顶面形成有与盖片为一体结构的提拉部,所述凸环形成于盖片上,各凸环同圆心设置相互嵌套,凸环的间距不同,所述刻线环呈环状形成于盖片顶面,刻线环圆心与盖片圆心重合,刻线环的开口朝向易撕盖外侧,所述导向刻线形成于盖片上,导向刻线一端与刻线环相连通,各导向刻线以刻线环圆心呈旋转对称状,所述弹性塑胶膜位于盖片底面与盖片贴合。
6.优选的,所述罐身为铁合金或铝合金的任意一种。
7.优选的,所述凸环形成于盖片上向盖片外侧凸起。
8.优选的,凸环数量为为5同圆心相互嵌套,由外往内凸环的间距逐渐减小。
9.优选的,罐身侧面呈弧面状。
10.优选的,导向刻线开口朝向易撕盖外侧,刻线环的深度大于导向刻线的深度。
11.优选的,易撕线圆心、盖片圆心、凸环圆心和刻线环圆心重合。
12.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胀气渗漏的茶叶罐,其能够解决胀罐后茶叶罐打开导致变质的茶叶污染茶叶罐所在的环境,同时弹性塑胶膜能够变形平衡茶叶罐内部压力避免由于内压过大,使用者通过观察盖片中部即可得知茶叶罐内部是否有胀气现象发生,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构造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构造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面构造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a部位构造示意图;
19.图5为图3中b部位构造示意图;
20.图中:罐身-1、碗沿-101、易撕盖-2、盖圈-201、盖片-202、翻边-203、易撕线-204、提拉部-205、凸环-3、刻线环-4、导向刻线-5、弹性塑胶膜-6。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
23.结合图1-5,一种防胀气渗漏的茶叶罐,包括罐身1、易撕盖2、凸环3、刻线环4、导向刻线5和弹性塑胶膜6,所述罐身1一体成型呈碗状且罐身1 侧面呈弧面状,罐身1开口处外翻形成有碗沿101,所述易撕盖2包括盖圈 201和盖片202,盖圈201呈环状且盖圈201底部形成有翻边203,易撕盖2 安装在罐身1开口处翻边203下翻包裹碗沿101实现易撕盖2与罐身1的固定,盖片202固定在盖圈201内侧与盖圈201形状匹配,盖片202上形成有呈环状的易撕线204,盖片202顶面形成有与盖片202为一体结构的提拉部 205,凸环3形成于盖片202上向盖片202外侧凸起,凸环3数量为为5同圆心相互嵌套,由外往内凸环3的间距逐渐减小,凸环3的间距不同,所述刻线环4呈环状形成于盖片202顶面,刻线环4圆心与盖片202圆心重合,刻线环4的开口朝向易撕盖2外侧,所述导向刻线5形成于盖片202上,导向刻线5一端与刻线环4相连通,导向刻线5开口朝向易撕盖2外侧,刻线环4 的深度大于导向刻线5的深度,各导向刻线5以刻线环4圆心呈旋转对称状,所述弹性塑胶膜6位于盖片202底面与盖片202贴合,易撕线204圆心、盖片202圆心、凸环3圆心和刻线环4圆心重合。
24.所述罐身1为铁合金或铝合金的任意一种,该描述已经足够清晰不会存在描述不清的问题,且具体采用何种牌号何种材质并非申请人所要保护的内容,因此不再对其进一
步赘述。
25.所述弹性塑胶膜6指的是具有弹性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塑胶材质的膜状部件,弹性塑胶膜6与盖片202形状匹配并紧密贴合,可采用tpu膜、pp膜等材质,拉伸弹性好且不易撕裂。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罐身1和易撕盖2构成封闭结构,能够将存放在内部的茶叶与外部隔绝,当需要取用茶叶时使用者一手托住罐身1,另一手捏住提拉部205上提,盖片202将沿易撕线204与盖圈201分离,此时就可随意取用存放的茶叶,使用方便。
27.盖片202上形成有凸环3,凸环3能够增大盖片202的强度,且凸环3间的间隙由外往内间距逐渐减小,因此当茶叶罐内出现胀罐时由于盖片202中部的强度小于盖片202周向的强度,盖片202的变形将集中发生在盖片202 中部位置。导向刻线5能够减小盖片202中部的结构强度使得盖片202中部容易产生变形,导向刻线5与刻线环4相连通且刻线环4的深度大于导向刻线5的深度,当茶叶罐内出现胀罐问题时,导向刻线5使得变形集中在刻线环4,刻线环4由于变形将断裂使得盖片202中部与分离,弹性塑胶膜6产生弹性形变连接盖片202中部断裂部位避免茶叶罐内变质的茶叶泄漏导致茶味罐所处环境被污染,同时弹性塑胶膜6产生弹性形变后能够容纳气体使得茶叶罐内部压力减小,避免茶叶罐内部压力过大导致盖片202沿易撕线204与盖圈201分离,避免变质的茶叶泄漏导致茶叶罐所处环境被污染。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