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背景技术:2.目前,现代住宅中普遍安装了电梯供住户上下楼。由于电梯的广泛应用,人们除了关心电梯的安全性之外,电梯的美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因此为了提高轿厢内部的美观和增加电梯的卖点,现有的轿厢内壁上通常会设置有装饰图案。
3.在现有技术中,轿厢内部通常会设置有照明装置,用于照亮轿厢内部,让乘客可以看到轿厢内部的环境。然而,现有的轿厢内部的照明装置通常只是单纯地照亮轿厢内部,没有发出突显装饰图案的灯光,不利于突出轿厢内壁上的装饰图案,导致装饰图案整体比较单调,缺乏观赏性,美观效果相对较差,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为用于装载乘客和物品的承载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空间的后侧壁上设有侧装饰单元,所述侧装饰单元包括具有装饰图案的图案装饰板、盖设在承载空间后侧壁上的侧装饰板,所述图案装饰板连接在承载空间的后侧壁或侧装饰板的后侧面上;所述侧装饰板的后侧面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图案装饰板伸入到安装凹槽内;所述侧装饰板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露出图案装饰板装饰图案的显示窗口,所述显示窗口与所述安装凹槽连通;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壁设有用于照射图案装饰板装饰图案的装饰灯带,所述装饰灯带位于图案装饰板的前侧,所述装饰灯带围绕显示窗口的外周轮廓设置。
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显示窗口与所述安装凹槽的轮廓相同,所述显示窗口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凹槽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装饰板的后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线缆安装槽,所述线缆安装槽下端连通安装凹槽的顶部,上端延伸贯穿侧装饰板的顶部。
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承载空间的顶壁下方设有吊顶装饰板,所述吊顶装饰板的后端连接在侧装饰板的前侧面上,所述吊顶装饰板的底面高于显示窗口的顶部。
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吊顶装饰板上设有从上至下贯穿设置的增强透光口,所述增强透光口靠近侧装饰板设置,所述增强透光口中插装有能够照射在图案装饰板上装饰图案的增强光源。
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吊顶装饰板上设有从上至下贯穿设置的主透光口,所述主透光口中插装有主照明光源。
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透光口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主透光口位于侧装饰板的中心位置,所述主透光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横向,所述主照明光源为led长条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在电梯轿厢的承载空间内设有侧装饰单元,该侧装饰单元包括图案装饰板和侧装饰板,图案装饰板上的装饰图案通过侧装饰板的显示窗口露出,侧装饰板上设有围绕显示窗口外周轮廓设置的装饰灯带,装饰灯带能够照射出围绕装饰图案外周的灯光,使装饰图案更加鲜明突出,有效增强电梯轿厢的美观性,提高用户的乘坐体验;
15.2、增强光源将灯光照射在图案装饰板的装饰图案上,使图案装饰板的装饰图案更加突出,达到增强图案装饰板的装饰图案显示效果、提高电梯轿厢美观的目的;
16.3、通过装饰灯带、增强光源、主照明光源组合的灯光系统亮度高、照明效果好,使承载空间内部的光照充足,让乘客在轿厢内部能够观看周围环境,从而提高乘客的搭乘体验。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20.图3为图2中i的放大图;
21.图4为侧装饰板和吊顶装饰板的组合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操纵盒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参照图1-6,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本体1,所述轿厢本体1的内部为用于装载乘客和物品的承载空间。所述承载空间的后侧壁上设有侧装饰单元,所述承载空间的后侧壁为轿厢后壁1012的前侧面,所述侧装饰单元包括具有装饰图案的图案装饰板2、盖设在承载空间后侧壁上的侧装饰板3,侧装饰板3通过螺栓与轿厢后壁1012连接,所述图案装饰板2连接在承载空间的后侧壁或侧装饰板3的后侧面上。所述侧装饰板3的后侧面上设有安装凹槽31,所述图案装饰板2伸入到安装凹槽31内;所述侧装饰板3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露出图案装饰板2装饰图案的显示窗口32,所述显示窗口32与所述安装凹槽31连通。所述安装凹槽31的槽壁设有用于照射图案装饰板2装饰图案的装饰灯带4,所述装饰灯带4为采用螺栓连接方式或粘胶连接方式固定在安装槽槽壁上的led灯带,所述装饰灯带4位于图案装饰板2的前侧,所述装饰灯带4围绕显示窗口32的外周轮廓设置,让装饰灯带4能够照射出围绕装饰图案外周的灯光,使装饰图案更加鲜明突出,有效增强电梯轿厢的美观性。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窗口32与所述安装凹槽31的轮廓相同,所述显示窗口32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凹槽31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安装凹槽31的轮廓尺寸大于显示窗口32的的轮廓尺寸,以便于隐藏图案装饰板2的边缘和装饰灯条,从而达到提高美观的目的。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轿厢本体1包括轿壁组件101、设于轿壁组件101顶部的轿厢顶
102、设于轿壁组件101底部的轿厢底盘103,所述轿壁组件101由轿厢前壁1011、轿厢后壁1012、轿厢左壁1013和轿厢右壁组成,所述轿厢前壁101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轿厢左壁1013和轿厢右壁的前端连接,所述轿厢后壁101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轿厢左壁1013和轿厢右壁的后端连接,所述轿厢前壁1011、轿厢后壁1012、轿厢左壁1013和轿厢右壁的顶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轿厢顶102,所述轿厢前壁1011、轿厢后壁1012、轿厢左壁1013和轿厢右壁的底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轿厢底盘103。轿厢前壁1011具有供乘客进出承载空间的轿厢门口,所述轿厢顶102上设有进风口,用于外部的空气进入承载空间内,所述轿厢顶102的顶部上还设置有对应进风口位置的安装座104,安装座104用于安装电梯新风装置,电梯新风装置用于将外部的空气从进风口输入到承载空间内。上述为现有技术,可参照现有的电梯轿厢结构,故不作具体描述。
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装饰板3的后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线缆安装槽33,所述线缆安装槽33下端连通安装凹槽31的顶部,上端延伸贯穿侧装饰板3的顶部,线缆安装槽33用于埋藏安装装饰灯带4的线缆,以便于装饰灯带4接线。
2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承载空间的顶壁下方设有吊顶装饰板5,所述吊顶装饰板5的后端连接在侧装饰板3的前侧面上,所述吊顶装饰板5的底面高于显示窗口32的顶部,吊顶装饰板5用于对承载空间的顶壁进行装饰。另外,为了提高吊顶装饰板5的安装质量,所述轿厢顶102上可以安装有支架,用于通过螺栓固定吊顶装饰板5。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吊顶装饰板5上设有从上至下贯穿设置的增强透光口51,所述增强透光口51靠近侧装饰板3设置,所述增强透光口51中插装有能够照射装饰图案的增强光源6,通过增强光源6将灯光照射在图案装饰板2的装饰图案上,使图案装饰板2的装饰图案更加突出,达到增强图案装饰板2的装饰图案显示效果、提高电梯轿厢美观的目的。增强光源6为筒灯或射灯,优选为射灯,能够发出照射在装饰图案局部位置的光束,使装饰图案的局部位置更加突出。另外,增强光源6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吊顶装饰板5上,也可以是通螺栓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吊顶装饰板5上,可根据自由设置。
3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吊顶装饰板5上设有从上至下贯穿设置的主透光口52,所述主透光口52中插装有主照明光源7,主照明光源7用于照亮整个承载空间。所述主透光口52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主透光口52位于侧装饰板3的中心位置,所述主透光口5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横向,所述主照明光源7为led长条灯。另外,主照明光源7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吊顶装饰板5上,也可以是通螺栓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吊顶装饰板5上,可根据自由设置。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图案装饰板2为具有装饰图案的岩板、塑料胶板、油画布或大理石板,本实施例优选为岩板,耐刮、耐磨,使用寿命长。所述装饰灯带4、增强光源6、主照明光源7均具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线缆,以便于接入电源。另外,所述侧装饰板3和吊顶装饰板5是木板,又或者是覆贴有木纹贴纸的板材,从而侧装饰板3和吊顶装饰板5均具有木纹图案,提高轿厢的美观;当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侧装饰板3和吊顶装饰板5的表面也可以涂装有不同颜色的图案涂层,达到提高轿厢美观的目的。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轿厢本体1上设有操纵箱8,所述操纵箱8设于轿厢左壁1013的两个侧壁拼板100之间,所述操纵箱8包括操纵面板81、底盒82,所述底盒82的前侧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轿厢左壁1013的两个侧壁拼板100固定连接。所述操纵面板81和底盒82
通过配合螺栓锁紧配合连接,底盒82的相对两侧弯折有配合折边821,所述配合折边821通过螺栓与所述侧壁拼板100连接。所述操纵面板81的相对两侧向背部弯折有限位折边812,所述限位折边812抵在底盒82的配合折边821上,通过限位折边812与底盒82的配合折边821配合,能够使操纵面板81和底盒82相对定位。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纵面板81的前后侧面与底盒82的配合折边821平齐,所述限位折边812从操纵面板81的侧面向内弯折形成,所述操纵面板81左右两侧的限位折边812分别位于底盒82左右两侧的配合折边821内侧。所述底盒82和操纵面板81均由板材弯折成型,在操纵面板81中开设按键孔。操纵面板81与底盒82安装后形成一整体,结构简洁且外观纤薄。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纵面板81与底盒82连接合围形成用于安装电路部件的电气腔,所述电气腔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封堵件83和下封堵件84,上封堵件83和下封堵件8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盒82上,其中,上封堵件83通过螺栓与轿厢顶102连接,下封堵件84通过螺栓与轿厢底盘103连接。所述底盒82正面固定有位于电气腔中的安装支架85,所述操纵面板8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架85和下封堵件84固定连接。安装时,使用螺栓将操纵面板8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85和下封堵件84上,从而完成操纵面板81的整体安装。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