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调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8735发布日期:2023-03-07 20:0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仓储调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仓储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2.一些大品牌的商超零售公司在规划物流时,通常会在一个省市的省会城市设置一个中心仓,用来辐射整个省市的门店送货。所以,中心仓的作用是将各个供应商的来货进行存储和分配至该省的其他城市的各个门店。
3.对于某些特殊商品,如,需求稳定的商品、保质期极短的商品。这些特殊商品,来货到中心仓后,需要快速的分配到发往各个门店的集货点,尽快装车发走,否则将会有商品变质或者增加存储成本的风险。
4.目前,对于上述特殊商品,仓库作业人员先将商品卸货、堆放在地上,然后根据各个门店的订单,拉着地牛与托盘行走在各个商品堆放位置,将所需的商品拣选出来,最后再将拣选出来的商品放至集货点。很显然,这种处理方式,由于需要仓库作业人员行走大量的路程,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商品的快收快发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仓储调度系统,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商品的快收快发的需求。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提供一种仓储调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机器人、至少一个第二机器人、收货区、货架区、至少一个工作站和发货月台;所述货架区包括阵列排布的货架,所述货架用于放置待分发货物;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机器人,用于将位于收货区的待分发货物整托搬运至货架区,并将所述待分发货物整托上架到所述货架区对应的所述货架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机器人,用于将位于所述货架区、且载有订单中至少一种货物的所述货架,依次搬运至每个工作站;其中,每个所述工作站对应放置有至少一个订单托盘,所述订单托盘用于放置从所述第二机器人上拣选的货物;所述发货月台,发货月台包括至少一个门店集货点,其中,属于同一个门店的订单托盘集中在同一个门店集货点。
7.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形成一个拣选区;所述货架区位于在所述收货区与所述拣选区之间。
8.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货月台与所述拣选区相邻设置。
9.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形成两个拣选区,包括第一拣选区和第二拣选区;所述第一拣选区和所述第二拣选区,分设在所述货架区相对的两侧;所述收货区位于在所述第一拣选区和所述第二拣选区之间,并位于所述货架区的一端。
10.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货月台位于在所述第一拣选区和所述第二拣选区之间;所述发货月台与所述收货区,分设在所述货架区相对的两侧。
11.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沿所述货架区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12.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货架包括多层货位层;所述第一机器人,用于将位于所
述收货区的待分发货物整托上架到所述货架对应的货位层。
13.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站包括拣选设备;所述拣选设备,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站所需要的货物。
14.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拣选设备为手持pad、显示设备或人工穿戴设备。
15.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订单信息,并为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分配订单任务,所述订单任务包括所述工作站对应需要的货物。
16.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在供应商送来货物后,可以利用第一机器人将货物上架到货架区的货架上;然后,可以根据订单任务,利用第二机器人,将承载有待分发货物的货架搬运至拣选区,并在拣选区的各工作站之间流转,直至搬来的货架上没有各工作站所需要的货物。这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快收快发的作业模式,缩短货物周转周期,大大提高货物的质保质量和配送时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适用于生鲜零售的中心仓配送,快销快时尚品牌鞋服的分销,汽车行业的零配件供应商中心仓分存等。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能够节约作业人员行走距离,提高仓库的整体人效两倍以上;本技术中搬运任务都由搬运设备完成,无需人工参与,这样,还可以减少场地中人车占用的空间,坪效可以提高两倍以上。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仓储调度系统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架区的示意图;
20.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仓储调度系统的示意图。
21.说图标记说明
22.10-服务器,20-第一机器人,30-第二机器人,40-收货区,50-货架区,60-拣选区,70-发货月台,501-货架,5011-货位层,601-工作站,6011-订单托盘,6012-拣选设备,602-第一拣选区,603-第二拣选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仓储调度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机器人20、至少一个第二机器人30、收货区40、货架区50、至少一个工作站601和发货月台70。
25.收货区40是指各个供应商送来货物后,作业人员对供应商送来的货物进行收货的区域。一般的,供应商送来货物都是整车货件,因此,在收货区40,作业人员还可以对供应商送来货物进行拆解、验货等工作。
26.货架区50是用于放置待分发货物的区域。如图1所示,货架区5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货架501。如图2所示,每个货架501又可以包括多层货位层5011,这样,可以使货架区50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27.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货架501可以对应有唯一的货架编号,每个货架层5011也可以对应有唯一的货架层编号。进一步的,每个货架501的货架编号或每个货架层5011的货架层编号,都可以与各自的位置信息绑定。其中,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该货架层5011对应的高度信息。
28.每个工作站601对应放置有至少一个订单托盘6011,所述订单托盘6011用于放置从第二机器人30上拣选的货物。每个工作站还配置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的工作为,将货物由第二机器人30转移到订单托盘6011。
29.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工作站601还可以配置有拣选设备6012,拣选设备6012可以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站所需要的货物。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拣选设备6012可以选用手持pad、显示设备或人工穿戴设备等,本技术对此不进行限定。
30.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工作站601可以形成一个拣选区60,其中,拣选区60的多个工作站601可以沿货架区5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货架区50可以位于在收货区40与拣选区60之间。也就是说,收货区40、货架区50、拣选区60和发货月台70,可以沿一个方向顺次排布。这种可实现方式,可以适用于门店数量较少的场景。
31.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工作站601可以形成两个拣选区,包括第一拣选区602和第二拣选区603。其中,第一拣选区602和第二拣选区603可以分别包括多个工作站601。第一拣选区602和第二拣选区603,可以分设在货架区50相对的两侧;收货区40可以设置在第一拣选区602和第二拣选区603之间,并位于货架区50的一端。也就是说,收货区40、第一拣选分区602、第二拣选分区603和发货月台70围绕货架区50布置,其中,第一拣选分区602和第二拣选分区603布置在货架区50相对的两侧,收货区40和发货月台70布置在货架区50相对的另外两侧。这样,使得仓储调度系统布局紧凑,可减少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的行驶距离,满足快收快发的作业需求。这种可实现方式,可以适用于门店数量较多的场景。
32.发货月台70包括至少一个门店集货点,其中,属于同一个门店的订单托盘集中在同一个门店集货点。如图1所示,发货月台70可以与拣选区60相邻设置,例如,拣选区60位于货架区50与发货月台70之间;又例如,发货月台70位于多个工作站601排布方向的延伸方向上。如图3所示,发货月台70还可以位于在第一拣选区602和所述第二拣选区603之间;并且发货月台70与所述收货区40,分设在所述货架区50相对的两侧。
33.至少一个第一机器人20,用于将位于收货区40的待分发货物整托搬运至货架区50,并将待分发货物整托上架到货架区50对应的货架上。对应的,如果货架501包括多层货位层5011,第一机器人20可以将位于收货区40的待分发货物整托上架到货架501对应的货位层5011。
34.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本技术中第一机器人20可以为叉车,该叉车可以具有导航系统,这样,叉车可以根据导航系统的指引,将位于收货区40的待分发货物搬运至货架区50的目标货架上。叉车上还可以设有能够自动升降的举升臂,这样,叉车可以通过举升臂托起待分发货物,搬运至目标货架,并可以根据目标货架层对应的高度信息,将举升臂上的待分
发货物举升至目标货架层对应的高度。
3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叉车将待分发货物举升至目标货架层对应的高度后,可以进一步通过叉车将待分发货物上架到该目标货架层。本技术中叉车将待分发货物举升至目标货架层对应的高度后,也可以进一步通过作业人员,将自动叉车上的待分发货物上架到该目标货架层。这样,都可以提高上架的效率,以及节省上架的人力。
36.还需要说明的时,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仅以货架501为具有多层货位层5011的形式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表示对货架501结构的限定。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货架501还可以是托盘形式,对应的,货架区50包括阵列排布的托盘,每个托盘上可以放置多种货物。进一步的,如果货架501为托盘形式,则第一机器人20可以采用顶升机器人。
37.至少一个第二机器人30,用于将位于货架区50、且载有订单中至少一种货物的货架501,依次搬运至每个工作站601。这样,第二机器人30可以承载着货架501到工作站601,其中,货架501上可以包括多种货物。当承载着货架501的第二机器人30行驶到任一工作站后,如果该第二机器人30上有该工作站有所需要的货物,则该工作站的作业人员,可以从该第二机器人30上拣选出所需要的货物,并放置到该工作站对应的订单托盘内。
38.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本技术中第二机器人30可以为顶升机器人,该顶升机器人可以具有导航系统,这样,顶升机器人可以根据导航系统的指引,将所述货架区50的目标货架搬运至拣选区60,并在拣选区60的各工作站601之间流转。其中,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货架501的最底层与地面之间留有预设空间,这样,第二机器人30可以行驶至货架501下方的预设空间,将所述货架顶升离地,然后搬运至所述拣选区60的各工作站601。
39.各工作站拣选完订单托盘上所需要的货物后,可以利用第三机器人(如顶升机器人),将订单托盘运送到发货月台70进行发货,发货月台70用于放置拣选完货物的订单托盘,等待装车发货。其中,发货月台70可以设置各门店对应的集货点,属于同一个门店的订单托盘送到同一个门店集货点。如果同一个货车对应的货物都到齐,则装车发货,通过货车将货物运送至各门店。
40.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在供应商送来货物后,可以利用第一机器人将货物上架到货架区的货架上;然后,可以利用第二机器人,将承载有待分发货物的货架搬运至拣选区,并在拣选区的各工作站之间流转,直至搬来的货架上没有各工作站所需要的货物。这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快收快发的作业模式,缩短货物周转周期,大大提高货物的质保质量和配送时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适用于生鲜零售的中心仓配送,快销快时尚品牌鞋服的分销,汽车行业的零配件供应商中心仓分存等。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还能够节约作业人员行走距离,提高仓库的整体人效两倍以上;本技术中搬运任务都由搬运设备完成,无需人工参与,这样,还可以减少场地中人车占用的空间,坪效可以提高两倍以上。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10。服务器10可以是一个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比如服务器集群。
42.本技术中服务器10可以接收订单信息,并为各工作站601分配订单任务,订单任务包括各工作站601对应需要的货物。每个工作站配置的订单托盘6011可以与对应的订单任务绑定,这样,可以确定每个订单托盘6011所要拣选的货物。
43.本技术中服务器10可以用于控制该系统内的第一机器人20和第二机器人30工作。
应理解,服务器10还可以用于控制该系统内其他设备。
44.本技术中服务器10可以分别与第一机器人20和第二机器人30通信连接,例如,服务器10可以分别与第一机器人20和第二机器人备3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这样,服务器10可以分别向第一机器人20和第二机器人30发送对应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第一机器人20和第二机器人3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调度指令,执行各自的搬运任务。本技术中,将服务器10向第一机器人20发送的调度指令,称为第一调度指令;将服务器10向第二机器人30发送的调度指令,称为第二调度指令。其中,第一调度指令中,可以包括与待分发货物对应货架的位置信息以及货架层的高度信息。第二调度指令中,可以包括目标货架的位置信息,以及工作站的位置信息。
45.这样,第一机器人20可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调度指令,将位于收货区40的待分发货物搬运至货架区50对应的货架501上。第二机器人3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调度指令,将货架区50的目标货架搬运至拣选区60,并在所述拣选区60的各工作站601之间流转。
46.本技术实施中服务器10还可以与各工作站的拣选设备6012通信连接,这样,服务器10可以通过拣选设备6012向各工作站发送订单任务。对应的,拣选设备6012可以接收到各自的订单任务。这样,载有货架的第二机器人行驶至对应的工作站后,可以基于工作站的拣选设备6012,判断该第二机器人上是否包括该工作站对应的订单任务中的货物。
47.其中,控制服务器10还可以实时获取第二机器人30上剩余货物信息,以及各工作站未完成的订单信息;并根据第二机器人30上剩余货物信息,以及各工作站未完成的订单信息,确定是否还有工作站需要该第二机器人30上剩余的货物。如果还有工作站需要该第二机器人30上剩余的货物,则服务器10可以控制该第二机器人30继续前往下一个工作站。如果没有工作站需要该第二机器人30上剩余的货物,则服务器10可以控制该第二机器人30承载着剩余的货物返回货架区。
48.下面对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实现快收快发的作业模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49.收货:当供应商来货后,可以将待分发货物放到收货区40。然后,服务器10,可以采集货物信息,如货物的重量信息、体积信息、数量信息等。接着,服务器10,可以根据预设的上架规则,将待分发货物分配至对应的货架,这样,就可以明确每种待分发货物要放置到哪个货架上。最后,服务器10会生成第一调度指令,并将第一调度指令发送给对应第一机器人,其中,第一调度指令可以包括要搬运的待分发货物的位置信息,以及,要搬运到的目标货架的位置信息。
50.上架:第一机器人20收到第一调度指令后,可以根据第一调度指令中的位置信息,行驶至位于收货区40中要搬运的待分发货物的位置。然后,第一机器人20承载着要搬运的待分发货物到目标货架的位置,并将待分发货物放置到放到目标货架上。
51.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可以同时向多个第一机器人20发送第一调度指令,并且向不同的第一机器人20发送的第一调度指令的内容可以不同,这样,多个第一机器人20都可以接收到各自的搬运任务,进而可是实现多个第一机器人20同时执行各自的搬运任务,提供工作效率。
52.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机器人20可以具有自动避让功能,例如,第一机器人20上可以设置雷达装置。这样,在多个第一机器人20同时执行各自的搬运任务时,
不会发生碰撞事件。
53.拣选:可以先利用服务器10获取订单信息,以及订单中货物对应的货架的位置信息;然后,为每个工作站分配订单任务,并将订单任务发送至对应的工作站。其中,每个工作站预先放置有空的订单托盘,该订单托盘与该工作站的订单任务关联。接着,可以通过服务器10生成第二调度指令,并将第二调度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第二机器人30,其中,第二调度指令可以包括要搬运的目标货架的位置信息,第i工作站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货架上包括订单中至少一种货物,第i工作站可以是多个工作站中任意一个工作站。
54.第二机器人30接收到第二调度指令后,先运行到目标货架的位置,然后,将整个目标货架顶升离地,并搬运至第i工作站。
55.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可以同时向多个第二机器人30发送第二调度指令,并且向不同的第二机器人30发送的第二调度指令的内容可以不同,这样,多个第二机器人30都可以接收到各自的搬运任务,进而可是实现多个第二机器人30同时执行各自的搬运任务,提供工作效率。
56.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机器人30也可以具有自动避让功能,例如,第二机器人30上可以设置雷达装置。这样,在多个第二机器人30同时执行各自的搬运任务时,不会发生碰撞事件。
57.工作站:当第二机器人30承载着目标货架到第i工作站后,服务器10可以根据第i工作站的订单任务与第二机器人30上货物信息,确定第二机器人30上是否有第i工作站所需的货物。如果第二机器人30上有第i工作站所需的货物,则服务器10可以向第i工作站的拣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i工作站作业人员将该第二机器人30上对应的货物分拣至该工作站的订单托盘上。如果第二机器人30上没有第i工作站所需的货物,则服务器10可以向第i工作站的拣选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机器人30前往下一个工作站。当第二机器人30行驶到下一个工作站后,重复上述过程,也就是说,该第二机器人30可以承载着目标货架在各工作站之间流转,直至第二机器人30上剩余的货物,没有任意一个工作站需要。
58.综上,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储调度系统,实现快收快发的作业模式时,不需要预先规划好搬运货架的第二机器人到各自工作站的路径,本技术中第二机器人可以随机运行到一个工作站后,再自动匹配,确定该第二机器人上是否包括该工作站所需要的商品;第二机器人在各工作站之间这样反复流转,直至当前第二机器人上剩余的商品没有任一工作站需要为止。这样,在门店少、商品种类多时,第二机器人只需要在各工作站之间流转,不需要反复在货架区与工作站之间来回工作,节省了搬运时间,并且这种方案可以随时更改布局,有更高的柔性。另外,本技术不需要预先根据订单,将待分发货物一一拣选至同一个货架上,可以直接将包括至少一种订单中商品的货架直接搬运至工作站,这样可以省去将订单中货物拣选到同一个货架上的流程,进而优化拣选的流程。
59.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60.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
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6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
62.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