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智能医疗废物暂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1224发布日期:2022-12-28 03:4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智能医疗废物暂存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物回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智能医疗废物暂存箱。


背景技术:

2.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其通常具有感染以及环境污染风险,医疗废物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管控、公共卫生防治的重点对象。
3.医疗废物重点在于源头管理,即在产生医疗废物的病区、科室要做好分类、收集、暂存等管理。按照国家对于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医院在病区、科室等建筑物内需要设置污物间,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可临时存放于污物间内,转运人员按照规定路线到污物间进行交接、收运。
4.随着技术发展,为了便于分类,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组合式医疗废物存放箱,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944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医疗废物垃圾箱,其能够满足医疗废物分类存放要求,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存放需要的空间大小不同,单一体积规格的箱体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另外医疗废物存放时还需要进行消毒、称重等处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41286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医疗废弃物回收装置,其设有用于喷洒消毒药液的喷淋器以实现医疗废物消毒,而随着科技发展,医疗废物存放箱对于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具备自动消毒、自动称重等功能,另外如果每台暂存箱均配置智能终端,成本较高,因此很多用户还希望利用一个主控终端统一控制各个存储箱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智能医疗废物暂存箱,使用灵活且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组合式智能医疗废物暂存箱,包括多个依次串联并可拆卸分离的箱体,其中位于头端的箱体上设有主控终端,各个箱体下端均设有底座,且所述底座内设有称重传感器,箱体上端设有箱盖,且所述箱盖下侧设有多个电器元件,箱体后侧设有箱体后板,且所述箱体后板上设有箱盖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后板内部设有箱体控制模块,且所述称重传感器、箱盖驱动装置以及各个电器元件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箱体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箱体后板一侧设有第一插接模块、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模块,且相邻两个箱体通过相邻侧的第一插接模块和第二插接模块插接实现线路连接,所述主控终端上设有连接模块,且所述连接模块与头端箱体上的第一插接模块插接实现线路连接。
8.所述箱体一侧设有t型条,另一侧设有t型槽,且相邻两个箱体通过相邻侧的t型条和t型槽配合连接,所述箱体的底座下侧设有滑轮。
9.所述箱体后板上端铰接有箱盖连接板,且所述箱盖后侧与所述箱盖连接板固连,所述箱体后板外侧设有铰接座,且所述箱盖驱动装置下端铰接于所述铰接座上,所述箱盖驱动装置上端与所述箱盖连接板铰接。
10.所述箱体内设有箱体内胆,且所述箱体内胆下端插入所述底座中并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侧的称重托板上。
11.所述箱盖下侧的电器元件包括臭氧消毒元件、满溢检测元件和环境监测元件。
12.所述主控终端包括主机、箱体总控模块、显示器、非接触式读卡器、二维码扫描器和红外线探测器,且所述箱体总控模块、显示器、非接触式读卡器、二维码扫描器和红外线探测器均通过线路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连接模块通过线路与所述箱体总控模块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医疗废物类型选择合适容积的箱体进行串联组合,并且相邻箱体之间以及头端箱体与主控终端之间的结构连接和线路连接均非常方便。
15.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每一次医疗废物存放的人员信息、医疗废物类型信息、称重信息等均可以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并且操作人员可直接在主控终端的触摸式显示器上进行开箱、关箱等操作,操作方便,另外关箱后主控终端确认操作人员离开后再控制进行消毒、检测等作业,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16.3、本实用新型利用箱盖下侧的电器元件实现消毒和检测等功能,并利用底座内的称重传感器实时检测医疗废物重量,并且数据能够及时传送至主控终端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医疗废物诱发污染的可能。
17.4、本实用新型的箱体设有承装医疗废物的箱体内胆,所述箱体内胆与下侧的称重托板非固定结构,因此可根据需要取出清洗、消毒或替换。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的箱体和主控终端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的箱体后板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的箱盖驱动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22.图5为图2中的箱盖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2中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图2中箱体放入底座时的状态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图8中的连接结构连接状态示意图,
27.图10为图2中的主控终端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为箱体,101为箱体内胆,102为箱盖,1021为臭氧消毒元件,1022为满溢检测元件,1023为环境监测元件,103为底座,1031为称重传感器,1032为称重托板,104为箱体后板,1041为第二插接模块,1042为第一插接模块,1043为箱体控制模块,105为箱盖连接板,1051为箱盖驱动装置,1052为铰接座,106为t型条,107为t型槽,2为主控终端,201为主机,202为箱体总控模块,203为显示器,204为非接触式读卡器,205为二维码扫描器,206为红外线探测器,207为连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30.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依次串联并可拆卸分离的箱体1,其中位于头端的箱体1上设有主控终端2,所述箱体1下端设有底座103,且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103内设有称重传感器1031,如图7所示,所述箱体1内设有承装医疗废物的箱体内胆101,且所述箱体内胆101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1031上侧的称重托板1032上,所述箱体1上端设有箱盖102,且如图5所示,所述箱盖102下侧设有多个电器元件,所述箱体1后侧设有箱体后板104,且如图3~4所示,所述箱体后板104上设有驱动所述箱盖102转动的箱盖驱动装置1051,所述箱体后板104内部设有箱体控制模块1043,且所述称重传感器1031、箱盖驱动装置1051以及各个电器元件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箱体控制模块1043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后板104一侧设有第一插接模块1042、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模块1041,所述第一插接模块1042和第二插接模块1041同样通过线路与所述箱体控制模块1043连接,并且相邻两个箱体1通过相邻侧的第一插接模块1042和第二插接模块1041插接实现相邻两个箱体1模块的线路连接,如图10所示,所述主控终端2上设有连接模块207,且所述连接模块207与头端箱体1上的第一插接模块1042插接实现主控终端2与头端箱体1模块的线路连接。
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箱体1的容积设计根据存放的医疗废物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当各个箱体1容积规格确定后,各个箱体1可采用常规的螺栓连接片等连接方式实现依次串联,或者如图8~9所示,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t型条106,另一侧设有t型槽107,同时所述箱体1的底座103下侧设置滑轮,连接时工作人员先左右方向推动箱体1移动以使两个相邻箱体1之间的t型条106与t型槽107对准,然后再沿着前后方向推动箱体1移动使所述t型条106完全插入所述t型槽107中,从而实现相邻两个箱体1的串联连接,该结构相比于常规的连接方式拆装更加方便。
32.如图2~4所示,所述箱体后板104上端铰接有箱盖连接板105,且所述箱盖102后侧与所述箱盖连接板105固连,所述箱体后板104外侧设有铰接座1052,且所述箱盖驱动装置1051下端铰接于所述铰接座1052上,所述箱盖驱动装置1051上端与所述箱盖连接板105铰接,所述箱盖驱动装置1051伸缩实现所述箱盖连接板105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箱盖102打开或闭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驱动装置1051可采用电动推杆等直线动力输出装置。
33.如图7所示,所述箱体内胆101下端插入所述底座103中,并且所述箱体内胆101四周与底座103内壁留有空隙,以避免称重干涉导致称重传感器1031精度受到影响。所箱体内胆101采用不锈钢制成,内部需保证光滑、圆润、无毛刺、不泄露,所述箱体内胆101下端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1031上侧的称重托板1032支撑不做固定连接,因此所述箱体内胆101可定期取出清洗、消毒或替换。
3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102下侧设有臭氧消毒元件1021(采用一体式臭氧发生器)、满溢检测元件1022(采用超声波满溢探测器)和环境监测元件1023(采用温湿度一体式传感器)用于箱体内胆101中医疗废物的消毒和环境等检测。
35.所述称重传感器1031、臭氧消毒元件1021、满溢检测元件1022、环境监测元件1023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
36.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终端2包括主机201、箱体总控模块202、显示器203、非接触式读卡器204、二维码扫描器205和红外线探测器206,其中所述主机201采用安
卓rk3999主板并集成4g模组、wifi模组以及百兆以太网接口,所述箱体总控模块202采用单片机设计用于与各个箱体1上的箱体控制模块1043连接实现控制,所述显示器203采用触摸屏式显示器以方便显示箱体1状态和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所述非接触式读卡器204采用串口型号用于识别使用者身份,所述二维码扫描器205采用串口型号用于识别医疗废物的二维码标识,所述红外线探测器206采用串口型号用于探测附近是否有操作人员,再加上所述连接模块207用于与头端箱体1上的箱体控制模块1043连接实现供电与通信。所述箱体总控模块202、显示器203、非接触式读卡器204、二维码扫描器205和红外线探测器206均通过线路与所述主机201连接,所述连接模块207通过线路与所述箱体总控模块202连接。本实用新型仅利用一个主控终端2便实现了各个箱体1的统一供电和控制,不仅简化了结构,也降低了成本。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模块1042、第二插接模块1041和连接模块207可采用插头插座式结构,并且为了满足连接要求,所述插头插座可以凸起设计,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比如可以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9963572u专利中的电插头和插座结构实现串联。
38.另外所述主控终端2在连接模块207与头端箱体1的第一插接模块1042插接后可通过螺栓把合连接等方式与头端箱体1连接实现辅助固定。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40.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医疗废物类型选择合适容积的箱体1进行串联组合,使用更加灵活且更符合实际需要,相邻箱体1连接时可采用常规的螺栓连接片结构,但拆装相对繁琐,也可以采用如图8~9所示的t型条106和t型槽107结构,拆装更加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主控终端2实现各个箱体1的统一供电和控制,其中箱体后板104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接模块1042和第二插接模块1041用于实现相邻箱体1模块的线路连接,而所述主控终端2设有连接模块207实现与头端箱体1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模块1042、第二插接模块1041和连接模块207可采用插头插座式结构以方便拆装。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利用箱盖102下侧的电器元件实现消毒和检测等功能,并利用底座103内的称重传感器1031实时检测医疗废物重量,并且数据能够及时传送至主控终端2进行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废物诱发污染的可能,本实用新型也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化水平,比如操作人员可利用主控终端2配置的非接触式读卡器204刷身份识别卡进行验证识别并存储相关信息,并将医疗废物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扫描器205进行识别并存储相关信息,然后操作人员通过点击触摸式显示器203上的相关按钮进行开箱、关箱等操作,当关箱后,红外线探测器206检测操作人员是否离开,确认离开后再进行消毒、检测等作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每一次医疗废物存放的人员信息、医疗废物类型信息、称重信息等均可以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