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侧面贴标机。
背景技术:2.贴标机是将成卷的不干胶纸标签粘贴在pcb、产品或规定包装上的设备,贴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贴标机的种类正在逐步增加,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从手动、半自动贴标的落后局面,转向自动化高速贴标机占据广大市场的格局;
3.传统的双侧面贴标机在使用时,为了保证贴标的精准度和产品的质量,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定时手动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效率较低,且增加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力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双侧面贴标机。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希望提供一种双侧面贴标机,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有益的选择。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侧面贴标机,包括加工组件和检测机构,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加工台、控制台、输送机、挡料板和计算机;
6.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光电计数器、支撑板、图像传感器、电控箱、警示灯和plc控制器;
7.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输送机,所述加工台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计算机,所述控制台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料板,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壁安装有光电计数器,两个所述挡料板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安装有图像传感器。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底部均匀安装有继电器,所述计算机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警示灯。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滚筒座,两个所述滚筒座的外侧壁均套设有标签纸卷。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加工台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收卷辊。
11.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料板的上表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挡纸板,所述标签纸卷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挡纸板的外侧壁,所述标签纸卷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卷辊的外侧壁。
12.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料板的上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壁铰接有压纸板。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纸板的内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扭转弹簧,两个所述扭
转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杆的外侧壁。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光电计数器、图像传感器和计算机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计算机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的电性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图像传感器和警示灯的电性输入端。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计数器对贴标完成后的产品进行计数统计,当光电计数器统计的数据达到阈值时,通过图像传感器对产品的外观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通过plc控制器将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导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计算机利用标准图像与采集的图像进行对比,从而根据比对结果判断贴标的精准度和产品外观是否出现破损,进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抽检,提高了抽检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16.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控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加工组件;2、检测机构;101、加工台;102、控制台;103、输送机;104、挡料板;105、计算机;201、支撑架;202、光电计数器;203、支撑板;204、图像传感器;205、电控箱;206、警示灯;207、plc控制器;41、继电器;42、滚筒座;43、标签纸卷;44、收卷辊;45、伺服电机;46、挡纸板;47、轴杆;48、压纸板;49、扭转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侧面贴标机,包括加工组件1和检测机构2,加工组件1包括加工台101、控制台102、输送机103、挡料板104和计算机105;
26.检测机构2包括支撑架201、光电计数器202、支撑板203、图像传感器204、电控箱205、警示灯206和plc控制器207;
27.加工台10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输送机103,加工台101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
102,控制台102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计算机105,控制台102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205,电控箱205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07,加工台101的上表面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料板104,加工台10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1,支撑架201内侧壁安装有光电计数器202,两个挡料板104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3,支撑板203的内侧壁安装有图像传感器204。
28.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控箱205的内侧壁底部均匀安装有继电器41,计算机105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警示灯206;通过警示灯206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查看。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工台101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滚筒座42,两个滚筒座42的外侧壁均套设有标签纸卷43;通过滚筒座42对标签纸卷43进行限位。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工台10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45,伺服电机45的输出轴贯穿加工台101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收卷辊44;通过伺服电机45的输出轴带动收卷辊44转动。
31.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挡料板104的上表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挡纸板46,标签纸卷43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挡纸板46的外侧壁,标签纸卷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卷辊44的外侧壁;通过标签纸的底纸在挡纸板46的一侧滑动,使标签纸与底纸分离。
32.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挡料板104的上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杆47,轴杆47的外侧壁铰接有压纸板48;通过轴杆47为运动的压纸板48进行限位。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纸板48的内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扭转弹簧49,两个扭转弹簧4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杆47的外侧壁;通过压纸板48带动扭转弹簧49进行扭转,然后通过扭转的扭转弹簧49为压纸板48的一侧提供了持续的拉力。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电计数器202、图像传感器204和计算机105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207的信号输入端,plc控制器207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计算机105的信号输入端,plc控制器207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41的电性输入端,继电器41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图像传感器204和警示灯206的电性输入端;通过plc控制器207接收光电计数器202、图像传感器204和计算机105的数据,通过继电器41控制图像传感器204和警示灯206的开启和关闭。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电计数器202的型号为en18p-d1t100na;图像传感器204的型号为imx291 lqr-c;plc控制器207的型号为df-96d。
36.在一个实施例中,滚筒座42和收卷辊44的顶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顶板,通过设置的顶板以便将滚筒座42和收卷辊44的顶部打开,对使用后的标签纸卷43进行更换。
37.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输送机103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输送,然后通过挡料板104对输送机103上的产品进行导流,使产品在输送机103上依次排列,然后通过两个伺服电机45的输出轴分别带动两个收卷辊44转动,转动的收卷辊44带动标签纸卷43的底纸运动,然后通过底纸在挡纸板46的一侧滑动,使标签纸与底纸分离,然后通过运动的输送机103带动产品与分离后的标签纸一侧进行接触,从而同时将标签纸贴附在产品的两侧,然后通过运动的产品挤压压纸板48的一侧,然后通过被挤压的压纸板48带动扭转弹簧49进行扭转,然后通过扭转的扭转弹簧49为压纸板48的一侧提供了持续的拉力,进而使压纸板48与产品的外壁进行贴合,进而利用压纸板48对产品上的标签纸进行挤压,使标签纸与产品进行充分的贴合,然后通过光电计数器202对贴标完成后的产品进行计数统计,然后通过plc控制
器207接收光电计数器202的数据,当光电计数器202统计的数据达到阈值时,通过plc控制器207启动继电器41工作,工作的继电器41启动两个图像传感器204工作,工作的图像传感器204对产品两侧的图像进行采集,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07将图像传感器204采集的数据导出至计算机105,然后通过计算机105利用标准图像与采集的图像进行对比,当对比图像偏差数据小于阈值且图像无破损时,通过plc控制器207利用继电器41将图像传感器204关闭,并通过光电计数器202继续进行计数统计,当对比图像偏差数据大于阈值或图像出现破损时,通过plc控制器207利用继电器41启动警示灯206工作,工作的警示灯206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查看,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抽检,提高了抽检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