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防拱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起拱料仓。
背景技术:2.在粉体的运输过程中,需要用到粉体料仓,粉体料仓一般设置在运输装置如传送带的上方。由人工或机器向料仓中倒入需要处理的粉体,粉体沿着料仓的内壁滑下,落粉至运输装置中进行下一工序。料仓一般采用正圆锥或方锥结构,但是在落粉过程中会有物料起拱的现象。
3.目前,一般会采用在料仓内焊接防拱结构的方式对物料进行打散以达到防起拱的目的。防拱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粉料堆积,为了保证防拱结构的正常使用需要定时清理,但是采用焊接防拱结构的方式,在清理防拱结构时十分不方便,费时费力且难以对防拱结构进行全面的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4.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防起拱料仓不便于清洁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防起拱料仓。
5.一种防起拱料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防拱结构,所述防拱结构包括通管以及安装在所述通管的若干固定筋板,所述固定筋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通管的外壁,所述固定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筋板远离所述通管的一侧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安装部通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安装部的通孔内安装有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壁通孔的螺栓,所述螺栓远离螺帽的一端安装与其对应的螺母进行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安装部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安装部的通孔内安装有与所述外壳内壁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所述螺钉的螺帽抵接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外壳内壁的滑槽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筋板用于与所述通管安装的一侧具有弯边,所述弯边与所述通管螺纹连接。
11.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固定筋板沿着所述通管的外径周向分布,若干所述固定筋板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等分为若干个料区。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筋板上开设有上通孔以及下通孔,所述上通孔的孔径比所述下通孔的孔径要大。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技术的一种防起拱料仓,通过将防拱结构设置成通管以及与通管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筋板,当需要安装防拱结构时,将固定筋板带着通管安装在外壳内壁上即可完成安装进行使用,当长时间使用后,防拱结构的固定筋板上堆积有粉末需要清理时,将固定筋板从外壳的内壁上拆下,将固定筋板与通管整个取出进行清洁,一方面可以使得清洁的操作简单方便,另一方面有利于对防拱结构进行全面的清洁,从而改善相关技术中的防起拱料仓不便于清洁的问题;
15.2.本技术的防起拱料仓将固定筋板与通管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进行清洁时,还可以将通管与固定筋板进行拆卸以方便清洁,使得清洁更加全面。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起拱料仓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起拱料仓施例1的另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一种防起拱料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外壳;11、滑槽;2、防拱结构;21、通管;22、固定筋板;221、安装部;222、上通孔;223、下通孔;224、弯边。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起拱料仓,包括外壳1,具体地,外壳1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外壳1的入料口位于上方,外壳1的出料口位于下方。使用料仓时,人工或使用机器将粉料从外壳1的入料口倒入,粉料进入外壳1后会沿着外壳1的内壁移动至出料口继而落粉。外壳1呈锥形,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呈正圆锥型,外壳1也可以呈方锥形。
28.此外,防起拱料仓还包括防拱结构2,防拱结构2包括通管21以及安装在通管21上的若干固定筋板22。具体地,通管21的横截面呈圆环形,通管21的轴线竖直设置,通管21长度方向的一端朝向外壳1的出料口,通管2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朝向外壳1的入料口。固定筋
板22用于将通管21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固定筋板22呈片状四边形,固定筋板22的一侧与通管21安装连接,固定筋板22的另一侧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
29.参照图2和图3,料仓在长时间使用后,防拱结构2上会堆积粉末,此时需要及时清理才能保证防拱结构2的正常使用。为了方便对防拱结构2进行清理,防拱结构2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固定筋板22远离通管21的一侧具有安装部221,安装部221大体呈长方体型,安装部221沿着外壳1内壁的方向延伸,安装部221靠近外壳1内壁的一侧具有弧度以适配外壳1内壁,安装部221远离外壳1内壁的一侧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具有弧度。安装部221与外壳1的内壁螺纹连接,为保证固定效果,一个固定筋板22上具有两个安装部221,安装部221具体可以与固定筋板22一体成型,安装部221具体也可以与固定筋板22焊接。
30.安装部221与外壳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21与外壳1内壁可通过螺母螺拴连接。具体地,安装部221开设有通孔,外壳1的内壁开设有与安装部221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安装部221的通孔内安装有穿设于外壳1内壁通孔的螺拴,螺栓远离螺帽的一端安装有螺母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221与外壳1内壁也可通过螺钉连接,具体地,安装部221开设有通孔,外壳1的内壁开设有与安装部221通孔对应的螺纹孔,安装部221的通孔内安装有与外壳1内壁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螺钉的螺帽抵接在安装部221远离外壳1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外壳1内壁开设通孔随后安装固定螺纹套筒的方式在外壳1的内壁中设置螺纹。实际中,根据外壳1的壁厚采取相应的连接方式,如外壳1的壁厚较薄,可以采用螺栓螺母的连接方式,如外壳1的壁厚较厚,可以采用螺钉的连接方式。
31.参照图2和图4,此外,固定筋板22与通管2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固定筋板22用于与通管21安装的一侧具有弯边224,弯边224沿着通管21的长度延伸,弯边224靠近通管21的一侧具有弧度以适配通管21,弯边224远离通管21的一侧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具有弧度,弯边224上开设有通孔,通管21上开设有与弯边224通孔对应的螺纹孔,弯边224的通孔内安装有与通管21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即弯边224与通管21螺纹连接。将固定筋板22与通管2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清理防拱结构2时,可以将弯边224从通管21上拆下,对防拱结构2的清理能更加全面和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筋板22有三个,三个固定筋板22沿着通管21的外径周向均匀排布,三个固定筋板22将外壳1的内部进行三等分成三个料区。当外壳1呈方锥形时,固定筋板22可以有四个,四个固定筋板22沿着通管21的外径周向均匀排布,四个固定筋板22将外壳1的内部进行四等分成四个料区。
32.同时,固定筋板2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其中一个为上通孔222,另一个为下通孔223,上通孔222位于固定筋板22靠近入料口的一侧,下通孔223位于固定筋板22靠近出料口的一侧。上通孔222的孔径比下通孔223的孔径大。通过设置固定筋板22、上通孔222以及下通孔223,粉料从外壳1的入料口进入后,粉料会从外壳1内壁移动至出料口继而落粉至运输装置上,粉料在后续进入粉料以及运输装置带动的作用力下会通过上通孔222以及下通孔223,上通孔222以及下通孔223会对粉料进行打散和破拱。由于下通孔223的直径比上通孔222的直径要小,位于下方的粉料通过下通孔223后会被打散的更小,从而更好地进行落粉,从而达到防起拱的目的。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部221与外壳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具体地,在外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数量与安装部221的数
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安装部221与滑槽11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滑槽11的底部是封闭的,才能对安装部221进行限位。当需要安装防拱结构2时,将安装部221安装在通管21上,随后将安装部221对准外壳1内壁的滑槽并装入,安装部221会抵接在滑槽11的底部,滑槽11会将安装部221卡住从而使得防拱结构2在外壳1内固定。为了保证固定效果,安装部221与滑槽11可以采取过盈配合,使得滑槽11将安装部221卡紧。当需要拆卸防拱结构2时,将安装部221从滑槽11中取出即可。
35.本技术一种防起拱料仓的工作原理为:将固定筋板22安装在通管21上,将固定筋板22带动通管21安装在外壳1内,粉料从外壳1的入料口进入后,粉料会从外壳1内壁移动至出料口,继而落粉至运输装置上,粉料在后续进入的粉料的作用力以及运输装置的作用力下会填充料仓,填充料仓的过程中会通过上通孔222以及下通孔223,上通孔222以及下通孔223会对粉料进行打散和破拱。当需要对防拱结构2进行清理时,拆卸固定筋板22以及通管21进行清理。
36.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