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门架及其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6704发布日期:2022-12-02 22:1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门架及其叉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叉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车门架及其叉车。


背景技术:

2.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
3.叉车门架是叉车取物装置的主要承重结构。提升货物的机构,又称为门架。由内门架、门框架、货叉架、货叉、链轮、链条、起升油缸和倾斜油缸等组成。
4.一般起升油缸安装在驾驶室前方,在工作时易挡住叉车驾驶员的视线,使得驾驶员在工作时不能很好地看到叉车所搬运的物品,在视野狭小的情况下,对货物与货架之间的预估距离也会产生偏颇,不利于对货物的装卸。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减少驾驶员视线遮挡,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门架及其叉车。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叉车门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叉车门架,包括底座、门框架和驱动机构,所述门框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部,所述门框架具有两个内侧壁,所述驱动机构位于两内侧壁之间且相比较其中一个内侧壁更靠近另一个内侧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用来支撑门框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位于门框架的两个内侧壁之间,并且相比较其中一个内侧壁更靠近另一个内侧壁,使驱动机构对于门框架具有偏置的效果,当驱动机构靠近其中一个内侧壁时,说明驱动机构远离于另一个内侧壁,使得驱动机构与远离的那个侧壁直接会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提供给驾驶员较大的视野,减少驱动机构对驾驶员视线的遮挡,能让驾驶员可以方便观察到所搬运的货物,还能更准确地估算出货物与货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对货物的装卸。
9.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门框架设置有升降台,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作用于升降台,并带动所述升降台升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远离或靠近底座方向运动,由于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升降台连接,所以当第一驱动件推动传动组件远离底座时,升降台也会随着远离底座方向移动,实现上升。反之,当传动组件靠近底座时,升降台也会靠近底座,实现下降。
11.可选的,传动组件包括固定框、传动轮和传动件,所述固定框底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传动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本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升降台,传动件固定于升降台的一端为输出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用于对传动轮支撑,可以使传动轮自由转动的前
提下,不会发生位移。传动件绕设于传动轮,传动轮在自由转动的作用下,能够降低对传动件的摩擦。使得传动轮和传动件的接触保持稳定,传动件一端固定于第一驱动件本体,另一端与升降台固定,当第一驱动件使传动轮向上运动时,传动件能够拉动升降台上升。
13.可选的,将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传动件的输出部分脱离接触的位置定义为分离点,将所述传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台连接处定义为连接点,所述分离点位于所述连接点的正上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分离点设置于连接点的正上方,这样当传动件拉动升降台时,会产生较大地竖直向上的分力,而水平方向的分力会减少,将受力的方向最优化,一方面可以节约动力,以较小的推力就能带动升降台上升,另一方面减少水平方向分力,可以提高升降台的传动效果。
15.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升降台的中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件与升降台连接的地方位于升降台的中部,通过这种方式,使传动件在拉动升降台使两侧的受力会均匀,降低出现倾斜的问题发生,从而提高了运输货物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固定框顶部设置有导向框,所述导向框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液压软管的导向轮,所述液压软管绕设于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框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框设置于固定框的顶部,可以减少固定框与导向框总和的横向体积,从而进一步减少视野遮蔽。导向轮对液压软管起到导向作用,导向轮位于导向框内部,液压软管穿过导向框绕设于导向轮,均可不会影响驾驶员视野,导向轮自由转动可以减少对液压软管的摩擦。
19.可选的,所述升降台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底座设置有泵座,所述液压软管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泵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用于实现升降台的展开,能够提高对货物底部支撑的跨度,从而提高货物在升降或运输时的稳定性,泵座用于控制液压油的出油量,从而控制升降台的伸缩。
21.可选的,所述固定框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向框底部固定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顶部的定位孔一方面可以让安装块安装在内,实现对导向框的止旋,能够方便对导向框安装;另一方面当需要将固定框安装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而内部较小不方便进行固定时,可以固定用的工具可以穿过定位孔来对固定框进行安装,从而方便对固定框安装。
23.可选的,将升降台相对门框架所在的位置视为前侧,将门框架与驱动机构距离较远的侧壁相对于驱动机构所在位置视为右侧;则所述固定框供传动件穿过的开口朝向右前侧,所述导向框供液压软管穿过的开口朝向前侧。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传动件与传动轮脱离接触的部分和液压软管与导向轮脱离接触的部分相互错开设置,液压软管和传动件两者并不会相互干涉,避免工作时相互缠绕,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而且液压软管的输出端朝前侧设置,使液压软管与传动件对于驾驶员的视野为重叠状态,可以减少液压软管对驾驶员的视野遮蔽。第一驱动件为偏置安装,所以将固定框的开口朝向右前侧可以减少驱动件的倾斜呈度。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叉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6.一种叉车,所述叉车安装有上述叉车门架。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上述叉车门架的叉车,使驾驶员在驾驶时可以提供良好视野,减少驱动组件对视野的遮蔽。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驱动机构对于门框架具有偏置的效果,可以提供给驾驶员较大的视野,减少驱动机构对驾驶员视线的遮挡,能让驾驶员可以方便观察到所搬运的货物,还能更准确地估算出货物与货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对货物的装卸。
30.2.将分离点设置于连接点的正上方,这样当传动件拉动升降台时,会产生较大地竖直向上的分力,而水平方向的分力会减少,将受力的方向最优化,一方面可以节约动力,以较小的推力就能带动升降台上升,另一方面减少水平方向分力,可以提高升降台的传动效果。
附图说明
31.图1是叉车门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叉车门架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33.图3是叉车门架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34.图4是叉车门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升降台;111、滑轮;2、门框架;21、外门架;22、中门架;23、内门架;231、立柱;2311、滑槽;232、连接部;24、固定板;3、驱动机构;31、第一驱动件;32、传动组件;321、固定框;3211、侧板;3212、顶板;3213、底板;3214、定位孔;322、传动轮;323、传动件;3231、分离点;3232、连接点;324、固定件;33、导向组;330、导向框;331、导向轮;332、安装块;333、液压软管;334、第二驱动件;335、泵座。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一:
38.参照图1,一种叉车门架,包括底座1、门框架2、驱动机构3和升降台11,本实施例中,门框架2和驱动机构3安装于底座1,在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升降台11可相对门框架2上下滑动,底座固定于叉车本体,叉车本体的驾驶舱相对于门框架2为后侧位置,升降台11相对于门框架2为前侧位置,叉车本体在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中,门框架2包括外门架21、中门架22、内门架23,外门架21的底部固定于底座1,外门架21、中门架22和内门架23结构相同,大小不同。以内门架23为例,将倒u状分为两个立柱231和一个连接部232,两个立柱231朝向驱动机构的面为内侧壁面,连接部232将两立柱231连接成一体,用于提高立柱231的稳定性。
39.外门架21和中门架22为滑移连接,中门架22与内门架23为滑移连接。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液压缸,其中一个可以推动中门架22使中门架22相对外门架21滑动,另一个可以推动内门架23使内门架23相对中门架22滑动。液压缸为现有技术,因此图中液压缸并未示意。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中门架22和内门架23可以实现三级高度调节。其他实施例中也
可以减少门架个数来减少高度调节的级数或增加门架个数来增加高度调节的级数,比如只设立外门架21和内门架23。
40.参照图2,在每个门架所对应的立柱23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板24可以提高立柱231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以内门架23的两个立柱231为例,固定板24的固定连接于两立柱231下部。为使驱动机构3与内门架23相对静止,将驱动机构3安装于在内门架23下部的固定板24。升降台11在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可沿立柱231的竖直方向移动。以实现升降台11相对内门架23滑移。立柱231开设有滑槽2311,升降台11设置有多个与滑槽2311相适配的滑轮111,升降台11的滑轮111安装于滑槽2311,每个滑槽2311均有两个及以上的滑轮111,可以提高升降台11滑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每个滑槽2311安装两个滑轮111,驱动机构3可使滑轮111在滑槽2311内滚动。
41.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件31、传动组件32和导向组33,第一驱动件31为液压缸,安装于内门架23的两立柱231之间且相比较其中一个立柱231,更靠近另外一个立柱231。通过这种偏置的方式安装第一驱动件31,可以减少第一驱动件31对驾驶员的视野遮挡,可以使驾驶员透过门框架2清楚地观察到搬运物。第一驱动件31的本体固定于内门架23最下部的固定板24,传动组件32固定于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第一驱动件31可推动传动组件32相对本体上下运动,导向组33设置于传动组件32上部。以层叠排布的方式,来减少驱动机构3相对内门架23宽度方向的占用空间,从而扩大驾驶员的视野。
42.参照图2和图3,传动组件32包括固定框321、传动轮322和传动件323。固定框321包括两侧板3211、顶板3212和底板3213,底板3213与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通过螺杆固定连接,侧板3211的顶部与顶板3212焊接固定,侧板3211的底部与底板3213焊接固定,使固定框形成整体。顶板3212开设有定位孔3214。本实施例中,定位孔3214为矩形,固定框与第当固定框内部空间不大时,安装工具可以穿过定位孔3214,使安装工具可以方便对螺杆旋转,实现固定框321与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3.本实施例中,传动轮322为链轮,传动件323为链条。其他实施例中传动轮322和传动件323也可以是带和带轮的形式。传动轮322位于两侧板3211内且两端分别与两侧板3211转动连接,将传动件323绕设于传动轮322并使传动件323与所述传动轮322啮合。第一驱动件31的本体且靠近输出端一侧固定有固定件324,传动件323的其中一端与固定件324固定连接,传动件3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台11的中间位置,传动件323与升降台11连接处为输出端。该输出端与升降台11的中间位置连接可使升降台11在抬升时不易朝内门架23的两个立柱231的任意一个立柱231方向倾斜,当传动件323在拉动升降台11上升时,升降台11相对立柱231的两侧能保持平衡。
44.将传动轮322与传动件323的输出部分脱离接触的位置定义为分离点3231,将传动件323的输出端与升降台11连接处定义为连接点3232,分离点3231位于连接点的正上方。可以在传动件323拉动升降台11时减少水平分力的产生,提高传动件323的传力效果。其他实施例中,传动轮322和传动件323也可以是带和滚轮的形式,用以拉动升降台11升降。
45.导向组33包括导向框330、导向轮331、液压软管333和第二驱动件334。导向框330的底部固定有安装块332,安装块332的大小与定位孔3214相同。安装时,将安装块332嵌入定位孔3214内,实现导向框330与固定框321的初步固定,然后导向框330与固定框321在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最终固定。导向轮331设置于导向框330内部且两端与导向轮331的内侧壁
转动连接,用于对液压软管333的支撑;液压软管333的一端与泵座335连接另端穿过导向框330并连接于第二驱动件334;本实施例中泵座335为由泵,第二驱动件334为液压缸,该液压缸安装于升降台11,用以调节升降台11的展开或收缩。
46.参照图4,固定框321的左侧还是右侧可以具体是由固定框321相对于门框架2两内侧壁的靠近或远离来确定,本实施例中,以图1中的固定框所在位置为例,将升降台相对门框架所在的位置视为前侧,将门框架与驱动机构距离较远的侧壁相对于驱动机构所在位置视为右侧;则所述固定框供传动件穿过的开口朝向右前侧,所述导向框供液压软管穿过的开口朝向前侧,通过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液压软管333与传动件323互不干涉,而且液压软管的输出端朝前侧设置,使液压软管与传动件对于驾驶员的视野为重叠状态,可以减少液压软管对驾驶员的视野遮蔽。
47.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升降台11上升时,通过第一驱动件31推动传动轮322往上移动,传动件323拉动升降台11相也同样往上移动,从而实现升降台11的上升运动;需要升降台11下降时,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复位,传动轮322往下移动,升降台11也同样下降。
48.实施例二:
49.一种叉车,该叉车安装有实施例一的叉车门架。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