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自动生产线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6964发布日期:2023-01-07 00:0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手套自动生产线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套自动生产线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手套工业的发展,工厂化手套设备的日生产量逐年上升,而在手套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手套脱模机,手套从流水线下来后需要将手套移动到下一个工序,继续进行装盒或者包装操作。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企业对于手套的抓取无法实现全自动化过程,还停留在人工操作的阶段,即生产出来的手套通过人工操作抓取的方式与手摸脱离,采用人工抓取的方式将手套进行脱模,而在作业人员将手套从转动的手模型上拽落时,存在冷却不到位,手套与手模型产生粘连,造成作业人员对粘连手套扯动时均匀作用力产生变动,出现作业人员被手模型带倒的不安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套自动生产线安全装置,解决了对手套进行人工脱模时作业人员不安全的问题,以提高人工脱模时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流水线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套自动生产线安全装置,包括驱动轴以及上下安装于驱动轴上的提升底架和定位底架,所述提升底架以及定位底架后端均安装有承载架,两个承载架上均安装有用于夹持手套的夹持对板,夹持对板与承载架之间安装有用于带动夹持对板移动的驱动组件;
5.驱动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承载架左右端的两个衬板,两个衬板之间贯穿安装有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中轴,中轴外同轴套接有若干稳定座,相邻稳定座之间安装有过盈套接在中轴上的顶轴,顶轴上偏心安装有延伸杆,延伸杆后端面安装有与夹持对板活动连接的垫板。
6.优选的,所述夹持对板包括有安装于承载架上的基板,基板上端面安装有开设有凹槽的端板,凹槽形状适配于手模形状,上下两个端板相接后的凹槽深度小于手模厚度。
7.优选的,单一所述承载架包括有四个底座,底座分别安装于提升底架以及定位底架上,底座后端安装有套轴,套轴后端安装有轴杆,轴杆上滑动的安装有滑套,滑套与基板连接,单一衬板安装于底座以及套轴上。
8.优选的,所述提升底架包括有底板a以及安装于底板a左右两侧的两个套筒a,定位底架包括有底板b,底板b左右两侧安装有与驱动轴转动连接的两个套筒b,驱动轴与套筒a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凹槽在端板上的开设长度小于端板自身长度,凹槽贯通于端板背板。
10.优选的,所述轴杆后端面安装有限位套,限位套与滑套之间间距大于顶杆与延伸杆的组合长度。
11.优选的,所述底板b上开设有预设螺纹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套自动生产线安全装置,具备以下有
益效果:
13.1、通过在手套脱模流水线上设置安装装置,利用安全装置包括的驱动轴以及定位底架,将手套夹持在夹持对板上,并通过驱动组件对手套从手模型上夹出,通过机械的恒定夹持力对手套进行脱模作用,从而省略人工在手模上将手套拽下的环节,进而从根本上避免人工操作时的不安全因素。
14.2、通过驱动组件设置有的中轴以及与中轴套接的顶轴,配合顶轴作用的设置有延伸杆,与延伸杆通过垫板连接的夹持对板与滑套连接,滑套在轴杆上的运动行程小于限位套与滑套之间间距,以保护夹持对板在驱动组件驱动下的安全性。
15.综上,利用驱动组件、提升底架以及定位组件的配合,控制夹持对板与手模型之间建立或断开夹持关系,对手套进行脱模,从根本上避免不安全因素,保证手套流水线作业的安全。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后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对板与驱动组件结构组合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升底架以及定位底架结构组合示意图。
21.图中:1、驱动轴;2、提升底架;21、底板a;22、套筒a;3、定位底架;31、底板b;32、套筒b;4、承载架;41、底座;42、套轴;43、轴杆;44、滑套;5、夹持对板;51、基板;52、端板;6、驱动组件;61、衬板;62、中轴;63、稳定座;64、顶轴;65、延伸杆;66、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3.为解决手套进行人工脱模时作业人员不安全的问题,进而提高人工脱模时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流水线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套自动生产线安全装置,包括驱动轴1以及上下安装于驱动轴1上提升底架2以及定位底架3,驱动轴1上同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提升底架2以及定位底架3后端均安装有承载架4,两个承载架4上均安装有用于夹持手套的夹持对板5,夹持对板5与承载架4之间安装有用于带动夹持对板5移动的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上安装有驱动电机;
24.在具体使用时,夹持对板5面向手套生产线,首先通过驱动电机对驱动轴1顺时针驱动,提升底架2上升,从而安装于提升底架2上的夹持对板5同步上升,与安装在定位底架3上的夹持对板5之间间距逐渐增大,后在预设时间内驱动电机反转,而实现两个夹持对板5的对接,且预设之间以实验时间为准,即根据手模型的转动速度,预设时间手模型转动至于夹持对板5的凹槽匹配位置,通过夹持对板5对手模型夹持后,通过驱动组件6将夹持端板52向前拉动,完成手套的脱模作业。
25.如图1以及图3所示,驱动组件6包括有安装于承载架4左右端的衬板61,两个衬板
61之间贯穿安装有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中轴62,中轴62外同轴套接有四个稳定座63,且两两一组,中轴62与稳定座63之间安装有深沟滚珠轴承,相邻稳定座63之间安装有顶轴64,顶轴64过盈套接于中轴62上,顶轴64上偏心安装有延伸杆65,延伸杆65后端面安装有与夹持对板5连接的垫板66,延伸杆65与垫板66通过联轴器连接,以满足延伸杆65对夹持对板5的拉动,且与稳定座63连接的提升底架2包括有底板a21以及安装于底板a21左右两侧的套筒a22,定位底架3包括有底板b31以及安装于底板左右两侧的套筒b32,底板b31上开设有预设螺纹孔以安装于预设工作位置,且底板b31的安装位置位于流水线上手模型下端,驱动轴1与套筒a22螺纹连接,驱动轴1与套筒b32转动连接,在通过控制器对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后,与驱动轴1螺纹连接的套筒a22同步带动底板a21向上或向下运动,而与驱动轴1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的套筒b32保持静止,在具体使用时,驱动组件6的初始状态为顶轴64与延伸杆65共线的伸长状态,此时夹持对板5与驱动轴1之间间隔有距离,进而便于手模型进入夹持对板5的夹持面,从而完成夹持作业;
26.如图4所示,单一承载架4包括有分别安装于提升底架2以及定位底架3上的四个底座41,四个底座41前端均安装有套轴42,套轴42前端安装有轴杆43,轴杆43上滑动的安装有滑套44,滑套44与基板51连接,以在基板51受到延伸杆65的拉力或推力后,保持在轴杆43上运动,衬板61安装于底座41以及套轴42上,轴杆43前端面安装有限位套,滑套44在轴杆43上的运动行程小于限位套与滑套44之间间距。
27.如图2所示,夹持对板5包括有安装于承载架4上的基板51,基板51上端面安装有开设有凹槽的端板52,凹槽形状适配于手模形状,上下两个端板52相接后的凹槽深度小于手模厚度,凹槽在端板52上的开设长度小于端板52自身长度,凹槽贯通于端板52背板,进而在具体使用时,通过两个端板52的相接,对手模型上的手套进行夹持,并通过中轴62的转动,导致顶轴64与延伸杆65对基板51进行外推或回拉,进而导致端板52对夹持的手套产生向后拉动的作用力,从而将手套从手模型上拽下。
28.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