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2.在现有技术中,在对污泥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真空过滤法、压滤法、离心法和压带法对污泥进行机械脱水,而在污泥进行进料处理时,往往缺乏对污泥的进入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缺乏对污泥的进入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还存在当污泥进料的过程中污泥量较大时,污泥在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的堆积,此时污泥会堵塞在进料的进料管内,会严重影响整体工作的进度,控制起来并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当污泥进料的过程中污泥量较大时,污泥在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的堆积,此时污泥会堵塞在进料的进料管内,会严重影响整体工作的进度,控制起来并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包括主体与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左侧延伸至主体内,所述主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主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空心板,且空心板内转动连接有螺纹管,所述主体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板,且限制板的右侧与进料管的左侧活动接触,所述主体的底部内壁位于电机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齿轮柱,所述主体内设有控制机构。
7.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号齿条、二号齿条、l型板、推板、滑动板与螺纹柱,所述一号齿条滑动连接在主体的前侧内壁,且一号齿条与半齿轮活动啮合,所述二号齿条滑动连接在主体的后侧内壁,且一号齿条与二号齿条均与齿轮柱相啮合,所述l型板滑动连接在空心板的左侧,所述推板转动连接在l型板的底部,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主体的底部内壁,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螺纹管内,且螺纹柱的左端与滑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机构可以实现循环控制限制板进行纵向移动的效果,随着控制限制板的移动,限制板可以限制污泥进料的进入量,从而防止污泥进入过多导致堵塞的情况发生。
9.优选的,所述一号齿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的一端与主体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一号弹簧,通过一号弹簧的弹力可以拉动一号齿条进行回位。
11.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面板,二号齿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接触轮,且接触轮与斜面板的斜面活动接触。
12.进一步的,当接触轮进行移动时,接触轮通过与斜面板的斜面进行接触,可以控制斜面板进行移动,同时随着斜面板的移动,斜面板可以同步控制l型板进行下降。
13.优选的,所述空心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引导柱,且引导柱以及螺纹管的外壁套设有同一个皮带,所述皮带的外壁与限制板的后侧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当螺纹管进行转动时,螺纹管可以控制皮带进行转动,此时皮带可以同步带动限制板进行纵向移动。
15.优选的,所述限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且二号弹簧的一端与主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二号弹簧,通过二号弹簧的弹力可以推动限制板进行回位。
17.有益效果:
18.1、当进料管引导污泥进行进料时,此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半齿轮与一号齿条控制齿轮柱进行转动,此时齿轮柱同步控制二号齿条向左进行移动,并且二号齿条带动接触轮与斜面板的斜面进行接触,此时接触轮与斜面板的斜面机进行配合,可以控制l型板进行下降;
19.2、当l型板下降时,l型板推动推板进行移动,此时推板推动滑动板向右进行移动,并且滑动板通过螺纹柱控制螺纹管进行转动,并且螺纹管通过皮带控制限制板进行下降,此时限制板打开进料管,从而引导污泥进行进料处理;
20.3、当半齿轮与一号齿条脱离啮合时,限制板通过二号弹簧的弹力进行回位,限制污泥的进入,通过控制半齿轮与一号齿条循环进行啮合,实现控制限制板循环进行移动的效果,起到定量控制污泥的进入,从而防止污泥单次过多上料造成主体内部堵塞,影响到整体工作的情况发生。
21.本实用新型中:当进料管引导污泥进行进料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控制半齿轮进行转动,此时半齿轮可以控制一号齿条进行移动,从而控制限制板进行移动,通过控制限制板的移动,限制板可以对污泥的进料进行控制,防止污泥单次过多上料造成主体内部堵塞,影响到整体工作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的结构三维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的螺纹管、引导柱、皮带与限制板的结构三维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的a结构的结构放大图。
26.图中:1、主体;2、电机;3、半齿轮;4、进料管;5、一号齿条;6、一号弹簧;7、齿轮柱;8、二号齿条;9、空心板;10、螺纹管;11、螺纹柱;12、滑动板;13、引导柱;14、皮带;15、限制板;16、二号弹簧;17、l型板;18、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实施例一
29.参照图1-4,一种湿污泥进料装置,包括主体1与进料管4,进料管4的左侧延伸至主体1内,主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且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3,主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空心板9,且空心板9内转动连接有螺纹管10,主体1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板15,且限制板15的右侧与进料管4的左侧活动接触,主体1的底部内壁位于电机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齿轮柱7,主体1内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一号齿条5、二号齿条8、l型板17、推板18、滑动板12与螺纹柱11,一号齿条5滑动连接在主体1的前侧内壁,且一号齿条5与半齿轮3活动啮合,二号齿条8滑动连接在主体1的后侧内壁,且一号齿条5与二号齿条8均与齿轮柱7相啮合,l型板17滑动连接在空心板9的左侧,推板18转动连接在l型板17的底部,滑动板12滑动连接在主体1的底部内壁,螺纹柱11螺纹连接在螺纹管10内,且螺纹柱11的左端与滑动板12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机构可以实现循环控制限制板15进行纵向移动的效果,随着控制限制板15的移动,限制板15可以限制污泥进料的进入量,从而防止污泥进入过多导致堵塞的情况发生。
30.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设置进料管4,进料管4可以引导污泥通过进料管4实现进料的效果,通过设置半齿轮3,半齿轮3随着电机2的输出轴进行转动,可以控制一号齿条5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控制齿轮柱7进行转动,进而控制二号齿条8进行移动,通过设置限制板15,当限制板15进行移动时,限制板15可以限制污泥的进入量,从而防止单次进入过多的污泥造成堵塞,影响整体工作的效率。
31.本实用新型中,一号齿条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6,且一号弹簧6的一端与主体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一号弹簧6,通过一号弹簧6的弹力可以拉动一号齿条5进行回位。
32.本实用新型中,l型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面板,二号齿条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接触轮,且接触轮与斜面板的斜面活动接触,当接触轮进行移动时,接触轮通过与斜面板的斜面进行接触,可以控制斜面板进行移动,同时随着斜面板的移动,斜面板可以同步控制l型板17进行下降。
33.本实用新型中,空心板9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引导柱13,且引导柱13以及螺纹管10的外壁套设有同一个皮带14,皮带14的外壁与限制板15的后侧固定连接,当螺纹管10进行转动时,螺纹管10可以控制皮带14进行转动,此时皮带14可以同步带动限制板15进行纵向移动。
34.本实用新型中,限制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6,且二号弹簧16的一端与主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二号弹簧16,通过二号弹簧16的弹力可以推动限制板15进行回位。
35.实施例二
3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文中限制板15的移动可以替换为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可以自动控制限制板15进行移动,但是电动推杆在使用时需要额外供电,大大增加了使用的成本,所以文中使用皮带14的控制方式。
37.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当进料管4引导污泥进行进料时,此时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控制半齿轮3进行转动,当半齿轮3进行转动时,半齿轮3通过齿纹与一号齿条5进行啮合,此时一号齿条5随着半齿轮3的引导向右进行移动,当一号齿条5进行移动时,一号齿条5通过齿纹控制齿轮柱7进行转动,此时齿轮柱7同步控制二号齿条8向左进行移动,当二
号齿条8进行移动时,二号齿条8带动接触轮与斜面板的斜面进行接触,此时接触轮与斜面板的斜面机进行配合,可以控制l型板17进行下降,当l型板17下降时,l型板17推动推板18进行移动,此时推板18推动滑动板12向右进行移动,并且滑动板12同步推动螺纹柱11进行移动,当螺纹柱11进行移动时,螺纹柱11通过螺纹控制螺纹管10进行转动,随着螺纹管10的转动,螺纹管10通过皮带14控制限制板15进行下降,此时限制板15打开进料管4,从而引导污泥进行进料处理,同时当半齿轮3与一号齿条5脱离啮合时,限制板15通过二号弹簧16的弹力进行回位,限制污泥的进入,通过控制半齿轮3与一号齿条5循环进行啮合,实现控制限制板15循环进行移动的效果,起到定量控制污泥的进入,从而防止污泥单次过多上料造成主体1内部堵塞,影响到整体工作的情况发生。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