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绞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1688发布日期:2023-01-25 01:2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绞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盘,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绞盘。


背景技术:

2.液压绞盘是一种用于抢险救灾和车辆自救的常用设备,一般由主体支架、卷筒、液压马达、减速传动装置、排绳装置、钢丝绳等零部件组成。以液压马达为动力源,通过高压软管实现液压油的传输,再通过减速传动装置“减速增扭”,从而带动较大的载荷。
3.现有的液压绞盘多采用手动离合器,手动离合器效率低下且容易损坏。更进一步的,当液压绞盘长期使用后,其内部的垫片、轴承被磨损使得绞盘内存在空隙,容易造成离合块无法完全嵌入行星齿轮的端面键槽,使离合器失效,进而使减速模块失效,降低绞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绞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离合器效率低下易损坏、内部空隙使离合块失效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绞盘,包括马达、卷筒以及分别设置在卷筒两端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马达安装在第一支架处,所述第二支架处安装有减速模块和气动离合器,所述马达通过制动模块驱动位于卷筒内的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经减速模块驱动卷筒旋转,所述减速模块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气动离合器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中部的气缸以及气缸内的离合拉杆,所述离合拉杆带动离合块嵌入或脱离一级行星齿轮机构的一级太阳轮相应的端面键槽。
6.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气缸盖和气缸活塞,所述气缸盖和气缸活塞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离合拉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气缸盖内,所述离合拉杆的另一端与气缸活塞连接,所述气缸活塞通过拉杆与离合块连接,所述气缸活塞在气体的作用下能在缸体内沿轴向运动。
7.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盖和缸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一端抵触于气缸盖,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气缸活塞。
9.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头,通过气管接头向缸体内通入气体,产生气压推动气缸活塞向气缸盖方向移动。
10.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行星轮架、连接在一级行星轮架之间且沿轴向的一级行星轮轴、套设在一级行星轮轴上的一级行星轮、套设在传动轴外的一级太阳轮、设于一级行星轮和一级太阳轮之间的第一滚针。
1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二级行星轮架、连接在二级行星轮架之间且沿轴向的二级行星轮轴、套设在二级行星轮轴上的二级行星轮、套设在传动轴外的二级太阳轮、设于二级行星轮和二级太阳轮之间的第二滚针。
1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行星轮和二级行星轮同时在齿圈内转动,所述一级行星轮和齿圈之间设有第三滚针,所述二级行星轮和齿圈之间设有第四滚针。
1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同轴啮合联接。
1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模块包括制动器外壳、轴向穿过制动器外壳的制动轴,所述制动器外壳与卷筒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所述制动轴与制动器外壳之间设有密封腔,所述制动轴的一端与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制动轴的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制动轴在密封腔内连接有制动盘,所述制动器外壳连接有电磁线圈。
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绞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采用全浮动式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使运行更加平稳,产品体积小,结构紧凑,传动效率更高。
17.2、离合器采用气动控制,使得离合过程变得快速、自动化;并且将气缸盖设置为可移动的,避免绞盘内部松动后离合块无法嵌入一级太阳轮相应的端面键槽。
附图说明
18.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液压绞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减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液压绞盘的结构示意图。
23.元件标号说明
24.1-马达;2-卷筒;21-传动轴;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一级行星齿轮机构;51-一级行星轮架;52-一级行星轮轴;53-一级行星轮;54-一级太阳轮;55-第一滚针;56-第三滚针;6-二级行星齿轮机构;61-二级行星轮架;62-二级行星轮轴;63-二级行星轮;64-二级太阳轮;65-第二滚针;66-第四滚针;7-气缸;71-缸体;72-气缸盖;73-气缸活塞;74-气管接头;75-阀体组件;76-拉钩;8-离合拉杆;81-弹簧;82-离合块;9-制动模块;91-制动器外壳;92-制动轴;93-深沟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6.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绞盘,包括马达1、卷筒2以及分别设置在卷筒2两端的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马达1安装在第一支架3处,第二支架4处安装有减速模块和气动离合器,马达1通过制动模块9驱动位于卷筒2内的传动轴21转动,传动轴21经减速模块驱动卷筒2旋转,减速模块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5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6,气动离合器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4中部的气缸7以及气缸7内的离合拉杆8,离合拉杆8带动离合块82嵌入或脱开一级行星齿轮机构5的一级太阳轮53相应的端面键槽。当离合块82脱开时,减速模块不发生作用,不影响卷筒2转动和制动。
28.参考图2,气缸7包括缸体71、气缸盖72和气缸盖73,气缸盖72和气缸盖73之间设有弹簧81,弹簧81一端抵触于气缸盖72,弹簧81的另一端抵触于气缸盖73,离合拉杆8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气缸盖72内,离合拉杆8的另一端与气缸盖73连接,气缸盖73通过拉钩76与离合块82连接,气缸盖73在气体的作用下能在缸体71内沿轴向运动。第二支架4上设有与缸体71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头74。在没有通入气体时,弹簧81的弹力使离合块82嵌入一级太阳轮的端面键槽,减速模块发生作用。当需要离合块82脱开时,通过气管接头74向缸体71内通入气体,产生气压推动气缸盖73向气缸盖72方向移动,气缸盖73带动离合块82脱开,减速模块不发生作用,此时弹簧81被压缩。当停止通入气体时,气缸盖73不再受到气压的推力,此时压缩的弹簧81复位将离合块82向一级太阳轮方向推进,使其嵌入一级太阳轮端面键槽,卷筒2正常转动或制动。气缸盖72的外部设有与缸体71内部连通的阀体组件75。
29.值得注意的是,气缸盖72和缸体7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绞盘在长期使用后,其内部的轴承以及垫片会被磨损,使其内部松动,离合块82在弹簧81复位后无法嵌入一级太阳轮相应的端面键槽。因此,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将气缸盖72和缸体7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气缸盖72即可向内压缩弹簧81,使离合块82能够充分嵌入。
30.参考图3,一级行星齿轮机构5包括一级行星轮架51、连接在一级行星轮架51之间且沿轴向的一级行星轮轴52、套设在一级行星轮轴52上的一级行星轮53、套设在传动轴21外的一级太阳轮54、设于一级行星轮53和一级太阳轮54之间的第一滚针55。二级行星齿轮机构6包括二级行星轮架61、连接在二级行星轮架61之间且沿轴向的二级行星轮轴62、套设在二级行星轮轴62上的二级行星轮63、套设在传动轴21外的二级太阳轮64、设于二级行星轮和二级太阳轮之间的第二滚针65。一级行星齿轮机构5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6之间可以采用同轴啮合的联接方式。优选的,一级行星轮和二级行星轮同时在齿圈内转动,一级行星轮和齿圈之间设有第三滚针56,二级行星轮和齿圈之间设有第四滚针66。
31.参考图4,制动模块9包括制动器外壳91、轴向穿过制动器外壳91的制动轴92,制动器外壳91与卷筒2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93,制动轴92与制动器外壳91之间设有密封腔,制动轴92的一端与马达1的输出轴连接,制动轴92的另一端与传动轴21连接,制动轴92在密封腔内连接有制动盘,制动器外壳连接有电磁线圈。
32.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优选液压马达,例如电机等其他动力源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户范围内。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浮动式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使运行更加平稳,离合器采用气动控制,使得离合过程变得快速、自动化;并且将气缸盖设置为可移动的,避免绞盘内部松动后离合块无法嵌入一级太阳轮相应的端面键槽。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