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7032发布日期:2023-03-29 10:0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片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片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灌装技术领域中容器的瓶口部位会采用铝质膜片进行封口操作。封口操作的步骤中包括将铝膜置于瓶口的步骤。初始状态下铝膜为扁平的片材结构,它仅仅依靠与瓶口提供的支撑力获得与容器的初步结合,即铝膜平放在瓶口上,仅仅依靠铝膜和瓶口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铝膜的稳定。由于将铝膜放置在瓶口上的操作工位与铝膜热封粘附在瓶口上的操作工位处在不同位置上,所以加装铝膜后的容器会被进一步输送至热封工位。由于在水平方向铝膜与容器的瓶口之间仅通过摩擦力建立连接关系,容器以步进方式前行,启停后由于铝膜自身的惯性作用迫使铝膜与瓶口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严重的则铝膜脱离容器。造成了封口操作阶段铝膜放置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铝膜在容器启停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容易和瓶口发生偏移的缺点,提出一种膜片吸附装置,膜片不容易和瓶口发生偏移。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膜片吸附装置,包括安装座、整形外套、整形内套以及用于吸附膜片的吸盘,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侧的气管,所述整形外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侧的连接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的下侧的挤压套,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和所述气管对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整形内套包括管部以及整形部,所述管部和所述气管连通,所述管部穿过所述滑套并和所述滑套滑动连接,所述吸盘套在所述管部的下端,所述整形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部的下端,所述整形部的下侧形成围绕所述吸盘设置的挤压边,所述挤压边的下侧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吸盘的下侧所在的高度,所述挤压套的下侧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挤压边的下侧所在的高度,所述整形部通过弹簧和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管部内形成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设置有贯穿所述顶针的上下两端的气道,所述顶针的下端位于所述吸盘的下侧。
6.通过上述设置,膜片不容易和瓶口发生偏移。具体的,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可控制管道内气压,当管道和气管连通时,管道通过气管、管部和气道控制吸盘内的气压,从而实现吸盘对膜片的吸附以及释放,管道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设置为电缸,驱动装置可驱动管道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的运动,从而实现本技术的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运动。吸附膜片时,本技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运动至膜片的上侧,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吸盘向下运动并和膜片抵接,膜片推动顶针,使得顶针沿第一滑槽向上运动,真空泵运行,使得吸盘内的气压降低,膜片被吸附在吸盘上,吸盘由于气压降低,吸盘发生形变,此时膜片和挤压边抵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沿水平向运动至容器的上侧,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向下运动,膜片的下侧和瓶口抵接,挤压边和瓶
口适配,挤压边将膜片压紧在瓶口的边缘,挤压套的内径和瓶口的外径适配,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本技术向下运动,弹簧压缩,挤压套继续向下运动,在挤压套的作用下,挤压套将膜片延伸在瓶口外侧的部分向下翻折形成翻边,膜片由平板状结构变形为开口向下的盖状结构,翻边可防止膜片和瓶口发生偏移,真空泵停止运作,吸盘内的气压开始回升,驱动装置驱动挤压套向上运动,弹簧伸长,在弹簧的作用下,挤压边始终将膜片挤压在瓶口上,从而防止膜片被挤压套带上来,当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时,挤压套已和膜片脱开,此时驱动装置继续驱动安装座向上运动,当挤压边和膜片脱开时,吸盘仍然附着在膜片的上侧,需要说明,由于吸盘内的气压的迟滞性,即当真空泵停止运作时,吸盘内的气压不会马上回到大气压,当吸盘开始向上运动时,吸盘内的气压可能仍处于负压状态,即吸盘对膜片仍有一个较小的吸力,在顶针的重力作用下,顶针对膜片有一个向下的压力,此时,顶针抵抗吸盘对膜片的吸力,从而防止膜片被吸盘带上来,最终,吸盘和膜片脱开,至此膜片安装完毕,此时容器在水平方向运动时,膜片不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和瓶口产生偏移,膜片可稳定的随容器运动至下一道工序进行热封。
7.进一步的,所述管部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设置有气孔。
8.通过上述设置,可限定顶针的运动范围,从而防止顶针向上离开第一滑槽,气孔用于连通气管和第一滑槽。
9.进一步的,所述顶针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漏气槽。
10.通过上述设置,当顶针的下端和膜片抵接时,吸盘通过漏气槽、气道和气管连通,从而便于真空泵改变吸盘内的气压,进而便于控制吸盘对膜片进行吸附以及释放。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整形外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安装座以及整形外套之间具有较好的气密性。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上端延伸至限位螺栓,所述下段的下端延伸至吸盘,所述上段的半径大于所述下段的半径,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通过限位面过渡,所述顶针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段内的第一段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段内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下端和所述限位面抵接。
14.通过上述设置,可限定顶针的运动范围,具体的,当第一段的下端和限位面抵接时,顶针不能沿第一滑槽继续向下滑动。
15.一种膜片吸附装置,包括安装座、整形外套、整形内套以及用于吸附膜片的吸盘,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侧的气管,所述整形外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侧的连接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的下侧的挤压套,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和所述气管对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整形内套包括管部以及整形部,所述管部和所述气管连通,所述管部穿过所述滑套并和所述滑套滑动连接,所述吸盘套在所述管部的下端,所述整形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部的下端,所述整形部的下侧形成围绕所述吸盘设置的挤压边,所述挤压边的下侧和所述吸盘的下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挤压套的下侧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挤压边的下侧所在的高度,所述整形部通过弹簧和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管部的下端和所述整形部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重力环,所述重力环围绕所述吸盘设置,所述重力环的下侧所在高度低于所述吸盘的下侧所在高度。
16.通过上述设置,膜片不容易和瓶口发生偏移。具体的,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
道,管道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可控制管道内气压,当管道和气管连通时,管道通过气管、管部和气道控制吸盘内的气压,从而实现吸盘对膜片的吸附以及释放,管道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设置为电缸,驱动装置可驱动管道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的运动,从而实现本技术的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运动。吸附膜片时,本技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运动至膜片的上侧,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吸盘向下运动并和膜片抵接,膜片推动重力环,使得重力环沿第二滑槽向上运动,真空泵运行,使得吸盘内的气压降低,膜片被吸附在吸盘上,吸盘由于气压降低,吸盘发生形变,此时膜片和挤压边抵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沿水平向运动至容器的上侧,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向下运动,膜片的下侧和瓶口抵接,挤压边和瓶口适配,挤压边将膜片压紧在瓶口的边缘,挤压套的内径和瓶口的外径适配,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本技术向下运动,弹簧压缩,挤压套继续向下运动,在挤压套的作用下,挤压套将膜片延伸在瓶口外侧的部分向下翻折形成翻边,膜片由平板状结构变形为开口向下的盖状结构,翻边可防止膜片和瓶口发生偏移,真空泵停止运作,吸盘内的气压开始回升,驱动装置驱动挤压套向上运动,弹簧伸长,在弹簧的作用下,挤压边始终将膜片挤压在瓶口上,从而防止膜片被挤压套带上来,当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时,挤压套已和膜片脱开,此时驱动装置继续驱动安装座向上运动,当挤压边和膜片脱开时,吸盘仍然附着在膜片的上侧,需要说明,由于吸盘内的气压的迟滞性,即当真空泵停止运作时,吸盘内的气压不会马上回到大气压,当吸盘开始向上运动时,吸盘内的气压可能仍处于负压状态,即吸盘对膜片仍有一个较小的吸力,在重力环的重力作用下,重力环对膜片有一个向下的压力,此时,重力环抵抗吸盘对膜片的吸力,从而防止膜片被吸盘带上来,最终,吸盘和膜片脱开,至此膜片安装完毕,此时容器在水平方向运动时,膜片不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和瓶口产生偏移,膜片可稳定的随容器运动至下一道工序进行热封。
17.进一步的,所述重力环包括环部,所述环部的上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凸边,所述环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柱,所述整形部的下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凸边,所述第一限位凸边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凸边的上侧。
18.通过上述设置,可限定重力环的运动范围,具体的,当第一限位凸边和第二限位凸边时,重力环无法沿第二滑槽继续向下运动,当限位柱和整形部的上侧抵接时,重力环无法沿第二滑槽继续向上运动。
19.进一步的,所述管部的下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凸起,所述吸盘包括吸附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部的上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和所述密封凸起适配的密封槽,所述连接部套在所述管部上,所述密封凸起嵌入所述密封槽内。
20.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连接部和管部之间的气密性,从而防止吸盘漏气。
2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限位柱以所述环部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
2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重力环上下运动更加稳定。
2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有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和所述滑套的下侧抵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滑套的上侧抵接。
24.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滑套的稳定安装。
附图说明
25.图1为实施例1运行时的示意图。
26.图2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
27.图3为实施例1的吸盘吸附膜片的示意图。
28.图4为实施例1的挤压套翻折膜片的示意图。
29.图5为实施例1和膜片脱开的示意图。
30.图6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31.图7为实施例2的重力环的示意图。
32.图8为实施例2的吸盘吸附膜片的示意图。
33.图9为实施例2的挤压套翻折膜片的示意图。
34.图10为实施例2和膜片脱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36.实施例1:
37.参见图1至图5,一种膜片吸附装置,包括安装座11、整形外套12、整形内套13以及用于吸附膜片21的吸盘14,所述安装座11包括支撑板11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1的上侧的气管112,所述整形外套1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1的下侧的连接座12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21的下侧的挤压套122,所述连接座121设置有和所述气管112对应的安装口1211,所述安装口1211内固定连接有滑套1212,所述整形内套13包括管部131以及整形部132,所述管部131和所述气管112连通,所述管部131穿过所述滑套1212并和所述滑套1212滑动连接,所述吸盘14套在所述管部131的下端,所述整形部132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部131的下端,所述整形部132的下侧形成围绕所述吸盘14设置的挤压边1321,所述挤压边1321的下侧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吸盘14的下侧所在的高度,所述挤压套122的下侧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挤压边1321的下侧所在的高度,所述整形部132通过弹簧15和所述连接座121连接;所述管部131内形成第一滑槽1311,所述第一滑槽1311内滑动连接有顶针1312,所述顶针1312设置有贯穿所述顶针1312的上下两端的气道1313,所述顶针1312的下端位于所述吸盘14的下侧。
38.通过上述设置,膜片21不容易和瓶口发生偏移。具体的,气管1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道31,管道连接有真空泵(图中未示出),真空泵可控制管道内气压,当管道和气管112连通时,管道通过气管112、管部131和气道1313控制吸盘14内的气压,从而实现吸盘14对膜片21的吸附以及释放,管道连接有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可设置为电缸,驱动装置可驱动管道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的运动,从而实现本技术的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运动。吸附膜片21时,本技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运动至膜片21的上侧,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吸盘14向下运动并和膜片21抵接,膜片21推动顶针1312,使得顶针1312沿第一滑槽1311向上运动,真空泵运行,使得吸盘14内的气压降低,膜片21被吸附在吸盘14上,吸盘14由于气压降低,吸盘14发生形变,此时膜片21和挤压边1321抵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沿水平向运动至容器41的上侧,参见图3,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向下运动,膜片21的下侧和瓶口抵接,挤压边1321和瓶口适配,挤压边1321将膜片21压紧在瓶口的边缘,挤压套
122的内径和瓶口的外径适配,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本技术向下运动,弹簧15压缩,挤压套122继续向下运动,在挤压套122的作用下,挤压套122将膜片21延伸在瓶口外侧的部分向下翻折形成翻边,膜片21由平板状结构变形为开口向下的盖状结构,翻边可防止膜片21和瓶口发生偏移,参见图4,真空泵停止运作,吸盘14内的气压开始回升,驱动装置驱动挤压套122向上运动,弹簧15伸长,在弹簧15的作用下,挤压边1321始终将膜片21挤压在瓶口上,从而防止膜片21被挤压套122带上来,当弹簧15恢复至初始状态时,挤压套122已和膜片21脱开,此时驱动装置继续驱动安装座11向上运动,当挤压边1321和膜片21脱开时,吸盘14仍然附着在膜片21的上侧,需要说明,由于吸盘14内的气压的迟滞性,即当真空泵停止运作时,吸盘14内的气压不会马上回到大气压,当吸盘14开始向上运动时,吸盘14内的气压可能仍处于负压状态,即吸盘14对膜片21仍有一个较小的吸力,在顶针1312的重力作用下,顶针1312对膜片21有一个向下的压力,此时,顶针1312抵抗吸盘14对膜片21的吸力,从而防止膜片21被吸盘14带上来,最终,吸盘14和膜片21脱开,参见图5,至此膜片21安装完毕,此时容器在水平方向运动时,膜片21不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和瓶口产生偏移,膜片21可稳定的随容器运动至下一道工序进行热封。
39.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管部13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314,所述限位螺栓1314设置有气孔1315。
40.通过上述设置,可限定顶针1312的运动范围,从而防止顶针1312向上离开第一滑槽1311,气孔1315用于连通气管112和第一滑槽1311。
41.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顶针1312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漏气槽1316。
42.通过上述设置,当顶针1312的下端和膜片21抵接时,吸盘14通过漏气槽1316、气道1313和气管112连通,从而便于真空泵改变吸盘14内的气压,进而便于控制吸盘14对膜片21进行吸附以及释放。
4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安装座11和所述整形外套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13。
44.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安装座11以及整形外套12之间具有较好的气密性。
45.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滑槽1311包括上段13111和下段13112,所述上段13111的上端延伸至限位螺栓1314,所述下段13112的下端延伸至吸盘14,所述上段13111的半径大于所述下段13112的半径,所述上段13111和所述下段13112之间通过限位面13113过渡,所述顶针1312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段13111内的第一段13121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段13112内的第二段13122,所述第一段13121的下端和所述限位面13113抵接。
46.通过上述设置,可限定顶针1312的运动范围,具体的,当第一段13121的下端和限位面13113抵接时,顶针1312不能沿第一滑槽1311继续向下滑动。
47.实施例2:
48.参见图6和图10,一种膜片吸附装置,包括安装座11、整形外套12、整形内套13以及用于吸附膜片21的吸盘14,所述安装座11包括支撑板11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1的上侧的气管112,所述整形外套1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1的下侧的连接座12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21的下侧的挤压套122,所述连接座121设置有和所述气管112对应的安装口1211,所述安装口1211内固定连接有滑套1212,所述整形内套13包括管部131以及整形部132,所述管部131和所述气管112连通,所述管部131穿过所述滑套1212并和所述滑套1212滑动连接,所述吸盘14套在所述管部131的下端,所述整形部132固定连接在所述管
部131的下端,所述整形部132的下侧形成围绕所述吸盘14设置的挤压边1321,所述挤压边1321的下侧和所述吸盘14的下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挤压套122的下侧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挤压边1321的下侧所在的高度,所述整形部132通过弹簧15和所述连接座121连接;所述管部131的下端和所述整形部132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滑槽1322,所述第二滑槽1322内滑动连接有重力环1323,所述重力环1323围绕所述吸盘14设置,所述重力环1323的下侧所在高度低于所述吸盘14的下侧所在高度。
49.通过上述设置,膜片21不容易和瓶口发生偏移。具体的,气管1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可控制管道内气压,当管道和气管112连通时,管道通过气管112、管部131和气道1313控制吸盘14内的气压,从而实现吸盘14对膜片21的吸附以及释放,管道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设置为电缸,驱动装置可驱动管道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的运动,从而实现本技术的上下运动以及水平向运动。吸附膜片21时,本技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运动至膜片21的上侧,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吸盘14向下运动并和膜片21抵接,膜片21推动重力环1323,使得重力环1323沿第二滑槽1322向上运动,真空泵运行,使得吸盘14内的气压降低,膜片21被吸附在吸盘14上,吸盘14由于气压降低,吸盘14发生形变,此时膜片21和挤压边1321抵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沿水平向运动至容器的上侧,参见图8,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本技术向下运动,膜片21的下侧和瓶口抵接,挤压边1321和瓶口适配,挤压边1321将膜片21压紧在瓶口的边缘,挤压套122的内径和瓶口的外径适配,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本技术向下运动,弹簧15压缩,挤压套122继续向下运动,在挤压套122的作用下,挤压套122将膜片21延伸在瓶口外侧的部分向下翻折形成翻边,膜片21由平板状结构变形为开口向下的盖状结构,翻边可防止膜片21和瓶口发生偏移,参见图9,真空泵停止运作,吸盘14内的气压开始回升,驱动装置驱动挤压套122向上运动,弹簧15伸长,在弹簧15的作用下,挤压边1321始终将膜片21挤压在瓶口上,从而防止膜片21被挤压套122带上来,当弹簧15恢复至初始状态时,挤压套122已和膜片21脱开,此时驱动装置继续驱动安装座11向上运动,当挤压边1321和膜片21脱开时,吸盘14仍然附着在膜片21的上侧,需要说明,由于吸盘14内的气压的迟滞性,即当真空泵停止运作时,吸盘14内的气压不会马上回到大气压,当吸盘14开始向上运动时,吸盘14内的气压可能仍处于负压状态,即吸盘14对膜片21仍有一个较小的吸力,在重力环1323的重力作用下,重力环1323对膜片21有一个向下的压力,此时,重力环1323抵抗吸盘14对膜片21的吸力,从而防止膜片21被吸盘14带上来,最终,吸盘14和膜片21脱开,参见图10,至此膜片21安装完毕,此时容器在水平方向运动时,膜片21不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和瓶口产生偏移,膜片21可稳定的随容器运动至下一道工序进行热封。
50.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重力环1323包括环部13231,所述环部13231的上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凸边13232,所述环部1323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柱13233,所述整形部132的下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凸边1324,所述第一限位凸边13232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凸边1324的上侧。
51.通过上述设置,可限定重力环1323的运动范围,具体的,当第一限位凸边13232和第二限位凸边1324时,重力环1323无法沿第二滑槽1322继续向下运动,当限位柱13233和整形部132的上侧抵接时,重力环1323无法沿第二滑槽1322继续向上运动。
52.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管部131的下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凸起1317,所述吸盘14
包括吸附部141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部141的上侧的连接部142,所述连接部142的内侧设置有和所述密封凸起1317适配的密封槽1421,所述连接部142套在所述管部131上,所述密封凸起1317嵌入所述密封槽1421内。
53.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连接部142和管部131之间的气密性,从而防止吸盘14漏气。
54.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限位柱13233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限位柱13233以所述环部13231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
55.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重力环1323上下运动更加稳定。
56.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连接座121固定连接有限位翻边1213,所述限位翻边1213和所述滑套1212的下侧抵接,所述支撑板111和所述滑套1212的上侧抵接。
57.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滑套1212的稳定安装。
58.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