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平台、自动输送装置和自动上料码垛一体机。
背景技术:2.码垛机的主要作用是按一定排列将封装物料整齐地码放在托盘、栈板上,可堆码多层,并且实现自动堆码,从而便于叉车运至仓库储存。
3.待堆码的封装物料通常为需要进行整体运送的板材,如高弹性的spcb板等材料,在堆码过程中,需要通过输送平台将多个板材顺序排列,并通过后续的输送夹具将排列好的一层多个板材进行吊装,并且一层一层地完成堆码操作。
4.待规整的板材往往具有各式各样长短不一的规格,而输送平台由于传送带设置位置相对固定,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兼顾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运输,导致码垛机的可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5.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码垛机的输送平台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兼顾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运输,导致码垛机的可用性较低的缺陷。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包括:
7.支座;
8.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支座上并适于运输板材,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运组件与所述支座活动连接;
9.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相连,所述调节组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并调节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的间距。
10.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11.第一调节部和/或第二调节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相连;
12.调距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动力连接,所述调距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13.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件,与所述调距驱动件动力连接并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上,所述导向件适于受所述调距驱动件驱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14.可选地,所述导向件为螺杆,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位于所述调距驱动件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导向件螺纹连接,所述导向件适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运组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并活动连接在所述支座的两侧,所述导向件为两根,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
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分别为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的两侧。
16.可选地,还包括滑轨,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第二承运组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动安装部,所述滑动安装部嵌设在所述滑轨上。
17.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运输部,所述第二承运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运输部,所述第一运输部和所述第二运输部上分别设置有动力连接运行驱动件的传送带,适于运输板材。
18.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运输部并排连接并齐平设置的第一承载部,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运输部并排连接并齐平设置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以及所述第二承载部均适于承载板材。
19.可选地,还包括第三承载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
20.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以及所述第三承载部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若干滚动托辊。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输送装置,包括:
22.主架体
23.上述方案所述的输送平台,所述支座安装在所述主架体上。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码垛一体机,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自动输送装置。
2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包括:支座;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支座上并适于运输板材,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运组件与所述支座活动连接;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相连,所述调节组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并调节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的间距。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在调节组件的动力传动作用下,第一承运组件和/或第二承运组件在活动连接位置处进行位移调节,使得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之间的直线距离发生改变,也即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发生改变,通过不同长短规格的板材来对应调节这一间距大小,使得板材的两侧始终搭靠在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上,便于运输不同长短规格的板材,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码垛机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兼顾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运输,导致码垛机的可用性较低的缺陷。
28.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部和/或第二调节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相连;调距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动力连接,所述调距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29.第一调节部适于与第一承运组件相连,第二调节部适于与第二承运组件相连,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作为驱动端分别对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进行传力。当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只有其中之一进行位移调节时,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对应连
接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的其中之一,并在调距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对其进行位移调节;当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同时进行位移调节时,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并在调距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对其进行位移调节。
3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件,与所述调距驱动件动力连接并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上,所述导向件适于受所述调距驱动件驱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31.导向件为受到驱动调距驱动件的驱动作用,对第一调节部和/或第二调节部产生导向作用的中间连接件,导向件为螺杆时,调距驱动件为具有转轴的电机,螺杆通过传动连接件与电机的转轴动力连接,第一调节部和/或第二调节部上分别设置有与螺杆杆身螺纹连接配合的螺纹孔,螺杆穿设在螺纹孔中,在调距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带动螺杆发生转动,进一步地带动第一调节部和/或第二调节部发生直线运动,进而推动第一承运组件和/或第二承运组件在支座上进行位移调节,使得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的间距发生改变。
3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所述导向件为螺杆,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位于所述调距驱动件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导向件螺纹连接,所述导向件适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33.调距驱动件为具有转轴的电机,通过设置一根导向件与电机的转轴动力连接,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分别螺纹连接在导向件两侧,通过合理设置螺纹旋向以及调距驱动件的电机转向,使得导向件带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相对支座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此改变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间距,提高调节效率。
34.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运组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并活动连接在所述支座的两侧,所述导向件为两根,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分别为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的两侧。
35.由于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沿第二方向,也即板材的运输方向延伸设置,是具有一定长度的运输带,在需要进行位移调节时仅靠一处调节点驱动稳定性较差,因此,在第一承运组件的两个较远位置设置两处调节点,也即设置两个第一调节部同时对第一承运组件产生推动作用,在第二承运组件上同理设置两个第二调节部,从而提高第一承运组件和第二承运组件进行位移调节的稳定性。
36.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还包括滑轨,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和/或第二承运组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动安装部,所述滑动安装部嵌设在所述滑轨上。
37.通过滑动安装部与滑轨的滑动配合连接,确保第一承运组件和/或第二承运组件与支座进行相对运动的流畅性,保证第一承运组件与第二承运组件的间距调节能够顺利进行。
38.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所述第一承运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运输部,所述第二承运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运输部,所述第一运输部
和所述第二运输部上分别设置有动力连接运行驱动件的传送带,适于运输板材。
39.运行驱动件为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为第一运输部和第二运输部的传送带转动提供动力,第一运输部和第二运输部上分别设置有传送带,通过运行驱动件驱动配合传送带从而进行运输板材的操作。
4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所述第一承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运输部并排连接并齐平设置的第一承载部,和/或所述第二承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运输部并排连接并齐平设置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以及所述第二承载部均适于承载板材。
41.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板材,为板材提供支撑作用,由于第一运输部和第二运输部自身具有一定承载作用,因此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起到辅助承载作用,可安装其中之一或是两者均安装,并保证与第一运输部和第二运输部齐平设置,从而提高板材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4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还包括第三承载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
43.在运送弹性板件,如spcb板等材料时,其自身结构存在高弹性,在输送过程中若是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相距较远,容易引起板材中部位置下垂变形,因此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之间设置第三承载部,便于对板材中部提供支撑,避免其在输送过程中下垂变型。
44.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以及所述第三承载部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若干滚动托辊。
45.沿第二方向,也即板材的运输方向设置有若干滚动托辊,在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以及第三承载部与运输板材之间形成滚动运输,提高板材运输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4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送平台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5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1.附图标记说明:
52.100、输送平台;101、第一承运组件;102、第二承运组件;103、第一调节部;104、第二调节部;105、调距驱动件;106、导向件;107、滑轨;108、滑动安装部;109、第一运输部;110、第一承载部;111、第二运输部;112、第二承载部;113、运行驱动件;114、第三承载部;115、滚动托辊;
53.8、主架体;82、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58.实施例1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如图1-图3所示。待堆码的封装物料通常为需要进行整体运送的板材,如高弹性的spcb板等材料,在堆码过程中,需要通过输送装置将多个板材顺序排列,并通过后续的输送夹具将排列好的一层多个板材进行吊装,并且一层一层地完成堆码操作。待规整的板材往往具有各式各样长短不一的规格,而输送装置由于传送带设置位置相对固定,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兼顾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运输,导致码垛机的可用性较低。
60.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支座82、第一承运组件101、第二承运组件102、调节组件等。
61.支座82,呈框架式结构,适于为第一承运组件101、第二承运组件102、调节组件等提供安装承载空间。
62.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在支座82上并适于运输板材,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与支座82活动连接。
63.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沿第二方向,也即板材的运输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沿第一方向,也即与板材的运输方向的垂直方向并排设置在支座82上,板材运输时,经过上级运输装置来到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的一端,板材的两侧分别搭靠在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与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呈角度垂直状态并在其上进行转运。
64.调节组件,与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相连,调节组件适于驱动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沿第一方向运动,并调节所述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所述第二承运组件102的间距。
65.具体地,如图1所示,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
在支座82上的位置,由于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分别至少部分与支座82活动连接,在调节组件的动力传动作用下,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在活动连接位置处进行位移调节,使得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之间的直线距离发生改变,也即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发生改变,通过不同长短规格的板材来对应调节这一间距大小,使得板材的两侧始终搭靠在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上,便于运输不同长短规格的板材,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码垛机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兼顾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运输,导致码垛机的可用性较低的缺陷。
6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就实现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之间的直线距离改变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6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的其中之一在支座82上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的其中另一在调节组件的动力传动作用下,沿活动连接位置处进行第一方向上的位移调节,从而使得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之间的直线距离发生改变。
68.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同时在调节组件的动力传动作用下,沿活动连接位置处进行第一方向上的位移调节,且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分别在第一方向的正反向上进行双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之间的直线距离发生改变。
69.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部103、第二调节部104、调距驱动件105等。
70.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分别与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相连。
71.调距驱动件105,与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动力连接,调距驱动件105适于驱动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沿第一方向运动。
72.具体地,第一调节部103适于与第一承运组件101相连,第二调节部104适于与第二承运组件102相连,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作为驱动端分别对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进行传力。参照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当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只有其中之一进行位移调节时,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对应连接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的其中之一,并在调距驱动件105的驱动作用下对其进行位移调节;当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同时进行位移调节时,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并在调距驱动件105的驱动作用下对其进行位移调节。
7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就调距驱动件105与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动力连接的具体连接形式不做限制,
7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调距驱动件105为具有转轴的电机,在调距驱动件105与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之间设置螺纹丝杠,通过螺纹丝杠配合电机转轴将电机转化为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的直线运动,进一步驱动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沿第一方向运动。
75.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调距驱动件105为电液推杆,在调距驱动件105与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之间设置连接杆件,通过连接杆件将电液推杆的驱动力专递至
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进行直线驱动,进一步驱动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沿第一方向运动。
76.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件106,与调距驱动件105动力连接并连接在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上,导向件106适于受调距驱动件105驱动以带动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沿第一方向运动。
77.具体地,导向件106为受到驱动调距驱动件105的驱动作用,对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产生导向作用的中间连接件,导向件106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是螺杆,螺纹丝杠等。
78.进一步地,导向件106为螺杆时,调距驱动件105为具有转轴的电机,螺杆通过传动连接件与电机的转轴动力连接,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上分别设置有与螺杆杆身螺纹连接配合的螺纹孔,螺杆穿设在螺纹孔中,在调距驱动件105的驱动作用下,带动螺杆发生转动,进一步地带动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发生直线运动,进而推动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在支座82上进行位移调节,使得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的间距发生改变。
79.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设置两根螺杆分别动力连接两组调距驱动件105并分别螺纹连接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对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进行分别传力;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设置一根螺杆动力连接调距驱动件105,并同时螺纹连接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同时对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进行传力。
80.进一步地,导向件106通过传动连接件与电机的转轴动力连接方式可以是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多种可行方式。
8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导向件106为螺杆,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位于调距驱动件105的两侧并均与导向件106螺纹连接,导向件106适于带动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82.具体地,调距驱动件105为具有转轴的电机,通过设置一根导向件106与电机的转轴动力连接,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分别螺纹连接在导向件106两侧,通过合理设置螺纹旋向以及调距驱动件105的电机转向,使得导向件106带动第一调节部103和第二调节部104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相对支座8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此改变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间距,提高调节效率。
8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并活动连接在支座82的两侧,导向件106为两根,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并传动连接,第一调节部103和/或第二调节部104分别为两个,沿第二方向分别连接在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的两侧。
84.具体地,由于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沿第二方向,也即板材的运输方向延伸设置,是具有一定长度的运输带,在需要进行位移调节时仅靠一处调节点驱动稳定性较差,因此,在第一承运组件101的两个较远位置设置两处调节点,也即设置两个第一调节部103同时对第一承运组件101产生推动作用,在第二承运组件102上同理设置两个第
二调节部104,从而提高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进行位移调节的稳定性。
85.进一步地,两根导向件106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并传动连接,从而将调距驱动件105的驱动力传递至两根导向件106上,使得两根导向件106同步转动,进而对两处第一调节部103以及两处第二调节部104进行同步驱动,进一步提高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进行位移调节的稳定性。
8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两根导向件106上分别设置有联轴器,调距驱动件105的输出端也设置有传动轮,将两处联轴器以及一处传动轮的外侧安装一根环形皮带进行传动,从而确保两根导向件106的转速与调距驱动件105一致。
87.进一步地,调距驱动件105可作为减速器或是调速装置使用,合理调节两根导向件106的转速,从而提高进行第一承运组件101和第二承运组件102的调距操作时的稳定性。
8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输送平台还包括滑轨107,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支座82的两侧,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底部设置有与滑轨107配合的滑动安装部108,滑动安装部108嵌设在滑轨107上。
89.具体地,通过滑动安装部108与滑轨107的滑动配合连接,确保第一承运组件101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与支座82进行相对运动的流畅性,保证第一承运组件101与第二承运组件102的间距调节能够顺利进行。
9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第一承运组件101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运输部109,第二承运组件102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运输部111,第一运输部109和第二运输部111上分别设置有动力连接运行驱动件113的传送带,适于运输板材。
91.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第一调节部103、第二调节部104分别与第一运输部109、第二运输部111相连,第一运输部109、第二运输部111受调距驱动件105的驱动作用进行位移调节。
92.进一步地,运行驱动件113为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为第一运输部109和第二运输部111的传送带转动提供动力,第一运输部109和第二运输部111上分别设置有传送带,通过运行驱动件113驱动配合传送带从而进行运输板材的操作。
9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承运组件101还包括与第一运输部109并排连接并齐平设置的第一承载部110,和/或第二承运组件102还包括与第二运输部111并排连接并齐平设置的第二承载部112,第一承载部110以及第二承载部112均适于承载板材。
94.具体地,第一承载部110和第二承载部112用于承载板材,为板材提供支撑作用,由于第一运输部109和第二运输部111自身具有一定承载作用,因此第一承载部110和第二承载部112起到辅助承载作用,可安装其中之一或是两者均安装,并保证与第一运输部109和第二运输部111齐平设置,从而提高板材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95.进一步地,第一运输部109和第一承载部110固定连接适于同步运动,第二运输部111和第二承载部112固定连接适于同步运动,第一运输部109、第二运输部111受调距驱动件105的驱动作用进行位移调节时,带动第一承载部110、第二承载部112进行同步位移。
96.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输送平台还包括第三承载部114,设置在支座82上并位于第一承载部110和第二承载部112之间。
97.具体地,在运送弹性板件,如spcb板等材料时,其自身结构存在高弹性,在输送过程中若是第一承载部110和第二承载部112相距较远,容易引起板材中部位置下垂变形,因此在第一承载部110和第二承载部112之间设置第三承载部114,便于对板材中部提供支撑,避免其在输送过程中下垂变型。
9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承载部110、第二承载部112以及第三承载部114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若干滚动托辊115。
99.具体地,沿第二方向,也即板材的运输方向设置有若干滚动托辊115,在第一承载部110、第二承载部112以及第三承载部114与运输板材之间形成滚动运输,提高板材运输的流畅性。
100.实施例2
10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输送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主架体8以及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输送平台100,支座82安装在主架体8上。
102.具体地,自动输送装置作为输送平台100的实施载体,自然具有输送平台100的一切优点,在此不一一赘述。
103.实施例3
10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码垛一体机,包括实施例2提供的自动输送装置。
105.具体地,自动上料码垛一体机作为自动输送装置的实施载体,自然具有自动输送装置的一切优点,在此不一一赘述。
106.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