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式收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9535发布日期:2023-02-04 02:1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擦式收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摩擦式收卷机。


背景技术:

2.收卷机是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机械设备,通常包括摩擦式收卷机和中心收卷机,其中,摩擦式收卷机是通过摩擦辊驱动收卷轴转动,从而将膜材收卷,应用于膜材较厚、卷后料卷较重的场景。采用摩擦式收卷机进行收卷时,通常需要保证收卷轴与摩擦辊保持紧密接触,才能使膜材顺利缠绕到收卷轴上。如公开号为cn214989055u,公开日为2021年12月3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换卷卸卷装置,这种自动换卷卸卷装置包括机架、夹送装置、横切刀装置、收卷辊、收卷电机、两个水平滑轨、第一摆动架、能够驱动第一摆动架绕其轴线上下摆动的第一摆动机构、两个顶压调位装置、第二摆动架、能够驱动第二摆动架绕其轴线前后摆动的第二摆动机构、卸卷架、能够驱动卸卷架绕其轴线上下摆动的第三摆动机构,夹送装置、横切刀装置、收卷电机、两个水平滑轨、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和第三摆动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收卷辊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收卷辊与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夹送装置、横切刀装置、收卷辊沿膜材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两个水平滑轨为前后走向并且左右并排设置在收卷辊的后方,水平滑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第一摆动架设于收卷辊和两个水平滑轨之间,第一摆动架的轴线与收卷辊的轴线相重合,第一摆动架具有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一摆臂,两个第一摆臂分别处在收卷辊的左右两侧,第一摆臂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第一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两个顶压调位装置与两个第一摆臂一一对应,顶压调位装置安装在第一摆臂上并与第一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摆动架的轴线为左右走向,第二摆动架具有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二摆臂,两个第二摆臂分别与相应的水平滑轨上的条形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二摆臂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二安装槽与两个第一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卸卷架的轴线为左右走向并处在水平滑轨的下方,卸卷架具有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三摆臂,两个第三摆臂分别处在相应的水平滑轨的后侧,第三摆臂上端部的前侧面设有第三安装槽,两个第三安装槽分别与相应的水平滑轨后端位置相对应;第二摆动架包括第二支撑轴和两个第二摆臂,第二支撑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第二摆臂的下端部均与第二支撑轴连接;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第二摆臂的中部铰接。这种自动换卷卸卷装置能对膜材进行收卷,并且在工作时,可通过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两个第二摆臂绕第二支撑轴向前或向后摆动,从而使收卷轴与摩擦辊保持紧密接触状态。然而,第二摆臂上端的移动路径为弧形,当卷轴逐渐变大时,第二摆臂将逐渐向外往水平方向倾斜,第二气缸的实际拉力变小,收卷轴容易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式收卷机,这种摩擦式收卷机能
在收卷时,使收卷轴始终与摩擦辊保持紧密接触,保证收卷质量。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摩擦式收卷机,包括机架、夹送装置、横切刀装置、摩擦辊、能够驱动摩擦辊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两条水平滑轨、贴紧装置和卸卷装置,夹送装置、横切刀装置、转动驱动装置、两条水平滑轨、贴紧装置和卸卷装置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摩擦辊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沿左右方向设置;夹送装置、横切刀装置和摩擦辊沿膜材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两条水平滑轨为前后走向并且左右并排设置在摩擦辊的前方;贴紧装置与水平滑轨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沿水平滑轨前后移动;卸卷装置与水平滑轨的前端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紧装置包括两个限位推轴机构,两个限位推轴机构与两条所述水平滑轨一一对应;限位推轴机构包括平移卡位装置和拉紧装置,平移卡位装置包括平移座、设有u型口的卷轴座和第一摆动驱动机构,平移座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卷轴座的后端与平移座铰接,卷轴座的前端与第一摆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铰接,第一摆动驱动机构安装在平移座上;拉紧装置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机架上,平移座与拉紧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6.上述摩擦式收卷机在收卷时,摩擦辊与收卷轴紧密接触,夹送装置将膜材输送到摩擦辊与收卷轴之间,收卷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架设在两条水平滑轨上,两个限位推轴机构中的卷轴座分别处于收卷轴的两端。收卷轴对膜材进行收卷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驱动卷轴座摆动,使卷轴座的前端露出水平滑轨,此时卷轴座的前端能从前方将收卷轴卡住,使收卷轴能够保持与摩擦辊紧密接触的状态;在逐渐收卷的过程中,拉紧装置驱动卷轴座保持后拉状态,收卷轴的半径随着收卷逐渐增大,收卷轴的两端沿水平滑轨逐渐向前移动,并且推动卷轴座逐渐向前移动,此时拉紧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同样被向前带动;当收卷轴完成收卷时,横切刀装置将膜材切断,收卷轴处于水平滑轨的前端,此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驱动卷轴座摆动,使卷轴座的前端下摆、后端上摆,卷轴座不再阻挡收卷轴,并能从后方对收卷轴进行推动,从而使收卷轴与摩擦辊脱离接触,并沿水平滑轨继续移动到卸卷装置处,由卸卷装置对完成收卷的收卷轴进行卸卷;最后拉紧装置将平移卡位装置向后拉动,使平移卡位装置重新回到水平滑轨后端位置处,等待下一次收卷,同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驱动卷轴座摆动,使卷轴座的前端重新上摆。这种摩擦式收卷机在收卷轴进行收卷时,卷轴座的移动方向仅为前后平移,并且拉紧装置对平移座施加的力为水平拉力,能避免拉力变小而导致收卷轴脱离,从而使收卷轴始终与摩擦辊保持紧密接触,有效保证收卷质量
7.上述前后方向根据收卷轴收卷的移动方向而定,收卷轴先经过的位置为后,后经过的位置为前。
8.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摆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摆动杆,第一气缸的下端与所述平移座铰接,摆动杆的后端与平移座铰接,摆动杆的前部与第一气缸的上端铰接,摆动杆的下部前端与所述卷轴座的前端铰接,并且摆动杆与卷轴座的铰接点处于摆动杆与第一气缸铰接点的前方。摆动时,第一气缸伸出或缩回,通过摆动杆带动卷轴座进行摆动,设置摆动杆能增大卷轴座的摆动幅度。
9.优选方案中,所述拉紧装置采用被动式气缸,被动式气缸的缸体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被动式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前方并与所述水平滑轨平行,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平移座固定连接。被动式气缸相当于一个具有导向的压缩弹簧,收卷时,被动式气缸的活塞杆保持缩回的状态,平移座被推动后移时,活塞杆也随之被拉动伸出,同时活塞杆的反作
用力也能使卷轴座始终保持将收卷轴后压的状态;当卷轴座不受到收卷轴的推动后,活塞杆才能重新回到缩回的状态。
10.优选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两条前后走向的导轨,两条导轨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平移座与两条导轨一一对应,平移座上设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导向槽,平移座通过导向槽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导轨上。
11.优选方案中,所述卸卷装置包括能够驱动摆臂摆动的第二摆动驱动机构和两个摆臂,第二摆动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两个摆臂与两条所述水平滑轨一一对应,并且处于水平滑轨的前端;摆臂的下端与机架铰接,摆臂的上端设有与对应水平滑轨相连通的弧形承接块。
12.上述卸卷装置中,当收卷轴完成收卷时,卷轴座处于水平滑轨的前端并与弧形承接块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驱动卷轴座摆动,使卷轴座的前端下摆、后端上摆,卷轴座不再阻挡收卷轴,并能从后方对收卷轴进行推动,从而使收卷轴与摩擦辊脱离接触,收卷轴的两端移动到对应的弧形承接块上;最后,第二摆动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摆臂的上端向下摆动,将收卷轴由上后方向下前方送,方便卸卷并且不会影响后续其他收卷轴的收卷。通常的,卷轴座的u型口与收卷轴端部的形状相匹配;卷轴座向后摆动时,能贴合收卷轴的端部对收卷轴进行推动,无需较大的力就能推动收卷轴继续向后移动,并且在推动后,卷轴座的后端也能配合弧形承接块对收卷轴进行限位,避免收卷轴重新往回移动。这种卸卷装置的限位推轴机构在收卷轴收卷完成后需要卸卷时,能对收卷轴进行推动,使收卷轴顺利移动到弧形承接块后再进行卸卷,有效保证卸卷的进行。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卷轴座的上部前端设有滚轮。通过设置滚轮,当卷轴座的上部后端上摆并推动收卷轴时,滚轮能辅助收卷轴顺利移动到弧形承接块上。
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弧形承接块呈四分之一圆弧状。通常的,弧形承接块的后端与水平滑轨相连通,弧形承接块呈四分之一圆弧状,能保证收卷轴在随摆臂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弧形承接块中。
1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卸卷装置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第一转轴与所述水平滑轨相垂直;两个所述摆臂的下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这种设置能使两个摆臂同步进行摆动。
1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与两个所述摆臂一一对应,第二气缸的缸体后端与所述机架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前端与对应摆臂的上部或中部铰接。第二气缸驱动摆臂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摆臂的上端呈弧形的轨迹向下摆动,使收卷轴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前移动,远离收卷工位,后续的收卷可以立即进行,不会受到影响。
17.优选方案中,所述摩擦式收卷机还包括预换卷装置和控制装置,预换卷装置包括预换卷装置包括收卷轴固定机构、起吊机构和横切刀检测机构,收卷轴固定机构包括能够驱动支撑臂摆动的第三摆动驱动机构、两个支撑臂和两个顶轴夹轴机构,第三摆动驱动机构、起吊机构和横切刀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两个支撑臂的上端面设有放置槽,两个支撑臂的下端分别与机架铰接,两个顶轴夹轴机构与两个支撑臂一一对应,顶轴夹轴机构安装在支撑臂上并与放置槽的位置相对应;横切刀检测机构的检测端与所述横切刀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横切刀检测机构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夹
送装置、横切刀装置、转动驱动装置、贴紧装置、卸卷装置、横切刀检测机构、起吊机构、第三摆动驱动机构和顶轴夹轴机构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18.上述预换卷装置中,横切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横切刀是否完成膜材的切断工作。当旧收卷轴与摩擦辊紧密接触进行收卷时时,起吊机构将待收卷的新收卷轴吊起并转移到支撑臂的上方,随后再将新收卷轴下放,使新收卷轴的两端分别处于放置槽中,此时顶轴夹轴机构将新收卷轴的两端顶起,使新收卷轴不会与摩擦辊接触;旧收卷轴收卷完成,横切刀装置对膜材进行切断后,横切刀检测机构在检测到横切刀装置完成切断工作并发送信号到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控制顶轴夹轴机构动作,使顶轴夹轴机构不再将新收卷轴顶起并从放置槽的开口处向新收卷轴压下,从而配合放置槽的槽壁共同将新收卷轴夹紧,使新收卷轴通过膜材与摩擦辊贴紧;随后第三摆动驱动机构驱动支撑臂摆动,将新收卷轴从摩擦辊的上方沿摩擦辊的外周向下移动,直至放到摩擦式收卷机的水平滑轨上,新收卷轴由摩擦式收卷机的贴紧装置进行限位,顶轴夹轴机构将新收卷轴松开;当新收卷轴收卷一定厚度,新收卷轴的端部脱离放置槽后,第三摆动驱动机构重新驱动支撑臂上摆,使支撑臂重新回到放置槽开口朝上的状态,此时起吊机构能将新的待收卷收卷轴放置到放置槽中,依次循环。这种预换卷装置能提前将待收卷的新收卷轴送到预备位置,并在旧收卷轴进行膜材切断后,就及时将新收卷轴放下,使新收卷轴能进行收卷,同时设置起吊装置使新收卷轴在放置时无需人工操作。
1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横切刀装置包括刀片和能够驱动刀片平移的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刀片安装在无杆气缸的滑块上;所述横切刀检测机构采用第一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上,第一接近开关的感应端对准无杆气缸的端部,第一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切割膜材时,刀片在无杆气缸的带动下平移,当刀片平移到无杆气缸的端部时,第一接近开关感应到刀片并进行响应,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
2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摆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转轴、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下端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两端连接;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伺服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主动齿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并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需要支撑臂摆动时,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带动两个支撑臂同步摆动。
21.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摆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接近开关、第三接近开关、第一检测体和第二检测体,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检测体和第二检测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第一检测体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第二检测体与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第一检测体、第二转轴轴线之间的垂直线与第二检测体、第二转轴轴线之间的垂直线成90
°
。当支撑臂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检测体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二检测体与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端位置错开;当支撑臂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检测体与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一检测体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端位置错开;通过这种设置,当支撑臂进行摆动时,
控制装置能通过第二接近开关或第三接近开关是否检测到对应的检测体,判断支撑臂是否摆动到位,从而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即在支撑臂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当第三接近开关检测到第二检测体时,代表此时支撑臂已经处于水平状态,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在支撑臂向上摆动的过程中,当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到第一检测体时,代表此时支撑臂已经处于竖直状态,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
22.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从动齿轮为四分之一齿轮。
2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两个所述顶轴夹轴机构均包括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和下压摆动块,第三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上并且呈上下走向,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从下方伸出到所述放置槽中;第四气缸的缸体与支撑臂铰接,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下压摆动块的前端或后端铰接,下压摆动块的下部后端或下部前端与支撑臂铰接,并且下压摆动块与放置槽的位置相对应。需要新收卷轴不与摩擦辊接触时,两个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到放置槽中,将新收卷轴的两端顶起;需要将新收卷轴压下时,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缩回,使新收卷轴的两端与放置槽的底部接触,同时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驱动下压摆动块摆动,将放置槽的开口覆盖,并将新收卷轴压紧在放置槽的底部,使支撑臂摆动时,新收卷轴能始终保持与摩擦辊紧密接触的状态,不会对收卷造成影响。
24.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臂上设有气缸安装腔,气缸安装腔通过一上下走向的导向通孔与所述放置槽连通,第三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气缸安装腔中,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导向通孔伸入到放置槽中。
25.控制装置通常采用微电脑控制器,也可以采用pid控制器、单片机、plc控制器及其周边电路等。转动驱动装置通常采用电机。起吊机构可以采用常见的起吊机,起吊机的移动方向为前后方向。
26.优选方案中,所述夹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夹送辊组和多个导引辊,夹送辊组包括两个辊面相切的夹送辊,夹送辊和导引辊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摩擦式收卷机能在收卷时,使收卷轴始终与摩擦辊保持紧密接触,保证收卷质量。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擦式收卷机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贴紧装置和卸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卷轴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卷轴固定机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3.如图1-4所示的一种摩擦式收卷机,包括机架1、夹送装置2、横切刀装置3、摩擦辊4、能够驱动摩擦辊4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图中看不见)、两条水平滑轨5、贴紧装置6和卸卷装置7,夹送装置2、横切刀装置3、转动驱动装置、两条水平滑轨5、贴紧装置6和卸卷装置7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摩擦辊4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并沿左右方向设置;夹送装置2、横切刀装置3和摩擦辊4沿膜材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两条水平滑轨5为前后走向并且左右并排设置
在摩擦辊4的前方;贴紧装置6与水平滑轨5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沿水平滑轨5前后移动;卸卷装置7与水平滑轨5的前端位置相对应;贴紧装置6包括两个限位推轴机构601,两个限位推轴机构601与两条水平滑轨5一一对应;限位推轴机构601包括平移卡位装置6011和拉紧装置6012,平移卡位装置6011包括平移座60111、设有u型口的卷轴座60112和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平移座60111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卷轴座60112的后端与平移座60111铰接,卷轴座60112的前端与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的动力输出端铰接,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安装在平移座60111上;拉紧装置6012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平移座60111与拉紧装置6012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34.上述摩擦式收卷机在收卷时,摩擦辊4与收卷轴8紧密接触,夹送装置2将膜材输送到摩擦辊4与收卷轴8之间,收卷轴8的左右两端分别架设在两条水平滑轨5上,两个限位推轴机构601中的卷轴座60112分别处于收卷轴8的两端。收卷轴8对膜材进行收卷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驱动卷轴座60112摆动,使卷轴座60112的前端露出水平滑轨5,此时卷轴座60112的前端能从前方将收卷轴8卡住,使收卷轴8能够保持与摩擦辊4紧密接触的状态;在逐渐收卷的过程中,拉紧装置6012驱动卷轴座60112保持后拉状态,收卷轴8的半径随着收卷逐渐增大,收卷轴8的两端沿水平滑轨5逐渐向前移动,并且推动卷轴座60112逐渐向前移动,此时拉紧装置6012的动力输出端同样被向前带动;当收卷轴8完成收卷时,横切刀装置3将膜材切断,收卷轴8处于水平滑轨5的前端,此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驱动卷轴座60112摆动,使卷轴座60112的前端下摆、后端上摆,卷轴座60112不再阻挡收卷轴8,并能从后方对收卷轴8进行推动,从而使收卷轴8与摩擦辊4脱离接触,并沿水平滑轨5继续移动到卸卷装置7处,由卸卷装置7对完成收卷的收卷轴8进行卸卷;最后拉紧装置6012将平移卡位装置6011向后拉动,使平移卡位装置6011重新回到水平滑轨5后端位置处,等待下一次收卷,同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驱动卷轴座60112摆动,使卷轴座60112的前端重新上摆。这种摩擦式收卷机在收卷轴8进行收卷时,卷轴座60112的移动方向仅为前后平移,并且拉紧装置6012对平移座60111施加的力为水平拉力,能避免拉力变小而导致收卷轴8脱离,从而使收卷轴8始终与摩擦辊4保持紧密接触,有效保证收卷质量
35.上述前后方向根据收卷轴8收卷的移动方向而定,收卷轴8先经过的位置为后,后经过的位置为前。
36.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包括第一气缸601131和摆动杆601132,第一气缸601131的下端与平移座60111铰接,摆动杆601132的后端与平移座60111铰接,摆动杆601132的前部与第一气缸601131的上端铰接,摆动杆601132的下部前端与卷轴座60112的前端铰接,并且摆动杆601132与卷轴座60112的铰接点处于摆动杆601132与第一气缸601131铰接点的前方。摆动时,第一气缸601131伸出或缩回,通过摆动杆601132带动卷轴座60112进行摆动,设置摆动杆601132能增大卷轴座60112的摆动幅度。
37.拉紧装置6012采用被动式气缸,被动式气缸的缸体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被动式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前方并与水平滑轨5平行,活塞杆的前端与平移座60111固定连接。被动式气缸相当于一个具有导向的压缩弹簧,收卷时,被动式气缸的活塞杆保持缩回的状态,平移座60111被推动后移时,活塞杆也随之被拉动伸出,同时活塞杆的反作用力也能使卷轴座60112始终保持将收卷轴8后压的状态;当卷轴座60112不受到收卷轴8的推动后,活塞杆才能重新回到缩回的状态。
38.机架1上还设有两条前后走向的导轨101,两条导轨101相互平行,两个平移座60111与两条导轨101一一对应,平移座60111上设有与导轨101相匹配的导向槽,平移座60111通过导向槽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导轨101上。
39.卸卷装置7包括能够驱动摆臂702摆动的第二摆动驱动机构701和两个摆臂702,第二摆动驱动机构701安装在机架1上;两个摆臂702与两条水平滑轨5一一对应,并且处于水平滑轨5的前端;摆臂702的下端与机架1铰接,摆臂702的上端设有与对应水平滑轨5相连通的弧形承接块7021。
40.上述卸卷装置7中,当收卷轴8完成收卷时,卷轴座60112处于水平滑轨5的前端并与弧形承接块7021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一摆动驱动机构60113驱动卷轴座60112摆动,使卷轴座60112的前端下摆、后端上摆,卷轴座60112不再阻挡收卷轴8,并能从后方对收卷轴8进行推动,从而使收卷轴8与摩擦辊4脱离接触,收卷轴8的两端移动到对应的弧形承接块7021上;最后,第二摆动驱动机构701通过驱动摆臂702的上端向下摆动,将收卷轴8由上后方向下前方送,方便卸卷并且不会影响后续其他收卷轴8的收卷。卷轴座60112的u型口与收卷轴8端部的形状相匹配;卷轴座60112向后摆动时,能贴合收卷轴8的端部对收卷轴8进行推动,无需较大的力就能推动收卷轴8继续向后移动,并且在推动后,卷轴座60112的后端也能配合弧形承接块7021对收卷轴8进行限位,避免收卷轴8重新往回移动。这种卸卷装置7的限位推轴机构601在收卷轴8收卷完成后需要卸卷时,能对收卷轴8进行推动,使收卷轴8顺利移动到弧形承接块7021后再进行卸卷,有效保证卸卷的进行。
41.卷轴座60112的上部前端设有滚轮601121。通过设置滚轮601121,当卷轴座60112的上部后端上摆并推动收卷轴8时,滚轮601121能辅助收卷轴8顺利移动到弧形承接块7021上。
42.弧形承接块7021呈四分之一圆弧状。弧形承接块7021的后端与水平滑轨5相连通,弧形承接块7021呈四分之一圆弧状,能保证收卷轴8在随摆臂702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弧形承接块7021中。
43.卸卷装置7还包括第一转轴703,第一转轴703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第一转轴703与水平滑轨5相垂直;两个摆臂702的下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703的两端。通过这种设置能使两个摆臂702同步进行摆动。
44.第二摆动驱动机构701包括两个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与两个摆臂702一一对应,第二气缸的缸体后端与机架1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前端与对应摆臂702的中部铰接。第二气缸驱动摆臂702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摆臂702的上端呈弧形的轨迹向下摆动,使收卷轴8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前移动,远离收卷工位,后续的收卷可以立即进行,不会受到影响。
45.摩擦式收卷机还包括预换卷装置9和控制装置(图中看不见),预换卷装置9包括预换卷装置包括收卷轴固定机构901、起吊机构902和横切刀检测机构(图中看不见),收卷轴固定机构901包括能够驱动支撑臂9012摆动的第三摆动驱动机构9011、两个支撑臂9012和两个顶轴夹轴机构9013,第三摆动驱动机构9011、起吊机构902和横切刀检测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两个支撑臂9012的上端面设有放置槽90121,两个支撑臂9012的下端分别与机架1铰接,两个顶轴夹轴机构9013与两个支撑臂9012一一对应,顶轴夹轴机构9013安装在支撑臂9012上并与放置槽90121的位置相对应;横切刀检测机构的检测端与横切刀装置3的位置相
对应;横切刀检测机构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夹送装置2、横切刀装置3、转动驱动装置、贴紧装置6、卸卷装置7、横切刀检测机构、起吊机构902、第三摆动驱动机构9011和顶轴夹轴机构9013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46.上述预换卷装置中,横切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横切刀是否完成膜材的切断工作。当旧收卷轴8与摩擦辊4紧密接触进行收卷时时,起吊机构902将待收卷的新收卷轴8吊起并转移到支撑臂9012的上方,随后再将新收卷轴8下放,使新收卷轴8的两端分别处于放置槽90121中,此时顶轴夹轴机构9013将新收卷轴8的两端顶起,使新收卷轴8不会与摩擦辊4接触;旧收卷轴8收卷完成,横切刀装置3对膜材进行切断后,横切刀检测机构在检测到横切刀装置3完成切断工作并发送信号到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控制顶轴夹轴机构9013动作,使顶轴夹轴机构9013不再将新收卷轴8顶起并从放置槽90121的开口处向新收卷轴8压下,从而配合放置槽90121的槽壁共同将新收卷轴8夹紧,使新收卷轴8通过膜材与摩擦辊4贴紧;随后第三摆动驱动机构9011驱动支撑臂9012摆动,将新收卷轴8从摩擦辊4的上方沿摩擦辊4的外周向下移动,直至放到摩擦式收卷机的水平滑轨5上,新收卷轴8由摩擦式收卷机的贴紧装置6进行限位,顶轴夹轴机构9013将新收卷轴8松开;当新收卷轴8收卷一定厚度,新收卷轴8的端部脱离放置槽90121后,第三摆动驱动机构9011重新驱动支撑臂9012上摆,使支撑臂9012重新回到放置槽90121开口朝上的状态,此时起吊机构902能将新的待收卷收卷轴8放置到放置槽90121中,依次循环。这种预换卷装置能提前将待收卷的新收卷轴8送到预备位置,并在旧收卷轴8进行膜材切断后,就及时将新收卷轴8放下,使新收卷轴8能进行收卷,同时设置起吊装置使新收卷轴8在放置时无需人工操作。
47.横切刀装置3包括刀片301和能够驱动刀片301平移的无杆气缸302,无杆气缸302的缸体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刀片301安装在无杆气缸302的滑块上;横切刀检测机构采用第一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接近开关的感应端对准无杆气缸302的端部,第一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切割膜材时,刀片301在无杆气缸302的带动下平移,当刀片301平移到无杆气缸302的端部时,第一接近开关感应到刀片301并进行响应,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
48.第三摆动驱动机构9011包括第二转轴90111、伺服电机(图中看不见)、主动齿轮90112和从动齿轮90113,第二转轴90111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支撑臂9012的下端分别与第二转轴90111的两端连接;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架1上,伺服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主动齿轮90112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90113安装在第二转轴90111上,并且从动齿轮90113与主动齿轮90112相啮合。需要支撑臂9012摆动时,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主动齿轮90112驱动从动齿轮90113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90111带动两个支撑臂9012同步摆动。
49.第三摆动驱动机构9011还包括第二接近开关90114、第三接近开关90115、第一检测体90116和第二检测体,第二接近开关90114和第三接近开关90115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接近开关90114和第三接近开关90115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检测体90116和第二检测体分别安装在第二转轴90111上,第一检测体90116与第二接近开关90114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第二检测体与第三接近开关90115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第一检测体90116、第二转轴90111轴线之间的垂直线与第二检测体、第二转轴90111轴线之间的垂直线成90
°
。当支撑臂9012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检测体90116与第二接近开
关90114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二检测体与第三接近开关90115的检测端位置错开;当支撑臂9012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检测体与第三接近开关90115的检测端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一检测体90116与第二接近开关90114的检测端位置错开;通过这种设置,当支撑臂9012进行摆动时,控制装置能通过第二接近开关90114或第三接近开关90115是否检测到对应的检测体,判断支撑臂9012是否摆动到位,从而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即在支撑臂9012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当第三接近开关90115检测到第二检测体时,代表此时支撑臂9012已经处于水平状态,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在支撑臂9012向上摆动的过程中,当第二接近开关90114检测到第一检测体90116时,代表此时支撑臂9012已经处于竖直状态,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
50.从动齿轮90113为四分之一齿轮。
51.两个顶轴夹轴机构9013均包括第三气缸90131、第四气缸90132和下压摆动块90133,第三气缸90131安装在支撑臂9012上并且呈上下走向,第三气缸90131的活塞杆从下方伸出到放置槽90121中;第四气缸90132的缸体与支撑臂9012铰接,第四气缸90132的活塞杆与下压摆动块90133的后端铰接,下压摆动块90133的下部前端与支撑臂9012铰接,并且下压摆动块90133与放置槽90121的位置相对应。需要新收卷轴8不与摩擦辊4接触时,两个第三气缸90131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到放置槽90121中,将新收卷轴8的两端顶起;需要将新收卷轴8压下时,第三气缸90131的活塞杆向下缩回,使新收卷轴8的两端与放置槽90121的底部接触,同时第四气缸90132的活塞杆伸出,驱动下压摆动块90133摆动,将放置槽90121的开口覆盖,并将新收卷轴8压紧在放置槽90121的底部,使支撑臂9012摆动时,新收卷轴8能始终保持与摩擦辊4紧密接触的状态,不会对收卷造成影响。
52.支撑臂9012上设有气缸安装腔90122,气缸安装腔90122通过一上下走向的导向通孔与放置槽90121连通,第三气缸90131的缸体安装在气缸安装腔90122中,第三气缸90131的活塞杆穿过导向通孔伸入到放置槽90121中。
53.控制装置采用微电脑控制器。起吊机构902采用常见的起吊机,起吊机的移动方向为前后方向。
54.夹送装置2包括多个夹送辊组和多个导引辊,夹送辊组包括两个辊面相切的夹送辊,夹送辊和导引辊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