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片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2.现有申请号为201710879180.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硅片生产用炉体自动上下料机构,属于硅片生产自动化设备,包括炉体本体,炉体本体连接设备框架,设备框架上依次设置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上料机构与水平面设置小于10
°
的倾角,设备框架上设置机械手,用于抓取移载硅片,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和机械手均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机械自动化设备替代现有的人工取片,利用设备自动化减少人工作业量及作业强度,作业员可同时兼顾其他设备进行作业,降低了人员数量及人员成本,消除人工作业失误造成的破片率高的损失,亦可避免手动作业造成的硅片污染
3.但是上述机构中采用的机械手结构来对硅片上料,一次只能抓起一个硅片,在流水线上,需要处理的硅片非常之多,一个一个将硅片放入到传送装置上产生的时间效率不会太高,减少生产的效率。
4.因此,发明一种硅片自动上料机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片自动上料机构,通过伺服电机一通过皮带轮带动电动伸缩杆一做椭圆循环移动,电动伸缩杆一则推动吸盘,吸附硅片,在将硅片移动放置在传动带上,将硅片送入指定的装置进行加工,使得硅片的活动轨迹固定呈一条直线,以解决机器手一片一片的将硅片放置到传输装置上,当硅片数量过多时,会出现上料效率低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体、置物箱和硅片,所述机体内部开设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外壁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轮设置有两个位于机体左右两侧,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外壁固定安装有橡胶连接快,所述橡胶连接快安装有十个,每个橡胶连接快之间的间距设置为30厘米,上下所述橡胶连接快不相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橡胶连接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上下所述滑块不相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外壁固定安装有吸盘。
7.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电动伸缩杆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外壁活动连接有吸盘。
8.优选的,所述滑块左右两侧内壁都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底部固定安装在机体内壁上,所述导轨设置为椭圆形,所述机体在内部开设有下空腔。
9.优选的,所述下空腔右侧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输出
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一,所述传动轮一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机体内壁左右两侧。
10.优选的,所述传动轮一外壁转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轮一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机体内壁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二,所述传动轮二安装于两个传动轮一之间。
11.优选的,所述传动轮一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机体在左侧底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放置有置物箱,所述置物箱内放置有硅片,所述机体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伺服电机一通过皮带轮带动电动伸缩杆一做椭圆循环移动,电动伸缩杆一则推动吸盘,吸附硅片,在将硅片移动放置在传动带上,将硅片送入指定的装置进行加工,使得硅片的活动轨迹固定呈一条直线,减少硅片碎片的风险,
13.通过外壳内壁固定安装的电动伸缩杆二伸缩使得橡胶块能够上下移动,而橡胶块是用于堵住吸盘上的圆孔的,当吸盘要吸附硅片时,电动伸缩杆二推动橡胶块堵住吸盘上的圆孔,当硅片移动到传动带上方,电动伸缩杆一将其推送至贴近传动带时,电动伸缩杆二收起来,使得硅片放置到传动带上,自动化传输。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件左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区域的放大图。
19.图中:机体1、上空腔2、伺服电机3、皮带轮4、皮带5、橡胶连接快6、联动杆7、滑块8、电动伸缩杆一9、外壳10、电动伸缩杆二11、推板12、橡胶块13、吸盘14、导轨15、下空腔16、伺服电机17、传动轮一18、传动轮二 19、传动带20、转轴21、轴承22、进料口23、置物箱24、硅片25、支撑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硅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体1、置物箱24和硅片25,机体1用于固定与安装装置内的机械部件,机体1内部开设有上空腔2,用于放置与固定安装其他的工作部件,上空腔2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3,伺服电机一3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4,皮带轮4外壁转动连接有皮带5,皮带轮4设置有两个,位于机体1左右两侧,两个皮带轮4之间通过皮带5传动连接,皮带5外壁固定安装有橡胶连接快6,橡胶连接快6安装有十个,每个橡胶连接快6之间的间距设置为30厘米,上下所述橡胶连接快 6不相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联动杆7,联动杆7远离橡胶连接快6的一侧固定固定安装有滑块8,上下滑块8不相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一9,电动伸缩杆一9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外壳10,外壳10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 11,电动伸缩杆二11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板12,推板12远离电动伸缩杆二11 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块13,橡胶块13外壁活动连接有吸盘14,外壳10外壁固定安装有吸盘14,机体1在左侧底部开设有进料口23,进料口23下方放
置有置物箱24,置物箱24内放置有硅片25;
22.伺服电机一3带动皮带轮4转动使得两个皮带轮4上的皮带5开始转动,从而将橡胶连接快6带动转动,这就让通过联动杆7和滑块8连接橡胶连接快6 的电动伸缩杆一9转动,这时电动伸缩杆一9伸长将吸盘14推送到进料口23 下方的置物箱24内,将的硅片25取出,在吸盘14吸附硅片25时,外壳10内壁顶部固定安装的电动伸缩杆二11推动推板12,将推板12上的橡胶块13堵住吸盘14上的圆孔,使得吸盘14内达到一个类似真空的状态得以将硅片25吸附起来,从而将硅片送入到指定位置。
23.进一步地,滑块8左右两侧内壁都滑动连接有导轨15,导轨15底部固定安装在机体1内壁上,导轨15设置为椭圆形,机体1在内部开设有下空腔16,导轨15用于固定与支撑电动伸缩杆一9,使得其有足够的支撑支撑住其他的工作部件,下空腔16用于放置与固定安装其他的工作部件;
24.进一步地,下空腔16右侧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17,伺服电机二 17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一18,传动轮一18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机体1 内壁左右两侧,传动轮一18外壁转动连接有传动带20,传动轮一18之间通过传动带20传动连接,机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二19,传动轮二19安装于两个传动轮一18之间,传动轮一18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22,伺服电机二17带动传动轮一18,从而使得传动轮一18上的传动带20转动起了,传动轮二19支撑传动带20的中段位置使得传动带20不会被物体压的凹陷下去,转轴21用于支撑传动轮一18使得传动轮一18得到支撑,同时转轴21外壁连接了轴承22,使得传动轮一18在支撑的同时能够转动,机体1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6,支撑杆26用于支撑机体1;
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置物箱24和硅片25放置到进料口23下方,启动伺服电机一3,使得伺服电机一3带动皮带轮4转动从而让两个皮带轮4上的皮带5开始转动,从而将橡胶连接快6带动转动,这就让通过联动杆7和滑块8连接橡胶连接快6的电动伸缩杆一9转动,这时电动伸缩杆一9伸长将吸盘14推送到进料口23下方的置物箱24内,将的硅片25 取出,将硅片25带动到传动带20的上方,电动伸缩杆一9将其推送至贴近传动带20时,电动伸缩杆二11收起来,使得硅片25放置到传动带20上,传输到其他的加工装置中。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