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礼品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礼品包装盒。
背景技术:2.包装盒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纸盒,铁盒,木盒,布盒,皮盒,亚克力盒,瓦楞包装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月饼盒、茶叶盒、文具盒等,人们在选购商品的时候,除了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也会重视产品的外部包装,包装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最终购买选择,好的包装能够吸引顾客眼球,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及市场竞争力,礼品盒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精美造型和装潢来宣传美化商品,是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重要手段之一。
3.在购买礼品时商家常常会配送一些赠品,会用礼品盒来进行包装,以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由于礼品盒大多只有一个用来存放礼品的空间,导致赠品需要单独包装,使消费者携带时不方便,如将不同大小的礼品和赠品同时放置在同一储存空间内,又会导致物品堆放散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礼品包装盒。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礼品包装盒,具备了增加存储空间且可分类摆放的优点,解决了由于礼品盒大多只有一个用来存放礼品的空间,导致赠品需要单独包装,使消费者携带时不方便,如将不同大小的礼品和赠品同时放置在同一储存空间内,又会导致物品堆放散乱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礼品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放置室,所述包装盒本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二放置室,所述第二放置室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抽屉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销,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包装盒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盖。
6.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室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滑槽内腔的一端与密封板和抽屉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一限位槽内腔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包装盒本体的顶部延伸至第二限位槽的内腔且与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室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贯穿密封板并延伸至定位孔的内腔。
10.优选的,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提手,所述第一放置室内腔
的四周设置有海绵垫。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放置室和抽屉,起到了用于放置礼品和赠品,能够将礼品和赠品放置于一个包装盒内,使消费者携带方便的效果,通过设置隔板,起到了能够将抽屉内腔存放的物品摆放有序,不会混乱的效果,通过设置密封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定位销和复位弹簧,其中拉动两个第一滑块向第一滑槽的中间运动,第一滑块带动定位销向第一滑槽的内腔运动,复位弹簧受两个第一滑块的挤压会发生形变,复位弹簧的复位弹力推动两个第一滑块带动定位销向密封板的外部运动,从而起到了密封板能够封闭和固定抽屉的效果,避免抽屉从第二放置室的内腔滑出掉落,导致抽屉内腔的物品掉落摔坏,通过设置密封盖,起到了能够对第一放置室进行密封的效果,解决了由于礼品盒大多只有一个用来存放礼品的空间,导致赠品需要单独包装,使消费者携带时不方便,如将不同大小的礼品和赠品同时放置在同一储存空间内,又会导致物品堆放散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本体和密封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抽屉和密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包装盒本体;2、第一放置室;3、第二放置室;4、抽屉;5、隔板;6、密封板;7、第一滑槽;8、第一滑块;9、定位销;10、复位弹簧;11、密封盖;12、第二滑槽;13、第二滑块;14、第一限位槽;15、限位块;16、第二限位槽;17、定位孔;18、提手;19、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本体1、第一放置室2、第二放置室3、抽屉4、隔板5、密封板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8、定位销9、复位弹簧10、密封盖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13、第一限位槽14、限位块15、第二限位槽16、定位孔17、提手18和海绵垫1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1.请参阅图1-5,一种礼品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1,包装盒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放置室2,包装盒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第二放置室3,第二放置室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抽屉4,抽屉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5,抽屉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密封板6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两个第一滑块8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销9,两个第一滑块8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包装盒本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盖11,通过设置第一放置室2和抽屉4,起到了用于放置礼品和赠品,能
够将礼品和赠品放置于一个包装盒内,使消费者携带方便的效果,通过设置隔板5,起到了能够将抽屉4内腔存放的物品摆放有序,不会混乱的效果,通过设置密封板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8、定位销9和复位弹簧10,其中拉动两个第一滑块8向第一滑槽7的中间运动,第一滑块8带动定位销9向第一滑槽7的内腔运动,复位弹簧10受两个第一滑块8的挤压会发生形变,复位弹簧10的复位弹力推动两个第一滑块8带动定位销9向密封板6的外部运动,从而起到了密封板6能够封闭和固定抽屉4的效果,避免抽屉4从第二放置室3的内腔滑出掉落,导致抽屉4内腔的物品掉落摔坏,通过设置密封盖11,起到了能够对第一放置室2进行密封的效果,解决了由于礼品盒大多只有一个用来存放礼品的空间,导致赠品需要单独包装,使消费者携带时不方便,如将不同大小的礼品和赠品同时放置在同一储存空间内,又会导致物品堆放散乱的问题。
22.具体的,第二放置室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第二滑块13远离第二滑槽12内腔的一端与密封板6和抽屉4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滑槽12和第二滑块13的配合,起到了方便将抽屉4拉出的效果,从而方便存放物品。
23.具体的,第一滑槽7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第一限位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远离第一限位槽14内腔的一端与第一滑块8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限位槽14和限位块15的配合,起到了对第一滑块8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的效果,避免第一滑块8在运动时位置发生偏移。
24.具体的,密封盖1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6,包装盒本体1的顶部延伸至第二限位槽16的内腔且与第二限位槽16的内腔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16,用于配合密封盖11对第一放置室2的内腔进行密封。
25.具体的,第二放置室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17,定位销9贯穿密封板6并延伸至定位孔17的内腔,通过设置定位孔17,用于配合定位销9对密封板6进行固定。
26.具体的,包装盒本体1的两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提手18,第一放置室2内腔的四周设置有海绵垫19,通过设置提手18,用于拎取包装盒本体1,从而方便消费者携带,通过设置海绵垫19,用于对第一放置室2内腔存放的物品进行防护,避免物品与第一放置室2的内壁发生碰撞,导致受损的情况发生。
27.使用时,首先推动提手18,将提手18推动至包装盒本体1的背面,将密封盖11从包装盒本体1的顶部取下,然后将较大的物品放置于第一放置室2的内腔,然后将密封盖11盖在包装盒本体1的顶部,使包装盒本体1的顶部完全延伸至第二限位槽16的内腔,以此完成对第一放置室2的密封,接着捏动两个第一滑块8,使其向第一滑槽7的中间位移,第一滑块8向中间位移时对复位弹簧10造成挤压,使复位弹簧10受挤压发生形变,第一滑块8向第一滑槽7中间位移的同时带动定位销9向第一滑槽7的内腔位移,使定位销9从定位孔17的内腔脱离,以此完成对密封板6的解锁,接着向第二放置室3的外部拉动密封板6,密封板6带动抽屉4通过第二滑块13和第一限位槽14的配合向第二放置室3的外部运动,然后将较小物品放置于抽屉4的内腔,隔板5可用于对物品进行分类存放,使抽屉4内腔的物品摆放有序,放置完成后,向中间捏动两个第一滑块8,然后推动密封板6向第二放置室3的内腔运动,密封板6带动抽屉4向第二放置室3的内腔运动,当抽屉4完全延伸至第二放置室3的内腔,定位销9到达定位孔17的位置时,松开两个第一滑块8,复位弹簧10的复位弹力推动两个第一滑块8向第
一滑槽7的两侧位移,第一滑块8带动定位销9向密封板6的外部运动至定位孔17的内腔,从而完成对密封板6的固定,实现了密封板6对抽屉4的密封和固定,以此完成了对礼品和赠品的存储,解决了由于礼品盒大多只有一个用来存放礼品的空间,导致赠品需要单独包装,使消费者携带时不方便,如将不同大小的礼品和赠品同时放置在同一储存空间内,又会导致物品堆放散乱的问题。
28.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