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控制设备用安装连接设备。
背景技术:2.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电力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先进行安装,由于部分电力设备占用空间大,有的需要预埋,有的需要架空,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借助到辅助安装设备;
3.申请号为202221233658.3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设备安装设备,通过下侧同步轮的转动,带动齿轮皮带传动,带动接地升降台向上运动,继而带动电力设备向上运动至实际所需高度,以达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力设备高度的目的;
4.该装置使用时,当放置在接地升降台上的电力设备较重时,只依靠滑套与接地升降台连接处的焊接固定,其接地升降台与滑套连接的面积大小有限,且没有其他的固定方式,导致接地升降台承受不住该电力设备的重量;
5.同时接地升降台上表面设置四块防滑垫来防止电力设备滑落,其防滑垫不能将一个光滑的电力设备固定好,在拖动电力设备或升降电力设备时,电力设备会发生晃动甚至掉落;
6.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电力控制设备用安装连接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放置在接地升降台上的电力设备较重时,只依靠滑套与接地升降台连接处的焊接固定,其接地升降台与滑套连接的面积大小有限,且没有其他的固定方式,导致接地升降台承受不住该电力设备的重量以及接地升降台上表面设置四块防滑垫来防止电力设备滑落,其防滑垫不能将一个光滑的电力设备固定好,在拖动电力设备或升降电力设备时,电力设备会发生晃动甚至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控制设备用安装连接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放置在接地升降台上的电力设备较重时,只依靠滑套与接地升降台连接处的焊接固定,其接地升降台与滑套连接的面积大小有限,且没有其他的固定方式,导致接地升降台承受不住该电力设备的重量以及接地升降台上表面设置四块防滑垫来防止电力设备滑落,其防滑垫不能将一个光滑的电力设备固定好,在拖动电力设备或升降电力设备时,电力设备会发生晃动甚至掉落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控制设备用安装连接设备,包括底板、升降板和工作台,底板的底部四角分别铰接有四个万向轮;
9.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块升降板,两块升降板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工作台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的两块升降板呈轴对称设置,升降板通过螺丝与底板固定。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螺纹杆一,所述升降板上端面设置固定安
装有电机,所述螺纹杆一的顶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呈凹型设计,所述垫板的左右两侧与两个升降板的底部相连。
12.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二,两个所述螺纹杆二与两个所述升降板内的螺纹杆一相啮合。
13.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工作台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固定块与移动块呈对向设置,所述移动块底部可移动至固定块内部。
14.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右侧端面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一个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一个楔形块,所述移动块底部开设有梯形开口,所述移动块底部嵌入嵌合槽的内部与所述楔形块与梯形开口相啮合。
15.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底部与垫板的凹槽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合拢时与所述伸缩架的上表面处的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种电力控制设备用安装连接设备,通过设置万向轮将装置推至工作的位置,到达工作位置后,当电力设备较重时,下方的万向轮不足以承受其升降的压力时,可将底板下方的万向轮转动收入底板内,此时万向轮侧边与底板底部面齐平,使电力设备在升降时不会晃动,更加稳固,同时升降板底部依靠螺丝固定在底板的左右两侧,通过两个升降板内侧的工作台上放置电力设备,利用两个升降板将工作台上下移动,将电力设备升降至工作部位。
18.2、其次,该种电力控制设备用安装连接设备,通过设置工作台上表面左侧设置固定块与工作台上表面右侧设置移动块,固定块和移动块相对,移动块的底部活动安装在固定块的底部,移动块可向固定块方向移动,夹紧电力设备,防止电力设备出现晃动、掉落等现象。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与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台固定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二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底板1、升降板2、螺丝201、工作台3、固定块301、移动块302、转动装置303、楔形块304、梯形开口305、减震板306、嵌合槽307、螺纹杆一4、螺纹杆二5、伸缩杆6、垫板7、电机8、万向轮9。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27.实施例1:一种电力控制设备用安装连接设备,包括底板1、升降板2和工作台3,底
板1的底部四角分别铰接有四个万向轮9;
28.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块升降板2,两块升降板2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工作台3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的两块升降板2呈轴对称设置,升降板2通过螺丝201与底板1固定;
29.利用万向轮9将装置推至工作的位置,到达工作位置后,当电力设备较重时,下方的万向轮9不足以承受其升降的压力时,可将底板1下方的万向轮9转动收入底板内,此时万向轮9侧边与底板底部面齐平,使电力设备在升降时不会晃动,更加稳固;
30.同时升降板2底部依靠螺丝201固定在底板的左右两侧,通过两个升降板2内侧的工作台3上放置电力设备,利用两个升降板2将工作台3上下移动,将电力设备升降至工作部位。
31.实施例2:参考说明书附图2-6可得知,实施例2与实施1的不同在于:
32.升降板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螺纹杆一4,升降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8,螺纹杆一4的顶部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3.利用升降板2上端的电机8带动其升降板2内部的螺纹杆一4旋转,通过螺纹杆一4的旋转,带动工作台3上下升降,将电力设备送至安装位置;
34.底板1上表面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垫板7,垫板7呈凹型设计,垫板7的左右两侧与两个升降板2的底部相连;
35.垫板4的左右两侧将升降板2底部的凸起部分包裹,当工作台3降至底部时,不会直接接触升降台2底部的凸起部位,而是直接接触垫板4所在的规则面,通过垫板4来起到减少其向下的作用力,垫板4中间为凹型设置,垫板4的凹型部位是为工作台3下方的伸缩架6所预留的位置;
36.工作台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二5,两个螺纹杆二5与两个升降板2内的螺纹杆一4相啮合;
37.通过工作台3左右两侧的螺纹杆二5与底板1左右两侧升降台2中的螺纹杆一4相互啮合,通过电机8带动螺纹杆一4转动,螺纹杆一4转动带动工作台3左右两端的螺纹杆二5,电机8正转时,带动螺纹杆一4与螺纹杆二5正转,工作台3向上上升,当电机8反转时,工作台3向下下降;
38.工作台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01,工作台3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302,固定块301与移动块302呈对向设置,移动块302底部可移动至固定块301内部;
39.当在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电力设备进行安装时,而电力设备的外表面呈现为光滑的形状,通过在工作台3上表面左侧设置固定块301与工作台3上表面右侧设置移动块302,固定块301和移动块302相对,移动块302的底部活动安装在固定块301的底部,移动块302可向固定块301方向移动,夹紧电力设备;
40.固定块301的右侧端面开设有嵌合槽307,固定块3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一个转动装置303,转动装置30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楔形块304,移动块302底部开设有梯形开口305,移动块302底部嵌入嵌合槽307的内部与楔形块304与梯形开口相啮合;
41.通过移动工作台3右侧的移动块302,夹紧电力设备,当移动块302向固定块301靠拢时,移动块302的底部嵌入嵌合槽307的内部,同时在固定块301底部移动,其次移动块302底部的梯形开口305经过固定块301底部的转动装置303,利用转动装置303上端的楔形块
304啮合于梯形开口305,当推动移动块302向固定块301靠拢时,由于对固定块301施加推力使梯形开口305经过楔形块304时不会固定住,且直至夹紧电力设备,松开固定块301时移动块302的梯形开口与楔形块304自动咬合,其次需要将电力设备取出时转动转动装置303,将楔形块304转动至梯形开口305外,移动块302方能向外推出;
42.工作台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板306,减震板30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架6,伸缩架6底部与垫板7的凹槽面固定连接,伸缩架6合拢时与伸缩架6的上表面与处的垫板7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43.当电力设备较重时,工作台3通过升降台2向上移动,工作台3下方的伸缩架6向上拉出,伸缩架6作为一个支撑作用,辅助工作台3在托起电力设备时更加稳定,通过工作台3下方的减震板306与伸缩架6来受力,减轻工作台3左右两端的螺纹杆二5的受力,利用双重的受力方式,来保证运送设备的稳定与安全性,当设备安装完成后,工作台3降至底板1的位置,伸缩架6收缩至垫板7所预留的凹型面内,工作台3与垫板7上表面相连,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