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排废输送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金属检测仪发出的报警信息,自动判断裁切部位,切刀自动裁切,将含有杂质的胶片裁除,裁除的胶片自动输出到排废位。
3.现有的排废输送装置由气缸作为动力,气缸行程作为控制限位,以此来满足水平和向下倾斜的两个操作工位,一个工位用于输送裁除杂质后的良品胶片,另一工位用于输送含有杂质的胶片。然而,上述结构仅有两个工位,适用性较为局限。
4.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可接收多个工位上的胶片,大大提高了适用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包括:
7.龙门架;
8.排废输送带,包括支架、皮带轮和皮带,所述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龙门架上,用于输送胶片;
9.驱动机构,其固定端铰接于所述龙门架上,且活动端与所述排废输送带的支架另一端铰接,用于实现所述排废输送带切换到至少三个不同的工位,所述工位至少包括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一工位、处于倾斜向上的第二工位以及处于倾斜向下的第三工位;
10.减速机,用于驱动所述排废输送带的正反转。
11.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减速机正转;
12.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减速机反转。
13.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过渡板首尾依次连接。
14.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15.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为两个;
16.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位时,其中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伸出,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缩回;
17.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位时,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均缩回;
18.当处于所述第三工位时,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均伸出。
19.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排废输送带的皮带张紧的张紧机构。
20.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辊和调节螺杆,两个
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排废输送带的支架上且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张紧辊的两端。
21.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和所述排废输送带的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条形孔,且另一者设置有螺栓孔。
22.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所述调节螺杆为可伸缩调节杆。
23.可选的,在上述自动排废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手动伸缩杆。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25.通过龙门架和驱动机构相配合,可实现排废输送带具有至少三个工作位置,由龙门架提供支撑,驱动机构驱动实现位置变化,当排废输送带抬起(倾斜向上)时,与后序新增输送带对接,将胶片输送到后序机台,当排废输送带处于水平位置时,胶片输送到摆胶工位自动摆胶,当排废输送带落下(倾斜向下)时,可以剔除金属污染的胶片。上述设置可接收多个工位上的胶片,大大提高了适用性。该装置明了简单,使其适用性大大提高,降低设备生产投资,提高设备收益率。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输送带的俯视图;
29.图3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辊的结构示意图。
31.上图中:
32.1-龙门架;
33.2-排废输送带;
34.3-驱动机构;
35.4-减速机;
36.5-张紧机构;501-张紧辊。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可接收多个工位上的胶片,大大提高了适用性。
4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3.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废输送带的俯视图;图3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辊的结构示意图。
4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排废输送装置,包括龙门架1、排废输送带2、驱动机构3和减速机4。
45.其中,龙门架1起到对其上设置的各部件的支撑作用。
46.排废输送带2具体包括支架、皮带轮和皮带,用于输送胶片。支架的一端与龙门架1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3的活动端铰接。
47.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驱动机构3的固定端铰接于龙门架1上,且活动端与排废输送带2的支架另一端铰接,特别的,龙门架1作为驱动机构3的支撑,为驱动机构3提供着力点,可以实现排废输送带2切换到至少三个不同的工位,工位至少包括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一工位、处于倾斜向上的第二工位以及处于倾斜向下的第三工位。
48.减速机4用于驱动排废输送带2的皮带轮,实现皮带的正转或反转,以实现胶片的正向或反向输送。减速机4具体可采用变频电机,可在其调速范围内可任意调速。
49.本案提供的自动排废输送装置,通过龙门架1和驱动机构3相配合,可实现排废输送带2具有至少三个工作位置,由龙门架1提供支撑,驱动机构3驱动实现位置变化,当排废输送带2抬起(倾斜向上)时,与后序新增输送带对接,将胶片输送到后序机台,当排废输送带2处于水平位置时,胶片输送到摆胶工位自动摆胶,当排废输送带2落下(倾斜向下)时,可以剔除金属污染的胶片。上述设置可接收多个工位上的胶片,大大提高了适用性。运动工位增多,可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此结构如图1所示,结构明了简单,使其适用性大大提高,降低设备生产投资,提高设备收益率。
50.本方案一般主要用在胶冷工序作为排料用,通过新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更加的智能化。
5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排废输送带2的动作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的两种模式的调整,更智能化。手动模式下的驱动机构3可以为手动伸缩杆,或其他能够实现伸缩功能的装置,均在本案保护范围内。自动模式下的驱动机构3可以为气缸等动力机构。
5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为至少两个,多个驱动机构3之间通过过渡板首尾依次连接。驱动机构3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本案具体实施例中的两个,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选择。
5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废输送带2的三个工位状态,驱动机构3为两个。当两个驱动机构3均为缩回状态时,此时排废输送带2抬起,与后序新增输送带对接,将胶片输送到后序机台;当上方驱动机构3为伸出状态,下方驱动机构3为缩回状态时,此时排废输送带2处于水平位置(此状态为最常用状态),胶片输送到摆胶工位自动摆胶;当两个驱动机构3均为伸出状态时,排废输送带2落下,可以剔除金属污染的胶片。
54.排废输送带2的动力由减速机4提供,可通过减速机4的正反转来满足输送带的正反运动。
5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对排废输送带2的皮带张紧的张紧机构5。具体地,张紧机构5包括张紧辊501和调节螺杆,两个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于排废输送带2的支架上且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张紧辊501的两端。张紧辊501挤压排废输送带2的皮带,特别的,张紧辊501顺着皮带速度方向斜压,可以防止皮带松弛。
56.为了更好的调整皮带的松紧度,在一种形式下,调节螺杆的一端和排废输送带2的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条形孔,且另一者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贯穿条形孔和螺栓孔,待调节好支架与调节螺杆的相对位置后,采用螺母锁紧调节螺杆和支架的相对位置。在另一种形式下,调节螺杆为可伸缩调节杆,待调节螺杆的内外套杆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后,通过锁紧件对内外套杆限位。
5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58.1.排废输送带的动作可以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的调整。
59.2.增加了减速机,提高了排废的智能化,设备综合收益得到明细提升。
60.3.精简了设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61.4.增加了工位,满足了更多用户的需求。
6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3.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