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0206发布日期:2023-02-04 00:2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瓶盖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瓶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色瓶盖。


背景技术:

2.在市场上用于倾倒容器内液体的塑料瓶盖大为广用,此类瓶盖一般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下盖上,以遮蔽或打开下盖的出液口,但是此类瓶盖不容易控制液体的流出量,倾倒时容易出现流太快或太慢、倒少或倒多等现象,如果重新倒回容器内,容易造成内装物的污染。另外,此类瓶盖多为单一颜色,防伪性较差,容易出现被模仿的乱象。
3.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可控制出液量的双色瓶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瓶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5.本技术的一种双色瓶盖,包括:下盖、上翻盖、固定座以及软胶阀;
6.所述下盖内部围出一出液通道,所述下盖的顶端具有凸起的瓶嘴部,所述瓶嘴部内部中空,所述瓶嘴部的顶端设有一出液口;所述上翻盖包括翻盖本体和设于所述翻盖本体一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下盖相接,所述翻盖本体能够绕所述连接部转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出液口,所述下盖的外观颜色为第一颜色,所述上翻盖的外观颜色为第二颜色,所述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为不同的颜色;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瓶嘴部内,所述固定座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液口相对的环形容纳槽,所述软胶阀固定于所述环形容纳槽内,所述软胶阀的中部设有出液缝,所述出液通道通过所述通孔和出液缝后连通所述出液口。
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色瓶盖,其下盖和上翻盖的外观颜色为不同的颜色,与单色的瓶盖相比,其外观上更具有可辨识度,防伪效果更好,设计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色瓶盖,通过在下盖的瓶嘴部内设置固定座和软胶阀,可对出液量进行控制,方便液体的倒出,实用性较高。
8.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翻盖和下盖通过双色注塑为一体。
9.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下盖设有与所述连接部卡接配合的卡接槽,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10.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瓶嘴部具有从其顶端朝内部延伸的环形肋,所述出液口由所述环形肋构成,所述环形肋的底端边沿抵接在所述软胶阀的外周边沿处。
11.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瓶嘴部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止挡凸起,所述固定座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凸起配合的第二止挡凸起。
12.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肋包括由瓶嘴部顶端向内翻折后形成的弯折环段、以及位于所述弯折环段下方并与所述弯折环段的端部连接的竖直环段,所述出液口由所述弯折环段的内壁面和竖直环段的内壁面构成,所述竖直环段的底端与软胶阀的外周
边沿处抵接。
13.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环段的内壁面为朝上倾斜的环形斜面,所述瓶嘴部的顶端面为一圆环面。
14.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翻盖本体朝向所述下盖的一面上设有伸入所述出液口的密封柱。
15.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翻盖本体的外壁设置有一便于打开所述翻盖本体的手指位。
16.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下盖内设有内螺纹。
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色瓶盖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色瓶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色瓶盖的爆炸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盖、软胶阀和固定座的剖面示意图;
22.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下盖;10、出液通道;11、瓶嘴部;110、出液口;111、环形肋;1111、弯折环段;1112、竖直环段;112、第一止挡凸起;12、卡接槽;13、内螺纹;21、翻盖本体;211、密封柱;212、手指位;22、连接部;3、固定座;30、通孔;31、环形容纳槽;32、第二止挡凸起;4、软胶阀;41、出液缝。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空心”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色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色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上翻盖均为打开状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色瓶盖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盖、软胶阀和固定座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色瓶盖,包括:下盖1、上翻盖、固定座3以及软胶阀4。
30.所述下盖1大体呈一圆筒状结构,所述下盖1内部围出一出液通道10,所述下盖1的顶端具有凸起的瓶嘴部11,所述瓶嘴部11内部中空,所述瓶嘴部11的顶端设有一出液口110,所述瓶嘴部11大体也呈圆筒状结构。瓶嘴部11的凸起设计,可方便内装流体倾斜时,顺畅流到出液口110,避免倒不干净,残留很多的情况。
31.所述上翻盖包括翻盖本体21和设于所述翻盖本体21一侧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与下盖1相接,所述翻盖本体21能够绕所述连接部22转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出液口110,所述下盖1的外观颜色为第一颜色,所述上翻盖的外观颜色为第二颜色,所述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为不同的颜色。
32.所述固定座3用于固定支撑软胶阀4,所述固定座3固定于所述瓶嘴部11内,所述固定座3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30,所述固定座3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液口110相对的环形容纳槽31,所述软胶阀4固定于所述环形容纳槽31内,所述软胶阀4的中部设有出液缝41,所述出液通道10通过所述通孔30和出液缝41后连通所述出液口110。
33.在将本实施例所述双色瓶盖安装于瓶体或软管上,并打开翻盖本体21后,通过挤压瓶体或软管,其内部的液体就会对软胶阀4进行施压,使得软胶阀4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软胶阀4的出液缝41张开,由此瓶体或软管内的液体就可顺利的通过出液通道10、通孔30和出液缝41后从出液口110排出,停止挤压时,出液缝41可立即自动复位,自行切断液体流动,从而对出液口110进行封闭,达到控制出液量的效果。出液口110封闭可以减少液体香味散发出来、氧气进入加速氧化或者水蒸气进入吸潮变质,保持更持久的良好体验感,且避免外部杂质飘入或掉入瓶内或管内,减少污染。
34.软胶阀4的闭合对瓶体或软管内的液体实现第一次防护,再利用翻盖本体21的关闭,对软胶阀4外部进行保护,对瓶体或软管内的液体实现二次防护,在需要挤出流体时,再打开翻盖本体21进行使用即可。
35.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色瓶盖,其下盖1和上翻盖的外观颜色为不同的颜色,与单色的瓶盖相比,其外观上更具有可辨识度,防伪效果更好,设计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色瓶盖,通过在下盖1的瓶嘴部11内设置固定座3和软胶阀4,可对出液量进行控制,方便液体的倒出,实用性较高。
36.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可以是不透明颜色,所述第二颜色可以是透明色,看起来高透美观。其中,出液缝41的结构可根据液体的粘稠度和出液量要求,设置为十字形、一字形、丫形、*形、*形等结构,以限制液体流粗细及流速。软胶阀4可以是通过硅胶、tpe、tpu、poe等软胶材料制成(容易发生弹性变形,撤去压力后,形变能完全回复原位)。
37.所述上翻盖和下盖1的制作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上翻盖和下盖1通过双色注塑为一体,制作时先注塑上翻盖,趁温度未明显下降时,注塑下盖1,下盖1熔体与上翻盖的连接部22进行热熔合,从而实现两者连接在一起。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下盖1设有与所述连接部22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2,所述连接部22卡接于
所述卡接槽12内,在制作时先将上翻盖和下盖1单独注塑成型,然后再将连接部22卡接在卡接槽12内。
38.优选地,所述瓶嘴部11具有从其顶端朝内部延伸的环形肋111,所述出液口110由所述环形肋111构成,所述环形肋111的底端边沿抵接在所述软胶阀4的外周边沿处,由此可以使得软胶阀4被牢牢的固定在固定座3上,不容易脱落。
39.所述固定座3与瓶嘴部11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嘴部1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止挡凸起112,所述固定座3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凸起112配合的第二止挡凸起32。由此,可对固定座3进行限位,防止固定座3和瓶嘴部11分离,避免软胶阀4脱落。在安装时,先将软胶阀4置于环形容容纳槽内,然后再将固定座3从下盖1的底端穿过出液通道10装入瓶嘴部11中,使得第二止挡凸起32卡入第一止挡凸起112,并且所述环形肋111的底端边沿抵接在所述软胶阀4的外周边沿处。
40.具体地,所述环形肋111包括由瓶嘴部11顶端向内翻折后形成的弯折环段1111、以及位于所述弯折环段1111下方并与所述弯折环段1111的端部连接的竖直环段1112,所述出液口110由所述弯折环段1111的内壁面和竖直环段1112的内壁面构成,所述竖直环段1112的底端与软胶阀4的外周边沿处抵接。
41.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弯折环段1111的内壁面为朝上倾斜的环形斜面,方便瓶体或管体正立时液体流回,减少残留,所述瓶嘴部11的顶端面为一圆环面,方便使用后用勺子等物体刮干净外侧液体,减少出液口110的液体残留,卫生干净。
42.本实施例所述双色瓶盖与瓶体或管体的连接方式以及位置可以有多种,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1内设有内螺纹13,所述内螺纹13可以与瓶体或管体的外螺纹连接,从而将瓶盖安装于瓶体或管体上。
43.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翻盖本体21朝向所述下盖1的一面上设有伸入所述出液口110的密封柱211。通过如此设置可以增强出液口110的密封效果,防止液体漏出,另外将所述弯折环段1111的内壁面设置为朝上倾斜的环形斜面,还可起到对密封柱211进行导向的作用,增强密封效果。
44.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翻盖本体21的外壁设置有一便于打开所述翻盖本体21的手指位212,从而将手指放在手指位212内,就可轻松打开翻盖本体21,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手指位212可以是一槽状结构或凸起结构。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盖本体21背向所述下盖1的一面为平面结构,由此,可以方便瓶体或管体的倒立放置,在瓶体或管体倒立放置时,翻盖本体21的平面结构与放置面相接触,从而起到支撑作用,此种设置适合需要装入较稠的膏状液体或酱料的瓶体使用,可以使得液体预先留到通孔30附近,挤压时则可以很快流出,不需要大力挤压或上下抖动,省时省力。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翻盖本体21的外部形状可更灵活,设计为圆柱形、椭圆柱形、喇叭形、花瓣形、皇冠形等,提高品牌的可辨识度。
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