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4126发布日期:2023-02-04 01:1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


背景技术:

2.如图1-3所示,互感器10具有环状空心的壳体11以及两个支撑脚12,环状空心壳体11由以周向作为分割线的两个半圆环壳体11a构成,先在其中一个半圆环壳体11a内安置线圈,再将另一个半圆环壳体11a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环状空心壳体11,再往环状空心壳体11内注胶,安装两个支撑脚12,最终互感器10外部进行打磨、检测。
3.然而,目前的互感器的装配流水线为单方向的流水线,线体过长,其占地面积比较大。如在2014.12.03授权公告、公布号为cn203983025u 的一份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低压互感器生产流水线,互感器半成品随着u型传输带依次输送至绕线机、焊接台、模具组装台、灌胶机、隧道固化箱、拆模具台、装配螺栓、耐压试验台、误差试验台、激光打标机、扫描枪和包装台,经过隧道固化箱固化后的低压互感器在拆模具台上进行模具拆除,拆除的模具通过一个l型传输带返回模具组装台,拆除模具后的低压互感器进入装配螺栓工序。
4.采用u型传输带,具有两条过过长的线体,占地面积较大;且每个工位的作业繁杂程度和安装速度不等,下一个工位的作业必须等上一个工位的作业完成后,方能组装;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机器故障,整条流水线则无法进行组装互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解安装流水线、每个环节独立运行的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包括第一环形线体、第二环形线体以及第三环形线体,所述第一环形线体用以组装线圈、壳体,所述第一环形线体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第二环形线体用以向壳体内注胶,并且在壳体底部安装支撑脚,所述第二环形线体通过吊装机与第一环形线体相连;所述第三环形线体用以检测、打磨壳体,所述第三环形线体与第二环形线体通过垂直翻转机连接,所述垂直翻转机用以将水平状态的壳体翻转至垂直状态。
7.本实用新型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的有益效果是:
8.其一,将现有的一整条单向的流水线拆分呈多条环形线体,并利用吊装机来连接各环形线体,使得该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根据实际车间的实际条件进行搭配组装,可以根据实际的场地调整各环形线体的占地位置、面积,线体的摆放更为灵活,适用性强。
9.其二,将组装线圈和组装壳体、注胶和安装支撑脚、检测和打磨壳体分别设在单条独立的第一环形线体、第二环形线体以及第三环形线体上,即使第一环形线体上部分工位的加工设备出现故障,可以由另一条第一环形线体替代,由经过另一条第一环形线体组装后的半成品利用吊装机送至第二环形线体,继而保证互感器组装的持续性。
10.其三,由于组装线圈和组装壳体的作业较为繁琐,且耗时长,本技术利用两条以上的第一环形线体向一条第二环形线体供给互感器半成品,提高了组装效率。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线体、第二环形线体、第三环形线体均为带动力的输送辊筒线。
12.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线体、第二环形线体、第三环形线体均包括多条直线线体,每相邻的两条所述直线线体之间设置有顶升平移装置或带动力输送辊筒的旋转转台。顶升平移装置用以连接直线线体,继而形成环形线体。
13.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线体、第二环形线体、第三环形线体上分别放置有与该环形线体对应的多块工装载板。每条环形线体上的工装板只在每条环形线体上循环使用,不共享,这样就无需增设额外的工装载板回流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环形线体、第二环形线体、第三环形线体的两侧框架上均设置有深沟球轴承,每条环形线体上的工装载板位于两侧的深沟球轴承之间并相互接触。深沟球轴承给工装载板实现导向的同时,还能保证每块工装板均能平稳的前行。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三环形线体的打磨工位处设置有有打磨旋转台,所述打磨旋转台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三环形线体的输送辊筒线等高的动力输送辊筒,所述动力输送辊筒能与第三环形线体的输送辊筒线相接。打磨时,利用转盘带动互感器旋转,转盘带动互感器旋转至少半圈,根据实际需求来限定转盘的旋转角度。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至少一条所述第一环形线体与一无动力的第四环形线体相接,所述第四环形线体作为等待工位,用以留存加工好的半成品。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环形线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以翻转半圆环壳体的翻转吊具。组装两个半圆环壳体时,先利用翻转吊具将其中一个半圆环壳体吊起,作业人员对其翻转,使其能盖合在另一个半圆环壳体上,再用螺丝锁紧两个半圆环壳体,继而完成壳体的安装。
18.优选地,所述翻转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吊杆、两组连杆组以及两个夹爪,所述吊具本体呈半圆弧形,所述吊具本体顶部设置有吊杆套,两端设置有夹爪轴套;所述吊杆穿过吊杆套,且所述吊杆的底部设置有止位件;每组所述连杆组包括转动连接的长连杆、短连杆,两根所述短连杆对称的位于吊杆两侧且与其转动连接,两根所述长连杆的中部与吊具本体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每个夹爪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夹爪轴,两个所述夹爪轴分别穿过夹爪轴套,每根所述夹爪轴和与其对应的长连杆端部活动连接。一旦吊杆被吊起,通过两组连杆组的连动,迫使两个夹爪向相向运动,夹住半圆环壳体,此时再旋转夹爪即可将半圆环壳体翻转。
19.优选地,所述长连杆的端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夹爪轴的端部为扁平状,所述夹爪轴的端部插入活动槽,能在活动槽内滑动并转动,以保证通过两组连杆组的连动,使得两个夹爪能相向或反向运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施例互感器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施例互感器的主视图;
22.图3为本实施例互感器的侧视图;
23.图4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24.图5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25.图6为本实施例中垂直翻转机的立体图;
26.图7为本实施例中直线线体与顶升平移装置配合的立体图;
27.图8为本实施例中顶升平移装置的立体图;
28.图9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线体局部的立体图;
29.图10为本实施例中翻转吊具的立体图;
30.图11为本实施例中夹爪的立体图。
31.图中:
32.10-互感器;11-壳体;11a-半圆环壳体;12-支撑脚;
33.20a-第一环形线体;20b-第二环形线体;20c-第三环形线体;21-输送辊筒线;21a-第二电机;21b-主动链轮;21c-从动链轮;21d-排辊筒;22-直线线体;23-顶升平移装置;23a-传送链;23b-顶升气缸;23c-传动电机;23d-升降载台;23e-传动轴;23f-从动链轮;23g-传动链条;24-工装载板;25-深沟球轴承;26-旋转转台;26a-转盘本体;26b-带动力输送辊筒;26c-输送辊筒电机;
34.30-垂直翻转机;31-支撑座;32-翻转架;33-动力输送辊;
35.40-打磨旋转台;41-转盘;42-输送辊筒;
36.50-第四环形线体;
37.60-翻转吊具;61-吊具本体;61a-吊杆套;61b-夹爪轴套;62-夹爪轴;63-夹爪;64-吊杆;64a-止位件;65-连杆组;65a-长连杆; 65b-短连杆;65c-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9.参阅附图4、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感器组装流水线体,包括第一环形线体20a、第二环形线体20b、第三环形线体20c,每条环形线体独立设置。
40.第一环形线体20a为一条闭环运行的环线,第一环形线体20a上会配以线圈绕制设备以及壳体组装设备,向半圆环壳体11a内绕制线圈,以及组装两个半圆环壳体11a,若不采用相应的设备,可在第一环形线体20a开设人工组装工位,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环形线体20b设置有两条。
41.第二环形线体20b同样也是一条闭环运行的环线,第二环形线体20b用以向组装好的壳体11内注胶,以及在壳体11底部安装支撑脚12,因此在具体实施时,会在第二环形线体20b上配注胶设备和安装支撑脚设备,若不采用设备作业,可在第二环形线体20b开设相应的人工作业工位。
42.两条第二环形线体20b分别通过吊装机与第一环形线体20a相连,吊装机用以将由第一环形线体20a组装好的半成品吊装至第二环形线体20b。
43.第三环形线体20c也是一条闭环运行的环线,用以对组装好的互感器进行检测,并且打磨壳体11。由于第一环形线体20a、第二环形线体20b上的壳体11组装时是水平放置的,当要检测、打磨时,需要使其站立,为了将水平状态的互感器翻转至垂直状态,本实施例在第三环形线体20c与第二环形线体20b之间设置了垂直翻转机30。
44.如图6所示,该垂直翻转机30包括翻转底座以及动力输送辊33,该翻转底座31采用授权公告日为2022.06.10、授权公告号为cn 216710729 u的翻转底座,翻转底座的翻转架32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链轮、第一链条的配合驱动在支撑座31上转动,动力输送辊33设置在翻转架32的直角缺口上,当翻转架32在翻转底座31上翻转90
°
,能将水平状态的互感器翻转至垂直状态,继而由动力输送辊33输送至第三环形线体20c,进行检测、打磨作业。
4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形线体20a、第二环形线体20b、第三环形线体20c均为带动力的输送辊筒线21,如图7所示,每条环形线体均至少一组驱动源,如图7所示,每组驱动源包括第二电机21a,第二电机21a端部设置有主动链轮21b,一排输送辊筒的端部均固定有从动链轮21c,主动链轮21b与一排从动链轮21c上套设第二链条,通过第二电机21a的主动链轮21b驱动第二链条传动,继而带动一排从动链轮21c绕其自身中心轴旋转,继而带动一排辊筒21d绕其自身中心轴旋转,继而使得输送辊筒线21带动力源。
46.第一环形线体20a、第二环形线体20b、第三环形线体20c均包括多条直线线体22,每相邻的两条直线线体22之间设置有顶升平移装置23或带动力输送辊筒26b的旋转转台26,通过顶升平移装置23或旋转转台26来讲多条直线线体22围成一个闭环运行的环线。
47.如图4、5所示,具体的,第一环形线体20a、第三环形线体20c中的每相邻的两条直线线体22之间设置有顶升平移装置23;第二环形线体20b中的每相邻的两条直线线体22之间设置有带动力输送辊筒26b的旋转转台26。
48.如图7、8所示,顶升平移装置23包括传送链23a、顶升气缸23b、传动电机23c、升降载台23d、传动轴23e、从动链轮23f、传动链条23g。
49.顶升气缸23b设置有四个且与升降载台23d底部连接,驱动升降载台23d升降。如图7所示,传送链23a通过顶升气缸23b的驱动能在高于、低于直线线体22的输送辊筒线21的状态来回切换,当要输送至相邻的直线线体22时,传送链23a高于输送辊筒线21,即可输送至相邻的直线线体22。
50.而传动电机23c、传动轴23e、传送链23a设置在升降载台23d上,传动电机23c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链轮,传动轴23e转动设置在升降载台23d上,所述传动轴23e上固定有第三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套设有第三链条23g,传动轴23e上设置有第四链轮,第四链轮与从动链轮23f一侧的副从动链轮上套设有第四链条,驱动传送链23a设置有两个,传送链23a套设在两个驱动传送链23a上。 传动电机23c转动后,通过第三链条23g带动传动轴23e转动,继而带动第四链条运转,最终带动传送链23a运转。
51.如图9所示,旋转转台26包括转盘本体26a、带动力输送辊筒26b以及输送辊筒电机26c,输送辊筒电机26c带动转盘本体26a旋转,带动力输送辊筒26b置于转盘本体26a上。当互感器从一号直线线体22传送至与其相邻的二号直线线体22时,转盘本体26a上的带动力输送辊筒26b与一号直线线体22的输送辊筒线21相接,接着输送辊筒电机26c驱动转盘本体26a旋转,直至转盘本体26a上的带动力输送辊筒26b与二号直线线体22的输送辊筒线21相接,继而实现两条直线线体22之间的传送。
5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形线体20a、第二环形线体20b、第三环形线体20c上分别放置有与该环形线体对应的多块工装载板24,每条环形线体上的工装载板24不共享。
53.如图4所示,可在第一环形线体20a、第二环形线体20b、第三环形线体20c的两侧框架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深沟球轴承25,每个环形线体上的工装载板24位于两侧的深沟球轴承25之间并相互接触,两侧的深沟球轴承25给每条环形线体上的工装载板24提供导向。
54.第三环形线体20c的打磨工位处设置有打磨旋转台40,打磨旋转台40包括转盘41,转盘41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三环形线体20c的输送辊筒线21等高的动力输送辊筒42,动力输送辊筒42能与第三环形线体20c的输送辊筒线21相接。
55.其中一条第一环形线体20a与一无动力的第四环形线体50相接,本实施例中的第四环形线体50与相接的第一环形线体20a呈“日”字型。
56.第一环形线体20a的上方设置有用以翻转半圆环壳体11a的翻转吊具60。如图10所示,翻转吊具60包括以下结构:
57.吊具本体61,吊具本体61呈半圆弧形,吊具本体61顶部设置有吊杆套61a,两端设置有夹爪轴套61b;
58.吊杆64,吊杆64穿过吊杆套61a,且吊杆64的底部设置有止位件64a;
59.两组连杆组65,每组连杆组65包括转动连接的长连杆65a、短连杆65b,两根短连杆65b对称的位于吊杆64两侧且与其转动连接,两根长连杆65a的中部与吊具本体61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
60.两个夹爪63,每个夹爪6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夹爪轴62,两个夹爪轴62分别穿过夹爪轴套61b,每根夹爪轴62和与其对应的长连杆65a端部活动连接。
61.如图11所示,长连杆65a的端部设置有活动槽65c,夹爪轴62的端部为扁平状,夹爪轴62的端部插入活动槽65c,能在活动槽65c内滑动并转动,继而实现活动连接。
62.一旦吊杆64被吊起,吊杆64与短连杆65b之间、短连杆65b与长连杆65a之间、长连杆65a与吊具本体61两侧的中部之间均发生转动,具体表现为两个长连杆65a的下端绕吊具本体61两侧的中部向内侧转动,带动夹爪轴62及夹爪63沿着夹爪轴套61b向内侧转动,两个夹爪63相向运动,夹持半圆环壳体11a,夹持之后该半圆环壳体11a被吊起,然后手动将半圆环壳体11a绕夹爪轴翻转180
°
,使其置于另一个半圆环壳体11a上方,组装,完成组装后,松开吊杆64,两个夹爪63不再夹持半圆环壳体11a。
63.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