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屋面线绳吊放设置。
背景技术:2.现阶段有着大量老旧小区急需改造,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因小区内违建较多,立面存在大量防盗窗、屋面存在大量阳光房,导致架设吊篮进行老旧小区外立面施工难度较大,现基本采用吊绳进行老旧小区外立面改造施工。但是在采用吊绳施工时,往往存在如下情况:屋面没有合适的吊绳绑扎固定点,导致吊绳难以吊放。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屋面线绳吊放设置,以解决现有老旧小区屋面没有合适的吊绳绑扎固定点,导致吊绳难以吊放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线绳吊放设置,安装于屋面之上,所述屋面线绳吊放设置包括:
5.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屋面之上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位于所述屋面内侧的固定端和位于所述屋面外侧的悬挑端;
6.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端且另一端穿过所述架体并伸出所述悬挑端外的吊绳;以及
7.可拆卸地吊设安装于所述固定端的配重。
8.本实用新型通过于屋面之上安装屋面线绳吊放设置,架体上具有位于所述屋面外侧的悬挑端,吊绳自述悬挑端吊放于建筑结构的外立面处,施工人员将单人吊具通过安全扣安装连接于吊绳上,使得施工人员可以沿建筑结构的外立面进行施工,从而解决了屋面没有合适的吊绳绑扎固定点,导致吊绳难以吊放的问题。
9.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插接连接于所述悬挑端上且呈横向设置的第一管件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件远离所述悬挑端一端的第二管件;
10.所述吊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管件并伸出所述第二管件外。
11.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管件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悬挑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适配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为第一凸齿;
13.所述第二卡接件为与所述第一凸齿相适配的第一齿槽。
14.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管件上形成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凸齿为若干个且沿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外壁一圈设置;
15.所述悬挑端上形成有供插置所述第一插接部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一圈形成有呈齿状的若干个第一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齿槽;
16.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内时,所述第一凸齿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齿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悬挑端的相对转动。
17.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抱箍固定于所述悬挑端和所述第一管件的连接处的第一抱箍件。
18.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底座、固设于所述底座之上的支撑杆、横向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杆顶端的套管;
19.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悬挑端分别为所述套管相对的两端;
20.所述吊绳穿设于所述套管内。
21.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呈倾斜地固设于所述底座之上的倾斜段、横向地安装于所述倾斜段顶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套管插接连接。
22.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管上设有第三卡接件,所述连接段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接件相适配的第四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卡接连接。
23.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卡接件为的第二凸齿;
24.所述第四卡接件为与所述第二凸齿相适配的第二齿槽。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立体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爆炸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中悬挑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中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中连接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0.符号说明:架体10,套管11,悬挑端111,第一插槽1111,第一凸起部1112,第一齿槽1113,第二插接部112,第二凸齿1121,底座12,支撑杆13,倾斜段131,连接段132,第二插槽1321,第二凸起部1322,第二齿槽1323,吊绳20,第一管件30,第一插接部31,第一凸齿311,第二管件40,第一抱箍件50,第二抱箍件60,横板70,螺杆80,配重90。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线绳吊放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于屋面之上安装屋面线绳吊放设置,架体上具有位于所述屋面外侧的悬挑端,吊绳自述悬挑端吊放于建筑结构的外立面处,施工人员将单人吊具通过安全扣安装连接于吊绳上,使得施工人员可以沿建筑结构的外立面进行施工,从而解决了屋面没有合适的吊绳绑扎固定点,导致吊绳难以吊放的问题。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屋面线绳吊放设置进行说明。
34.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屋面线绳吊放设置包括:安装于屋面之上,所述屋面线绳吊放设置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屋面之上的架体10,所述架体10包括位于所述屋面内侧的固定端和位于所述屋面外侧的悬挑端11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端且另一端穿过所述架体10并伸出所述悬挑端111外的吊绳20;可拆卸地吊设安装于所述固定端的配重90。
35.在本实施例中屋面线绳吊放设置安装于屋面之上,架体10的固定端安装配置起到平衡作用,吊绳20自悬挑端111伸出以使吊绳20吊放于建筑结构的外立面处,施工人员通过吊绳20吊放到建筑结构的外立面处进行施工,解决了老旧建筑的屋面没有合适的吊绳20绑扎固定点的问题,同时保障了施工的安全。
36.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屋面线绳吊放设置还包括插接连接于所述悬挑端111上且呈横向设置的第一管件30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件30远离所述悬挑端111一端的第二管件40;所述吊绳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管件30并伸出所述第二管件40外。
37.较佳地,第一管件30内壁和第二管件40内壁的连接处呈弧面状,以避免磨损吊绳20。
38.较佳地,第二管件40远离第一管件30的一端处设有一圈具有弹性地橡胶垫,以避免第二管件40的管口对吊绳20产生磨损。
3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件30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悬挑端1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适配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连接。
40.参见图3和图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件为第一凸齿311;所述第二卡接件为与所述第一凸齿311相适配的第一齿槽1113。
41.参见2、图3和图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件30上形成有第一插接部31,所述第一凸齿311为若干个且沿所述第一插接部31的外壁一圈设置;所述悬挑端111上形成有供插置所述第一插接部31的第一插槽1111,所述第一插槽1111的内壁一圈形成有呈齿状的若干个第一凸起部11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1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齿槽1113;在所述第一插接部31插入所述第一插槽1111内时,所述第一凸齿311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齿槽1113内,以限制所述第一管件30和所述悬挑端111的相对转动。
42.在需要调节吊绳20的吊放位置时,通过将第一管件30从悬挑端111拆除,将第一管件30旋转一定角度,使得第二管件40也一起转动一定角度,再插入悬挑端111的第一插槽1111内,由于第二管件40偏转一定角度,第二管件40底端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一定位置偏移,从而实现对吊绳20的吊放位置的移动,从而能够适应小范围的吊绳20的吊放位置的移动调节,无需将吊放装置整体拆除,移动,更为方便。
43.参见图1,较佳地,屋面线绳吊放设置还包括抱箍固定于所述悬挑端111和所述第一管件30的连接处的第一抱箍件50,确保所述悬挑端111和所述第一管件30牢固的对接安装。
44.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架体10包括底座12、固设于所述底座12之上的支撑杆13、横向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3顶端的套管11;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悬挑端111分别为所述套管11相对的两端;所述吊绳20穿设于所述套管11内。
45.参见图1和图2,较佳地,所述支撑杆13包括呈倾斜地固设于所述底座12之上的倾斜段131、横向地安装于所述倾斜段131顶端的连接段132,所述连接段132与所述套管11插接连接,可以根据施工需求更换不同长度的套管11。
46.较佳地,悬挑端111为套管11远离所述连接段132的一端。
47.较佳地,倾斜段131的底端靠近悬挑端111,倾斜段131的顶端远离悬挑端111。
48.进一步的,所述套管11上设有第三卡接件,所述连接段1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接件相适配的第四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卡接连接。
49.参见图2和图5,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接件为的第二凸齿1121;所述第四卡接件为与所述第二凸齿1121相适配的第二齿槽1323。
50.参见图2和图5,更进一步的,所述套管11上形成有第二插接部112,所述第二凸齿1121为若干个且沿所述第二插接部112的外壁一圈设置;所述连接段132上形成有供插置所述第二插接部112的第二插槽1321,所述第二插槽1321的内壁一圈形成有呈齿状的若干个第二凸起部132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132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齿槽1323;在所述第二插接部112插入所述第二插槽1321内时,所述第二凸齿1121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齿槽1323内,以限制所述连接段132和所述套管11的相对转动。
51.参见图2,较佳地,屋面线绳吊放设置还包括抱箍固定于所述连接段132和所述套管11的连接处的第二抱箍件60,确保所述连接段132和所述套管11牢固的对接安装。
52.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屋面线绳吊放设置还包括横向地固设于所述倾斜段13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倾斜段131远离所述套管11一侧的横板70、螺纹连接于所述横板70上且呈竖向设置的螺杆80,所述螺杆80部分位于所述横板70之下形成安装部,所述配重90为若干个且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
53.较佳地,沿横板7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以供安装螺杆80,可调节螺杆80的安装好位置。
54.较佳地,所述固定端为所述螺杆80的顶部。
5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屋面线绳吊放设置的工施工流程进行说明。
56.参见图1和图2,将套管11的第二插接部112插入所述连接段132的第二插槽1321内,使所述第二凸齿1121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齿槽1323内,将第二抱箍件60抱箍固定于所述连接段132和所述套管11的连接处,将第一管件30的第一插接部31插入悬挑端111的第一插槽1111内,使所述第一凸齿311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齿槽1113内,将第一抱箍件50抱箍固定于所述悬挑端111和所述第一管件30的连接处,将底座12安装于所述屋面之上且靠近建筑的外立面设置,使得所述架体10的固定端位于所述屋面内侧,悬挑端111位于所述屋面外侧,吊绳2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端且另一端穿过所述架体10并伸出所述悬挑端111外,配重90螺纹连接于螺杆80的安装部上,施工人员将单人吊具通过安全扣安装连接于吊绳20上,通过吊绳20吊住施工人员,使得施工人员可沿建筑结构的外立面进行施工。在施工人员完成一个吊放位置的施工后,施工人员从吊绳20上分离,将第一管件30从悬挑端111拆除,将第一管件30旋转一定角度,使得第二管件40也一起转动一定角度,再插入悬挑端111的第一插槽1111内,再利用第一抱箍箍紧于所述悬挑端111和所述第一管件30的连接处,由于第二管件40偏转一定角度,第二管件40底端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一定位置偏移,从而实现对吊绳20的吊放位置的移动。
5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