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铺设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8076发布日期:2023-01-25 09:4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铺设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铺设用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铺设地下电缆时,当铺设线路较长时,往往需要对电缆进行搭接。在搭接前,先对各段电缆进行穿管,然后对搭接部位进行绝缘层环切去除,再进行芯线的搭接。
3.目前基本上都是人工去皮、接线、缠胶带,特别是缠胶带耗费的时间长,目前缺乏有效的支撑接线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铺设用辅助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铺设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棒,双向螺纹棒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纹棒的一端设有转盘,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双向螺纹棒的两端均螺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与底座滑动连接,滑动座顶部均安装有用于固定电缆线的夹线座,底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移动结构,移动结构上安装有缠绕结构,移动结构和缠绕结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作为本技术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线座包括置物台,置物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置物台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焊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设有与电缆线相匹配的下压夹环,固定架顶部中间位置螺接有螺栓杆。
7.作为本技术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对称固定于底座上的立架,立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一个立架上设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缠绕结构的顶部与螺杆相螺接,立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缠绕结构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横板中,移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作为本技术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缠绕结构包括背板,背板的一侧四角处均转动连接有大轴盘,大轴盘之间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大轴盘上均固定连接有小轴盘,背板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从动转管,从动转管转动连接于四个小轴盘之间,从动转管的边缘处安装有胶带,背板的一侧设有缠绕电机,缠绕电机的输出端固定于一个所述大轴盘上。
9.作为本技术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均设有限位底块,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底块相匹配的滑动槽。
10.作为本技术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板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缠绕结构的顶部限位于限位滑槽中。
11.作为本技术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转管两端均形成有环形片,从动转管一端的环形片转动连接于背板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电缆铺设用辅助支撑装置,将电缆线固定到夹线座上,然后转动把手106即可带动两根电缆相互靠近,无需人工拖拽线缆,省时省力,利用缠绕结构能够较好的对电缆接线处缠绕胶带,无需人工缠绕,再配合移动结构调节胶带的位置,对整个接线处进行缠绕,缠绕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线座、双向螺纹棒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结构和缠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座;101、固定座;102、双向螺纹棒;103、滑动座;104、限位底块;105、转盘;106、把手;2、控制器;3、夹线座;301、凹槽;302、固定架;303、螺栓杆;304、下压夹环;4、移动结构;401、立架;402、横板;403、移动电机;404、螺杆;5、缠绕结构;501、背板;502、大轴盘;503、小轴盘;504、从动转管;505、传动带;506、胶带;507、缠绕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22.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23.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铺设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2,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固定座101,固定座101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棒102,双向螺纹棒102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纹棒102的一端设有转盘105,转盘105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06,双向螺纹棒102的两端均螺接有滑动座103,滑动座103与底座1滑动连接,具体的,滑动座103的底部均设有限位底块104,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底块104相匹配的滑动槽。滑动座103顶部均安装有用于固定电缆线的夹线座3,底座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移动结构4,移动结构4上安装有缠绕结构5,移动结构4和缠绕结构5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座103能相互靠拢,进而拉动两根电缆相互靠拢,方便进行接线。具体的,电缆线的两端被安装到夹线座3上以后,通过转动把手106,带动转盘105旋转,
从而带动双向螺纹棒102旋转,又因为滑动座103与双向螺纹棒102相螺接,双向螺纹棒102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同时滑动座103底部的限位底块104又被底座1上的滑动槽所限位,进而使得滑动座103相互靠近,并拉动两根电缆线相互靠近,之后人们手动进行接线,接线完成再利用缠绕结构5对其缠绕胶带。
2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夹线座3包括置物台,置物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01,置物台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架302,固定架302的顶部焊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设有与电缆线相匹配的下压夹环304,固定架302顶部中间位置螺接有螺栓杆303。需要知道的是,螺栓杆303的顶部设有圆盘,圆盘上的侧面可等距设有固定棒,便于方便转动圆盘。电缆线是放置在凹槽301上的,然后转动圆盘带动螺栓杆303旋转,由于螺栓杆303与固定架302相螺接,进而螺栓杆303向下移动,并推动下压夹环304向下移动,使得下压夹环304将电缆线固位在凹槽301上,此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
2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移动结构4包括对称固定于底座1上的立架401,立架401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404,一个立架401上设有移动电机403,移动电机403的输出端与螺杆404的一端固定连接,缠绕结构5的顶部与螺杆404相螺接,立架401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402,缠绕结构5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横板402中,移动电机403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缠绕结构5只能对特定位置进行缠胶带,而电缆线接线时的长度取决于去掉电缆管的长度,因此,设置了移动结构4能带动缠绕结构5进行移动,进而能全面的对接线处进行缠绕胶带。
2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缠绕结构5包括背板501,背板501的一侧四角处均转动连接有大轴盘502,大轴盘502之间通过传动带505转动连接,大轴盘502上均固定连接有小轴盘503,背板501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从动转管504,从动转管504转动连接于四个小轴盘503之间,从动转管504的边缘处安装有胶带506,背板501的一侧设有缠绕电机507,缠绕电机507的输出端固定于一个大轴盘502上。具体的,背板501上圆孔的圆心和凹槽301的圆心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这样在电缆线相互靠近移动时,电缆线始终位于背板501上的圆孔中,当手动接线完成后,首先手动将胶带506的一端粘接到电缆线上,然后再启动缠绕电机507,带动一个大轴盘502旋转,由于大轴盘502之间通过传动带505转动连接,进而带动四个大轴盘502和四个小轴盘503旋转,由于从动转管504转动连接于四个小轴盘503之间,小轴盘503带动从动转管504旋转,进而带动胶带506围绕这电缆线接头处旋转并缠绕,同时可以开启移动结构4调节胶带506的位置。
2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横板402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缠绕结构5的顶部限位于限位滑槽中。背板50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矩形块,矩形块与螺杆404是螺接的,同时矩形块又被限位于横板402底部的限位滑槽上,进而使得背板501只能够左右移动。
2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从动转管504两端均形成有环形片,从动转管504一端的环形片转动连接于背板501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背板501由两块相同的前后板组装起来的,而从动转管504一端的环形片是转动连接于背板501的内部的,这样对从动转管504进行有效的限位,提高其稳定性。
29.特别的,当使用本辅助支撑装置进行电缆接线时,首先将断裂成两端的电缆分别放置到夹线座3上进行固定,然后人工手动去除电缆线的外皮,接着通过手摇把手106使得夹线座3相互靠近,并交错一端长度,然后手动进行接线,接线完成后,利用缠绕结构5配合
移动结构4对电缆线缠绕胶带506。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