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周转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6266发布日期:2023-05-17 18:2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用于周转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采摘用具,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周转的容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现有的果园中,果实成熟后,人们需要对果实进行采摘。在采摘过程中,需要对果实进行存放和搬运。

2、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摘篮筐,在采摘过程中,人们使用采摘篮筐存放果实。一些情况下,人们将采摘篮筐叠放,将采摘的果实放到上面的采摘篮筐里,上面的采摘篮筐装满后,人们再将下面的空采摘篮筐倒换到上面使用;一些情况下,人们将采摘篮筐单独放置,一个采摘篮筐装满后,再将果实放置另一个采摘篮筐,之后再搬运采摘篮筐。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在采摘篮筐叠放的情况下,将采摘的果实放到上面的采摘篮筐里,上面的采摘篮筐装满后,人们再将下面的空采摘篮筐倒换到上面使用,这样来回倒换采摘篮筐十分不便利;在采摘篮筐单独放置的情况下,搬运采摘篮筐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周转的容器,可以方便容纳筐的搬运和倒换使用。

3、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周转的容器,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包括多个承载部,所述多个承载部沿所述承载框架的高度分布。容纳筐,所述容纳筐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承载部可拆卸连接。

4、本公开提供的容器包括承载框架和容纳筐。承载框架上设置有多个承载部,容纳筐设置有限位部,容纳筐通过限位部与承载部的可拆卸连接,使容纳筐可拆卸于承载框架。本公开提供的容器,通过沿承载框架高度分布的多个承载部,以使得多个容纳筐置于承载框架,且多个容纳筐沿承载框架的高度分布。在需要移动容纳筐时,通过搬运承载框架,实现了搬运容纳筐,进而方便了多个容纳筐的搬运。并且多个容纳筐与多个承载部的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多个容纳筐放置于承载框架或者脱离于承载框架,进而方便了容纳筐的倒换使用。

5、可选地,所述承载框架包括:底座;主体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主体架与所述底座形成承载空间,所述多个承载部设置于所述主体架,且位于所述承载空间。其中,所述多个承载部沿所述主体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6、在该实施例中,承载框架包括底座和主体架,底座和主体架连接形成承载空间,底座用于支撑主体架。沿着主体架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承载部,并且多个承载部位于承载空间,便于多个容纳筐置于承载空间内,容纳筐与承载部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容纳筐的倒换使用。

7、可选地,所述多个承载部包括:多个第一承载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的一侧。多个第二承载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的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一承载件和所述多个第二承载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承载件和所述多个第二承载件将所述承载空间划分成多个容置空间,所述容纳筐可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与两侧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相连接。

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主体架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承载件,并且一侧的多个第一承载件和另一侧的多个第二承载件位置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这样,容纳筐与两侧对应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相连接时,提高了容纳筐在容器中的稳定性。同时,两侧上的多个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将承载空间,沿高度方向划分成多个容置空间,用以放置多个容纳筐,从而方便了容纳筐的倒换使用。

9、可选地,所述主体架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一承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且沿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承载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且沿所述第二立柱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

10、在该实施例中,主体架通过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的一端与底座相连,第二立柱的一端与底座相连。使承载框架结构简单易生产,减轻了承载框架的重量,方便人们搬运,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11、可选地,所述主体架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所述主体架为一体式结构。

12、在该实施例中,主体架还包括连接梁,第一立柱的一端与底座相连,第一立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梁相连。第二立柱的一端与底座相连,第二立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梁相连。连接梁可提拉,这样方便手提、斜挎承载框架,便于搬运。连接梁和两个立柱为一体式结构,这样方便生产,也简化了装配流程。并且,一体式结构提升了主体架的整体强度,提升了容器的承载量,延长了容器的使用寿命。

13、可选地,所述容纳筐与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承载件滑动连接。

14、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容纳筐与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的滑动连接,实现容纳筐与承载部的可拆卸连接。滑动连接方式,操作简单,便于倒换容纳筐。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件包括:第一承载杆,所述第一承载杆与所述主体架相连接。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杆的两端。所述第二承载件包括:第二承载杆,所述第二承载杆与所述主体架相连接。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杆的两端。所述限位部包括槽体,所述容纳筐通过所述槽体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16、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承载件包括第一承载杆和第一凸起。第二承载件包括第二承载杆和第二凸起。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设置于主体架的两侧,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起到支撑容纳筐的作用。第一凸起设置于第一承载杆的两端,第二凸起设置于第二承载杆的两端,容纳筐上的限位部设置槽体。通过第一凸起和槽体的配合,第二凸起和槽体的配合,实现对容纳筐的限位。凸起和槽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效提升了容置空间的利用率。通过凸起和槽体的配合,实现对容纳筐的限位,进而提升了容纳筐置于承载件的稳定性。

17、可选地,所述容纳筐还包括:筐体,所述筐体包括容纳腔,所述槽体设置于所述筐体的外侧壁,且朝向所述筐体的底部一端。

18、在该实施例中,容纳筐还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筐体。筐体用于存放果实。通过筐体的外侧壁设置槽体,通过凸起和槽体的配合,实现对容纳筐限位。当容纳筐置于承载框架时,避免容纳筐的滑动。

19、可选地,所述容纳筐还包括:果槽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20、在该实施例中,容纳筐还包括果槽结构。果槽结构用于放置果实,并且通过设置果槽结构,将多个果实进行分隔,进而避免了果实之间的挤压,降低果实损坏率。同时,在容器移动过程中,果槽结构对果实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了果实的串动,也提升了对果实的保护作用。

21、可选地,所述多个承载部包括: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与所述主体架相连接,沿所述主体架的高度方向,所述多个隔板将所述承载空间分隔成多个容置空间。

22、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承载部包括多个隔板,通过多个隔板设置于主体架并沿主体架的高度分布,多个隔板将承载空间分隔成了多个容置空间,容纳筐可以放置于不同的容置空间,进而方便多个容纳筐的倒换使用。

23、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