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纱翻转配重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5945发布日期:2023-02-01 01:2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纱翻转配重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纱生产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筒纱翻转配重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纺织行业,对筒纱产品进行包装时,一般使用编织袋或纸箱包装指定数量的筒纱,以每袋或每箱的总重量作为交货的计量单位。
3.当用一次性编织袋用外包装时,每包标准净重为25公斤或按客户需要,每袋内筒纱数量为15只或按客户需要,每袋或每箱的重量差异不得超过标准重量的
±
50克。公开号为cn112061441b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子纱配重装置及其配重方法,其通过轻纱上料输送机输送重量小于标准重量的轻纱,轻纱称重输送机对轻纱进行称重,重纱上料输送机输送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子纱,重纱称重输送机对重纱进行称重,工控机算法模块通过算法计算,找出最优配重方案,通过横移机构和升降机构驱动框架移动,使最优配重方案中的轻纱移动至配重位,由轻纱推送机构将轻纱推送至配重输送机。
4.对于呈一头另大一头小的“宝塔型”的筒纱,为了提高编织袋的空间利用率和包装完成后的码垛平整性,同时为了避免筒子纱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磕碰而损坏,在编织袋包装筒纱时,需要使筒纱的“大小头”交替排列。上述专利的筒子纱配重装置无法对筒纱进行翻转调整,还需要在筒纱移动至包装机前另外增设如公开号为cn214608329u公开的筒纱翻转装置类似的装置,使筒纱的“大小头”交替排列。由于筒纱的配重时间与翻转时间均计入包装总时间,造成包装的时间增长,导致包装效率降低,同时也增加了筒纱包装流水线的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筒纱翻转配重一体化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纱翻转配重一体化装置,包括:
7.筒纱输送机,其用于输送筒纱;
8.称重输送机,其上料端紧邻筒纱输送机下料端,其用于对筒纱输送机输送的单一筒纱进行称重;
9.轻纱储存分配机构,其位于位于称重输送机一侧,其包括底座、分配环盘、第一旋转动力源、储料槽、第一旋转架和压料锁定机构,分配环盘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由第一旋转动力源驱动旋转,分配环盘上固定有多个用于存储筒纱的储料槽,储料槽呈圆周分布在分配环盘上,分配环盘靠近称重输送机的一端设有轻纱进料位,分配环盘远离称重输送机的一端设有轻纱出料位,第一旋转架固定安装在分配环盘上,第一旋转架上且位于各储料槽正上方均安装有压料锁定机构;压料锁定机构包括导向套、压杆、压块、固定板、顶升块、压簧,导向套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架上,压杆滑动安装在导向套内,固定板与压杆固定连接,顶升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上,压簧套装在压杆上且位于第一旋转架和固定板间,压
块固定安装压杆下端用于压紧储料槽内的筒纱;
10.轻纱推入机构,其包括第一动力推杆、轻纱推入板和第一解锁杆,第一动力推杆安装在称重输送机远离轻纱储存分配机构的一侧,轻纱推入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动力推杆的输出端,第一解锁杆固定安装在轻纱推入板顶部,第一解锁杆远离轻纱推入板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顶升块接触配合的第一斜面,第一动力推杆驱动轻纱推入板沿垂直于称重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移动,使第一解锁杆将顶升块顶起以使压块让开筒纱进入储料槽的位置,使轻纱推入板将称重输送机上重量小于标准重量的筒纱推送至轻纱进料位处的储料槽内;
11.轻纱推出机构,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动力推杆、轻纱推出板和第二解锁杆,第一固定架位于分配环盘内侧且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动力推杆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上,轻纱推出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动力推杆的输出端,第二解锁杆固定安装在轻纱推出板顶部,第二解锁杆远离第二动力推杆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顶升块接触配合的第二斜面,第二动力推杆驱动轻纱推出板沿垂直于称重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移动,使第二解锁杆将顶升块顶起以使压块上升至筒纱上方,使轻纱推出板将轻纱出料位处的储料槽内的筒纱推出;
12.配重输送机,其上料端紧邻轻纱出料位用于承接由轻纱出料位推出的筒纱,其一侧设有重纱进料口;
13.重纱输送机,其用于输送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纱;
14.翻转输送机构,其位于称重输送机与重纱输送机之间,其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一转轴、第二旋转动力源和夹持机构,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架上,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二旋转动力源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第二旋转动力源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使夹持机构在称重输送机和重纱输送机上活动,夹持机构在称重输送机上夹持称重输送机上的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纱,夹持机构在重纱输送机上卸下其所夹持的翻转后的筒纱;
15.转弯输送机,其上料端紧邻筒纱重纱输送机下料端,其下料端紧邻重纱进料口,其用于承接重纱输送机输送的筒纱,并将筒纱由重纱进料口输送至重纱输送机。
16.优选的,还包括筒纱回收机构,所述筒纱回收机构包括第三动力推杆、筒纱推板、导料板、回收箱和第一接近传感器,筒纱推板和导料板分别设置在配重输送机两侧,第三动力推杆输出端与筒纱推板连接,第三动力推杆驱动筒纱推板以垂直于配重输送机输送方向的方向直线运动,以将配重输送机上的筒纱推送至导料板,回收箱位于导料板下料端处用于承接由导料板导出的筒纱,第一接近传感器安装在配重输送机上,第一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配重输送机是否将筒纱输送至筒纱推板的推送范围内。
17.优选的,所述导向套和压杆均设置为两个,固定板与两个压杆固定连接,顶升块位于两个压杆之间。
18.优选的,所述顶升块下端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斜面。
19.优选的,所述称重输送机下料端处固定有筒纱挡板,筒纱挡板用于限制筒纱通过。
20.优选的,所述转弯输送机下料端处安装有第二接近传感器,第二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弯输送机是否将筒纱输送至配重输送机上。
21.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转盘轴承,转盘轴承外圈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转盘轴承内圈上端与分配环盘固定连接,转盘轴承内圈内侧固定有内齿圈,底座内腔中安装有蜗杆、第二转轴、蜗轮、柱形齿轮,蜗杆和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腔中,第二转轴上安装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第二转轴上部延伸出底座且安装有柱形齿轮,柱形齿轮与内齿圈
啮合连接,第二旋转动力源固定安装在底座内腔中,第二旋转动力源与蜗杆传动连接。
22.优选的,所述配重输送机下料端处设有混合纱推送机构,所述混合纱推送机构包括第四动力推杆、混合纱推板、混合纱挡板和第三接近传感器,第四动力推杆输出端与混合纱推板连接,第四动力推杆驱动混合纱推板以垂直于配重输送机输送方向的方向直线运动,以将配重输送机上的筒纱推送至打包装置,混合纱挡板固定在配重输送机下料端用于限制筒纱通过,配重输送机上安装有第三接近传感器,第三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配重输送机是否将筒纱输送至混合纱推板的推送范围内。
23.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旋转架、夹爪、夹板和夹块,所述第二旋转架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夹爪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架上,夹爪的两个输出端安装有夹板,两个夹板相向端面上固定有夹块。
24.优选的,所述称重输送机上安装有第四接近传感器,第四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筒纱输送机是否将筒纱输送至称重输送机上。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通过称重输送机对筒纱进行称重,重量小于标准重量的筒纱为轻纱,轻纱推入机构将轻纱推送轻纱进料位处的储料槽中,分配环盘转动使得各储料槽逐一进过轻纱进料位进行上料,通过轻纱推入机构将轻纱推出至配重输送机;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纱为重纱,翻转输送机构将重纱翻转180度后输送至重纱输送机,通过转弯输送机输送至配重输送机;在实现筒纱配重的同时实现了筒纱的翻转排列,节省了筒纱的包装时间,提高了筒纱的包装效率;
27.2、轻纱推入机构将轻纱推送轻纱进料位处的储料槽中时,第一解锁杆将顶升块平稳顶起,使得压块上升让开筒纱进入储料槽的位置,便于筒纱进入储料槽内,在轻纱推入板复位后,在压簧弹力作用下,压块压紧储料槽中的筒纱,避免分配环盘旋转时筒纱受离心力而脱离储料槽,保持筒纱的稳定性;
28.3、通过驱动分配环盘转动,可将储有最佳重量轻纱的储料槽快速转动至轻纱出料位进行出料,便于与转弯输送机下料端处的重纱进行配重,使得三个筒纱的平均重量最接近标准筒纱重量,缩短配重耗时,提高配重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轻纱储存分配机构、轻纱推入机构和轻纱推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翻转输送机构和称重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压料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筒纱输送机;2、筒纱;3、称重输送机;4、底座;5、分配环盘;6、第一旋转动力源;7、储料槽;8、第一旋转架;9、轻纱进料位;10、轻纱出料位;11、导向套;12、压杆;13、压块;14、固定板;15、顶升块;16、压簧;17、第一动力推杆;18、轻纱推入板;19、第一解锁杆;20、第一斜面;21、第一固定架;22、第二动力推杆;23、轻纱推出板;24、第二解锁杆;25、第二斜面;26、配重输送机;27、重纱进料口;28、重纱输送机;29、第二固定架;30、第一转轴;31、第二旋转动力源;32、转弯输送机;33、筒纱回收机构;34、第三动力推杆;35、筒纱推板;36、导料板;37、回收箱;38、第一接近传感器;39、第三斜面;40、筒纱挡板;41、第二接近传感器;
42、转盘轴承;43、内齿圈;44、蜗杆;45、第二转轴;46、蜗轮;47、柱形齿轮;48、第四动力推杆;49、混合纱推板;50、混合纱挡板;51、第三接近传感器;52、第二旋转架;53、夹爪;54、夹板;55、夹块;56、第四接近传感器;57、打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5.请参考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筒纱翻转配重一体化装置,包括:筒纱输送机1、称重输送机3、轻纱储存分配机构、轻纱推入机构、轻纱推出机构、配重输送机26、重纱输送机28、翻转输送机构和转弯输送机32;
36.其中,筒纱输送机1用于输送筒纱2,待称重配重的筒纱2由筒纱输送机1输送至称重输送机3;
37.称重输送机3上料端紧邻筒纱输送机1下料端,上料输送机下料端输出的筒纱2可顺利进入称重输送机3上料端,称重输送机3用于对筒纱输送机1输送的单一筒纱2进行称重;称重输送机3选用皮带式的称重输送机3;
38.轻纱储存分配机构位于位于称重输送机3一侧,轻纱储存分配机构用于储存小于标准重量的轻纱;轻纱储存分配机构包括底座4、分配环盘5、第一旋转动力源6、储料槽7、第一旋转架8和压料锁定机构,分配环盘5转动设置在底座4上且由第一旋转动力源6驱动旋转,分配环盘5上固定有多个用于存储筒纱2的储料槽7,储料槽7呈圆周分布在分配环盘5上,分配环盘5靠近称重输送机3的一端设有轻纱进料位9,分配环盘5远离称重输送机3的一端设有轻纱出料位10,第一旋转架8固定安装在分配环盘5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动力源6选用伺服电机,也可选用步进电机,可驱动分配环盘5精确旋转预设角度,本实施中储料槽7设置为12个,第一旋转动力源6可驱动各储料槽7均能移动至轻纱进料位9和轻纱出料位10;第一旋转架8上且位于各储料槽7正上方均安装有压料锁定机构,压料锁定机构通过压紧储料槽7内的筒纱2,避免分配环盘5旋转时,筒纱2受离心力脱离储料槽7;压料锁定机构包括导向套11、压杆12、压块13、固定板14、顶升块15、压簧16,导向套11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架8上,压杆12滑动安装在导向套11内,固定板14与压杆12固定连接,顶升块1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4下端面上,压簧16套装在压杆12上且位于第一旋转架8和固定板14间,压块13固定安装压杆12下端用于压紧储料槽7内的筒纱2;导向套11对压杆12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压杆12在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压簧16提供弹力,驱动压块13下压,压杆12顶部设有限位部,不会脱离导向套11;通过推动顶升块15上升,可带动压杆12、压块13上升,使得压块13脱离筒纱2;
39.轻纱推入机构用于称重输送机3上称重后为轻纱的筒纱2推至轻纱进料位9处的储料槽7内,轻纱推入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推杆17、轻纱推入板18和第一解锁杆19,第一动力推杆17安装在称重输送机3远离轻纱储存分配机构的一侧,轻纱推入板18固定安装在第一动力推杆17的输出端,第一解锁杆19固定安装在轻纱推入板18顶部,第一解锁杆19远离轻纱推入板18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顶升块15接触配合的第一斜面20,第一动力推杆17驱动轻纱推
入板18沿垂直于称重输送机3的输送方向移动,使第一解锁杆19将顶升块15顶起以使压块13让开筒纱2进入储料槽7的位置,使轻纱推入板18将称重输送机3上重量小于标准重量的筒纱2推送至轻纱进料位9处的储料槽7内;第一动力推杆17选用气缸,也可选用电缸、液压缸、齿轮齿条机构、滚珠丝杆机构等;在称重输送机3上筒纱2称重后为轻纱时,第一动力推杆17驱动轻纱推入板18向轻纱进料位9移动,首先第一解锁杆19将顶升块15顶起,压杆12上升,压簧16压缩,压块13上升让开筒纱2进入储料槽7的位置,随后轻纱推入板18将称重输送机3上重量小于标准重量的筒纱2推送至轻纱进料位9处的储料槽7内;
40.轻纱推出机构用于将储料槽7中的最佳适配重量的轻纱推出,轻纱推出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21、第二动力推杆22、轻纱推出板23和第二解锁杆24,第一固定架21位于分配环盘5内侧且与底座4固定连接,第二动力推杆22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架21上,轻纱推出板23固定安装在第二动力推杆22的输出端,第二解锁杆24固定安装在轻纱推出板23顶部,第二解锁杆24远离第二动力推杆22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顶升块15接触配合的第二斜面25,第二动力推杆22驱动轻纱推出板23沿垂直于称重输送机3的输送方向移动,使第二解锁杆24将顶升块15顶起以使压块13上升至筒纱2上方,使轻纱推出板23将轻纱出料位10处的储料槽7内的筒纱2推出;第二动力推杆22选用气缸,也可选用电缸、液压缸、齿轮齿条机构、滚珠丝杆机构等;在储有最佳适配重量轻纱的储料槽7转动至轻纱出料位10时,第二动力推杆22驱动轻纱推出板23向轻纱出料位10移动,首先第二解锁杆24将顶升块15顶起,压杆12上升,压簧16压缩,压块13上升不再压紧筒纱2,随后轻纱推出板23与筒纱2接触,将轻纱出料位10处的储料槽7内的筒纱2推出至配重输送机26上料端;
41.配重输送机26上料端紧邻轻纱出料位10、用于承接由轻纱出料位10推出的筒纱2,轻纱推出板23将轻纱出料位10处的储料槽7内的筒纱2推送至至配重输送机26上料端;配重输送机26其一侧设有重纱进料口27,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纱2由重纱进料口27进入配重输送机26;
42.重纱输送机28用于输送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纱2;
43.翻转输送机构位于称重输送机3与重纱输送机28之间,翻转输送机构将称重输送机3上称重后为重纱的筒纱2翻转180度后输送至重纱输送机28,翻转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29、第一转轴30、第二旋转动力源31和夹持机构,第一转轴30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架29上,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30上,第二旋转动力源31与第二转轴45传动连接;第二旋转动力源31选用蜗轮46蜗杆44减速步进电机,也可为dd马达或伺服电机,第二旋转动力源31驱动第一转轴30转动,使夹持机构转动至称重输送机3上方,夹持机构在称重输送机3上夹持称重输送机3上的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纱2,随后第二旋转动力源31驱动第一转轴30转动180度,使夹持机构转动至重纱输送机28上方,夹持机构在重纱输送机28上卸下其所夹持的翻转后的筒纱2,使得重纱倒立置于重纱输送机28上;
44.转弯输送机32上料端紧邻筒纱2重纱输送机28下料端,其下料端紧邻重纱进料口27,其用于承接重纱输送机28输送的筒纱2,并将筒纱2由重纱进料口27输送至重纱输送机28。重纱输送机28将重量大于标准重量的筒纱2输送至转弯输送机32上,转弯输送机32用于将筒纱2输送至重纱进料口27、配重输送机26上。
45.为便于回收无法实现配重的筒纱2,本实施方案还包括筒纱回收机构33,筒纱回收机构33包括第三动力推杆34、筒纱推板35、导料板36、回收箱37和第一接近传感器38,筒纱
推板35和导料板36分别设置在配重输送机26两侧,第三动力推杆34输出端与筒纱推板35连接,第三动力推杆34驱动筒纱推板35以垂直于配重输送机26输送方向的方向直线运动,以将配重输送机26上的筒纱2推送至导料板36,回收箱37位于导料板36下料端处用于承接由导料板36导出的筒纱2,第一接近传感器38安装在配重输送机26上,第一接近传感器38用于检测配重输送机26是否将筒纱2输送至筒纱推板35的推送范围内。第三动力推杆34选用气缸,也可选用电缸、液压缸、齿轮齿条机构、滚珠丝杆机构等;筒纱回收机构33位于重纱进料口27远离轻纱储存分配机构的一侧,筒纱回收机构33可回收无法实现配重的轻纱和重纱;在需要回收筒纱2时,第一接近传感器38检测到筒纱2通过的信号后,配重输送机26停止运行,此时筒纱2位于筒纱推板35的可接触范围内,第三动力推杆34驱动筒纱推板35向导料板36处运动,筒纱推板35将筒纱2推送至导料板36,经导料板36落入回收箱37中。
46.为避免压杆12、顶升块15和压块13相对第一旋转架8转动,设置导向套11和压杆12均设置为两个,固定板14与两个压杆12固定连接,顶升块15位于两个压杆12之间,这样便于第一解锁杆19和第二解锁杆24准确地与顶升块15接触。
47.为便于第一解锁杆19和第二解锁杆24顶起顶升块15,在顶升块15下端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斜面39。第一斜面20和第二斜面25通过与第三斜面39接触,可平稳驱动顶升块15上升。
48.为避免称重输送机3上的筒纱2由其下料端坠下,保证筒纱2在称重输送机3上的位置,便于轻纱推入机构和翻转输送机构准确接触筒纱2,在称重输送机3下料端处固定有筒纱挡板40,筒纱挡板40用于限制筒纱2通过。
49.为便于获取转弯输送机32下料端输送筒纱2进入配重输送机26上的信号,在转弯输送机32下料端处安装有第二接近传感器41,第二接近传感器41用于检测转弯输送机32是否将筒纱2输送至配重输送机26上。
50.为便于驱动分配环盘5转动,在底座4上安装有转盘轴承42,转盘轴承42外圈下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转盘轴承42内圈上端与分配环盘5固定连接,转盘轴承42内圈内侧固定有内齿圈43,底座4内腔中安装有蜗杆44、第二转轴45、蜗轮46、柱形齿轮47,蜗杆44和第二转轴45转动安装在底座4腔中,第二转轴45上安装有蜗轮46,蜗轮46与蜗杆44啮合连接,第二转轴45上部延伸出底座4且安装有柱形齿轮47,柱形齿轮47与内齿圈43啮合连接,第二旋转动力源31固定安装在底座4内腔中,第二旋转动力源31与蜗杆44传动连接。第二旋转动力源31通过联轴器带得蜗杆44旋转,蜗杆44带动蜗轮46、第二转轴45和柱形齿减速转动后,柱形齿轮47带动内齿圈43、转盘轴承42内圈和分配环盘5转动。
51.为便于将配重好的三个筒纱2由配重输送机26推送至打包装置57,在配重输送机26下料端处设有混合纱推送机构,混合纱推送机构包括第四动力推杆48、混合纱推板49、混合纱挡板50和第三接近传感器51,第四动力推杆48输出端与混合纱推板49连接,第四动力推杆48驱动混合纱推板49以垂直于配重输送机26输送方向的方向直线运动,以将配重输送机26上的筒纱2推送至打包装置57,混合纱挡板50固定在配重输送机26下料端用于限制筒纱2通过,配重输送机26上安装有第三接近传感器51,第三接近传感器51用于检测配重输送机26是否将筒纱2输送至混合纱推板49的推送范围内。第三动力推杆34选用气缸,也可为电动缸、液压缸、齿轮齿条机构或滚珠丝杆机构,混合纱挡板50挡住筒纱2,第三接近传感器51检测通过的筒纱2数量,当筒纱2数量达到三个后,第三动力推杆34驱动混合纱推板49一次
推出三个配重和排列好的筒纱2至打包装置57;打包装置57为现有技术的打包设备,非本实用新型要点。
52.为便于夹持筒纱2,设置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旋转架52、夹爪53、夹板54和夹块55,第二旋转架52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45上,夹爪53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架52上,夹爪53的两个输出端安装有夹板54,两个夹板54相向端面上固定有夹块55。夹爪53选用气动夹爪53,也可为电动夹爪53或液压夹爪53,夹爪53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架52上。夹块55相向端面具有v形槽,两个夹块55夹持筒纱2时,每个夹块55均有两个端面与筒纱2接触,从而提高夹持效果。
53.为便于检测的筒纱输送机1是否将筒纱2输送至称重输送机3上,在称重输送机3上安装有第四接近传感器56,第四接近传感器56用于检测筒纱输送机1是否将筒纱2输送至称重输送机3上。
54.第一接近传感器38、第二接近传感器41、第三接近传感器51、第四接近传感器56选用槽式光电开关,也可为漫射式光电开关、对射式光电开关、镜面反射式、纤式光电开关或电容式接近开关等传感器。
55.本实施例的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56.本实施方案的配重装置的工作步骤:
57.s1:将未称重的筒纱2放置在筒纱输送机1上,筒纱输送机1将筒纱2逐一输送至称重输送机3;
58.s2:称重输送机3对筒纱输送机1输送的单一筒纱2进行称重,工控机的储存模块储存筒纱2称重信息;若称重输送机3上的筒纱2称出的重量小于标准重量,则该筒纱2为轻纱,轻纱推入机构将该轻纱推送轻纱进料位9处的储料槽7中,具体的,第一动力推杆17驱动轻纱推入板18向轻纱进料位9移动,首先第一解锁杆19的第一斜面20与顶升块15的第三斜面39接触,将顶升块15平稳顶起,压杆12上升,压簧16压缩,压块13上升让开筒纱2进入储料槽7的位置,随后轻纱推入板18将称重输送机3上重量小于标准重量的筒纱2推送至轻纱进料位9处的储料槽7内,随后第一动力推杆17驱动轻纱推入板18复位,在压簧16弹力作用下,压块13压紧储料槽7中的筒纱2;若称重输送机3上的筒纱2称出的重量大于标准重量,则该筒纱2为重纱,翻转输送机构将称重输送机3上称重后为重纱的筒纱2翻转180度后输送至重纱输送机28,具体的,第二旋转动力源31驱动第一转轴30转动90度,使夹持机构转动至称重输送机3上方,夹爪53工作,带动两个夹板54相向运动,通过两个夹块55夹紧称重输送机3上的筒纱2,随后第二旋转动力源31驱动第一转轴30反向转动180度,使夹持机构转动至重纱输送机28上方,夹爪53工作,带动两个夹板54相背运动,两个夹块55夹卸下翻转后的筒纱2,使得重纱倒立置于重纱输送机28上,随后第二旋转动力源31驱动第一转轴30转动90度复位,使得夹持机构竖向朝上,不干涉称重输送机3和重纱输送机28工作,重纱输送机28工作带动重纱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筒纱2的直径,便于下一筒纱2上料;
59.s3:工控机储存模块记录各储料槽7的位置信息及其所存储的轻纱重量信息,记录重纱输送机28上重纱的排列和重量信息;当重纱输送机28满载后,转弯输送机32与重纱输送机28配合间歇工作,装载重纱,当储料槽7满载或转弯输送机32满载后,筒纱输送机1停止
工作,此时可以开始筒纱2配重工作;
60.s4:工控机算法模块运行配重算法,选取两个储有最佳重量轻纱的储料槽7进行出料,使得该两个轻纱与转弯输送机32下料端处的一个重纱的平均重量最接近标准筒纱2重量,具体的,第一旋转动力源6驱动分配环盘5转动,使得选定的其中一个储料槽7转动至轻纱出料位10,第二动力推杆22驱动轻纱推出板23向轻纱出料位10移动,首先第二解锁杆24的第二斜面25与顶升块15的第三斜面39接触,将顶升块15平稳顶起,压杆12上升,压簧16压缩,压块13上升不再压紧筒纱2,随后轻纱推出板23与筒纱2接触,将轻纱出料位10处的储料槽7内的筒纱2推出至配重输送机26上料端;配重输送机26将轻纱输送至通过重纱进料口27;随后转弯输送机32输出一个重纱至配重输送机26;随后第一旋转动力源6驱动分配环盘5转动,使得下一被选定的储料槽7转动至轻纱出料位10,第二动力推杆22驱动轻纱推出板23将轻纱出料位10处的储料槽7内的筒纱2推出至配重输送机26上料端;此时配重输送机26上具有三个排列并配重好的筒纱2,配重输送机26将这三个头部依次呈“小、大、小”的筒纱2输送至混合纱推送机构,混合纱挡板50挡住筒纱2,第三接近传感器51检测通过的筒纱2数量达到三个后,第三动力推杆34驱动混合纱推板49一次推出三个配重和排列好的筒纱2至打包装置57;
61.s5:工控机算法模块运行配重算法,再选取一个储有最佳重量轻纱的储料槽7进行出料,使得该轻纱与转弯输送机32下料端处的两个重纱的平均重量最接近标准筒纱2重量,使得配重输送机26上三个头部依次呈“大、小、大”的筒纱2输送至混合纱推送机构,如此往复进行出料,直至被推送至打包装置57中的筒纱2101如图1所示呈五列排布。
62.若在配重中,没有合适重量的轻纱与重纱配重,则在重纱通过筒纱回收机构33时,筒纱回收机构33将这一无法与轻纱进行配重的重纱推出配重输送机26,并输送下一重纱进行称重并配对,直至满足配重要求;筒纱回收机构33工作时,第三动力推杆34驱动筒纱推板35向导料板36处运动,筒纱推板35将筒纱2推送至导料板36,经导料板36落入回收箱37,实现重纱的回收。
63.若储料槽7、转弯输送机32上的筒纱2已经输出完毕,或者记录的筒纱2已经无法实现配重,则筒纱输送机1再次工作,进行上料。
6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6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