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速机构及具有其的自适应速度的安检机。
背景技术:2.日益发展的快递行业中,快递数量急剧增加,对安检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需要对已有的安检流水线进行迭代更新,以提高快递安检效率。而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改造难度和时间,企业可以仅更换安检设备,而不对安检流水线中原有的输送机构进行更换,但此时升级后的安检设备和输送机构之间并无信号联系,因此会出现两者参数不适配,导致成像不清的问题。这是由于安检设备内的射线源的出束强度和探测板的采样频率固定,当改变输送机构速度时,会导致安检系统成像模糊,甚至无法成像。
3.而输送机构的速度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企业会根据需求合理调整输送机构的速度,例如出现“堵包”的情况,就需要减慢输送机构的速度。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在输送带速度改变的同时,通过人工手动调整安检设备的参数,不仅麻烦,而且有出错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速机构,编码器与滚轮均设置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受弹性件作用而具有使支撑座上的滚轮贴向输送机构的运动或趋势,使滚轮与输送机构的输送带同速并将数据传递至编码器中,从而实现测速。
5.进而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速度的安检机,使输送机构以测速机构为媒介与检测机构智能联动,测速机构给予的信号使检测机构的参数随输送带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测速机构,包括:
8.编码器,配置为测算滚轮转动速度并将该滚轮速度信号传输给检测机构;
9.滚轮,与编码器同轴连接,滚轮配置为经传动与输送带保持相同线速度;
10.支撑座,所述的编码器与滚轮均设置在支撑座上;支撑座上设有弹性件并作用在支撑座上使支撑座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弹性件配置为使滚轮贴向输送机构。
11.编码器与滚轮均设置在支撑座上,弹性件作用在支撑座上,从而可以使支撑座以及其上的编码器、滚轮共同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从而使滚轮贴向输送机构并与输送机构的输送带达到同速,同轴的编码器测算滚轮的速度数据以实现测速功能。
12.作为优选,弹性件为弹簧。
13.一种自适应速度的安检机,包括:
14.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输送带,输送带设置在机架上并配置为输送货物;
15.检测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作用于输送带上的货物进行检测;
16.如上所述的测速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配置为将输送带速度信号传递给检测机构,检测机构通过根据测速机构传递的输送带速度信号而改变成像参数。
17.作为优选,机架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侧板,所述的测速机构设置在侧板上;
18.测速机构安装在输送带下方的机架上,弹性件的一端与侧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连接,且弹性件设置在支撑座上方并给予支撑座向上的力使滚轮贴向输送机构。
19.作为优选,侧板上开设有安装调节孔,所述支撑座安装于安装调节孔所在处;
20.支撑座以及滚轮在弹性件作用下可在安装调节孔中沿竖直方向移动。
21.测速机构安装在侧板上,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因为滚轮需要贴紧输送机构中的输送带或某根托辊,若测速机构固定不动,则难以使滚轮贴紧输送机构,而且也较难安装;通过安装调节孔,使测速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可动空间,在通过弹性件使滚轮能够贴向测速机构。
22.作为优选,支撑座上设有腰型孔,腰型孔配置为在支撑座安装到侧板上后,支撑座仍能够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腰型孔用以配合安装调节孔,使支撑座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23.作为优选,所述的滚轮与编码器分别位于侧板的左右两侧。
24.作为优选,输送机构还包括:
25.驱动辊,设置在机架上,输送带环绕在驱动辊上并由驱动辊带动输送带运动;
26.托辊组,设置在机架上,输送带由托辊组绷紧。
27.作为优选,托辊组包括上托辊与下托辊,上托辊与下托辊均随输送带运动而转动;
28.上托辊位于输送带之间并使输送带向下绷紧,下托辊位于输送带下方,并使输送带向上绷紧;
29.测速机构设置在下托辊下方,且滚轮接触下托辊,滚轮与下托辊通过摩擦传动。
30.作为优选,滚轮外层为橡胶层。
3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32.1、通过测速机构将输送机构与检测机构智能联系在一起,在输送带速度改变时,无需人工手动调整检测机构的成像参数,而是由测速机构给予的速度信号使检测机构自行调整,更加简单方便的同时也更加准确,也就使得该安检机的成像效果更好,不会出现成像模糊的问题。
33.2、测速机构整体结构简单,且没有复杂的传感器或精密仪器等,因此对于很多成品安检机来说,该测速机构更便于现场改造安装,大大节省成本。
34.3、编码器与滚轮均设置在支撑座上,弹性件作用在支撑座上,从而可以使支撑座以及其上的编码器、滚轮共同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从而使滚轮贴向输送机构并与输送机构的输送带达到同速,同轴的编码器测算滚轮的速度数据以实现测速功能。
35.4、由于安检机空间有限,为了方便测速机构的安装,以及防止输送带损坏,同时由于下托辊与输送带、滚轮都是直接接触,线速度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滚轮与下托辊摩擦传动使滚轮能准确得到输送带的速度,从而避免上述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自适应速度的安检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安检机的可调托辊以及滑槽、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安检机的剖视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测速机构安装在侧板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测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各附图标记为:输送机构1;机架2;输送带3;检测机构4;测速机构5;编码器51;滚轮52;支撑座53;腰型孔54;弹性件56;驱动辊6;上托辊7;下托辊8;可调托辊9;端部托辊10;滑槽11;滑块12;侧板13;安装调节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45.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速机构,包括:
46.编码器51,配置为测算滚轮52转动速度并将该滚轮52速度信号传输给检测机构4;
47.滚轮52,与编码器51同轴连接,滚轮52配置为经传动与输送带3保持相同线速度;
48.支撑座53,所述的编码器51与滚轮52均设置在支撑座53上;支撑座53上设有弹性件56并作用在支撑座53上使支撑座53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弹性件56配置为使滚轮52贴向输送机构1。
49.如图1、2所示,进而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速度的安检机,包括:
50.输送机构1,包括机架2以及输送带3,输送带3设置在机架2上并配置为输送货物;
51.检测机构4,安装在机架2上并作用于输送带3上的货物进行检测;
52.如上所述的测速机构5,安装在机架2上并配置为将输送带3速度信号传递给检测机构4,检测机构4通过根据测速机构5传递的输送带3速度信号而改变成像参数。
53.通过测速机构5将输送机构1与检测机构4智能联系在一起,在输送带3速度改变时,无需人工手动调整检测机构4的参数,而是由测速机构5给予的速度信号使检测机构4自行调整,更加简单方便的同时也更加准确,也就使得该安检机的成像效果更好,不会出现成像模糊的问题。
54.如图2、3所示,输送机构1整体水平布置在地面上,并由机架2作为主体支撑,机架2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侧板13,所述的测速机构5设置在侧板13上;输送机构1还包括驱动辊6以及托辊组,驱动辊6设置在机架2上并位于机架2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辊6设置在机架2的前端部;托辊组也设置在机架2上,托辊组包括上托辊7、下托辊8、可调托辊9以及端部托辊10,端部托辊10设置在机架2的后端部,可调托辊9设置在驱动辊6旁侧,且可调托辊9可沿机架2长度方向选择性移动;上托辊7与下托辊8设置在可调托辊9与端部托辊10之间,上托辊7共有两个,间隔设置在机架2中部;下托辊8共三个,分别设置在端部托辊10旁侧以及两个上托辊7旁侧,且两个上托辊7所处高度低于下托辊8所处高度;所述输送带3环绕在驱动辊6与托辊组上,有驱动辊6带动输送带3运动,并由托辊组将输送带3绷紧;进
一步地,驱动辊6、上托辊7、下托辊8以及可调托辊9均设置在两个侧板13之间。
55.具体地说,上托辊7与下托辊8均随输送带3运动而转动,上托辊7位于输送带3之间并使输送带3向下绷紧,下托辊8位于输送带3下方并使输送带3向上绷紧;可调托辊9也位于输送带3下方,两个侧板13上均开设有两条沿机架2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11,滑槽11处设有通过螺丝转动调节的滑块12,所述的可调托辊9连接在该滑块12上;通过转动螺丝调节滑块12在滑槽11中的位置,并以此调节可调托辊9与输送带3的相对位置,进而由可调托辊9来调整输送带3的紧绷程度。
56.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滚轮52作为获取输送带3速度的部件,既能与输送带3接触以进行摩擦传动,也能与暴露在输送带3外的下托辊8接触以进行摩擦传动,由于安检机空间有限,为了方便测速机构5的安装,以及防止输送带3损坏,同时由于下托辊8与输送带3、滚轮52都是直接接触,线速度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利用滚轮52与下托辊8摩擦传动使滚轮52能准确得到输送带3的速度,从而避免上述不利影响。
57.具体地说,如图3-5所示,测速机构5安装在输送带3下方的机架2上,且位于两个侧板13中的其中一个上,侧板13上开设有安装调节孔14,测速机构5的支撑座53安装在该安装调节孔14所在处,滚轮52与编码器51同轴连接且分别位于支撑座53的左右两侧,将支撑座53装入安装调节孔14时,滚轮52随之穿过安装调节孔14以来到下托辊8下方,滚轮52与编码器51分别位于该侧板13的左右两侧;弹性件56共有两个,两个弹性件56沿前后方向一前一后间隔设置,两个弹性件56的下端部设置在支撑座53上,两个弹性件56的上端部设置在侧板13上,并给予支撑座53向上的力,且由于安装调节孔14大致呈椭圆形,支撑座53在安装调节孔14中沿竖直方向可动,配合弹性件使滚轮56由下往上贴向下托辊8;支撑座53上还开设有腰型孔54,支撑座53安装到侧板13上是通过螺栓穿过侧板13进入腰型孔54中,且腰型孔54与安装调节孔14相配合,能实现支撑座53在侧板13上可动;在滚轮52贴靠于下托辊8后,编码器51与检测机构4电信号连接,在输送带3运动时,与滚轮52接触的下托辊8随之转动,下托辊8与滚轮52摩擦传动,而使滚轮52转动,由于滚轮52与编码器51同轴连接,在滚轮52转动时编码器51即可获取滚轮52的转速,通过计算得到滚轮52的线速度,即输送带3运动的速度,并将该速度信号传递给检测机构4,检测机构4根据该速度信号改变成像参数。
58.检测机构4位于机架2中部,具体结构已在先前专利中公开,在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