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7794发布日期:2023-03-25 02:2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可用于电子器件或显示屏部件的运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工作渐渐由人工处理转变为由机器人来完成,从而大大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托盘是显示屏或电子部件等精密电子制件动态搬运的媒介物,是一种载货装配平台,而且是一种活动平台或可移动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可移动性的显示屏尤其是液晶显示器货物,一经托盘装载便获得了可移动性,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的动态装卸方法叫做托盘作业。现有的防静电托盘一般为普通的吸塑托盘,该种托盘具有力学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该托盘具有优异的力学稳定性和抗变形性,可以有效提高托盘的使用寿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包括托盘主体、筋板组件和预埋件组件,其中,所述托盘主体构成托盘的外围框架,预埋件组件沿托盘主体的内侧均匀分布,筋板组件通过预埋件组件安装于托盘主体上,形成支承面;
7.托盘主体自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设置第一韧性层、中间刚性层和第二韧性层;韧性层采用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
8.中间刚性层采用碳纤维增强热固定树脂基体复合材料;
9.每个筋板均为由第一面板、蜂窝结构和第二面板组成的三层夹层结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面板。
10.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托盘主体的第一韧性层和第二韧性层均由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该种结构具有较好的韧性,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对中间刚性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防止托盘在冲击作用下断裂;且可有效保证托盘的稳定防静电性能。托盘主体的中间刚性层具有较强的刚性,可以提供托盘的抗形变能力。
12.每个筋板设置为蜂窝夹层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托盘的整体重量,为托盘提供更大的载重空间。此外,蜂窝结构还可以有效提高托盘的抗剪切和抗弯性能。
附图说明
1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
定。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结构的俯视图。
15.其中,1、托盘主体;2、筋板;3、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1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17.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包括托盘主体、筋板组件和预埋件组件,其中,所述托盘主体构成托盘的外围框架,预埋件组件沿托盘主体的内侧均匀分布,筋板组件通过预埋件组件安装于托盘主体上,形成支承面;
18.托盘主体自上表面到下表面依次设置第一韧性层、中间刚性层和第二韧性层;韧性层采用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
19.中间刚性层采用碳纤维增强热固定树脂基体复合材料;
20.每个筋板均为由第一面板、蜂窝结构和第二面板组成的三层夹层结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面板。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筋板组件包括若干横筋板和若干纵筋板,横筋板和纵筋板通过预埋件安装于托盘主体上,形成支承面。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韧性层、第二韧性层和中间刚性层中的增强结构为碳纤维二维编织结构叠层或碳纤维单向正交或斜交叠层。
23.优选的,二维编织结构为平纹、斜纹或缎纹。
24.优选的,第一韧性层的厚度为3-10mm;第二韧性层的厚度为3-10mm;中间刚性层的厚度为5-8mm。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设置有内螺纹,螺栓与预埋件的内螺纹的配合将筋板进行安装。
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增强结构为碳纤维二维编织结构叠层或碳纤维单向正交或斜交叠层。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蜂窝结构为芳纶蜂窝。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的厚度为2-6mm;第二面板的厚度为2-6mm;蜂窝结构的厚度为10-15mm。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实施例1
31.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筋板和连接预埋结构三个部分,采用上下表面韧性层和中间刚性层的三层结构构成托盘主体,托盘主体的韧性层采用平纹编织的t300的3k规格碳纤维编织结构叠层排布,与聚乙烯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40%。上下表面韧性层的厚度均为4mm。
32.托盘主体中间刚性层采用3k规格的m40高模量碳纤维的平纹编织结构,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40%。中间刚性层的厚度为6mm。
33.托盘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蜂窝夹层结构的横筋板和竖筋板,筋板为上下表面高强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面板和中间的蜂窝结构组成的夹层结构,其中筋板的上下表面面板采用3k规格的t3000高模量碳纤维的平纹编织结构,与酚醛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40%。上下表面面板的厚度均为2mm,蜂窝结构的厚度为10mm。
34.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结构与筋板接触连接的位置预埋金属材质的连接部件,便于采用螺栓配件连接。
35.实施例2
36.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筋板和连接预埋结构三个部分,采用上下表面韧性层和中间刚性层的三层结构构成托盘主体,托盘主体的韧性层采用斜纹编织的t700的12k规格碳纤维编织结构叠层排布,与聚丙烯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60%。上下表面韧性层的厚度均为5mm。
37.托盘主体中间刚性层采用6k规格的m60j高模量碳纤维的平纹编织结构,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50%。中间刚性层的厚度为7mm。
38.托盘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蜂窝夹层结构的横筋板和竖筋板,筋板为由上下表面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面板和中间的蜂窝结构组成夹层结构,其中筋板的上下表面面板采用3k规格的t800高模量碳纤维的平纹编织结构,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50%。上下表面面板的厚度为2mm,蜂窝结构的厚度为15mm。
39.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结构与筋板接触连接位置预埋金属材质的连接部件,便于采用螺栓配件连接。
40.实施例3
41.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筋板和连接预埋结构三个部分,采用上下表面韧性层和中间刚性层的三层结构构成托盘主体,托盘主体的韧性层采用采用3k规格碳纤维单向正交铺设,与聚氨酯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55%。上下表面韧性层的厚度均为8mm。
42.托盘主体中间刚性层采用12k规格的m40j高模量单向碳纤维的
±
60
°
斜交铺设,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56%。中间刚性层的厚度为8mm。
43.托盘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蜂窝夹层结构的横筋板和竖筋板,筋板为由上下表面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面板和中间的蜂窝结构组成夹层结构,其中筋板的上下表面面板采用12k规格的t1000高模量碳纤维的平纹编织结构,与脲醛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45%。上下表面面板的厚度均为6mm,蜂窝结构的厚度为10mm。
44.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结构与筋板接触位置,在托盘主体的结构与筋板成型过程中,在连接接触部位埋入金属材质的连接部件,便于采用螺栓配件连接。
45.实施例4
46.碳纤维复合材料防静电托盘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筋板和连接预埋结构三个部分,采用上下表面韧性层和中间刚性层的三层结构构成托盘主体,托盘主体的韧性层采用t1000的3k规格碳纤维单向
±
60
°
斜交铺设,与聚苯硫醚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60%。上下表面韧性层的厚度均为5mm。
47.托盘主体中间刚性层采用12k规格的m55高模量碳纤维的单向正交铺设,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50%。中间刚性层的厚度为5mm。
48.托盘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蜂窝夹层结构的横筋板和竖筋板,筋板为由上下表面高强
度碳纤维复合材料面板和中间的蜂窝结构组成夹层结构,其中筋板的上下表面面板采用3k的t300高模量碳纤维单向正交铺设,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最终树脂含量为60%。上下表面面板的厚度均为4mm,蜂窝结构的厚度为12mm。
49.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托盘主体结构与筋板接触位置,在托盘主体的结构与筋板成型过程中,在连接接触部位埋入金属材质的连接部件,便于采用螺栓配件连接。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