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快速释放器及抽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7610发布日期:2023-03-15 02:5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快速释放器及抽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快速释放器及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2.因为真空源配合真空吸盘是抓取制品最廉价的一种方法,并且利用真空吸盘抓取制品不会对制品造成损伤以及真空吸盘具有无污染、易使用的特点,所以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都会利用真空源配合真空吸盘来抓取制品。当需要对制品进行抓取时,打开真空源,形成了稳定的真空,使真空吸盘具有真空吸力,从而使真空吸盘能够对制品进行抓取。当不需要对制品进行抓取时,使真空吸盘不具有真空吸力的解决方法有二种:其中,第一种是关闭真空源,使真空吸盘缺失真空吸力的来源,从而丧失真空吸力。但是,这会造成真空源的频繁启动,从而影响真空源的使用寿命,并且还会对真空吸盘的反应速度造成影响。第二种是在真空源与真空吸盘之间设置真空释放阀,通过真空释放阀来释放压力,从而使真空吸盘丧失真空吸力。但是,通过真空释放阀释放压力会造成在真空形成后不能瞬间得到释放,使真空吸盘上会有残余的真空吸力,从而影响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快速释放器及抽真空系统。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快速释放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壳体,具有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吸气口、第一空腔以及真空口,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通孔;控压组件,包括安装座、驱动件以及堵孔件,安装座设于壳体的外壁上,且位于通孔的上方,安装座具有与通孔连通的第二空腔,安装座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释压口,驱动件设于安装座上,驱动件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座并位于第二空腔内,堵孔件设于驱动件的输出端上,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
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快速释放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孔件为板状结构,堵孔件朝向通孔的板面面积大于通孔的孔口面积,小于第二空腔朝向通孔的腔壁面积。
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快速释放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孔件朝向通孔的板面上设有用于防止泄压的第一密封件。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快速释放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释压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释压口均靠近壳体设置。
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快速释放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吸气口和真空口上均设有用于连接外在部件的连接件。
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快速释放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密封件的凹槽。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抽真空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真空快速释放器。
1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真空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真空源,与壳体的吸气口连接,并用于改善、产生和维持第一空腔内的真空环境;吸盘,与壳体的真空口连接;释压阀,设于壳体上,并用于调节第一空腔内的气压;负压表,设于壳体上,并用于显示第一空腔内的气压值。
12.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真空快速释放器,因为壳体具有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吸气口、第一空腔以及真空口,所以壳体能够通过吸气口与真空源连通,并通过真空口与真空吸盘连通。又因为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通孔,且安装座设于壳体上且位于通孔的上方,以及驱动件设于安装座上并能够驱动堵孔件打开或关闭通孔,所以驱动件配合堵孔件能够释放和封禁第一空腔内的压力,从而能够控制真空吸盘获得或丧失真空吸力,进而能够避免真空源频繁启动,延长了真空源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快速释放第一空腔内的压力,使真空吸盘上不会有残余的真空吸力,从而不会影响真空吸盘的使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抽真空系统,因为真空源与壳体的吸气口连接,真空吸盘与壳体的真空口连接,并且壳体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一空腔内部压力的控压组件,所以真空源能够通过壳体的第一空腔配合控压组件使真空吸盘获得或丧失真空吸力。又因为壳体上设有释压阀和负压表,所以能够对第一空腔内的气压进行调节并显示第一空腔内的气压值,从而能够控制真空吸盘获得真空吸力的大小,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抽真空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抽真空系统的正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抽真空系统的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压组件释放第一空腔内部压力的局部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压组件保持第一空腔内部压力的局部剖视图。
19.10、真空快速释放器;11、壳体;111、吸气口;112、第一空腔;113、真空口;114、通孔;12、控压组件;121、安装座;1211、第二空腔;1212、释压口;122、驱动件;123、堵孔件;124、第一密封件;13、连接件;131、凹槽;14、第二密封件;20、真空源;30、真空吸盘;40、释压阀;50、负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21.实施例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抽真空系统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抽真空系统的俯视图。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快速释放器10、真空源20、真空吸盘30、释压阀40以及负压表50。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压组件释放第一空腔内部压力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压组件保持第一空腔内部压力的局部剖视图。
25.如图1至图4所示,真空快速释放器10包括壳体11和控压组件12。
26.其中,壳体11具有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吸气口111、第一空腔112以及真空口113,壳体1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空腔112连通的通孔114。
27.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呈柱状结构,吸气口111和真空口113上分别设有能够与真空源20和真空吸盘30连接的连接件13,连接件13上还设有能够安装第二密封件14的凹槽131。其中,连接件13优选为卫生卡箍,第二密封件14优选为密封圈。工作时,壳体11的吸气口111和真空口113能够通过连接件13分别与真空源20和真空吸盘30连接,所以真空源20能够使壳体11的第一空腔112形成真空环境,并使真空源20能够通过第一空腔112为真空吸盘30提供真空吸力。又因为吸气口111与真空源20,以及真空口113与真空吸盘30在连接处设有密封件,所以能够防止真空源20、壳体11以及真空吸盘30之间出现漏压的情况,从而能够保证真空吸盘30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真空快速释放器10的稳定性。
28.控压组件12包括安装座121、驱动件122以及堵孔件123,安装座121设于壳体11的外壁上,且位于通孔114的上方,安装座121具有与通孔114连通的第二空腔1211,安装座12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空腔1211连通的释压口1212,驱动件122设于安装座121上,驱动件122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座121并位于第二空腔1211内,堵孔件123设于驱动件122的输出端上,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114。
29.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21呈矩体结构,驱动件122优选为电动气缸,堵孔件123为板状结构,堵孔件123朝向通孔114的板面面积大于通孔114的孔口面积,小于第二空腔1211朝向通孔114的腔壁面积。工作时,因为堵孔件123朝向通孔114的板面面积大于通孔114的孔口面积,所以保证堵孔件123能够关闭或打开通孔114,而堵孔件123的板面面积小于第二空腔1211的腔壁面积,能够保证堵孔件123在打开通孔114时,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能够从释压口1212得到释放,从而使驱动件122配合堵孔件123能够控制真空吸盘30获得或丧失真空吸力,进而能够避免真空源20频繁启动,延长了真空源20的使用寿命。
30.在本实施例中,堵孔件123朝向通孔114的板面上设有用于防止泄压的第一密封件124。工作时,因为堵孔件123上设有第一密封件124,所以当堵孔件123关闭通孔114时,能够防止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由通孔114处漏出,从而能够保证第一空腔112内气压的稳定性,进而能够保证真空吸盘30的工作状态,使得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真空快速释放器10的稳定性。
31.在本实施例中,释压口12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释压口1212均靠近壳体11设置。工作时,因为壳体11上设有多个释压口1212且释压口1212靠近壳体11设置,所以当驱动件122驱动堵孔件123打开通孔114时,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能够通过通孔114快速从多个释压口1212得到释放,从而能够使真空吸盘30上不会有残余的真空吸力,进而不会影响真空吸盘30的使用。
32.图1和图2所示,真空源20与壳体11的吸气口111连接,并用于改善、产生和维持第一空腔112内的真空环境。真空吸盘30,与所述壳体11的所述真空口113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真空源20为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等能够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环境的设备。工作时,真空源20能够改善、产生和维持第一空腔112内的真空环境,并通过壳体
11为真空吸盘30提供真空吸力。
34.释压阀40,设于所述壳体11上,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负压表50,设于所述壳体11上,并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值。工作时,释压阀40能够辅助控压组件12对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控制真空吸盘30获得的真空吸力的大小。负压表50能够显示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节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
35.当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抽真空系统对制品进行抓取时,工作人员预先将真空快速释放器10中的壳体11与真空源20和真空吸盘30连接。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驱动件122驱动堵孔件123关闭通孔114,防止真空源20启动之后,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通过通孔114从释压口1212得到释放。接着,工作人员启动真空源20,使第一空腔112内产生真空环境,并对真空环境进行维持,使得真空源20能够通过壳体11为真空吸盘30提供真空吸力。最后,工作人员便能够通过真空吸盘30对制品进行抓取。
36.当需要暂停抓取制品的工作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驱动件122驱动堵孔件123打开通孔114,使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通过通孔114从多个释压口1212快速得到释放,便能够使真空吸盘30丧失真空吸力。当需要继续进行抓取制品的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件122驱动堵孔件123关闭通孔114,真空源20再次使第一空腔112内产生真空环境,并对真空环境进行维持和改善,从而使真空吸盘30再次获得真空吸力,进而使真空吸盘30再次对制品进行抓取。其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壳体11上负压表50来观察第一空腔112内气压值的大小,从而判断真空吸盘30获得的真空吸力的大小,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壳体11上的释压阀40来调节第一空腔112内的气压,从而使真空吸盘30获得合适的真空吸力,进而方便真空吸盘30对制品进行抓取。
37.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38.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真空快速释放器,因为壳体具有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吸气口、第一空腔以及真空口,所以壳体能够通过吸气口与真空源连通,并通过真空口与真空吸盘连通。又因为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通孔,且安装座设于壳体上且位于通孔的上方,以及驱动件设于安装座上并能够驱动堵孔件打开或关闭通孔,所以驱动件配合堵孔件能够释放和封禁第一空腔内的压力,从而能够控制真空吸盘获得或丧失真空吸力,进而能够避免真空源频繁启动,延长了真空源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快速释放第一空腔内的压力,使真空吸盘上不会有残余的真空吸力,从而不会影响真空吸盘的使用。
39.进一步地,因为本真空快速释放器中堵孔件朝向通孔的板面面积大于通孔的孔口面积,所以保证堵孔件能够关闭或打开通孔,而堵孔件的板面面积小于第二空腔的腔壁面积,能够保证堵孔件在打开通孔时,第一空腔内的气压能够从释压口得到释放,从而使驱动件配合堵孔件能够控制真空吸盘获得或丧失真空吸力,进而能够避免真空源频繁启动,延长了真空源的使用寿命。
40.进一步地,因为本真空快速释放器中堵孔件上设有第一密封件,所以当堵孔件关闭通孔时,能够防止第一空腔内的气压由通孔处漏出,从而能够保证第一空腔内气压的稳定性,进而能够保证真空吸盘的工作状态,使得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真空快速释放器的稳定性。
41.进一步地,因为本真空快速释放器中壳体上设有多个释压口且释压口靠近壳体设
置,所以当驱动件驱动堵孔件打开通孔时,第一空腔内的气压能够通过通孔快速从多个释压口得到释放,从而能够使真空吸盘上不会有残余的真空吸力,从而不会影响真空吸盘的使用。
42.进一步地,因为本真空快速释放器中壳体的吸气口和真空口能够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真空源和真空吸盘连接,所以真空源能够使壳体的第一空腔形成真空环境,并使真空源能够通过第一空腔为真空吸盘提供真空吸力。
43.进一步地,因为本真空快速释放器中吸气口与真空源,以及真空口与真空吸盘在连接处设有密封件,所以能够防止真空源、壳体以及真空吸盘之间出现漏压的情况,从而能够保证真空吸盘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真空快速释放器的稳定性。
44.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抽真空系统,因为真空源与壳体的吸气口连接,真空吸盘与壳体的真空口连接,并且壳体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一空腔内部压力的控压组件,所以真空源能够通过壳体的第一空腔配合控压组件使真空吸盘获得或丧失真空吸力。又因为壳体上设有释压阀和负压表,所以能够对第一空腔内的气压进行调节并显示第一空腔内的气压值,从而能够控制真空吸盘获得真空吸力的大小,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抽真空系统的实用性。
45.进一步地,因为本抽真空系统中负压表能够显示第一空腔内的气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真空吸盘所需的真空吸力调节第一空腔内的气压。
46.进一步地,因为本抽真空系统中释压阀能够辅助控压组件对第一空腔内的气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控制真空吸盘获得的真空吸力的大小,使真空吸盘获得合适的真空吸力,进而便于真空吸盘对制品进行抓取工作。
47.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