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4351发布日期:2023-03-17 20:4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


背景技术:

2.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电气件,轿厢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目前轿门主要为二片式,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固定在同步带松边和紧边上的右行走机构、左行走机构驱动轿门开合,同时利用钩子锁对两块轿门进行锁定,钩子锁采用卡口式设计,很难手动分开,尤其是在停电时,需要专门的工具进行操作才能打开轿门,这给施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该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能自动对电梯门进行锁定与解锁,且停电时处于解锁状态,便于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包括门框、同步带传动机构、右行走机构、左行走机构,所述的同步带传动机构设置于门框上端,所述的右行走机构和左行走机构分别与同步带传动机构内设的同步带的松边和紧边通过卡扣相连,还包括右锁头、左锁头、门锁机构,所述的右锁头安装于右行走机构的左侧,所述的左锁头安装于左行走机构的右侧,所述右锁头与左锁头结构相同且正对,所述的门锁机构设置于门框下端且位于右锁头和左锁头之间。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6.进一步的,所述的左锁头还包括安装板、锁杆、限位槽、防撞头,所述的安装板安装于左行走机构的右侧,所述的锁杆位于安装板右侧,所述的锁杆与安装板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槽开设于锁杆侧壁,所述的限位槽不贯穿锁杆的主体,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的防撞头位于锁杆右侧,所述的防撞头与锁杆螺纹相连,防撞头的材质为橡胶,有效防止电梯门闭合时产生的撞击。
7.进一步的,所述的门锁机构还包括支架、调节柱、导向板、辅助支撑座、插头机构、同步板、电磁铁,所述的支架安装与门框下端,所述调节柱的数量为2件,沿支架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导向板位于调节柱的下端,所述的导向板与调节柱螺纹相连,所述的辅助支撑座设置于导向板下端中心处,所述插头机构的数量为2件,沿导向板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插头机构沿导向板和支架的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同步板位于插头机构顶部且位于支架上端,所述的同步板与插头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磁铁位于导向板顶部中心处且贯穿支架,所述的电磁铁与导向板通过螺栓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的插头机构还包括插接杆、连接杆、弹簧,所述的插接杆贯穿导向板,所述的插接杆沿导向板的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连接杆贯穿支架且位于插接杆和同步板之间,所述的连接杆分别与插接杆和同步板螺纹相连且沿支架的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
弹簧位于连接杆外侧且位于同步板和支架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的插接杆还设有锁头部,所述的锁头部位于插接杆的下端,所述锁头部的形状与限位槽的形状相匹配,当锁头部受力的作用时,配合弹簧的压缩与复位,实现插头机构沿同步板和支架上下滑动,从而完成锁头部与限位槽的贴合和脱离,通过电磁铁的得电与失电即可将同步板吸合和分离,从而完成锁门和解锁动作。
10.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支撑座还设有支撑导套,所述的支撑导套贯穿辅助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导套与辅助支撑座过盈配合相连,所述支撑导套的轴线与防撞头的轴线重合,锁定时,防撞头插入支撑导套内,实现稳定支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工作时,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右行走机构和左行走机构带动电梯门运动闭合,右锁头和左锁头插入辅助支撑座内,在此过程中,防撞头与锁头部接触并推动插头机构上移,随后,弹簧复位,推动插接杆带动锁头部下移插入限位槽内,电磁铁得电与同步板牢牢吸合实现锁定。停电后,电磁铁失电与同步板分离,工作人员通过撬棍等工具对电梯门左右方向施加一力,限位槽对锁头部施加一力的作用,从而推动锁头部与限位槽脱离,从而解除锁定。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自动对电梯门进行锁定与解锁,且停电时处于解锁状态,便于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附图说明
12.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左锁头结构示意图
14.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门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15.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插头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门框1、同步带传动机构2、右行走机构3、左行走机构4、右锁头5、左锁头6、门锁机构7、安装板601、锁杆602、限位槽603、防撞头604、支架701、调节柱702、导向板703、辅助支撑座704、插头机构705、同步板706、电磁铁707、插接杆708、连接杆709、弹簧710、锁头部711、支撑导套712。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包括门框1、同步带传动机构2、右行走机构3、左行走机构4,所述的同步带传动机构2设置于门框1上端,所述的右行走机构3和左行走机构4分别与同步带传动机构2内设的同步带的松边和紧边通过卡扣相连,还包括右锁头5、左锁头6、门锁机构7,所述的右锁头5安装于右行走机构3的左侧,所述的左锁头6安装于左行走机构4的右侧,所述右锁头5与左锁头6结构相同且正对,所述的门锁机构7设置于门框1下端且位于右锁头5和左锁头6之间,所述的左锁头6还包括安装板601、锁杆602、限位槽603、防撞头604,所述的安装板601安装于左行走机构4的右侧,所述的锁杆602位于安装板601右侧,所述的锁杆602与安装板601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槽603开设于锁杆602侧壁,所述的限位槽603不贯穿锁杆602的主体,所述限位槽603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的防撞头604位于锁杆602右侧,所述的防撞头604与锁杆602螺纹相连,防撞头604的材质为橡胶,有效防止电梯门闭合时产生的撞击,所述的门锁机构7还包括支架701、调节柱702、导向板703、辅助支撑座704、插头机构705、同步板706、电磁铁707,所述的支架701安
装与门框1下端,所述调节柱702的数量为2件,沿支架701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导向板703位于调节柱702的下端,所述的导向板703与调节柱702螺纹相连,所述的辅助支撑座704设置于导向板703下端中心处,所述插头机构705的数量为2件,沿导向板703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插头机构705沿导向板703和支架701的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同步板706位于插头机构705顶部且位于支架701上端,所述的同步板706与插头机构705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磁铁707位于导向板703顶部中心处且贯穿支架701,所述的电磁铁707与导向板703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插头机构705还包括插接杆708、连接杆709、弹簧710,所述的插接杆708贯穿导向板703,所述的插接杆708沿导向板703的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连接杆709贯穿支架701且位于插接杆708和同步板706之间,所述的连接杆709分别与插接杆708和同步板706螺纹相连且沿支架701的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弹簧710位于连接杆709外侧且位于同步板706和支架701之间,所述的插接杆708还设有锁头部711,所述的锁头部711位于插接杆708的下端,所述锁头部711的形状与限位槽603的形状相匹配,当锁头部711受力的作用时,配合弹簧710的压缩与复位,实现插头机构705沿同步板706和支架701上下滑动,从而完成锁头部711与限位槽603的贴合和脱离,通过电磁铁707的得电与失电即可将同步板706吸合和分离,从而完成锁门和解锁动作,所述的辅助支撑座704还设有支撑导套712,所述的支撑导套712贯穿辅助支撑座704,所述的支撑导套712与辅助支撑座704过盈配合相连,所述支撑导套712的轴线与防撞头604的轴线重合,锁定时,防撞头插入支撑导套内,实现稳定支撑,该快速开启的电梯门锁机构,工作时,同步带传动机构2驱动右行走机构3和左行走机构4带动电梯门运动闭合,右锁头5和左锁头6插入辅助支撑座704内,在此过程中,防撞头604与锁头部711接触并推动插头机构705上移,随后,弹簧710复位,推动插接杆708带动锁头部711下移插入限位槽603内,电磁铁707得电与同步板706牢牢吸合实现锁定。停电后,电磁铁707失电与同步板706分离,工作人员通过撬棍等工具对电梯门左右方向施加一力,限位槽603对锁头部711施加一力的作用,从而推动锁头部711与限位槽603脱离,从而解除锁定。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自动对电梯门进行锁定与解锁,且停电时处于解锁状态,便于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1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