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容器、包括一个或多个该储存容器的系统以及组装该储存容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2206发布日期:2023-10-06 17: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asrs(1)的储存容器(106),所述储存容器(106)构造为以储存容器(106)的堆垛的方式堆叠,在所述堆垛中,下层的储存容器(106)支撑定位在上方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存容器(106),所述储存容器(106)适于通过升降装置上的夹具(304)被提升,使得所述储存容器(106)能够从上方被提升,其中,所述储存容器(106)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储存容器(106)的所述底部(10)和所述侧部(11’,11”,11”’,11””)包括片材材料(13),所述片材材料(13)作为坯件提供,所述底部(10)和所述四个侧部(11’,11”,11”’,11””)由所述坯件制成,其中,每个所述侧部(11’,11”,11”’,11””)通过由弱线(14’,14”,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弱线(14’,14”,14”’,14””)是所述片材材料(13)的材料量减少的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弱线(14’,14”,14”’,14””)包括贯穿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贯穿孔(15)占所述弱线(14’,14”,14”’,14””)的多于3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贯穿孔(15)的截面面积具有足以使水流过的尺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贯穿孔(15)包括: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弱线(14’,14”,14”’,14””)是直线。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片材材料(13)被冲压,以提供所述底部(10)和所述四个侧部(11’,11”,11”’,11””)的轮廓。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底部(10)和所述侧部(11’,11”,11”’,11””)由金属片材材料(13)、塑料片材材料(13)、纸板片材材料(13)或复合片材材料(13)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底部(10)和所述侧部(11’,11”,11”’,11””)由铝或钢制成。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角柱(12’,12”,12”’,12””)的高度至少与所述侧部(11’,11”,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角柱(12’,12”,12”’,12””)的上端与所述侧部(11’,11”,11”’,11””)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或高于所述侧部的上端。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角柱(12’,12”,12”’,12””)的下端与所述侧部(11’,11”,11”’,11””)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或低于所述侧部的下端。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角柱(12’,12”,12”’,12””)由塑料材料制成。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角柱(12’,12”,12”’,12””)包括位于所述角柱的外表面上的纵向凹口(17)。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每个所述侧部(11’,11”,11”’,11””)包括顶部边缘(18)和两个相对的侧边缘,并且其中,每个所述侧部(11’,11”,11”’,11””)被折叠以在所述侧边缘处形成折叠部(20),从而在每个侧边缘处设置向外延伸的肋部(19),并且其中,每个角柱(12’,12”,12”’,12””)包括沿所述角柱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凹槽(21),用于接收一对相邻的侧部(11’,11”,11”’,11””)的相应的向外延伸的肋部(19)。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一个侧部(11’-11””)的两个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底部(10)的两个边缘(14’-14””)之间的距离短,使得相邻的侧部(11’,11”,11”’,11””)的邻接的侧边缘不足以形成所述储存容器(106)内部的真正几何角。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顶部边缘形成所述侧部(11’,11”,11”’,11””)的凸缘部分(30)的一部分,其中,所述角柱(12’,12”,12”’,12””)包括用于将所述角柱(12’,12”,12”’,12””)锁定到所述凸缘部分(30)的卡扣锁连接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凸缘部分(30)包括主要部分(31)、中间部分(32)和外部部分(33),其中,所述顶部边缘(18)形成所述外部部分(33)的上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中间部分(32)相对于所述主要部分(31)向外折叠,并且所述外部部分(33)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32)向上折叠。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主要部分(31)和所述外部部分(33)是大致平行的。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由所述侧部(11’,11”,11”’,11””)的所述外部部分(33)形成的截面面积在所有方向上都大于所述底部(10),并且因此,支撑在正上方的储存容器(106)的所述底部(10)的所述贯穿孔(15)使得流经上方的储存容器(106)的所述贯穿孔(15)的所有水都经由所述凸缘部分(30)的所述外部部分(33)、所述中间部分(32)和所述主要部分(31)而被引导至所述储存容器(106)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顶部边缘(18)被折叠,以形成折叠部分(91),并且其中,所述储存容器(106)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侧部(11’,11”,11”’,11””)的所有所述顶部边缘与所述角柱(12’,12”,12”’,12””)相对于彼此锁定的闭合锁定框架(70)。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储存容器(106),其中,所述顶部边缘(18)和所述角柱(12’,12”,12”’,12””)包括开口向上定向的凹部(72),并且所述锁定框架(70)包括互补的向下定向的突出部(37),用于与所述凹部(72)锁定。

26.一种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1),包括二维的轨道系统(108),所述二维的轨道系统包括:第一组平行轨道(110a,b),布置成引导容器搬运车辆(301)沿第一方向(x)在框架结构(100)的顶部上移动;以及第二组平行轨道(111a,b),布置成垂直于所述第一组轨道(110a,b),以引导所述容器搬运车辆(30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移动,其中,多个容器搬运车辆在所述轨道系统(108)上运行,并且其中,所述系统(1)包括一个或多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

27.一种运输储存容器(106)以及在现场组装所述储存容器(106)的方法,其中,所述储存容器(106)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侧部(11’,11”,11”’,11””)包括顶部边缘和两个相对的侧边缘,并且其中,每个所述侧部(11’,11”,11”’,11””)被折叠以在所述侧边缘处形成折叠部(20),从而在每个侧边缘处设置向外延伸的肋部(19),并且其中,每个角柱(12’,12”,12”’,12””)包括沿所述角柱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凹槽(21),用于接收一对相邻的侧部(11’,11”,11”’,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顶部边缘形成所述侧部(11’,11”,11”’,11””)的凸缘部分(30)的一部分,其中,所述角柱(12’,12”,12”’,12””)包括用于将所述角柱(12’,12”,12”’,12””)锁定到所述凸缘部分(30)的卡扣锁连接部(37),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顶部边缘已被折叠,并且其中,所述储存容器(106)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侧部(11’,11”,11”’,11””)的所有所述顶部边缘与所述角柱(12’,12”,12”’,12””)相对于彼此锁定的闭合锁定框架(7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顶部边缘和所述角柱(12’,12”,12”’,12””)包括开口向上定向的凹部(72),并且所述锁定框架(70)包括互补的向下定向的突出部(37),用于与所述凹部(72)锁定,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32.一种在asrs的现场组装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容器(106)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描述了一种用于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ASRS(1)的储存容器(106),该储存容器(106)构造为以储存容器(106)的堆垛的方式堆叠,在该堆垛中,下层的储存容器(106)支撑定位在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储存容器(106),储存容器(106)适于通过升降装置上的夹具(304)被提升,使得储存容器(106)可以从上方被提升,其中,储存容器(106)包括:底部(10);四个侧部(11’,11”,11”’,11””),每个侧部铰接地连接到底部(10)的边缘(14’,14”,14”’,14””);四个角柱(12’,12”,12”’,12””),每个角柱构造为当一对侧部(11’,11”,11”’,11””)定位成相对于底部(10)且相对于彼此呈大致90度时,使该对侧部(11’,11”,11”’,11””)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互连。还描述了一种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1),该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包括二维的轨道系统(108)以及一个或多个储存容器(106)。还描述了运输储存容器(106)以及组装储存容器(106)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特龙·奥斯特海姆,伊瓦·菲耶尔德海姆,西梅恩·奥塞特,马格纳·哈特兰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自动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