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样本分析系统和实验室环境中其它类型自动标本处理系统中的传送装置。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使承载标本样本的载体回转的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1、临床实验室每天都能处理大量患者样本。每份样本都是唯一的,并且必须在整个过程中仔细地跟踪它们。为实现这一目的,许多实验室都采用了自动样本传送系统。样本通常保持在载体中,通过沿着在处理点之间运行的传送装置来移动载体,使得样本在分析站或其它样本处理站之间传送。样本通常容纳在各种尺寸的样本管中,并且载体必须能够在各种条件下牢固地保持管。样本通常呈液体形式,诸如血液或血液成分,但也可以至少部分为固体。在该过程期间,可以将管封端或不封端。管标记有唯一标识符,诸如可以由系统自动机器读取的条形码。此外,载体通常包含数据传输装置,以交换与其货物和其在系统内的指定路线相关的信息。
2、载体有时需要改变行进方向并且因此在非线性路径上行进。为此,载体布置在回转装置上。不同类型的回转装置可以用在传送系统的不同部分中,具体取决于要将由回转装置回转之后的载体引导行进到另一传送轨道、样本处理站,还是分析站。
3、一些回转装置利用以使载体回转的方式来构造的带式传送装置,例如诸如ep1106542中所公开的在传送装置端部处的回转模块。传送装置上用于回转目的的带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带具有适当的张力。另外,这类回转机构通常需要使用附加部件,诸如也需要维护并增加制造成本的绷紧机构。由于这些回转装置经常导致载体急转弯,使得载体不能平滑行进,从而可能导致干扰或破坏内容物。这对于含有分离液体层的样本(例如不允许混合或干扰的离心血液样本)或具有污染危险的内容物是特别有害的。一些载体可能承载不可替代的独特样本物质。
4、现有技术装置的问题在于,小间隙和/或台阶通常存在于传送装置和回转装置之间,并且取决于装置的结构,存在于回转装置上的不同传送部件之间。载体在其上行进的外部传送装置的顶表面几乎总是与回转装置上传送部件的顶表面不对准。不对准可能导致载体撞击回转装置的侧面或者回转装置上传送部件的侧面,从而造成载体倾倒,可能导致溢出或破坏内容物。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必须降低操作速度,然而系统的整体操作效率将会受到影响。
5、传送部件以及这些回转装置上的部件之间的不对准可能导致载体突然摇晃,并且可能摇晃和破坏所承载的内容物。
6、通常难以在回转装置内保持平滑行进,因此需要在不降低操作速度的情况下改进由回转装置提供的操作和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文描述了一种新型回转装置。该回转装置的特征在于旋转并传送载体的传送平台。
2、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3、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路径的侧面引导装置,以及在该路径下方并且相继地沿着该路径布置的至少三个共面传送平台的组。该回转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旋转方向的第一传送平台和第三传送平台,以及在它们之间的具有与该第一旋转方向相对的旋转方向的第二传送平台。
4、第一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包括来自以下明细列表的一个或若干特征:
5、·路径在水平方向延伸
6、·路径的第一端部被构造成接收载体,并且路径的第二端部被构造成使该载体从回转装置离开
7、·引导装置具有多个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被构造成沿着路径引导载体,其中该引导表面向载体提供横向(侧面)支撑以确保载体在竖直位置中的平滑过渡
8、·引导表面平行于或轻微平行于路径延伸,并且定位于路径的在水平
9、平面中的两个相对侧面上
10、·载体在路径的第二端部处的行进方向相对于载体在路径的第一端
11、部处的行进方向水平地在45度与315度之间,优选地在90度与120
12、度之间,并且更优选地180度
13、·路径是非线性的,特别地是弯曲的·平台是对准的,使得平台的旋转轴线轻微偏离线性线,而平台上方
14、的路径是非线性的,特别地是弯曲的,并且尤其是u形的。
15、·与路径的第一端部相邻的路径的曲率半径比与路径的第二端部相
16、邻的路径的曲率半径在半径长度上减小到85%至98%,其中路径在路径的第一端部处的曲率使得载体在从外部传送装置行进到回转
17、装置时平滑过渡并且防止载体摇晃
18、·载体包括:平坦的水平底表面,当从底部观察时,其具有圆形形状;
19、至少三个承载货物的柔性尖头,以及数据传输装置
20、·回转装置具有多个调节螺钉,其中至少一个调节螺钉轴向地连接到
21、至少三个传送平台的组中的传送平台中的每个传送平台,并且该调节螺钉被构造成增加或降低相应的以及连接的传送平台的高度。
22、·回转装置包括到外部运动源的驱动装置或主传动装置,该驱动装置
23、或主传动装置被构造成驱动至少三个传送平台的组中的传送平台
24、中的至少一个传送平台
25、·回转装置包括从动传动装置,其被构造成将驱动力传递到至少三个
26、传送平台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其它传送平台
27、·传送平台的顶表面是共面的并且具有平坦的顶表面
28、·传送平台被构造为轮子
29、·传送平台的顶表面具有摩擦系数0.15至0.25
30、·回转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至少一个齿轮
31、的组
32、·至少一个齿轮的组中的至少一个传动齿轮连接到至少三个传送平
33、台的组中的传送平台中的至少一个传送平台
34、·至少一个齿轮的组中的至少一个传动齿轮被构造成将运动传递到
35、至少三个传送平台的组中的传送平台中的至少一个传送平台
36、·至少三个传送平台中的组中的每个传送平台具有正齿轮,该正齿轮被构造成与至少三个传送平台的组中的另一个传送平台上的正齿轮接合。换句话讲,平台相对于经由它们相应的正齿轮的旋转是同步的。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正齿轮定位于传送平台的顶表面下方。
37、·传动装置可以由齿形带与链轮或链条与链轮传动装置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链条/带引导装置来提供引导和张紧元件,以形成用于传动元件的期望路径,从而提供正确的回转方向。
3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装置,该第一传送装置被构造成将载体馈送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回转装置,该回转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明细列表的特征。
39、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包括来自以下明细列表的一个或若干特征:
40、·传送系统包括第二传送装置,其被构造成从回转装置接收载体,并且具有相对于第一传送装置的行进方向在45度与315度之间的行进方向
41、·第一传送装置的行进方向与载体在路径的第一端部上的行进方向对准。第一传送装置将载体馈送到第一平台。
42、·平台的靠近传送装置的顶表面与传送装置的顶表面共面。第一传送平台的顶表面与第一传送装置的顶表面共面,并且第三平台与第二传送装置的顶表面共面。传送平台的顶表面被构造成允许传送平台的顶表面彼此共面并且与外部传送装置的顶表面共面。
43、·回转装置的主传动装置被构造成将第一传送装置的运动传递到至少三个传送平台的组中的至少一个传送平台
44、·第一传送装置被构造成以第一行进速度传送载体
45、·回转装置被构造成以第二行进速度传送载体,该第二行进速度与第一行进速度相同,或者最多比第一行进速度大或小30%
46、借助于基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些不同特征而构造的新型回转装置,可以获得相当多的益处。非线性路径确保载体更平滑地行进,使得即使在更高的操作速度下也可以采用保持内容物不受干扰的恒定行进速度。该路径允许更小的回转半径,并且因此节省系统空间。另外,调节螺钉允许传送平台彼此齐平并且与传送系统的传送装置齐平,从而确保载体不会倾斜、溢出其内容物或干扰内容物。这也允许在回转中采用更高的操作速度。回转装置几乎不需要维护,因为它是基于使用传送平台而不是与绷紧机构一起使用的传送带来回转载体,并且传送平台的高度是用调节螺钉来调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