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输送装置以及介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5124发布日期:2024-02-26 17:1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中间输送装置以及介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中间输送装置以及介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日本特开2016-222461号公报中,记载了接收介质片材并将介质片材引导至螺旋路径,使介质片材排出的介质片材引导器。


技术实现思路

1、存在从图像形成装置等的前处理装置接收记录介质并将接受到的记录介质向后处理装置送出的中间输送装置。在存在多个从中间输送装置直接接受记录介质的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中间输送装置必须改变接受到的记录介质的送出方向。

2、在以往的中间输送装置中,改变方向而朝向一个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的高度与改变方向而朝向其他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的高度不同。换言之,向一个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时供记录介质通过的送出口的高度与向其他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时供记录介质通过的送出口的高度不同。因此,由于一个后处理装置和其他后处理装置被调整为不同的高度,因此后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变得繁杂。

3、本发明的课题之一在于,在改变方向而向多个后处理装置分别送出记录介质的结构中,与向一个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时供记录介质通过的送出口的高度和向其他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时供记录介质通过的送出口的高度不同的情况相比,简化后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

4、另外,被前处理装置实施了前处理的记录介质向后处理装置送出并被后处理装置实施了后处理。以往,后处理装置接受从一个前处理装置送出的记录介质并对接受的记录介质实施后处理。

5、本公开的课题之一是从多个前处理装置接受记录介质并将接受的记录介质向共用的后处理装置送出。

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中间输送装置,其具有:变更单元,其将从前处理装置接受的记录介质的方向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接受方向变更为一个方向和其他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而送出记录介质;以及壳体,其形成有送出口和其他送出口,所述送出口供向所述一个方向送出而去往一个后处理装置的记录介质通过,所述其他送出口供向所述其他方向送出而去往其他后处理装置的记录介质通过,并且所述其他送出口被设为与所述送出口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7、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在所述第一方案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接受口,所述接受口在所述变更单元从所述前处理装置接受记录介质时供该记录介质通过,所述接受口的高度与所述送出口的高度被设为相同。

8、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在所述第一方案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所述变更单元以铅垂方向为轴向使记录介质旋转而变更送出方向。

9、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在所述第三方案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所述变更单元在维持着所接受的记录介质的高度的状态下使记录介质旋转。

10、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在所述第一~四方案中的任意一个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所述变更单元具有:接受辊,其接受记录介质;以及送出辊,其高度被设为与所述接受辊相同,通过所述送出口送出记录介质。

11、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在所述第一~四方案中的任意一个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所述变更单元具有:接受辊,其接受记录介质;送出辊,其高度被设为与所述接受辊相同,通过所述送出口送出记录介质;以及中间辊,其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接受辊与所述送出辊之间,其高度被设为与所述接受辊和所述送出辊相同。

12、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提供一种介质处理系统,其中,该介质处理系统具有:前处理装置;以及第1至6方案中的任一个中间输送装置,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从所述前处理装置接受记录介质,并向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

13、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在所述第七方案的所述介质处理系统中,所述前处理装置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14、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提供一种中间输送装置,该中间输送装置具有:壳体,其形成有分别从多个前处理装置中的对应的1个前处理装置接受记录介质的多个接受口和将记录介质向后处理装置送出的送出口;以及变更单元,其将通过各个所述接受口接受的记录介质通过共同的所述送出口送出。

15、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在所述第九方案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多个所述接受口的高度被设为彼此相同。

16、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案,在所述第十方案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所述变更单元通过使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接受口接受的记录介质以铅垂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来改变送出方向。

17、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方案,在所述第九~十一方案中的任意1个方案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所述送出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送出口的高度被设为彼此相同。

18、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三方案,在所述第十二方案的所述中间输送装置中,多个所述接受口的高度被设为相同,所述送出口的高度被设为与所述接受口相同。

19、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四方案,提供一种介质处理系统,其具备:前处理装置;以及所述第九至十三方案中任一项的中间输送装置,其接受由所述前处理装置处理过的记录介质,并向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

20、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五方案,在所述第十四方案的所述介质处理系统中,所述前处理装置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21、(效果)

22、根据上述第一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在改变方向而向多个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的结构中,与向一个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时供记录介质通过的送出口的高度和向其他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时供记录介质通过的送出口的高度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后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

23、根据所述第二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接受口和送出口的高度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前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以及前处理装置与后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

24、根据所述第三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通过卷绕在相对于接受记录介质的接受方向而倾斜的倾斜辊上并以螺旋状输送而改变送出方向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记录介质的堵塞。

25、根据所述第四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接受的记录介质的高度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高度变化而产生的记录介质的变形。

26、根据第五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接受辊的高度和送出辊的高度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记录介质从接受辊向送出辊输送时产生的记录介质的变形。

27、根据第六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中间辊的高度不同于接受辊和送出辊的高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当记录介质被接受辊、中间辊和送出辊输送时发生的记录介质的变形。

28、根据上述第七方案的介质处理系统,与具备送出口的高度不同的中间输送装置的情况相比,在调换与送出口对置的一个后处理装置和与其他送出口对置的其他后处理装置时,能够缩短调换所需的时间。

29、根据所述第八方案的介质处理系统,能够容易地变更在向中间输送装置送出的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30、根据所述第九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能够从多个前处理装置直接接受记录介质,并将接受的记录介质向共用的后处理装置送出。

31、根据所述第十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接受口的高度互不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前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

32、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通过卷绕在相对于接受记录介质的接受方向倾斜的倾斜辊上并以螺旋状输送来改变送出方向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卷绕不良而产生的记录介质的堵塞。

33、根据所述第十二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向后处理装置送出记录介质时供记录介质通过的送出口的高度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后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

34、根据所述第十三方案的中间输送装置,与接受口的高度和送出口的高度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前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以及后处理装置的高度调整的管理。

35、根据上述第十四方案的介质处理系统,与具备仅具有1个从前处理装置直接接受记录介质的接受口的中间输送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以一条流水线处理多个种类的记录介质。

36、根据所述第十五方案的介质处理系统,能够容易地变更在向中间输送装置送出的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