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管材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送料装置和应用该送料装置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生活中,管材的使用非常广泛,例如有通水的管材、通气的管材,也有作为支撑的管材,管材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应用在各个行业,也在日常生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相关技术中,管材加工的生产企业通常会加工规则管材,也会加工不规则的异形管材,对于规则管材的输出目前已实现自动输送或送料,但是对于不规则的管材,现有输送机构无法实现规整且快速输送,必须要人工手动辅助进行,甚至需要人工逐个进行上料加工,导致异形管材的加工效率不高,且人工成本较高,还影响管材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送料装置和加工设备,旨在提供一种方便输送异形管材的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不仅提高了输送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送料装置,用于输送异形件,所述异形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不同,所述送料装置包括:
3、基体;
4、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基体;及
5、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结构和第二输送结构,所述第一输送结构设于所述基体,所述第一输送结构设有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设于所述调节机构,并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设有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形成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限位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限位第二端;
6、其中,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输送结构,以调节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之间的间距和高度差。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8、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升降驱动件,所述固定板固设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间隔,所述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且间隔设置;和
9、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设于所述升降板背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调距组件设有调节块,所述第二输送结构与所述调节块连接,并与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
10、其中,所述调距组件驱动所述调节块带动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输送结构,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板带动所述调距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在第二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距组件包括:
12、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升降板背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
13、调节轴,所述调节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调节块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轴;及
14、手轮,所述手轮连接于所述调节轴的一端;
15、其中,所述手轮带动所述调节轴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以使所述调节块带动所述第二输送结构沿所述调节轴往复移动。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升降板中二者之一设有滑动轴承,二者至另一设有导杆,所述导杆滑动穿设于所述滑动轴承,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17、且/或,所述升降板和所述第二输送结构中二者之一设有滑轨,二者至另一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8、且/或,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
19、且/或,所述调节轴为螺杆,所述调节块与所述螺杆螺接;
20、且/或,所述调节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
22、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基体;
23、主动件,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件设有第一带轮;
24、从动件,所述从动件设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主动件间隔且相对,所述从动件设有第二带轮;及
25、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所述第一传送带背向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传送带还设有多个第一隔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
26、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带轮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带轮转动。
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件邻近所述第一带轮还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输送结构还包括:
28、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有第三带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29、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于所述基体,并邻近所述从动件设置,所述第二传动件设有第四带轮;及
30、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三带轮和所述第四带轮,所述第二传送带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传送带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31、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三带轮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和所述第四带轮转动。
3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设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位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背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侧抵接;
33、且/或,所述基体设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第三带轮和所述第四带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二传送带背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抵接。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包括:
35、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与所述调节块连接,并与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
36、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主体板;
37、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于所述主体板,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轮设有第五带轮;
38、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主体板,并与所述主动轮相对且间隔,所述从动轮设有第六带轮;及
39、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五带轮和所述第六带轮,所述第三传送带背向所述第五带轮和所述第六带轮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三传送带还设有多个第二隔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槽;
40、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五带轮带动所述第三传送带和所述第六带轮转动。
4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板设有第三垫板,所述第三垫板与所述第三传送带背向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侧抵接。
4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基体的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对应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和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设置,所述分料结构包括:
43、气缸,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基体,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有顶升板;
44、分料件,所述分料件包括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所述第一分料板和所述第二分料板间隔设于所述顶升板,所述第一分料板远离所述顶升板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设有第一分料槽,所述第二分料板远离所述顶升板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设有第二分料槽;及
45、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第一分料板和所述第二分料板之间,用于感应所述第一分料槽和所述第二分料槽是否有异形件。
4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板背向所述气缸的一侧设有调节槽,所述分料结构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于所述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板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沿所述调节槽的延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分料板和所述第二分料板分别通过调节件连接于所述调节孔;
47、且/或,所述基体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分料结构背向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和所述第二输送结构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分料板和所述第二分料板之间。
4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所述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于所述设备主体。
4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送料装置通过在基体上设置调节机构,并将输送机构设置为第一输送结构和第二输送结构,使得第一输送结构设于基体,并在第一输送结构上形成第一输送通道,且将第二输送结构设于调节机构,并与第一输送结构间隔设置,且在第二输送结构上形成第二输送通道,使得第一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同时在第一输送通道内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槽,且在第二输送通道内形成有多个第二限位槽,使得每一第二限位槽与每一第一限位槽对应连通,如此可利用第一限位槽限位异形件的第一端,并利用第二限位槽限位异形件的第二端,如此可根据异形件的不同截面面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二输送结构,以实现调节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之间的间距和高度差,从而使得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能够更加方便的限位和输送异形件,且能够保证截面不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现象或高度差,使得异形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轴向始终与第一输送通道所在的平面保持平行,如此既可以有效提供输送效率,又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