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0824发布日期:2023-12-10 07:0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层防护升降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1、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是一种用于支持和保护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使用的临时设备,它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可以防止他们从高处坠落或受到其他伤害,安全防护升降平台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维护保养、装饰等领域,为工人提供一个稳定和安全的工作平台,提高施工效率和工作条件。

2、现有的升降平台主要是由一个平台和相关结构组成,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平面供工人站立、工具存放和作业执行,通过升降机械装置进行高度调整,来将工人抬升至作业高度,现有的升降平台在进行施工时,升降平台面积较小,导致只能携带一部分的施工人员和作业设备,施工效率过低,此外,高空施工比较的危险,一些升降设备在一些恶劣天气进行施工时,极易发生歪斜,造成安全事故。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对升降平台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为了进行更准确的对比,如公开号为cn2188620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

3、其在使用时,通过液压注油的方式带动液压支架进行伸缩,从而带动平台本体进行升降运动,护栏可以对平台本体的外部进行遮挡,为作业人员提供保护,推动挡板带动插板沿着平台本体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平台本体与插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原有平台本体的长度,增大工作人员的行动范围,挡板带动套板进行移动至对应脚手架,活动板受到脚手架的挤压移入套板内,使得活动板之间的空隙增大直至脚手架进入活动板和套板内,弹簧受力回弹推动活动板复位,完成与脚手架的连接,从而实现对插板的固定,增强作业稳定性。

4、然而,上述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1、上述装置由于使用液压注油的方式来带动平台进行升降,承载力较低,一次升降过程中并不能运送过多的施工人员过施工材料,施工效率或低,并且,上述升降装置的底部支撑点是有移动车进行承托的,即使其升降平台可以与脚手架进行连接,但由于底部承载的不稳定,其在施工过程中不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2、上述装置由于使用了液压带动平台进行移动,其上升高度有所限制,无法承载过多的施工人员对一些高层建筑进行施工,使用范围有所受限,以及是液压所驱动,所以在带动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其支撑时间不能过长,无法满足长时间的施工需求,进一步的较低了施工效率。

6、3、上述装置在带动施工人员进行升降时,其升降平台四周的护栏高度过低,使得施工人员在升降过程中无法完全的受到有效的防护,增加了施工人员在作业时发生坠落的几率。

7、因此,在上述陈述的观点之下,现有的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还有可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包括与建筑墙体底部相连接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至少四根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固定套设有支撑框,支撑框沿支撑杆的延伸面均匀排布,支撑框的靠近墙体的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框之间对称设置有位于其左右两端的限位撑柱,且限位撑柱为匚形结构,支撑框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凵形槽,其中一对左右对应的限位撑柱之间滑动设置有轿厢。

2、轿厢的前后端设置有开合单元,轿厢的左右端设置有滑动单元,限位撑柱内壁设置有与滑动单元相对应的对正单元,轿厢的上端设置有拉动单元和位于其两侧的固定单元,支撑杆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回形架,回形架上设置有用于为拉动单元提供拉力的驱动单元,回形架和底座上设置有减震单元。

3、优选的,固定单元包括矩形腔、限位撑柱一、抵紧杆一、抵紧圆锥、抵簧、限位撑柱二、抵紧杆二、三角抵块、拉簧一、抵紧圆球、限位撑柱三、抵紧杆三、固定组件、拉簧二、拉动板和v形限位块,矩形腔均匀开设在轿厢上端拐角内侧,矩形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撑柱一,限位撑柱一的中部滑动穿设有抵紧杆一,抵紧杆一朝向矩形腔中部的一端设置有抵紧圆锥,抵紧杆一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抵簧,抵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撑柱一和抵紧圆锥相连接,矩形腔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撑柱二。

4、限位撑柱二的中部滑动穿设有抵紧杆二,抵紧杆二靠近矩形腔内壁的一端设置有三角抵块,抵紧杆二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拉簧一,拉簧一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撑柱二和三角抵块相连接,位于同一个矩形腔内的抵紧杆二的相对侧滚动设置有与抵紧圆锥相接触的抵紧圆球,矩形腔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与三角抵块的斜面相对应限位撑柱三,限位撑柱三的中部滑动穿设有抵紧杆三,抵紧杆三远离对应三角抵块的一端穿过矩形腔并设置有固定组件,抵紧杆三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拉簧二。

5、拉簧二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矩形腔内壁和限位撑柱三相连接,抵紧杆三靠近三角抵块的一端也滚动设置有与其贴紧的抵紧圆球,矩形腔上端均滑动穿设有拉动板,拉动板下端设置有位于对应抵紧圆锥外侧的v形限位块。

6、优选的,包括矩形贴板、矩形槽、压簧杆、限位条板和转动柱,矩形贴板设置在对应两个抵紧杆三靠近凵形槽的一端之间,矩形贴板的下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上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簧杆,对应压簧杆下侧的伸缩端之间共同设置有限位条板,限位条板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位于对应凵形槽内。

7、优选的,滑动单元包括支撑柱、矩形撑板、抵紧压簧和转动球,轿厢的左右两端对称滑动穿设有多个支撑柱,对应的支撑柱远离轿厢的一端之间共同套设有矩形撑板,支撑柱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位于轿厢和矩形撑板之间的抵紧压簧,矩形撑板靠近对应限位撑柱的一面滚动设置有多个呈矩形排列的转动球。

8、优选的,对正单元包括矩形块、压簧抵杆、限位通槽、t形推板、拉动杆一、限位槽、限位挤块、弹簧拉杆、导向通槽、拉动杆二、限位杆和拉动绳,矩形块对称设置在凵形槽内,矩形块靠近轿厢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压簧抵杆,凵形槽上还开设有与矩形贴板相对应的限位通槽,压簧抵杆靠近轿厢一侧的伸缩端设置有t形推板。

9、t形推板与对应的限位撑柱、支撑框滑动连接,t形推板下侧的竖直端穿过对应的限位通槽并设置有拉动杆一,限位撑柱上开设有与凵形槽相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中滑动设置有限位挤块,限位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弹簧拉杆,弹簧拉杆的拉动端与限位挤块背离轿厢的一端相连接,限位挤块靠近轿厢的一端向下倾斜,且其中一对位于轿厢两侧的限位挤块的斜面与矩形撑板上端相抵触。

10、限位撑柱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槽相接通的导向通槽,限位挤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穿过对应导向通槽的拉动杆二,限位撑柱上设置有位于拉动杆一和拉动杆二之间的限位杆,限位杆、拉动杆一和拉动杆二呈三角形分布,拉动杆一和拉动杆二之间设置有绕过限位杆的拉动绳。

11、优选的,拉动单元包括拉簧杆、矩形板、气缸和从动板,均分分布的多个拉簧杆呈矩形排列设置在轿厢上端,拉簧杆远离轿厢的一端共同设置有矩形板,矩形板的上端设置有气缸,气缸上侧的伸缩端设置有从动板,从动板的下端面与拉动板相连接。

12、优选的,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架、双轴电机、主轴架、齿轮杆、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轴、缠绕轮、支撑板、牵引钢绳和安装块,回形架的前后端之间设置有电机架,电机架上设置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齿轮杆,齿轮杆外侧面上转动设置有主轴架,主轴架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与回形架相连接的支撑板,齿轮杆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中部设置有从动轴。

13、从动轴转动穿设在支撑板与电机架之间,从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缠绕轮,缠绕轮中缠绕有牵引钢绳,牵引钢绳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从动板上。

14、优选的,开合单元包括门框侧板、折叠连板一、销轴杆、联动框、折叠连板二、折叠板、推拉框板、拉动把手、齿条槽、l形齿条、联动齿轮和联动轴,轿厢的前后两端均对称设置有门框侧板,同一侧的门框侧板的相对侧均转动设置有x形分布的折叠连板一,折叠连板一上均转动设置有销轴杆,对应的销轴杆之间转动设置有垂直分布的联动框,销轴杆外侧面上转动设置有x形分布且与折叠连板一相对应的折叠连板二,折叠连板二和折叠连板一的端部均转动设置有折叠板。

15、靠近门框侧板的折叠板与对应的折叠连板一转动连接,远离门框侧板的折叠板与折叠连板二对应的一端之间均转动设置有推拉框板,前后两侧推拉框板的相背侧均设置有拉动把手,推拉框板的下端对应轿厢底部开设有齿条槽,对应的推拉框板底部设置有呈相对分布的l形齿条,上下对应的l形齿条之间设置有与其啮合的联动齿轮,联动齿轮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联动轴,联动轴安装在齿条槽的内壁上,所述推拉框板的上端还设置有自锁组件。

16、优选的,自锁组件包括方形槽、限位框、插接块和滑动板,方形槽开设在轿厢上端且位于推拉框板上方,推拉框板上端均设置有位于对应方形槽内的限位框,限位框中部滑动套设有插接块,插接块背离限位框的一端设置有l形的滑动板,滑动板的一端穿过矩形腔并与对应的三角抵块相连接。

17、优选的,减震单元包括矩形架、缓冲顶缸、缓冲板、缓冲圆槽、支撑块、支撑圆球和圆形槽,矩形架设置在顶端的支撑框上端,矩形架中部下端与轿厢底部中心均设置有缓冲顶缸,从动板上端与底座上端均设置有与缓冲顶缸相对应的缓冲板,缓冲板中部开设有与缓冲顶缸推动端相对应的缓冲圆槽,轿厢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置有支撑圆球,底座的上开设有与支撑圆球相对应的圆形槽。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一、本技术中的支撑杆和支撑框能够与底座和墙体进行稳固连接,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并且,支撑杆还能随着施工建筑的施工高度进行安装延长,支撑框能够根据楼层的间距进行安装,使得轿厢的升降高度不会受到限制,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

20、二、本技术通过拉动单元对轿厢进行拉动,在轿厢停靠在对应的楼层后调整轿厢的位置,通过固定单元将轿厢固定在对应的楼层,并且还能够根据对正组件进一步的来对轿厢的停靠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轿厢能够准确与楼层框相对齐,防止轿厢与楼层之间发生偏差,发生安全隐患。

21、三、本技术通过开合单元对轿厢的前后进出端与外部进行隔离防护,并且通过自锁组件在轿厢升降的过程中将开合单元锁定,防止开合单元意外打开,同时防震单元可以在轿厢移动至底部和顶端时起到减震作用,并且在轿厢发生坠落还能对坠落的轿厢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