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

文档序号:34523943发布日期:2023-06-21 15:2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吊装机构的,尤其涉及一种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


背景技术:

1、在对车辆整车搬运过程中,多需要吊装车辆及辅助机构配合对车辆进行吊装,如水淹的情况下、整车装配完成搬运的情况下及车体碰撞损伤的情况下;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9230985b,专利名称为吊装组件及车辆,指出:目前,均是采用吊带从车体底部穿过的方式进行整车吊装,现有吊装结构是在车体底架边梁上连接一种护角,护角用于隔离底架下部的附件以及设备,以免吊带在吊装过程中与车体上的零件发生接触,避免在吊运过程中损坏车体上的零件,然后采用吊带穿过护角并且穿过底架的吊装方式进行吊装。由于吊带需要穿过底架下部,吊带穿过的位置受底架下部设备的影响,需要对护角的大小进行调整或拆除设备,这使得大批量车体吊运作业时的效率较低。

3、综上所述,整车转运过程中多采用吊钩及吊带结构对整车进行吊装,吊装过程(装配及拆卸过程)效率低且易发生碰撞,对整车造成损坏,对车漆造成剐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产生的整车转运过程中多采用吊钩及吊带结构对整车进行吊装,吊装过程(装配及拆卸过程)效率低且易发生碰撞,对整车造成损坏,对车漆造成剐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包括:汽车头部吊装机构1和汽车尾部吊装机构3,汽车头部吊装机构1用于对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的轮毂进行夹持吊装,汽车尾部吊装机构3用于对汽车尾部的左、右两侧的轮毂进行夹持吊装;

4、所述汽车头部吊装机构1包括:第一纵梁11、第一横梁13、第二纵梁19、第一衔接梁12、第一调节装置和汽车头部轮毂夹持装置,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9分别设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第一纵梁11的上端和第二纵梁19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横梁13的两端连接,第一纵梁11的下端和第二纵梁19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汽车头部轮毂夹持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一横梁13上,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纵梁19沿第一横梁13位移,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9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衔接梁12;

5、所述汽车尾部吊装机构3包括:第三纵梁31、第四纵梁33、第二横梁32、第二调节装置和汽车尾部轮毂夹持装置,第三纵梁31和第四纵梁33分别设于汽车尾部的左、右两侧,第三纵梁31的上端和第四纵梁33的上端分别与第二横梁32的两端连接,第三纵梁31的下端和第四纵梁33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汽车尾部轮毂夹持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二横梁32上,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四纵梁33沿第二横梁32位移,第三纵梁31和第四纵梁33上均设有一个与第一衔接梁12相匹配的第一限位安装槽36。

6、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还包括:吊装衔接机构2,汽车头部吊装机构1和汽车尾部吊装机构3通过一个或多个吊装衔接机构2衔接,每一个所述吊装衔接机构2包括:第五纵梁21、第六纵梁24、第三横梁23、第二衔接梁22和第三调节装置,第五纵梁21和第六纵梁24分别设于汽车的左、右两侧,第五纵梁21的上端和第六纵梁24的上端分别与第三横梁23的两端连接,第三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三横梁23上,所述第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六纵梁24沿第三横梁23位移,第五纵梁21的下端和第六纵梁24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衔接梁22,第五纵梁21的下端和第六纵梁24的下端均设有一个第二限位安装槽,任一个第二限位安装槽与位于其同侧的第一衔接梁12相匹配,任一个第二限位安装槽与位于其同侧的任一个吊装衔接机构2的第二衔接梁22相匹配,任一个第二衔接梁22与位于其同侧的第一限位安装槽36相匹配。

7、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第一衔接梁12包括:第一梁121和第二梁122,第一梁121的端部和第二梁122的端部连接,第一梁121和第二梁122相平行,任一个第二梁122安装在一个第一限位安装槽36或一个第二限位安装槽内。

8、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第二衔接梁22包括:第三梁221、第四梁222和衔接梁盖板223,第三梁221的端部和第四梁222的端部连接,第三梁221和第四梁222相平行,任一个第四梁222安装在一个第一限位安装槽36或另一个第一衔接梁12的一个第二限位安装槽内,第三梁221和第四梁222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衔接梁盖板223。

9、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转轴丝杠17和第一旋握把手18,第一转轴丝杠17的一端插入第一横梁13内且与第一横梁13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纵梁19安装在第一转轴丝杠17上,第一转轴丝杠1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旋握把手18。

10、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转轴丝杠34和第二旋握把手35,第二转轴丝杠34的一端插入第二横梁32内且与第二横梁3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纵梁33安装在第二转轴丝杠34上,第二转轴丝杠3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旋握把手35。

11、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包括:第三转轴丝杠233和第三旋握把手234,第三转轴丝杠233的一端插入第三横梁23内且与第三横梁23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六纵梁24安装在第三转轴丝杠233上,第三转轴丝杠23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旋握把手234。

12、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一吊环131、第二吊环232和第三吊环,第一横梁13上等间距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吊环131,第三横梁23上等间距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吊环232,第二横梁32上等间距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三吊环。

13、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所述汽车头部轮毂夹持装置包括:第一轮毂限位部14、第一旋握调节部15和第一轮毂夹持部16,第一轮毂限位部14与车轮轮毂相匹配,第一轮毂限位部14内等角度设有多个第一滑道,每一个第一滑道内安装有一个第一轮毂夹持部16,每一个第一轮毂夹持部16上均设有第一齿条部,第一轮毂限位部14内设有与第一旋握调节部15连接的第一齿轮部,多个所述第一齿条部均与所述第一齿轮部啮合。

14、上述的矩形框架式汽车轮毂吊装机构,其中,所述汽车尾部轮毂夹持装置包括:第二轮毂限位部37、第二旋握调节部39和第二轮毂夹持部38,第二轮毂限位部37与车轮轮毂相匹配,第二轮毂限位部37内等角度设有多个第二滑道,每一个第二滑道内安装有一个第二轮毂夹持部38,每一个第二轮毂夹持部38上均设有第二齿条部,第二轮毂限位部37内设有与第二旋握调节部39连接的第二齿轮部,多个所述第二齿条部均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汽车头部吊装机构和汽车尾部吊装机构分别对汽车头部两侧轮毂及汽车尾部两侧轮毂进行夹持,汽车头部吊装机构和汽车尾部吊装机构之间可直接装配也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吊装衔接机构进行衔接,可依据车体长度进行选取装配,方便安装夹持,实现对整车的吊装;

17、(2)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头部吊装机构、汽车尾部吊装机构和吊装衔接机构上均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均选用滚珠丝杆结构,通过转动旋握把手实现对汽车头部吊装机构、汽车尾部吊装机构和吊装衔接机构的宽度的调节,实现对车体两侧的夹持,调节简单,方便安装及拆卸;

18、(3)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头部轮毂夹持装置和汽车尾部轮毂夹持装置采用齿轮驱动多个齿条同步滑动的结构,实现对车体轮毂的夹持,并通过金属链条加固,调节简单,方便安装及拆卸;

19、(4)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头部吊装机构、汽车尾部吊装机构和吊装衔接机构上均设有吊环,可通过吊带捆绑再通过吊钩进行吊装,实现对汽车整车的吊装;

20、(5)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对汽车前轮轮毂和汽车后轮轮毂进行夹持,汽车前轮轮毂和汽车后轮轮毂就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对整车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在各类情况下进行夹持吊装,通过汽车头部吊装机构、汽车尾部吊装机构和吊装衔接机构对车体进行包覆,避免吊装过程中对车体造成碰撞,避免对整车车漆进行剐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