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采样管的运输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5881发布日期:2023-10-21 18:3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采样管的运输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采样管运输器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采样管的运输包。


背景技术:

1、当进行较为复杂的检测,例如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遗传病基因组检测等,通常由于实验操作复杂、检测仪器昂贵庞大等原因需要从采样原地(如医院)运送到特种检测实验室进行标准化处理、检测。在运送途中会遇到高温、磕碰、封闭不密闭等各种困难,导致样本损坏、变质,进而使得检测无法正常运行,有可能对患者造成时间成本浪费、经济成本浪费甚至是病情延误等不良影响。

2、以最主要的血液样本运输为例,其中的红细胞表面受到切力或碰撞等机械力的作用时,红细胞内容物将从不同的通路被释放出来(例如通过红细胞在膨胀过程中扩大的膜孔或穿孔及残缺的红细胞),从而造成红细胞寿命的缩短。另有研究证明,红细胞脆性对振动强度较敏感,fhb(游离血红蛋白)和血k+增高与振动时间有关。此外,在温度控制方面,运输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对样本造成不适宜的影响,有对血液核酸运输的研究证明始终低于2℃或者高于10℃,不符合血液核酸标本运输过程所规定的温度要求,特殊核酸在不同的运输条件中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同影响,有研究指出血液运输维持在室温条件下,hiv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下降幅度达16%,另在依据卫生部下发的《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实验室技术指导意见》中,核酸标本的运输温度要求为2~8℃,由此可见在运输中温度的控制对于检测准确性非常重要。

3、目前运输采样管的装置存在成本过高、装置过大、未考虑温度影响、仅包裹单个采样管等缺点。例如在解决方案cn202222981528中,该装置过大、成本过高,不适于长途运输。在解决方案cn202222614884中,其嵌入rfid并内置压缩机、冷凝器,装置复杂,不适于一次性、多频次的采样运输。在解决方案cn202222495987中,未考虑室温运输对样本的影响,不适用于核酸检测等方案。另外在某些相对小型的发明如cn201720339737中,对机械力的作用有所考虑,但是该方案装置过小,仅可放置一个采样管,当检测方案需要较大量的采样以保证dna含量时,无法满足需求,并且没有对温度的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采样管的运输包,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采样管运输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2、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运输采样管的运输包,包括:

3、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内用于放置降温袋和至少一个采样管;

4、气囊框,所述气囊框沿着所述气囊袋的一圈外围分布,所述气囊框和所述气囊袋之间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将所述气囊袋内的空间和所述气囊框内的空间相连通;

5、第一存放袋,所述第一存放袋内放有第一反应物;以及

6、第二存放袋,所述第二存放袋内放有第二反应物;

7、所述第一存放袋和所述第二存放袋均放置于所述气囊袋内或均放置于所述气囊框内,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用于接触反应以产生气体,产生的所述气体用于填充所述气囊袋或所述气囊框,以使得所述气囊袋和所述气囊框均处于充气膨胀状态。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囊袋包括第一气囊层和第二气囊层,所述第一气囊层设置于所述气囊框的底部,所述第二气囊层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气囊框的顶部;当所述第二气囊层处于打开状态时,用于向所述气囊袋内放置降温袋和至少一个采样管;当所述第二气囊层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气囊层、所述第二气囊层以及所述气囊框的内围围合形成所述气囊袋内的空间。

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层朝向所述第二气囊层的一侧设置多个隔离件,相邻所述隔离件之间形成的隔离空间用于放置所述降温袋或所述采样管。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囊袋用于放置降温袋和多个采样管;用于放置多个采样管的多个所述隔离空间分布于用于放置降温袋的所述隔离空间的两侧。

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囊层的外围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用于将所述第二气囊层的外围固定于所述气囊框。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囊袋和所述气囊框均为矩形状结构。

13、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产气袋,所述产气袋包括所述第一存放袋和所述第二存放袋,所述产气袋放置于所述气囊袋内的边缘。

14、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应物触发器,所述反应物触发器呈板状或片状;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的部分结构穿过所述产气袋,并将所述产气袋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含有第一空间的所述产气袋和所述反应物触发器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存放袋,含有第二空间的所述产气袋和所述反应物触发器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存放袋;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的其余结构还穿过所述气囊袋或所述气囊框并延伸至所述运输包的外侧,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用于供用户拉拽以将所述第一存放袋和所述第二存放袋相连通。

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的其余结构还穿过所述气囊框并延伸至所述运输包的外侧;所述反应物触发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运输包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运输包外;

16、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破袋部,所述破袋部位于所述产气袋外侧以及所述气囊袋的内侧,所述破袋部用于随着反应物触发器的移动扎破或穿破所述产气袋,以将所述气囊袋和所述产气袋相连通;或者,所述破袋部位于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所述产气袋内,所述破袋部用于随着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的移动扎破或穿破所述气囊框的内围,以将所述气囊框和所述产气袋相连通;

17、所述气囊框内的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的两侧上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呈片状或板状,所述密封部用于随着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的移动向靠近所述气囊框外围一侧移动,并堵住所述反应物触发器和所述气囊框外围的连接处。

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破袋部位于所述产气袋的外侧以及所述气囊袋的内侧,所述产气袋内的所述反应物触发器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反应物触发器的移动距离。

19、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运输采样管的运输包,设置有气囊袋和沿着气囊袋外围一圈分布的气囊框,气囊袋内用于放置需要运输的采样管,通过气囊袋以及气囊袋外围的气囊框能够给采样管提供足够的缓冲,以降低外部机械力对采样管内物质的损坏或影响。气囊袋和气囊框之间还设置有将气囊袋内空间和气囊框内空间相连通的通气孔,在气囊袋或气囊框内设置有第一存放袋和第二存放袋,第一存放袋内的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存放袋内的第二反应物用于相接触以产生气体,通过产生的气体即可及时填充气囊袋和气囊框,使得气囊袋和气囊框发挥对采样管的保护作用。在不需要运输采样管时,第一反应物存放于第一存放袋,第二反应物存放于第二存放袋,此时运输包类似一个被放气的气袋,便于存放和运输。第一存放袋和第二存放袋放在同一个区域,便于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快速接触反应产生气体,进而运输采样管,通过通气孔可以简化充气结构,通过对气囊袋和气囊框中的任意一个空间充气,即可实现整个运输包的充气。气囊袋内的空间除了可以放置采样管,还可以放置降温袋,通过降温袋对气囊袋内的采样管进行适宜的温度保存。本技术所设计的运输包体积小巧、使用灵活、便于存储或运输,有效提高采样管运输工作的便捷性和提高采样管运输的有效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