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1095发布日期:2023-11-07 00:0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接地线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接地线缠绕,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线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1、接地线是电力系统常用的安全工具之一,在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时,起到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2、在相关技术中,接地线与接地棒配合使用,接地棒具有绝缘杆和接线夹头,接线夹头与绝缘棒连接,接线夹头包括u形头和设置于u形头内部的接线夹,接地线与u形头连接。在接地线和接地棒使用时,接地棒的接线夹头夹在输电线路或设备线路上,输电线路或设备线路通过接地线接地实现接地,在接地线和接地棒使用完成时,将接地棒自输电线路或设备线路上拆下,然后将接地线缠绕在接地棒上,以便于接地线和接地棒的搬运和存放。

3、然而,接地线缠绕在接地棒上的过程,需要三人配合缠绕,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地线缠绕装置,用以解决接地线缠绕在接地棒上的过程,需要三人配合缠绕,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线缠绕装置,包括:

4、主动旋转机构,所述主动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安装座和驱动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容纳槽和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容纳槽配置为放置接地棒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卡扣配置为将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接地棒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

5、从动旋转机构,所述从动旋转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容纳槽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容纳槽配置为放置所述接地棒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卡扣配置为将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的所述接地棒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配置为在所述接地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时,所述第二安装座随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转动而转动。

6、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线缠绕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动旋转机构和从动旋转机构,主动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包括用于安放接地棒第一端的第一容纳槽,以及用于将第一容纳槽内的接地棒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的第一卡扣,从动旋转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包括用于安放接地棒第二端的第二容纳槽,以及用于将第二容纳槽内的接地棒固定于第二容纳槽内的第二卡扣,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配合将接地棒固定住,转动第一安装座,以使接地棒和第二安装座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接地线缠绕在接地棒上,此方式便于接地线缠绕在接地棒上,省时省力。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容纳槽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8、所述第二容纳槽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容纳槽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

9、在所述接地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时,所述接地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第四开口相对;

11、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的距离,与所述接地棒的接线夹头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扣横跨所述第二开口,以将所述接地棒的接线夹头压紧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12、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的距离,与所述接地棒的绝缘棒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扣横跨所述第四开口,以将所述接地棒的绝缘棒压紧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卡接件;

14、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具有安装开口;

15、所述卡接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安装开口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安装开口内,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

16、所述第二卡扣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扣的结构相同。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三个并排放置的所述接地棒的接线夹头的厚度相匹配;

18、所述第二容纳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接地棒的绝缘棒的直径的三倍相匹配。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线缠绕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主动旋转机构和所述从动旋转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线缠绕装置还包括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设置于所述主动旋转机构和所述从动旋转机构的一侧;

21、所述导线机构包括滑杆和导线滑块,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导线滑块套设于所述滑杆,且能够沿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导线滑块设置有固定柱和导线轮,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导线轮之间具有供接地线穿过的间隙。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设置,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块。

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端设置有挡线组件,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端为所述固定柱背离所述导线滑块的一端;

24、所述挡线组件包括挡块和拨动件,所述挡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端,所述拨动件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所述挡线组件配置为在接地线置于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导线轮之间时,拨动所述拨动件,以使所述挡块的第一端自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端伸出,并伸至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导线轮之间,以阻挡所述接地线自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导线轮之间的掉出。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端具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的底部的宽度大于所述t形滑槽的开口端的宽度;

26、所述挡块为与所述t形滑槽配合的t形结构,所述挡块可滑动的置于所述t形滑槽内,所述拨动件伸出所述t形滑槽。

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在初始位置时,所述挡块填充所述t形滑槽。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杆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29、所述导线滑块具有通孔,所述导线滑块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滑杆,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凸,所述限位凸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座可拆卸的安插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内;

31、所述主动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

33、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主体和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主体,且所述第一固定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并与所述第一轴承过盈连接;

34、所述驱动件包括转盘和把手,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一固定轴背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转盘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

3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

36、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安装座主体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主体,且所述第二固定轴贯穿所述第二轴承,并与所述第二轴承过盈连接。

3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提供的接地线缠绕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