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6858发布日期:2023-11-17 17:0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材加工辅助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带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钢带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钢带开卷并进行冲压处理,通常钢带开卷位置与冲压机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需要通过上料装置将开卷后的钢带传输至冲压机处,便于冲压机进行冲压。

2、公开号为cn2115882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带冲压设备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支架和输送电机,输送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压紧轮和若干输送轮,输送支架包括基板、两组固定板和两组活动板,两组活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调节螺栓和压紧弹簧,调节板固定安装于活动板的一侧,并在调节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穿孔,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槽,两组固定板之间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前支板、后支板、调节螺杆、滑块和限位轮,方便对钢带自压紧轮和输送轮之间穿过,操作简便。

3、相关技术中上料装置通过人工转动调节螺栓调节压紧轮和输送轮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钢带从压紧轮和输送轮之间穿过,因此在钢带端部向靠近压紧轮的方向移动时,人工转动调节螺栓,当钢带端部从压紧轮与输送轮之间穿过候,再次通过人工转动调节螺栓,从而使得压紧轮和输送轮位于钢带上下两侧并与钢带侧壁抵接,由此在转动调节螺栓时易占用大量时间,影响钢带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节省时间,减少对钢带传输效率的不利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带上料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带上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钢带上料装置,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靠近钢带进料端的一端的传动组件,所述架体远离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设有驱动钢带穿过所述传动组件的上料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架体转动连接的抵接辊,所述架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与所述抵接辊位于同一竖直面中,所述抵接辊远离所述转动辊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朝向所述转动辊的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一端安装有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的电机。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抵接辊向远离转动辊的方向移动,直至钢带端部便于从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通过上料组件驱动钢带端部从进料端处移动,直至从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中穿过,此时气缸驱动抵接辊向靠近转动辊的方向移动,直至抵接辊和转动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钢带抵接,电机驱动转动辊转动并带动钢带继续向远离进料端的方向移动,从而无需人工手动驱动抵接辊和转动辊相互远离,节省时间,减少对钢带传输效率的不利影响。

5、可选的,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架体滑动连接的安装板,所述抵接辊端部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伸缩杆深长或缩短,此时安装板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抵接辊向靠近或远离转动辊的方向移动,且抵接辊与安装板追按动连接,从而在不影响抵接辊转动的情况下实现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距离的调节,减少人工手动驱动抵接辊和转动辊相互远离的可能,提高钢带传输效率。

7、可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用于移动钢带的吊钩,钢带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吊钩安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吊钩远离钢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绳,且所述架体远离所述抵接辊的一端设有驱动所述钢绳向远离所述钢带进料端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驱动抵接辊远离转动辊,此时将吊钩带动钢绳穿过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将吊钩安装在钢带上的通孔处,驱动件驱动钢绳拉动吊钩和钢带向靠近转动辊的方向移动,直至穿过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少人工拉动钢带穿过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的可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9、可选的,所述抵接辊和所述转动辊均设置为两个,所述抵接辊端部均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位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一端,且所述架体上设有同时驱动所述抵接辊和所述转动辊转动的连接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辊转动,此时驱动件使得另一转动辊和两个抵接辊随这一转动辊中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同时驱动钢带向远离进料端的方向移动,减少钢带移动时受到的摩擦,进一步节省时间,提高传输效率。

11、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与所述转动辊相对应并与所述转动辊端部固定连接的主动轮,所述抵接辊靠近所述主动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靠近所述从动轮的一侧啮合有同一个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的传动轮,且所述从动轮靠近所述传动轮的一侧均与所述传动轮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辊转动,此时这一转动辊上的主动轮转动并驱动传动轮转动,此时与传动轮啮合的另一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均随传动轮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辊和抵接辊均向同一时针转动,便于驱动钢带移动,达到节省时间,提高传输效率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架体靠近钢带进料端的一端安装有平行于钢带传动方向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靠近钢带进料端的一端设有对钢带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在吊钩的带动下向靠近架体的方向移动时,钢带首先与承接板接触并继续向靠近转动辊的方向移动,此时限位组件对钢带进行限位,减少钢带偏移的可能。

15、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承接板两侧并与所述承接板转动连接的限位轮,钢带位于所述限位轮相互靠近的一侧,且所述限位轮与钢带侧壁接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与承接板接触时,钢带位于两个限位轮之间并与限位轮接触,此时限位轮对钢带进行限位,从而在不影响钢带移动的同时减少钢带偏移的可能,进一步节省时间,提高传输效率。

17、可选的,所述限位轮轴心处转动连接有垂直于所述承接板的移动杆,所述承接板上开设有与移动杆相适应的腰形孔,所述移动杆远离限位轮的一端穿过所述腰形孔并与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腰形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移动杆的螺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带进行限位时,拧动螺母并使得移动杆可在腰形孔中滑动,此时调节移动杆之间的距离并使得限位轮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与钢带宽度相适应,从而便于对钢带进行限位,提高限位轮的适用性。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气缸驱动抵接辊向远离转动辊的方向移动并调节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距离,上料组件驱动钢带端部从进料端处移动,直至从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中穿过,气缸驱动抵接辊向靠近转动辊的方向移动,直至抵接辊和转动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钢带抵接,从而无需人工手动驱动抵接辊和转动辊相互远离,节省时间,减少对钢带传输效率的不利影响;

21、2.气缸驱动抵接辊远离转动辊,此时将吊钩带动钢绳穿过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将吊钩安装在钢带上的通孔处,驱动件驱动钢绳拉动吊钩和钢带向靠近转动辊的方向移动,直至穿过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少人工拉动钢带穿过抵接辊和转动辊之间的缝隙的可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2、3.电机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辊转动,此时这一转动辊上的主动轮转动并驱动传动轮转动,此时与传动轮啮合的另一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均随传动轮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辊和抵接辊均向同一时针转动,便于驱动钢带移动,达到节省时间,提高传输效率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