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鲜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6963发布日期:2023-12-06 21:3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鲜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内袋的双层包装瓶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液体包装瓶一般为单层瓶,即瓶体为单层,在使用过程中拧开瓶盖组件,此时空气进入瓶内,尤其是氧气与液体混在一起,使得被包装物质容易改变口味,甚至引起变质,保存不长久,保鲜效率差,尤其是对于非一次性消耗的液态物品的影响较大。

2、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双层瓶,即瓶体具有外层及内层,两层之间具有中间层用于储存空气;为使中间层空气为瓶子内层提供足够气压,特在外层上设计了一个单项进气阀,可为双层包装瓶提供更大的气压,以使内层流体更容易挤出。然而现有的双层包装瓶内层与外层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方式固定,适用范围有限。另外,现有两层包装瓶的两层之间具有中间层,导致内层的实际容积远小于外层的容积,且由于中间层的存在,为保障内层液体顺利挤出,需将外层结构设计为弹性结构,或在内层和外层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楔形块,并在外层瓶壁上增加单项进气阀保证中间层的压强,既使得包装瓶的结构复杂,又影响包装瓶的经济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保鲜效果好、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经济实用的保鲜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保鲜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组件,所述瓶体设有瓶口,瓶口由瓶口侧壁围成,所述保鲜瓶还包括设于瓶体内的内袋以及与内袋连接的内袋接头,所述内袋接头包括接头本体、设于接头本体上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于接头本体下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接头本体设有纵向贯穿接头本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瓶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内袋连接,所述瓶盖组件盖设于第一连接部或瓶口侧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袋接头装置,大大简化了内袋与瓶体的连接结构,将内袋装入瓶体内,不仅能够对内袋中的物体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还能够方便运输,避免外力对内袋的挤压。

4、为了方便内袋接头与瓶口之间的安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接头本体并大于第二连接部。

5、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在横向上凸出于接头本体的接头支撑部,所述接头支撑部上设有沿纵向方向向上延伸的接头侧壁。该结构能够使得接头侧壁贴紧瓶口侧壁,进而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而接头支撑部则可以方便地将内袋接头安装在瓶口位置。

6、为了进一步加强内袋接头与瓶口之间的固定安装,所述接头侧壁与瓶口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瓶口侧壁上的卡凸以及设置在接头侧壁的卡槽,所述卡凸卡入卡槽内;或者,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瓶口侧壁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接头侧壁的卡凸,所述卡凸卡入卡槽内。

7、所述接头侧壁的高度低于瓶口侧壁的高度。该结构方便下盖的第一凹部伸入瓶口并将内袋接头固定在瓶口位置。

8、所述接头侧壁的高度高出瓶口侧壁的高度,接头侧壁外侧设有能够与瓶盖组件连接的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为螺纹或卡筋结构。将接头侧壁直接与瓶盖组件连接,增加了与内袋接头的密封性。

9、所述瓶口侧壁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接头支撑部的固定槽,接头支撑部在横向上凸出于所述接头侧壁并伸入所述固定槽内。瓶体主要起到保护内袋的作用,通过固定槽可以进一步简化瓶体机构,降低制造成本。

10、所述接头支撑部和固定槽之间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接头支撑部上的定位槽和设置在固定槽内的定位块,定位块伸入定位槽内,或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接头支撑部上的定位块和设置在固定槽内的定位槽,定位块伸入定位槽内。

11、为了简化接头侧壁与瓶口侧壁的连接结构,所述接头侧壁与瓶口侧壁通过螺纹或卡筋固定连接。

12、所述接头侧壁设于瓶口内并与瓶口侧壁贴合,接头侧壁上端设有横向向外的翻边,该翻边搭设于瓶口侧壁上沿。

13、所述瓶口侧壁的内侧设有用以支撑所述接头支撑部的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为内袋接头的安装提供了支撑平台,采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对内袋接头的安装。

14、所述第三连接部为设于瓶口侧壁内壁上的环形台。或者,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分布于瓶口侧壁的点状结构或相互间隔开的线段结构。

15、所述瓶口侧壁的外侧设有与下盖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设于第三连接部上方。

16、所述瓶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设有允许外界气体进入瓶体内的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设置能够方便内袋中的填充物流出,并防止气体进入内袋。

17、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三连接部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接头支撑部底部的卡凸,所述卡凸卡入卡槽内;或者,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三连接部上的卡凸以及设置在接头支撑部底部的卡槽,所述卡凸卡入卡槽内。

18、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为斜面过渡,方便液体进入内袋。

19、为了加强内袋接头的坚固性,所述接头本体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并位于所述斜面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围绕接头本体向外延伸并呈椭圆跑道状结构,支撑板最窄处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部的外径。所述斜面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壁。

20、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环绕接头本体并凸出于接头本体的连接凸筋。所述连接凸筋的对称侧设有延长部。延长部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与内袋贴合实现与内袋的密封。

21、所述瓶盖组件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设有下盖顶壁以及从下盖顶面周缘向下延伸的下盖侧壁,下盖顶壁设有向下凹陷并能够伸入瓶口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设有与内袋接头连通的第一出液孔。

22、所述第一凹部的周缘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能够方便第一单向阀的安装。

23、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在横向上凸出于接头本体的接头支撑部,所述接头支撑部上设有沿纵向方向向上延伸的接头侧壁,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凸筋,该环形凸筋能够与内袋接头的接头侧壁抵触。

24、所述第一凹部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包括盖设于第一出液孔上的密封部以及与密封部连接的固定部。

25、所述第一凹部的周缘设有环形槽,所述固定部构造成能够伸入下盖环形槽的固定环,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供液体回流的通孔。固定部与密封部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桥,连接桥之间为能够供液体流出的间隙。所述密封部呈向上的拱形结构。

26、所述第一凹部设有出液嘴,所述出液嘴包括出液嘴顶壁以及从出液嘴顶壁向下延伸的出液嘴侧壁,出液嘴侧壁能够伸入下盖的第一凹部并对出液嘴进行限位。

27、所述出液嘴顶壁设有第一立柱,该第一立柱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出液嘴顶壁设置为向下的凹陷结构。

28、所述出液嘴侧壁与第一凹部的侧壁卡接连接。所述出液嘴顶壁周缘设有横向上凸出于出液嘴侧壁的卡边结构,所述下盖顶壁还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设于第二凹部上使得第一凹部与下盖顶壁之间形成一个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台阶,当出液嘴侧壁伸入下盖第一凹部时,该卡边结构支撑在第二凹部上。

29、所述上盖包括上盖顶壁和上盖侧壁,上盖顶壁设有在盖合状态下能够插入第一立柱的第二立柱。

30、所述上盖侧壁与第二立柱之间设有向下延伸的上盖环形壁,在上盖与下盖盖合状态下,所述上盖环形壁能够抵压在所述出液嘴顶壁。

3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保鲜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步骤(1):提供上述的保鲜瓶并将内袋接头的第二连接部与内袋密封连接;

33、步骤(2):将内袋装入瓶体内,内袋接头与瓶口连接;

34、步骤(3):向内袋填充填充物;

35、步骤(4):将瓶盖组件的下盖安装在瓶口侧壁或接头侧壁上使下盖上的第一凹部伸入瓶口或接头侧壁内,将第一单向阀设于下盖第一凹部内并将出液嘴盖设于第一凹部使其位于第一单向阀上方,将上盖与下盖盖合,上盖的第二立柱伸入出液嘴的第一立柱;

36、步骤(5):关闭瓶体通气孔以便保鲜瓶的运输。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保鲜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第一,本实用新型将内袋设于瓶体内,当内袋中的液体流出后,内袋随之收缩,避免空气进入内袋,可以防止内部的流体发生氧化,进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39、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袋接头将瓶体和内袋灵活连接,方便了内袋和瓶体的组合,使得包装瓶可以与不同的瓶盖组件相适配,提高了包装瓶的适用范围。

40、第三,本实用新型瓶体和内袋之间没有中间层,极大地简化了保鲜瓶的瓶体结构,同时将瓶体和内袋形状保持一致,让瓶体和内袋紧密相连,这样可以保证所述内袋不会发生晃动,同时增加了包装瓶的容积,提高了包装瓶的经济效率和美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