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7844发布日期:2024-01-26 16:2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物品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逐件搬入的物品按规定数量汇集而搬运的物品汇集装置。此外,物品例如是纸尿裤、餐巾纸等。


背景技术:

1、作为上述物品汇集装置中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了产品汇集装置。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产品汇集装置是一般的产品汇集装置,具备隔开规定间隔滑动自如地配置的第一及第二旋转部件、和包括卷绕于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二旋转部件之间的链条及以规定间隔安装于该链条上的许多叶片部件的旋转传送带。并且,例如纸尿裤等产品被依次搬入产品汇集装置的相邻叶片部件间,伴随于旋转传送带的链条的移动,各叶片部件间的规定数量的产品被搬运至搬出位置。接下来,当规定数量的产品到达搬出位置后,通过推杆部件等产品搬出构件将各叶片部件间的规定数量的产品从各叶片部件间搬出。接下来,规定数量的产品通过压缩构件进行排列压缩,在该状态下经由中间传送带被搬运至包装机。

2、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一般的产品汇集装置中,旋转传送带在俯视下呈环状配备,其装置主体大型化,所以占有空间变得相当大,空间效率极度恶化。而且,在现有的产品汇集装置中,需要具备包括中间传送带在内的、产品组向中间传送带上的投放机构及产品组从中间传送带上的拣出机构等各种周边机构,将产品汇集而到达包装机的装置整体也巨大化,需要大的占有空间。

3、另外,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产品汇集装置具备:接受来自加工机的产品并依次搬运的第一及第二产品供给构件、使从该第一及第二产品供给构件供给的产品依次排列并进行汇集的第一及第二汇集构件、将由该第一及第二汇集构件汇集的产品按规定个数保持的第一及第二保持构件、以及将通过第一及第二保持构件的其中一方按规定个数保持的产品向包装机搬出的产品搬出构件。并且,从产品加工机供给到第一或者第二产品供给构件的规定数量的产品,通过第一或者第二汇集构件及第一或者第二保持构件,在汇集了规定数量的产品的状态下被搬运至放置台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位,通过产品搬出构件向包装机搬出。其后,第一或者第二保持构件返回初始位置,该动作反复进行。

4、然而,在该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产品汇集装置中,也尤其需要双系统的产品供给构件,所以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产品汇集装置同样大型化,占有空间非常大,空间效率恶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产品汇集装置中,例如,第一保持构件在保持着规定数量的产品的状态下移动至放置台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位的搬出位置,在通过产品搬出构件将产品组搬出到包装机后,后退至初始位置,在此期间,第二汇集构件及第二保持构件工作。总之,在本产品汇集装置中,想要通过具有第一汇集构件及第一保持构件的第一系统与具有第二汇集构件及第二保持构件的第二系统交替工作来抑制生产效率的下降,但若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而加快第一及第二产品供给构件对产品的供给速度,则有可能难以使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正常地交替工作,与产品的汇集相关的生产效率下降,需要改善。

5、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产品汇集装置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利用上下一对旋转部件的旋转,将通过第一或者第二产品供给构件供给的产品通过与设置于各旋转部件上的呈螺旋状延伸的棒状部件的接触而向前送出,但若加快第一及第二产品供给构件对产品的供给速度,则产品会由于螺旋状的各棒状部件与产品之间的摩擦而被加热,根据情况,产品有可能烧焦,无法提高生产效率。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5121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209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然后,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汇集装置,能够缩小占有空间,提高与物品的汇集相关的生产效率。

3、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4、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手段,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物品汇集装置,将逐件搬入的物品按规定数量汇集而搬运,其特征在于,具备:线性传送带,构成为能够彼此独立地进行位置控制的多个滑块沿着基座移动自如;旋转体,将被搬入物品搬运路径的搬入位置的物品以规定角度节距旋转并朝向与所述滑块连结的搬运部件推出;以及控制装置,包含伴随于该旋转体的旋转而使所述搬运部件向远离该旋转体的方向移动与所述物品的厚度相当的量的控制逻辑。

5、在方案1的发明中,通过旋转体旋转规定角度,将被搬入物品搬运路径的搬入位置的物品推压于沿着物品搬运路径移动自如的搬运部件。接下来,当在物品刚被推压后旋转体相对于下个物品旋转规定角度时,该搬运部件向远离旋转体方向移动与物品的厚度相当的距离而停止。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被依次搬入物品搬运路径的搬入位置的物品依次汇集于物品搬运路径上的搬运部件。并且,在方案1的发明中,通过采用线性传送带来实现上述动作,所以能够使装置主体紧凑,进而,能够使空间效率非常良好。

6、方案2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如下控制逻辑:将相对于所述搬运部件汇集了规定数量而成的物品组通过包括该搬运部件在内的行进方向前后一对搬运部件进行压缩、保持并使其向设置于所述物品搬运路径的搬出位置移动。

7、在方案2的发明中,通过旋转体的旋转而规定数量的物品汇集于行进方向前侧的搬运部件后,行进方向后侧的搬运部件与该物品组的行进方向最后侧的物品接触地移动,同时,在压缩、保持着配置于该前后一对搬运部件间的物品组的状态下沿着物品搬运路径移动至其搬出位置。

8、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或2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如下控制逻辑:在相对于所述搬入位置定位的、包括所述搬运部件在内的行进方向前后一对搬运部件的行进方向后侧使前后一对搬运部件待机。

9、在方案3的发明中,当在前后一对搬运部件间压缩、保持着物品组的状态下朝向物品搬运路径的搬出位置开始移动后,下个前后一对搬运部件能够迅速移动到相对于物品搬运路径的搬入位置而言的初始位置,能够迅速开始通过旋转体的旋转实现的、下个向前侧的搬运部件的物品的汇集。

10、方案4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是如下结构:所述旋转体以被搬入的物品位于其间的方式彼此隔着间隔地配置有一对,所述旋转体从其旋转轴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地突出设置有多个推出部件,所述一对旋转体的推出部件将物品朝向所述搬运部件推出。

11、在方案4的发明中,一对旋转体的推出部件能够与物品的两端部接触地朝向搬运部件推出,所以例如能够将尿裤等不稳定的物品以立起的状态稳定地向搬运部件推出。

12、方案5记载的发明,在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是如下结构:在所述各旋转体旋转规定角度而刚将被搬入所述搬入位置的物品推压于所述搬运部件之后,通过该各旋转体的推出部件,在与该搬运部件之间对汇集于所述搬运部件的物品进行保持。

13、在方案5的发明中,在各旋转体旋转规定角度而刚将物品推压于搬运部件之后,到搬运部件即将向远离各旋转体的方向移动之前,能够通过该各旋转体的推出部件在与搬运部件之间对汇集于搬运部件的物品进行保持。

14、方案6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构成为环状。

15、在方案6的发明中,通过使多个前后一对搬运部件沿着基座向一方向移动而循环、而非使前后一对搬运部件在物品搬运路径的搬入位置与搬出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能够移动到搬入位置及搬出位置。其结果,能够没有时间损失、且构造上不复杂地反复发挥如下作用:在搬入位置处将物品组汇集于前后一对搬运部件间,且在将物品组压缩、保持于前后一对搬运部件间的同时使其向搬出位置移动,在该搬出位置处将物品组从前后一对搬运部件间搬出。

16、此外,基座既可以构成为在侧视下其外形呈长圆形状的环状,也可以构成为在俯视下其外形呈长圆形状的环状。

17、发明效果

18、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物品汇集装置中,能够缩小占有空间,提高与物品的汇集相关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