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067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卡纸翻盖糖盒的制作形式基本已经处于固定形式,虽然表现形式有些变化,但是基本都是各侧边采用直接向上弯折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糖盒的牢固程度较低。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糖盒对侧边的粘边工序较多,这使得糖盒的组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的牢固程度较低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装盒由顶板、底板、前壁板、后壁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顶板的端部、底板的端部、前壁板的端部和后壁板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一侧板;其中,包装盒由一张带有折线的板料折叠而成,包装盒还包括第一折叠条,底板的突出于第一侧板的一端通过第一折叠条与第一侧板连接。
[0005]进一步地,顶板的端部、底板的端部、前壁板的端部和后壁板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二侧板;包装盒还包括第二折叠条,底板的突出于第二侧板的一端通过第二折叠条与第二侧板连接。
[0006]进一步地,第一折叠条与底板和第一侧板均可弯折地设置,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第一折叠条与底板重叠设置;第二折叠条与底板和第二侧板均可弯折地设置,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体时,第二折叠条与底板重叠设置。
[0007]进一步地,包装盒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前壁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板连接,前壁板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侧板连接,后壁板通过第三连接部与第一侧板连接,后壁板通过第四连接部与第二侧板连接。
[0008]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与前壁板和第一侧板均可弯折地设置,第二连接部与前壁板和第二侧板均可弯折地设置,第三连接部与后壁板和第一侧板均可弯折地设置,第四连接部与后壁板和第二侧板均可弯折地设置;其中,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第一连接部折入前壁板和第一侧板的内侧,第二连接部折入前壁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第三连接部折入后壁板和第一侧板的内侧,第四连接部折入后壁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
[0009]进一步地,第一侧板的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遮挡部,第一遮挡部与第一侧板可弯折地连接,第二侧板的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遮挡部,第二遮挡部与第二侧板可弯折地连接;其中,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第一遮挡部压设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上端,第二遮挡部压设在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上端。
[0010]进一步地,包装盒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与顶板可弯折地连接;其中,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加强板与后壁板的内侧壁相贴合。
[0011 ] 进一步地,包装盒还包括顶盖板,顶盖板与后壁板可弯折地连接,且顶盖板的远离后壁板的一端与前壁板可拆卸地连接。
[0012]进一步地,顶盖板包括由折叠线分隔的顶板部和壁板部,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顶板部与顶板的外壁相贴合,壁板部与前壁板的外壁相贴合。
[0013]进一步地,前壁板上设置有插设孔,壁板部上设置有插舌,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插舌插设在插设孔内。
[0014]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盒由顶板、底板、前壁板、后壁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由于顶板的端部、底板的端部、前壁板的端部和后壁板的端部突出于第一侧板。这样,可以使第一侧板对顶板、底板、前壁板和后壁板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增加该包装盒的牢固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的牢固程度较低的问题。
[0015]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底板通过第一折叠条与第一侧板连接,可以在第一侧板和底板一体成型的情况下,使第一侧板突出于底板。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实施例的组装状态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包装盒在第一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图1中的包装盒在第二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图1中的包装盒在第三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1]图5示出了图1中的包装盒在完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顶板;20、底板;30、前壁板;31、插设孔;40、后壁板;50、第一侧板;51、第一遮挡部;60、第二侧板;61、第二遮挡部;71、第一折叠条;72、第二折叠条;73、第一间隙;74、第二间隙;75、第三间隙;76、第四间隙;81、第一连接部;82、第二连接部;83、第三连接部;84、第四连接部;91、加强板;92、顶盖板;92a、顶板部;92b、壁板部;92c、插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请参考图1至图5,包装盒由顶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后壁板40、第一侧板50和第二侧板60围成,顶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一侧板50 ;其中,包装盒由一张带有折线的板料折叠而成,包装盒还包括第一折叠条71,底板20的突出于第一侧板50的一端通过第一折叠条71与第一侧板50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由顶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后壁板40、第一侧板50和第二侧板60围成,由于顶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突出于第一侧板50。这样,可以使第一侧板50对顶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和后壁板40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增加该包装盒的牢固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的牢固程度较低的问题。
[0027]另外,本实施例通过使底板20通过第一折叠条71与第一侧板50连接,可以在第一侧板50与底板20 —体成型的情况下,使第一侧板50突出于底板20。
[0028]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由一张带有折线的板料折叠而成,于是,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可弯折设置均是通过折痕线的形式实现的。
[0029]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二侧板60。本实施例通过使顶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二侧板60,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对顶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和后壁板40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加强该包装盒的牢固程度。
[00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包装盒还包括第二折叠条72,底板20的突出于第二侧板60的一端通过第二折叠条72与第二侧板60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折叠条72,并使底板20通过第二折叠条72与第二侧板60连接,可以在第二侧板60与底板20 —体成型的情况下,使第二侧板60突出于底板20。
[00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折叠条71与底板20和第一侧板50均可弯折地设置,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第一折叠条71与底板20重叠设置;第二折叠条72与底板20和第二侧板60均可弯折地设置,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体时,第二折叠条72与底板20重叠设置。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使底板20突出于第一侧板50和第二侧板60。
[00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包装盒包括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第三连接部83和第四连接部84,前壁板30通过第一连接部81与第一侧板50连接,前壁板30通过第二连接部82与第二侧板60连接,后壁板40通过第三连接部83与第一侧板50连接,后壁板40通过第四连接部84与第二侧板60连接。
[0033]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第三连接部83和第四连接部84,可以使前壁板30、第一侧板50、第二侧板60和后壁板40之间连接起来,进而提高包装盒的牢固程度和密封性能。
[00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81与前壁板30和第一侧板50均可弯折地设置,第二连接部82与前壁板30和第二侧板60均可弯折地设置,第三连接部83与后壁板40和第一侧板50均可弯折地设置,第四连接部84与后壁板40和第二侧板60均可弯折地设置;其中,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第一连接部81折入前壁板30和第一侧板50的内侧,第二连接部82折入前壁板30和第二侧板60的内侧,第三连接部83折入后壁板40和第一侧板50的内侧,第四连接部84折入后壁板40和第二侧板60的内侧。
[003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第三连接部83和第四连接部84的中部均设置有折痕线,在包装盒处于组装状态时,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第三连接部83和第四连接部84均通过各自的折痕线弯折,使折痕线两侧的部分重叠。
[0036]为了保证该包装盒在组装过程中的正常折叠,第一连接部81与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