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全自动移模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546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电子产品全自动移模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全自动移模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电子产品主要指电子产品零部件,电子产品零部件如手机背板、电脑背板、电子表壳体乃至电子玩具壳体等等,并非限于例举的此类电子产品零部件通常在金属基体的一侧表面、两侧表面、一侧的局部区域或两侧的局部区域完成了前道工序的注塑(形成塑胶内镶不锈钢或铝合金)后需进行后道工序的整形以及展平伏,等等。唯此,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具体而言,由于在冲压成形以及注塑过程中手机背板不免出现哪怕是微渺的变形情形,因而需将其引入模具内,由与模具相匹配的上压模配合模具对手机背板合理施压,以消除变形而藉以满足工艺的预定要求。又由于在注塑过程中,通常为多水口进胶,注塑部位即水口部位普遍存在塑料的冗余情形以及注塑区域难免存在浮点状突缘和/或微孔等的情形,因而需将经过整形的手机背板引入展平模具内,由与展平模具相配合的热熔头进行热熔融展平,一方面增进注塑层与金属基体结合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避免在后续的装配工序中对其它零部件产生干涉影响。

已有技术通过由工人将由注塑机完成了注塑的电子产品零部件(以下以手机壳体为例)以手工方式并且在翻转180°的状态下放置于矫形装置的矫形模具内,由矫形装置完成矫形,接着同样由工人将矫形后的手机壳体以手工方式转移至热熔融展平装置,而后送至下一工序如装盒后供给手机生产厂商。这种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每个工位需由工人值守操作,因而投入人力多,不利于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其二,由于矫形、展平的工艺要求较为严苛,因而工人的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并且劳动强度大;其三,由于工序之间不能体现良好的衔接性,因而一方面影响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不利于提高效率;其四,由于各工位均由工人手工操作,因而矫形、展平的质量往往难以控制,因为矫形、展平等的质量与工人的经验、责任性以及情绪有着或多或少的因果关系;其五,由于安全系数低,因而存在作业危险之虞;其六,由于设备投用量大并且散在,因而不仅投资高,而且对日常管护产生一定的难度。

如果将上述工序所要完成的工作集合于同一台机器上并且体现人休息机工作,那么上述问题便可消除,但是经本申请人检索,之所以不论是在中外专利文献还是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结构合理、动作稳定可靠、适应性强而藉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的技术信息,是因为此类自动化机械具有专用工装装备的元素,所谓的专用工装装备是用于在某种产品的制造和/或后续工艺过程中对工件进行接应、定位、翻转、移动等等而藉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备,并且还通常要求在工件加工时无任何干涉的现象、操作方便。又,由于前述专用工装装备具有对某种工件或称产品加工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相对较低,往往由工件(或称产品)的生产厂商以量体裁衣的方式自行设计并制造。鉴于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推演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少人力投入量而藉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摒弃人为移模而藉以减轻在线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有益于保障工位之间的衔接性而藉以提高矫形及展平效率、有便于摆脱人为影响因素而藉以保障矫形及展平质量、有助于改善安全性而藉以避免引发事故和有利于体现设备的集合程度而藉以节约投资并且减少对设备的日常管护工作量的电子产品全自动移模整形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子产品全自动移模整形装置,包括一工作平台;一工件同步移模机构,该工件同步移模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前侧;一接料机构,该接料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右端;一用于将由所述接料机构接获的并且运抵的工件挟持并翻转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该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在对应于接料机构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一工件自动矫形机构,该工件自动矫形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平台上;一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该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平台上,所述的工件同步移模机构同时与所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工件自动矫形机构以及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相对应并且在该工件同步移模机构的工作下以接力状态将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的工位处的工件转移至工件自动矫形机构,同时将工件自动矫形机构的工位处的工件转移至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以及将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的工位处的工件转移至出料工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接料机构包括接料平台、滑动平台、一对滑动平台导轨、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模架升降平台、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和导滑座,接料平台与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右端固定,一对滑动平台导轨在对应于接料平台的左侧的位置以前后并行的状态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并且该对滑动平台导轨延伸到所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的部位,滑动平台与一对滑动平台导轨滑动配合,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工作平台朝向下的一侧,该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的滑动平动作用缸柱朝向右并且与导滑座连接,模架升降平台固定在一组模架升降平台导杆的上部,而该组模架升降平台导轨的下部与导杆导向滑动套滑动配合,导杆导向滑动套与滑动平台固定,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以垂直悬臂状态与滑动平台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的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柱朝向上并且在穿过滑动平台后与模架升降平台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固定连接,导滑座与滑动平台的右端后侧固定,其中: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滑动平台导轨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让位槽,而在对应于所述导滑座的位置开设有一导滑座让位槽,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让位槽以及导滑座让位槽均并行于所述的一对滑动平台导轨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的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与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让位槽对应,而所述的导滑座与导滑座让位槽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平台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滑动平台导轨的位置各固定有滑动平台导轨滑块,该滑动平台导轨滑块与一对滑动平台导轨滑动配合;在所述模架升降平台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接料模架;所述的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以及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导滑座让位槽的右端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一缓冲器座,在该缓冲器座上设置有一缓冲器,该缓冲器与所述导滑座的右侧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工作台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与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结构与所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相同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在工作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工件自动矫形机构的前方的位置固定有一矫形下模框支承板,在该矫形下模框支承架的上端固定有一矫形下模框;在工作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的前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备用接料模架平台,在该备用接料模架平台的上方固定有一备用接料模架;在工作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的前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展平下模框支承板,在该展平下模框支承板的上方固定有一展平下模框,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前侧的所述工件同步移模机构同时与矫形下模框、备用接料模架以及展开下模框的上方对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件同步移模机构包括导轨座底板、滑动座底板、驱动电机、丝杠、滑动架导轨、滑动架、第一工位机械手、第二工位机械手、第三工位机械手和第四工位机械手,导轨座底板与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左端固定,并且该导轨座底板的左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工作平台的左侧侧沿,在导轨座底板朝向上的一侧以前后并行的状态固定有一对机械手支架导轨座,在该对机械手支架导轨座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各固定有一机械手支架导轨,所述的第四工位机械手与机械手支架导轨滑动配合,滑动座底板在对应于导轨座底板的右端的位置与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前侧中部固定,在该滑动座底板的前侧左端和各端各固定有一导轨座支架,在导轨座支架的上部固定有一滑动架导轨,在滑动架导轨上构成有滑动架导轨槽,驱动电机以水平卧置状态与驱动电机座固定,而该驱动电机座在对应于所述滑动座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右端的位置与滑动座底板固定,丝杠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丝杠座上,该丝杠座与滑动座底板固定,丝杠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驱动电机座上并且与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机轴传动连接,在丝杠上设置有一丝杠螺母,滑动架导轨与滑动架导轨槽滑动配合,滑动架固定在一组间隔分布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的后端,而该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的前端与滑动架导轨固定,在一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中的位于左侧的一枚滑动架支承固定板与所述的第四工位机械手之间连接有一联动牵引板,而一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中的位于中间的一枚滑动架支承固定板的中部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第一、第二工位机械手以及第三工位机械手自右向左间隔固定在滑动架上。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在所述的导轨座底板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机械手支架导轨座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一信号采集器座,在该信号采集器座上设置有一信号采集器,该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工作机械手以及第四工位机构手的结构是与所述第三工位机构手的结构相同的,该第三工位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支架、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吸盘固定板和吸盘,机械手支架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与所述的滑动架固定,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与机械手支架背对滑动架的一侧固定,该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的吸盘固定板降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与缸柱固定座固定连接,在该缸柱固定座上并且在对应于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柱的两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缸柱固定座导杆的下端,而缸柱固定座导杆的上端与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的缸体滑动配合,吸盘固定板与吸盘固定板悬臂架的后端固定,而吸盘固定板悬臂架的前端与缸柱固定座固定,吸盘的数量至少有一对并且与吸盘固定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吸盘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管路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该负压发生装置为真空泵,所述的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包括一左支承臂、一右支承臂、双向作用缸固定板、一双向作用缸、一对夹爪板、一翻转作用缸、一前夹盘和一后夹盘,左支承臂在对应于所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的右侧的位置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右支承臂在对应于左支承臂的右侧的位置与工作平台固定,双向作用缸固定板的左端与左支承臂的顶部固定,而右端与右支承臂的顶部固定,双向作用缸在对应于左、右支承臂之间的位置并且以卧置状态与双向作用缸固定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该双向作用缸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双向作用缸导轨,一对夹爪板的顶部各固定有一滑块固定板,在滑块固定板上固定有一导轨滑动块,翻转作用缸固定在一对夹爪板中的位于后侧的一枚夹爪板上,前夹盘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夹爪板中的位于前侧的一枚夹爪板上,后夹盘在与前夹盘相对应的状态下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夹爪板中的位于后侧的一枚夹爪板上并且与翻转作用缸的翻转作用缸柱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该工件自动矫形机构包括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矫形作用缸、矫形加热板导板和矫形加热板,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有彼此左右对应的一对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矫形下模框支承板的后侧的位置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与一对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的上部固定并且正对于所述矫形下模框的上方,矫形作用缸以垂直状态固定在矫形作用缸支承板朝向上的一侧的居中位置,该矫形作用缸的矫形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穿过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矫形加热板导板位于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与矫形加热板之间,在该矫形加热板导板朝向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各固定有一导向柱的下端,而导向柱的上端通过导向柱导套与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滑动配合,矫形加热板朝向矫形加热板导板的一侧通过矫形加热板隔块与矫形加热板导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与所述矫形下模框的上方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的形状呈7字形;所述的矫形作用缸为气缸;所述的矫形加热板为电加热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其一,由于由工件同步移模机构以接力方式将位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的工位处的工件自动转移至工件自动矫形机构的工位处并将工件自动矫形机构的工位处的工件自动转移至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的工位处以及将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的工位处的工件转移至出料工位,因而可以显著减少人力投入而得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其二,由于无需由工人以手动式对工件移模,因而能够显著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其三,由于采用了工件同步移模机构,因而实现了相邻工位之间的衔接,十分有益于提高对工件的矫形展平效率;其四,由于以自动化方式摆脱了人为操作,因而得以保障对工件的矫形展平质量;其五,由于将工件同步移模机构、接料机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工件自动矫形机构和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集合于同一工作平台上,因而具有良好的模块化集合效果,不仅可以节省设备投资,而且能够方便对设备的日常检护;其六,由于能够体现人休息而机工作,因而得以保障安全,避免引发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工件同步移模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接料机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工件自动矫形机构、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以及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接料机构以及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工作平台1,该工作平台1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注塑机与出料包装机之间,并且由工作平台支承腿支承于地坪上,在工作平台支承腿的底部还可设置水平调整螺钉;示出了一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该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设置在(即固定在)前述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示出了一接料机构3,该接料机构3移动地设置在前述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右端;示出了一用于将由前述接料机构3接获的并且运抵的工件挟持并翻转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该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在对应于接料机构3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工作平台1上;示出了一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该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在对应于前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的工作平台1上;示出了一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该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在对应于前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的工作平台1上,前述的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同时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以及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相对应并且在该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的工作下以接力状态将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工位处的工件转移至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同时将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工位处的工件转移至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以及将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工位处的工件转移至出料工位。

在本实施例中,上面已反复提及并且在下面还将频繁提及的工件为手机壳体,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仅适用于手机壳体,具体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所作的说明。

请参见图2和图4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接料机构3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接料平台31、滑动平台32、一对滑动平台导轨33、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34、模架升降平台35、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和导滑座37,接料平台31的左端通过接料平台固定螺钉311与前述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右端固定,而接料平台31的右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工作平台1的右端端面,一对滑动平台导轨33在对应于接料平台31的左侧的位置以前后并行的状态通过滑动平轨固定螺钉331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并且该对滑动平台导轨33的左端延伸到前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部位,滑动平台32与一对滑动平台导轨33滑动配合,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34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工作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该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34的滑动平动作用缸柱341朝向右并且与导滑座37连接,模架升降平台35固定在一组模架升降平台导杆351的上部,而该组模架升降平台导轨351的下部与导杆导向滑动套3511滑动配合,导杆导向滑动套3511与滑动平台32固定,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以垂直悬臂状态通过作用缸固定螺钉362与滑动平台3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的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柱361朝向上并且在穿过预设在滑动平台32上的滑动平台缸柱让位孔322后与模架升降平台35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固定连接,导滑座37通过导滑套固定螺钉371与滑动平台32的右端后侧固定.其中:在前述工作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滑动平台导轨3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让位槽11a,而在对应于前述导滑座37的位置开设有一导滑座让位槽11b,由图4所示,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让位槽11a以及导滑座让位槽11b均并行于前述的一对滑动平台导轨33的长度方向开设,前述的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与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让位槽11a对应,而前述的导滑座37与导滑座让位槽11b相对应,具体而言,在导滑座37的后端向下延伸有一导滑座脚372,该导滑座脚372与导滑座让位槽11b相对应。

重点见图4,在前述滑动平台32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滑动平台导轨3的位置各固定有滑动平台导轨滑块321(两对共四个),该滑动平台导轨滑块321与一对滑动平台导轨23滑动配合;在前述模架升降平台35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接料模架352。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34以及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为气缸,然而,如果用油缸代替气缸,则应当视为等效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在前述工作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导滑座让位槽11b的右端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一缓冲器座12,在该缓冲器座12上设置有一缓冲器121,该缓冲器121与前述导滑座37的右侧相对应,即对导滑座37起缓冲作用。在图4中还示出了置于升降平台35上的并且由接料模架352管制的工件模具8,由于本发明是以手机壳体9为例的,因而该工件模具8实质上为手机壳体模具,出自注塑机的塑胶内镶不锈钢或铝合金的手机壳体9置于该工件模具8内。

在前述的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与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结构与前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相同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因为工件的注塑部位(即水口)有可能出现在手机壳体9的反面,于是可由该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担当将手机壳体9作与前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翻转方向相反的翻转的职责。

请参见图3,在工作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前方的位置固定有一矫形下模框支承板13,在该矫形下模框支承架13的上端固定有一矫形下模框131;在工作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的前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备用接料模架平台14,在该备用接料模架平台14的上方固定有一备用接料模架141;在工作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前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展平下模框支承板15,在该展平下模框支承板15的上方固定有一展平下模框151,设置在前述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的前述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同时与矫形下模框131、备用接料模架141以及展开下模框151的上方对应。在使用状态下,在前述矫形下模框131、备用接料模架141以及展平下模架151处各设置相应的工件模具8。

请重点参见图2,前述的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包括导轨座底板21、滑动座底板22、驱动电机23、丝杠24、滑动架导轨25、滑动架26、第一工位机械手27a、第二工位机械手27b、第三工位机械手28和第四工位机械手27c,导轨座底板21用导轨座板固定螺钉213在对应于预设在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左端的导轨座板固定螺钉孔16a的位置与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左端固定,并且该导轨座底板21的左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工作平台1的左侧侧沿,在导轨座底板21朝向上的一侧以前后并行的状态固定有一对机械手支架导轨座211,在该对机械手支架导轨座21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各固定有一机械手支架导轨2111,前述的第四工位机械手27c通过机械手导轨滑动块27d与机械手支架导轨2111滑动配合,滑动座底板22在对应于导轨座底板21的右端的位置用滑动座底板螺钉222在对应于开设在工作平台1上的滑动座底板固定螺钉孔16b的位置与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中部固定,在该滑动座底板22的前侧左端和各端各固定有一导轨座支架221,在导轨座支架221的上部用螺钉固定有一滑动架导轨2211,在滑动架导轨2211上构成有滑动架导轨槽22111,驱动电机23以水平卧置状态与驱动电机座231固定,而该驱动电机座231在对应于前述滑动座底板22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右端的位置与滑动座底板22固定,丝杠24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丝杠座242上,该丝杠座242与滑动座底板22固定,丝杠24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驱动电机座231上并且与驱动电机23的驱动电机轴传动连接,在丝杠24上设置有一丝杠螺母241,滑动架导轨25与滑动架导轨槽22111滑动配合,滑动架26固定在一组间隔分布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261的后端,而该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261的前端通过螺钉与滑动架导轨25固定,在一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261中的位于左侧的一枚(左起首个)滑动架支承固定板与前述的第四工位机械手27c之间通过牵引板螺钉291连接有一联动牵引板29,而一组滑动架支承固定板261中的位于中间的一枚滑动架支承固定板的中部与前述丝杠螺母24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第一、第二工位机械手27a、27b以及第三工位机械手28自右向左以等距离间隔的状态固定在滑动架26上。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对应于前述滑动座底板22的右端固定于工作平台1上的一辅助导轨座17,该辅助导轨座17与前述的导轨座支架221对应并且在该辅助导轨座17的上部构成有一辅助导轨槽171,该辅助导轨槽171与前述的机械手支架导轨槽22111相对。当前述的滑动架导轨25向右移动时,该滑动架导轨25便与该辅助导轨槽171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驱动电机23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在前述的导轨座底板21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机械手支架导轨座211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一信号采集器座212,在该信号采集器座212上设置有一信号采集器2121。在本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器2121为微动开关,但是也可采用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重点见图2,由于前述的第一、第二工作机械手27a、27b以及第四工位机构手27c的结构是与前述第三工位机构手28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第三工位机械手28作详细说明,该第三工位机械手28包括机械手支架281、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282、吸盘固定板283和吸盘284,机械手支架281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通过机械手支架固定螺钉2811与前述的滑动架26固定,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282采用升降作用缸固定螺钉2822与机械手支架281背对滑动架26的一侧(图2所示状态朝向后的一侧)固定,该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282的吸盘固定板降作用缸柱2821朝向下并且与缸柱固定座28211固定连接,在该缸柱固定座28211上并且在对应于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柱2821的两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缸柱固定座导杆285的下端,而缸柱固定座导杆285的上端与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282的缸体滑动配合,吸盘固定板283与吸盘固定板悬臂架2831的后端固定,而吸盘固定板悬臂架2831的前端与缸柱固定座28211固定,吸盘284的数量至少有一对并且与吸盘固定板28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吸盘284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管路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该负压发生装置为真空泵。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282为气缸,但是如果用油缸代替气缸,则应当视为等效。

重点参见图4,前述的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左支承臂41、一右支承臂42、双向作用缸固定板43、一双向作用缸44、一对夹爪板45、一翻转作用缸46、一前夹盘47和一后夹盘48,左支承臂41在对应于前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右侧的位置与支承臂底认49的左端固定,右支承臂42在对应于左支承臂41的右侧的位置与支承臂底座49的右端固定,而支承臂底座49与工作平台1固定,双向作用缸固定板43的左端采用固定板螺钉431与左支承臂41的顶部固定,而右端同样采用固定板螺钉431与右支承臂42的顶部固定,双向作用缸44在对应于左、右支承臂41、42之间的位置并且以卧置状态用双向作用缸固定螺钉442与双向作用缸固定板4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该双向作用缸44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双向作用缸导轨441,一对夹爪板45的顶部各用滑块固定板固定螺钉4512固定有一滑块固定板451,在滑块固定板451上固定有一导轨滑动块4511,翻转作用缸46固定在一对夹爪板45中的位于后侧的一枚夹爪板上,前夹盘47通过前夹盘轴471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夹爪板45中的位于前侧的一枚夹爪板上,后夹盘48在与前夹盘47相对应的状态下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夹爪板45中的位于后侧的一枚夹爪板上并且与翻转作用缸46的翻转作用缸柱461固定。

优选地,在前述左、右支承臂41、42之间并且在对应于双向作用缸固定板43的后侧的位置固定有一支承臂支撑杆411。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翻转作用缸46与双向作用缸44均为气缸,但是如果改用油缸,则应当视为等效变化。

请重点见图3,由于前述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结构是与前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作详细说明,该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包括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51、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52、矫形作用缸53、矫形加热板导板54和矫形加热板55,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51有彼此左右对应的一对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矫形下模框支承板13的后侧的位置与前述工作平台1固定,更具体地讲,一对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51在对应于前述工件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之间的位置与工作平台1固定,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52用螺钉与一对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51的上部固定并且正对于前述矫形下模框131的上方,矫形作用缸53以垂直状态固定在矫形作用缸支承板52朝向上的一侧的居中位置,该矫形作用缸53的矫形作用缸柱531朝向下并且穿过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52,矫形加热板导板54位于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52与矫形加热板55之间,在该矫形加热板导板54朝向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52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各固定有一导向柱541的下端,而导向柱541的上部通过导向柱导套5411与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52滑动配合,导向柱导套5411与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52固定,矫形加热板55朝向矫形加热板导板54的一侧通过矫形加热板隔块551与矫形加热板导板54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与前述矫形下模框131的上方相对应。

优选地,前述的矫形作用缸支承平台固定臂51的形状呈7字形;前述的矫形作用缸53为气缸;前述的矫形加热板55为电加热板。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工作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与工件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之间的位置设置一操作显示屏18。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发明的使用,依据专业常识,前述的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的驱动电机23、接料机构3的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34、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双向作用缸44、翻转作用缸46、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矫形作用缸53和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动力部件即等效于矫形作用缸53的气缸均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

由前道工序的注塑机完成了注塑成型的手机壳体9由配备在注塑机上的机械手或者由工人以手工方式自注塑机移动至接料机构3,此时当手机壳体9安顿于工件模具8内后,接料机构3的结构体系的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34动作,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柱341向缸体内位移(图示状态向左位移),带动导滑座37循着导滑座让位槽11b向左位移,由于导滑座37与滑动平台32固定,因而滑动平台32循着一对滑动平台导轨33也相应向左位移,以滑动平台32为载体设置的前述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模架升降平台35、工件模具8也向左位移,当置于工件模具8上的手机壳体9移动到对应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工位时,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工作,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柱36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上升起,推动模架升降平台35上升,使承载有手机壳体9的工件模具8上升并对应到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结构体系的一对夹爪板45之间,更确切地讲对应到前、后夹盘47、48之间。

与此同时,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结构体系的双向作用缸41工作,由双向作用缸44带动与其配合的一对夹爪板45(夹爪板实质上是双向作用缸滑块)沿着导轨滑块4511相向位移,使前、后夹盘47、48将手机壳体9挟持。紧接着翻转作用缸46工作,通过翻转作用缸柱461带动后夹盘48,挟持于前、后夹盘47、48之间的手机壳体9被翻转180°。在前述手机壳体9被前、后夹盘47、48挟持的同时,模架升降平台驱动作用缸36反向工作并且滑动平台驱动作用缸34也反向工作,使接料机构3处于由图1所示的位置,以迎接下一个有待于整形展平的手机壳体9。在接料机构3回位时,由缓冲器121对导滑座37缓冲。

当前述手机壳体9被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翻转180°后,翻转作用缸46停止工作,紧接着双向作用缸44反向工作,通过一对滑块固定板451使一对夹爪板45朝着彼此斥开的方向位移,前、后夹盘47、48对手机壳体9释放,也就是将手机壳体9释放于工作平台1上。此时在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的驱动电机23的工作下,使位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的工位处的手机壳体9移至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工位,同时将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工位处的手机壳体9移至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所在的工位,而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工位处的手机壳体9移动至出料工位。当固定于联动牵引板29下方的信号采集器触脚292触及前述的信号采集器212时,由信号采集器2121给信号予电气控制器,使驱动电机23反向工作。

在前述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的工作下,由驱动电机23带动丝杠24,由丝杠24带动丝杠螺母241,由丝杠螺母241通过滑动架支承固定板261带动滑动架26向左位移,同时滑动架导轨25循着滑动架导轨槽22111移动,在联动板29的作用下使第四工位机械手27c循着一对机械手支架导轨2111向左位移。

在前述工件同步移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中,位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处的并且经翻转了180°而释放于工位平台1上的手机壳体9由第一工位机械手27a吸住并转移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所在的工位的前述矫形下模框131的工件模具8内。此时,矫形作用缸53工作,矫形作用缸柱531下行,带动矫形加热板导板54下行,由矫形加热板导板54经矫形加热板隔块551带动矫形加热板55下行,对位于工件模具8内的手机壳体9矫形,矫形结束后矫形作用缸53反向工作。在矫形作用缸53对手机壳体9矫形的同时,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正处于对手机壳体9上的塑胶水口展平的状态,接料机构3处于接料状态,同时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处于对手机壳体9的翻转状态。

由于第一、第二、第三工位机械手27a、27b、28以及第四工位机械手27c吸取手机壳体9的方式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仅对第三工位机械手28作如下说明。首先由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282工作,吸盘固定板升降作用缸柱282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带动缸柱固定座 28211下行,由于吸盘固定板悬臂架2831与缸柱固定座28211固定,又由于吸盘固定板283与吸盘固定板悬臂架2831固定,因而当缸柱固定座28211下行时吸盘固定板283也下行,使固定在吸盘固定板悬臂架2831上的吸盘284下行至与手机壳体9趋于接触的程度。在与吸盘284管路连接的负压发生装置如真空泵的工作下使吸盘284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将位于矫形下模框131上的工件模具8内的完成了整形的手机壳体9吸住,随着滑动架26向左的位移而使手机壳体9转移至备用接料模架141的工位处的工件模具8内。具体是:前述的负压发生装置停止工作,因吸盘284失去负压,从而将手机壳体9释放到工件模具8内,而工件模具8内的手机壳体9则由第四工位机械手27c取离到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的工位。当然,如果不存在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那么,由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的位置被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取代,于是第三工位机械手28将手机壳体9转移至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而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工位的经展平了的手机壳体9由第四工位机构手27c移至出料工位。由此可知,当存在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的情形时,可以通过加装相应的工位机械手来适应,反之如果不加装前述相应的工位的机械手,那么可以用工人以手工方式将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工位处的完成了展平的手机壳体9取离。由于塑胶水口自动展平机构6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工件自动矫形机构5雷同,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此外,由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备用机构7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工件自动挟持翻转机构4雷同,因而申请人同样不再赘述。

驱动电机23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决定了第一、第二、第四工位机械手27a、27b、27以及第三工位机械手28的往复运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