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567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温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内饰、光电等产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塑料制品提出了壁厚更薄、结构更复杂、表面更美观、强度更高等方面的要求。对于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恒温的模温控制策略,由于受到成型周期的限制,模具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小于80℃)。在成型过程中,低模温将会导致聚合物熔体在冲模流动过程中伴随着冷却的发生,因提前冷却而在型腔壁形成冷凝层,会阻碍熔体的成型,降低熔体的充模能力和转印能力。因此,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很难应用于成型透明度较高的光学产品、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塑件、强度较高的复合材料制品以及流长比较高的超长薄壁件或大型覆盖件等。另外,聚合物熔体过早地冷却还将导致塑件表面熔接痕、流动痕、凹陷等表面缺陷,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表面质量,通常需要打磨、喷涂等后续加工工序加以掩盖,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也带来不利的影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已经很难适应注塑工业的发展需求,市场迫切需求新的成型技术以解决上述成型问题。近几年来,气辅、水辅等新注塑成型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熔体的充填能力,使得可以成型大流长比的塑料制品,但是它们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聚合物熔体的填充环境,故利用这种技术成型制品的残余应力较大,同时过大的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还将导致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且制品的表面缺陷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新的模温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温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温控制装置,包括模具、冷却系统和加热装置,所述模具的壳体上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陶瓷芯棒、线圈和绝缘层,所述线圈绕制在陶瓷芯棒上,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线圈,所述加热装置插入所述模具的型腔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塔和冷水机,所述冷水机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塔和冷水机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装置为多个。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层为两层或者两层以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水塔的进水口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模具传热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冷水机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线圈的线路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采用变模温注塑成型方法,采用一种动态的模温控制策略,即在射胶前快速加热模具,以实现高模温注射,随后通过快速冷却以缩短成型周期,因而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注塑成型技术的固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模温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3为模具示意图。

图4为温度控制曲线。

以上附图中,1、模具;2、陶瓷芯棒;3、线圈;4、绝缘层;5、冷水机;6、水塔;7、冷却管路的进水口;8、线圈的线路控制装置;9、加热装置;10、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模温控制装置,包括模具1、冷却系统和加热装置9,所述模具1的壳体上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口7连通;所述加热装置9包括陶瓷芯棒2、线圈3和绝缘层4,所述线圈绕制在陶瓷芯棒上,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线圈,即由内到外的次序为陶瓷芯棒2、线圈3和绝缘层4。所述加热装置9插入所述模具的型腔10内。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塔5和冷水机6,所述冷水机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塔和冷水机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加热装置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4个,均匀设置在模具的型腔10内。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绝缘层为两层或者两层以上。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水塔的进水口连通。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模具传热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冷水机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线圈的线路控制装置8信号连接。

利用控制装置如工控机,在成型的各阶段控制冰水机和电源,使模腔表面在射出和保压阶段的温度达到120-180℃(超过胶料的玻璃化温度);在冷却,开模及顶出取件阶段快速冷却至胶料的脱模温度。

线圈的导入电流产生感应电流,本发明利用电磁感应的趋肤效应,使其涡流主要集中在模具型腔表面区域,因而在模腔表面产生焦耳热导致温度迅速升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