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涉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现在塑料产品加工成型中较为常见的成型模具。
现在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 204036762 U的中国专利文件注塑模具,动模在相对定模发生开合动作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导向杆的导向作用,导向杆一般固定模上,动模套设在定模上,使得动模沿动模准确的滑移。
导向杆在长期的滑移过程中会发生轻微的形变与磨损,当导向杆的发生轻微形变后,导向杆与动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阻力增大,使得动模滑移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向杆在轻微形变下,也能使动模顺畅沿导向杆滑移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与定模,定模设有插于动模的导向杆,于动模内设有套设于导向杆的滑套,滑套内壁滑嵌有滑环,滑环的两端通过弹性件抵触于滑套实现滑环与滑套的固定,导向杆同步滑移于滑套内壁、滑环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在沿着滑套与滑环内壁滑移,用于滑环通过两端的弹簧抵触在滑套内,导向杆轻微形变后,由于滑套与滑环之间的滑移间隙,可使得导向杆可带动滑环上、下移动,利用滑套与滑环之间的间隙为导向杆的滑移提供了空间,使得定模与动模能够顺畅的相对滑移。弹性件起到支撑作用,将滑环定位在滑套内,由于弹性件的压缩作用,滑环也能在滑套内进行滑移,该设置使得导向在滑环位置发生形变时,导向杆可卡于滑环在滑套内滑移,使得导向杆在动模滑移顺畅。
较佳的,滑套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滑环于环形槽内滑移,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抵触于环形槽的槽壁与滑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对滑环的移动轨迹起到限位作用。
较佳的,滑环内壁与滑套内壁的内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内径使得导向杆的直径在滑环段与滑套段相同,便于导向杆的加工;且便于导向杆在滑套位置滑移到滑环位置。
较佳的,动模包括套于滑套的注油槽、用于连通注油槽与动模外部的注油孔,环形槽开设有连通注油槽的进油孔;
所述滑环隔挡所述进油孔;
当弹簧压缩时,滑环打开进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用于添加润滑油,润滑油从注油孔流向注油槽,然后流向进油孔。进油孔被滑环隔挡,当导向杆轻微形变带动滑移发生移动时,进油孔打开,润滑油流入滑套内,使得对导向杆进行润滑作用,达到动模顺畅沿导向杆滑移的目的。
较佳的,注油孔螺纹连接有油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堵防止异物有注油孔流入导向杆,还避免软化油回流处动模。
较佳的,所述滑套的数量为四个且设置于定模的四角,动模固定有盖合滑套的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套位于四角,使得动模的四处位置的滑移受到导向杆的引导,使得动模与定模在相对滑移中不易发生位置偏差,尽量减缓了导向杆受力不均发生轻微形变的可能,达到动模顺畅沿导向杆滑移的目的。
较佳的,滑套朝向定模的端口内径由外至内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定模的端口目的是为了导向杆插入,端口外部大,便于导向杆在第一次时滑入动模的滑套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动模与定模在开模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动模与定模在开模状态的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显示滑套与动模的装配关系;
图4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滑套位于动模内的剖视图,显示滑套、动模与油堵的位置关系;
图5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滑套的剖视图,显示滑套与环套抵触的位置关系。
图中:11、动模;12、定模;2、导向杆;3、滑套;31、环形槽;4、滑环;41、进油孔;5、注油槽;51、注油孔;6、油堵;7、环盖;8、弹簧;9、阶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注塑模具,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位于上方的动模11与位于动模11下方的定模12;定模12上的四角处螺钉固定有圆柱形的导向杆2,导向杆2由环盖7处插入动模11内,动模11沿导向杆2竖直滑移。
图3与图4中,动模11四角处开设有四个阶梯孔9,阶梯孔9内插有圆环形的滑套3,滑套3的内端抵触在阶梯孔9的肩部,滑套3的外端有环盖7加以抵触固定,环盖7通过螺钉固定在动模11处。
参阅图2与图3,导向杆2插入环盖7与滑套3内,动模11沿导向杆2竖直上、下滑移。
参阅图4与图5,动模11的阶梯孔9内开设有圆环形的注油槽5,当滑套3固定在动模11时,滑套3的中心开设有一个径向的进油孔41,该进油孔41为圆孔且连通滑套3内的环形槽31,环形槽31为位于滑套3内壁的圆环形凹槽;而动模1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连通注油槽5与外部的注油孔51,注油孔51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在动模11外部的油堵6。
打开油堵6,对注油孔51加润滑油,润滑油流经注油槽5,注油槽5内润滑油流入进油孔41,达到与导向杆2接触的目的。
滑套3的环形槽31内嵌有圆环形的滑环4,滑环4的内直径与滑套3的内直径相同,滑环4与滑套3之间为间隙配合,使得滑环4在滑套3内顺畅的上、下滑移,而滑环4的上端抵触有弹簧8,弹簧8的上端与环形槽31的上侧壁抵触;而滑环4的下端也抵触有弹簧8,弹簧8的上端与环形槽31的下侧壁抵触;上、下两处的弹簧8均圆周方向布置滑环4的上、下位置,且上、下两处的弹簧8的数量均为5个;且弹簧8处于自然状态时,环套正好将进油孔41封堵。
工作原理,导向杆2在环套内滑移时,导向杆2的侧壁同时接触滑套3内壁与环套内壁,在上、下弹簧8的支撑作用下,导向杆2顺畅的相对环套滑移时,环套的位置变动较小;当导向杆2因为轻微形变卡在环套内时,导向杆2利用滑套3与环套之间的滑移间隙,达到带动滑套3上、下顺畅移动的目的,并且环套发生移动,使进油孔41被打开,润滑油即可进入滑套3内腔与导向杆2接触,润滑油使导向杆2的滑移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