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缆护套料除潮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在生产外护套的时候,剩余的护套料由于已经开封,就极易受潮。受潮的护套料进入挤塑机挤出的护套会形成气泡,该处护套壁变薄。质量检测时会对护套进行耐压测试,高压会将有气泡处的护套击穿,产品不合格。击穿的电缆需重新加工,这样做不仅浪费人力、材料和能源,重复生产还会影响交货周期。不使用此种受潮的护套料,就造成了材料的大量浪费。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高压电缆护套料除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电缆护套料除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包括料箱和风机,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加热装置与料箱连接,料箱的上部设置有加料口。
为了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提高加热效果,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风筒,加热风筒中设置有加热管,加热风筒的进风口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加热风筒的出风口与料箱的下部连接。
为了控制料箱内的温度,料箱上设置有热电偶感应孔。
为了方便卸料和装料,使料箱移动,料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加快除潮速度,料箱中设置有搅拌装置。
为了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搅拌器的上端与电机连接,电机设置在料箱的顶部,搅拌器的下端与料箱的底部间隔设置。
为了进一步的缩短加热时间,加快除潮速度,搅拌器包括轴,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轴上设置有桨叶片,桨叶片沿螺旋状从轴的下端向轴的上部延伸。
为了使热风能够更好的穿过箱底,料箱的下部设置有斗型筛网。
为了方便卸料,斗型筛网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闸门。
为了能够有效的排出箱体内的热气,料箱的上部设置有料箱排气口,料箱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护套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外护套的击穿,通过除潮机加热除去护套料中的水汽后再生产,可减少材料的浪费,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具有结构简单,易维修和节约成本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电缆护套料除潮装置,包括料箱8和风机2,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加热装置与料箱8连接,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风筒4,加热风筒4中设置有加热管3,加热风筒4的进风口与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加热风筒4的出风口与料箱8的下部连接。
料箱8的上部设置有加料口7,本实施例中,加料口7设置在料箱8的顶部,料箱8上设置有热电偶感应孔5,本实施例中,热电偶感应孔5设置在靠近加热风筒4出风口与料箱8的连接处。料箱8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2。
本实施例中,料箱8中设置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9和电机6,搅拌器9的上端与电机6连接,电机6设置在料箱8的顶部,搅拌器9的下端与料箱8的底部间隔设置,其中搅拌器9包括轴9a,轴9a与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轴9a上设置有桨叶片9b,桨叶片9b沿螺旋状从轴9a的下端向轴9a的上部延伸。
料箱8的下部设置有斗型筛网10,斗型筛网1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闸门11。料箱8的上部设置有料箱排气口1,料箱排气口1处设置有排气扇。
首先将护套料加入料箱8,关闭加料口7封门。启动设备,加热管3升温,风机2将热能通过空气送至料箱8底部斗型筛网10,加热箱中护套料。温度可通过热电偶5感应,并控制加热管3的启停,保证箱中的加热温度的恒定。电机6带动搅拌器9转动,螺旋形搅拌器可将底部已加热护套料不断送至上层,上层未加热的护套料则从四周落回底部。如此可实现护套料的循环加热,使加热速度更快,且护套料受热均匀,加热效果更好。护套料受热后,其中的水汽蒸发,随热风从料箱8顶部料箱排气口1排出。除潮完毕后,关闭设备,可直接将吸料管插入加料口7往挤塑机送料,也可打开出料口闸门11,由料箱8的底部出料排除。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